城市碎片空间微创新策略

2023-03-09 03:40许景辉孙晓文
绿色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空间

吴 珏,许景辉,李 立,孙晓文

(湖北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00205)

1 引言

当今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利用城市的碎片空间来建立起新的城市联结,重新激发城市活力形式和情感连接。在城市更新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碎片空间交通便利、分布广泛、尺度适宜,与居民生活圈紧密联系的特点,将居民生活周边的细小空间充分连接,构建具有温度和亲和力的社交场所,提供人们交流、活动、健身、漫步的场所。研究学者柯林·罗提出“有机拼贴”“城市修补”、莫拉勒斯提出的“城市针灸”,贾米·勒纳运用“点式切入”,蒂耶斯德尔和希思提出“修复、修补”的方式,在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反思大规模拆建为城市肌理和特色风貌带来的严重影响,对城市受损问题提出“小规模、针对性”的可持续修补理念,可以看出“城市修补”是“城市更新”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城市更新研究发展中,能够反思与批判早期城市更新采取错误方式并及时调整更新策略,从而引导出“微小更新、区域特色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有效针对不同城市空间即时调整,且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社会、文化、艺术、生态的影响,强调存量规划下持续再生利用,以及对公众生活及情感需求的反馈。本次研究重点是在前期学者研究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城市碎片空间的新问题,特别是运用碎片空间特点,重新审视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能力,提供情感联结的场所。建立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立足本国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营造体验型的交互场所,构建关系加强情感联结,具有重大意义。

2 城市中的公共社交及环境认知问题

新时期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家中处理生活和工作事情,与社会的现实交往联系逐渐减少。从狭义的个体状态的角度探讨了以下出现的问题。

2.1 公共社交问题

“邻里的消失”即邻里之间的社交关系消失,对熟悉的周边生活环境的“陌生”。技术的加速使得周边的联系迅速淡化。导致邻里社交关系的消失。技术给了人们更强的克服空间障碍的能力,也降低了人们对周边事物和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兴趣和需求,原来需要在外部空间进行的社交活动现在网上就能够处理。不需要设置与空间的范围。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的信息量更大,随时随地都能相互交流,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人们更愿意在线上处理问题。这就是由于这个技术的发展导致邻里社交关系消失。人总是生活在特定区,但现在对特定区域的空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感觉生活的位置感不明确,那么怎么样让它赋予这个地方有意义?让这个地方能够成为邻里、社区之间的活动,建立关系的一个位置,形成情感连接。邻里之间的关系是最为明确,最为亲近的关系。

2.2 环境认知问题

城市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附近物理环境的变化,地理位置失去原有意义,碎片空间的产生也失去了他的地理位置。碎片空间是被废弃的、被忽视的、漠不关心的位置。外部的原有的景观环境的记忆被抹去,还没有充分了解,就已经改变。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开看,对空间失去了原有记忆,原来的尺度和现在的尺度完全不一样,外部环境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间完全改变了。目前城市的发展导致很多新的事物出现,但还没来得及去适应,可能马上又消失。这都是导致人们为什么没有去深入了解、建立关系的问题。环境物件承载了过往的记忆,社会变迁发展这个过程就影响了人与物件之间的关系。这种表现的原因是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更新使人们进入了社会生产过剩的时代,环境物件更换的速度大幅超过了人们深入建立认知的速度,在对环境物件认知上所投入的时间来决定了所承载记忆的深度,因此人与物的关系由于联系时间的减少开始淡化并逐渐消失。且伴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不会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认知原有环境物件,而是通过不断获取对新物件兴趣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快速且没有连续的环境物件更替导致个体失去原有的记忆,当前变化的记忆还未建立,新的记忆又出现了,导致记忆片段化,对环境认知没有连续深刻的认知。

社交和环境认知问题是反映在空间、时间、行动的变化,环境是形成身份认同的素材,这个环境包括: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人、社会环境,以及所接触的物品都是属于环境的要素。由于这些要素形成了身份认同的素材,但反而这些东西往往又在逐渐的消失,这个时候人们就感到自我的认识越来越弱。在空间里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形成叫做属地的归属、身份的认同,让这个地方形成一种有效的自循环过程。这就需要让人成为环境中的角色,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3 城市碎片空间成为解决公共社交和环境认知的载体

3.1 城市碎片空间基本概念

城市碎片空间指的是存在于居住地周边,但又不被人们所感知的、零散的、荒废的,没有产生价值的消极空间[1]。原本较为完整的空间结构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狂飙突进逐渐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原本较为均衡的社会阶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分配等因素分化明显,两相结合,使其整体呈现出空间割裂的“孤岛效应”及阶层隔阂的社群分化,即碎片化(Fragmentation)[2]。柯林·罗(Colin Rowe)在《拼贴城市》中指出城市的发展都是由各种包含不同因素特征的建筑拼贴而成。认为建筑实体是城市的主要部分,现代城市是以实体为核心。而城市空间则沦为被切割的剩余的“边角料”[3]。哈贝马斯所认为的交往,公共空间是“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公共空间的特征毋宁是在于一种交往结构……是在交往行动中产生的社会空间。”[4]其中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为防止大规模拆建方式破坏城市多样性、缺少弹性和选择性、破坏城市肌理和未来可能性,提出城市更新应采取小规模、小尺度的循序渐灵活应用[5]。碎片空间的形成是由于前期城市的更新处于合理优化存量土地资源的转换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迁都融合这一整体结构转交过程中。而对建设使用后存留下的间隙遗忘,甚至废弃,便形成毫无关联的碎片化空间。特别是在城市高速、粗犷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区域活动的减少,社会交往的萎缩,导致社会活力的萎缩,联系的中断,形成更多被动割裂的碎片空间,造成空间结构性、功能性的衰退,伴随人文环境的破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碎片空间的消极因素逐渐重视,人们更多的需要对城市中的存量空间进行提升以满足人们更多活动场所的需要,将更多的消极空间向积极空间的转化。

3.2 城市碎片空间特点

通过大量对城市碎片空间的调研,归纳了一些碎片空间的特点。

(1)布局零散,但分布广泛。碎片空间的分散布局形成,主要原因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生长”形成的城市肌理,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形成的间隙空间,而城市间隙空间主要就是在城镇密集区的发展阶段中,由于建筑本身的建造以及建筑之间的布局以及规范所形成的一些细碎的可供人日常活动的空间。正是由于以上的成因,所以该类型的空间在城市之中分布较为分散且在人口密集位置随处可见,距离日常生活居住的距离贴近,能够被居住者容易感知,在城市中起到一个流通以及通达的作用的空间(图1)[6]。

图1 碎片空间分布示意图(作者自绘)

(2)位于城市中心,步行交通便利,具有物理空间的连接性。碎片空间的分布往往与人的活动区域相邻近,能够很方便地产生无意识的社交连接。人们的行为路径与碎片空间的物理存在形成视觉叠加,建立人对周边环境的认知,在不经意间形成无意识的联系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对区域的快速连接达到高效通行,而漫步交通则是使用者在其中一个区域内部进行移动形成的联系,其通常会采用“就近原则”去选择活动空间,并且在场地内以便捷、容易到达为主要原则对活动场地进行选择,并且在小范围的场地内使用者通常会采用步行的方式,在区域内进行穿行,方便到达的目的。使用者的这种无意识行为反映了其对场地可达性以及选择度的要求,使用者更多的希望在这种具有整合度的前提之下,能够以步行的方式更便捷地选择路径去通行,再其通行其间增加碎片空间的关注和利用(图2)。

图2 碎片空间潜在连接示意图(作者自绘)

(3)空间不规则,且精致小巧。在城市肌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建筑的布局,形成了在两到三栋建筑之间的不规则区域。其中在老城区中更为明显。通过对于城市碎片空间的典型形态收集以及抽象发现碎片空间可以概括成以下9种形态:“凸”字型,锐角型,钝角型,锲口型,“L”字锲口型,“L”字型,“凹”字型,“一”字型,“插销”型。主要是反映实体与实体周边关系的形态,人的活动空间受制于实体空间的围合,不同的形态形成的心理感觉各异,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这种建筑的夹角区域面积不大,改造的投入较小且能够快速呈现效果服务于公众。面积通常以100~1000m2居多,且其多变的空间,丰富的类型为后续设计与之相匹配设计策略提供多种可能性,整体的碎片空间风貌形成一种系统、多样的城市风貌(图3)。

图3 碎片空间9种主要形态示意图(作者自绘)

4 碎片空间的分类和微创新设计原则

4.1 碎片空间的分类

分类方法采用时钟象限分类法,该分类方法归纳抽象场地中建筑实体和受建筑实体影响的周边空间,将建筑与周边环境比作时钟的钟面,建筑围合的角度如同时钟的分针与时针形成的角度,通过时针分针的夹角类比到间隔出场地的面积,以此对场地的视域、行为、开放性进行分类探讨,以不同大小夹角的空间给人不同视域感受,从而影响行为方式。将受影响范围根据象限,分别为0~90°,90~180°,180~270°, 0°(360°),总共4个区域 (图4)。

图4 碎片空间时钟象限分类示意(作者自绘)

(1)0°(360°)的碎片空间,建筑在场地内成为视觉中心,视线聚焦于标志性主体。视域的范围广,活动的区域更为自由,但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反而减弱,视线焦点明确,但区位感模糊,富足的空间面积可以通过可变的分隔方式增加视线的丰富内容;行为上导致目的不明确,增加无序流动,除特定活动外,空间人群为零散聚焦且在空间或主体物边缘;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状态,内部与外部流通顺畅,不同人群可从多方向进入空间内部,促使空间更具包容性,能容纳不同文化属性主体进入空间并带入不同类型文化。

(2)0°~90°的碎片空间,是被2个建筑相夹形成其中夹角形成小于90°的锐角。视域范围狭窄,视线边界清晰,从内部向外部观看视线方向明确,但从外部向内部观看则由于范围小,融于主体之间易被忽略,通常会以“填充”方式被用于建筑之间的内部使用空间;空间活动面积小,人的行为流线基本较为固定,空间内容固定化,并形成特定的关系形式,行动中空间会形成被挤压的感受;空间活动与视线基本都是针对特定内容向内进行较为封闭,是一种内向型的空间,角度越小则难以引入人群进入与外部交流越小,这种空间对于外部的人来说通常会被忽视。

(3)90°~180°之间的碎片空间,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个外向的,较为有吸引力的场地。视域范围边界明确,视线有多方位指向,方向感清晰,内部空间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内外视线交流顺畅,有多焦点在视域内可把控;适宜的空间面积适合人群内部空间的流动,可有多种流动路线组合增加空间内部丰富性,建筑的半围合形态提供给使用者安全感,增加人们在里面发生使用行为的概率;内外部具有较好流通,内部营造的氛围能进行有效的外溢,吸引外部人群进入空间内部,引入的外部资源在内部“发酵”形成新的吸引外部元素,达到良性的自循环过程。

(4)180°~270°的碎片空间是具有外向性、开放性的场地,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超过180°视域范围,焦点有多种可能,但更难聚焦,分散的注意力,使空间形成分区域的聚集组;人的行为路径通过引导在聚集组之间流动,在追求路径最短和焦点变化中转换,更为容易成为分区域内的组成部分,增加空间的灵活分布;边界扩大吸引其他各个方向的人们进入,带入不同文化元素,影响固有空间中内容,外部影响力将改变内部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结构形式。

4.2 碎片空间微创新设计原则

4.2.1 建立碎片空间之间的联系

碎片空间现今在城市中的分布较为分散,多是依靠使用者无意识的路线选择进行连接。因此采用艺术化,文化联系等方式作为增强其连接的手段,让其产生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视觉性效果,构建整体网络,建立整体视觉性印象。通过城市中多点连接的方式构建出整体的城市风貌和文化脉络。

4.2.2 满足公众新的需求

随着近年来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要满足人们对周边环境质量和功能设备有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新的物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维模式上,满足生活需求的设施或者活动空间的需求。在碎片空间中是要满足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衍生出了各种生活便利性、生活智能化、功能复合化、新体验的需求。

4.2.3 不搞“大拆大建”构建精致空间

不采用大规模的拆除,新建等手段对空间进行改造,着重保护原有的城市肌理结构。碎片空间是通达路径中的重要节点,在保留原本城市发展肌理下通过“小修小补”的手法,针对不规则的碎片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以满足人们对于空间使用的需求,以及城市肌理文化的再现与重新阐释。

4.2.4 继承地域文化基因

地域性人文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文化的加入,将文化基因进行解构、分析、再重组,注入到碎片空间的微改造中来。使得改造区域的城市文化基因得以保留,城市发展脉络得以延续,城市人文历史得以沉淀。最终建立起一个具有原来城市印记、人文气息、整体性与连续性兼备的新城市印象。

5 碎片空间微创新设计策略

在城市碎片空间中体现别具一格的创新点,关心社区居民心理需求,适用于实际情况,满足国内期望,立足本国环境,在疫情过后合理利用资源,营造体验型的交互场所,构建关系加强情感联结。针对人们社交需求的矛盾点和研究中发现的3个问题,包括:①参与活动的感官有限,没有进行全身心的投入;②传递的内容是碎片化的孤立片段;③内容与主体生活体验无关,难以触动主体情感层面的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包括:①建立联系,形成系统化的脉络织补策略;②突出重点,解决要点的针灸节点策略;③强化文化、情感转化的场所活化的策略(图5)。

图5 碎片空间策略设计思维框架(作者自绘)

5.1 织补脉络策略

“织补”原义为仿照织物的经纬对织物的破损部位进行修复,利用原经纬线按织物上的组织纹路编织,使其与织物组织上的肌理结合的整体统一。在柯林·罗的思想影响下城市织补的概念也成为许多地区进行城市活化,功能修复,文脉修补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内由清华大学教授张杰主导的“织补城市”理论,主要有3个原则:控制高度与保护高密度的城市肌理;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场所。主要是从城市整体状态而言,但在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的织补关系上是应该寻找、保护和发展这个城市内在脉络关系,运用“织补”的手法缝合新旧空间的风格面貌,将现实与历史的片断缝隙之间建立起可感官却又可思考的联系,将属于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保存地区生活的文化传承性和延续其特殊的地域性,展现系统的、整体的城市形象。

织补核心在于连接,一个好的“连接性”文化,需要培养公民的信任感、对于社会服务的志愿和献身精神、归属感、互助精神。同时,社会要为人们提供释放压力的机会和空间。并通过相互交流提高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学会自我调节和主动寻找帮助,构建连接。将分散的碎片空间建立起整体性的连续印象,将片段的信息通过逻辑联系形成整体形象。织补策略步骤包括:

(1)发掘并延续居民原本的活动模式,保留其原本的街巷体系。通过数据的比对分析发掘出日常生活中居民人流量最多的路径,或者居民发生最多的行为进行考虑,以此增加居民步行的便捷性与可选性,分析公众的行为网络。同时对区域文化脉络发展过程研究,提炼主体清晰,且受公众认可并一直延续的文化形式进行解析,为织补网络创造“基础底色”条件。

(2)结合周边城市的功能体系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进行功能系统设计。“经纬编织”是通过碎片空间优化周边空间布局,完善周边的设施,整合碎片空间形态,构建系统性主题,以内容相关性构成不同碎片空间的连接,形成整体脉络,通过脉络的疏导,将隐形的联系展现出清晰明确的主体构架,但与织物的经纬线不同,碎片空间的构架更基于城市原有肌理,以梳理脉络方式强化城市肌理,形成系统性的脉络,展现城市整体意象。

(3)通过碎片空间内容连接,强化环境认知。从系统的角度而言是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效能或作用,碎片空间作为整个系统中的物理空间元素,其内容则是将不同形态空间连接的纽带,内容的相关性,构成系统的总体,在人们日常通行路径上的视觉显现增加内容的映射深度,从而强化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认知,由熟悉到陌生再到熟悉的过程,达到由视觉感知到环境心理认知。

5.2 针灸节点策略

城市针灸(Urban Acupuncture)是一个结合了将城市设计与传统中医中的针灸疗法相结合的理论概念。在城市针灸理论中,城市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针对城市进行“针灸”,在不改变原有场地特征和结构的基础上,找到最有效的“穴位”,用最小的力度、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手段让城市空间与日常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释放出公众在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创造潜能。针灸策略在碎片空间中的运用使公众获得全身心投入的体验,产生“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吸”的全面的跃动感。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人们新的使用需求,在相关“穴位”处“对症下药”,在城市的碎片化空间微型创新设计中包括3种方式:

(1)构建服务于周边公众的设施。如“可移动型关怀设施”的微创新,植入式的临时措施有时候更有针对性,更适合针灸式解决城市问题。针对特殊时期,公共设施的建立同时也需要具备经济实惠,快速扩散,可变性高等特点,以针对碎片空间中人们的不同需求,并且经济实惠试错成本低,可以更好地进行改进;快速扩散可以针对公众周边偶发性的特点进行点对点快速布置;可变性高可以在实现各种不同用途,以及升级迭代中保持空间活力。

(2)构建公众交流场所。如“便携式的聚会场所(portable meeting space)”可以帮助社区政府收集人们对社区的需求和看法,用以创造更好的社区环境。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了解社区、建立更好的社区归属感。打造临时性的故事花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游玩,年轻人可以在室外阅读,这种临时性的措施可以应用在很多城市碎片空间中,为当地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

(3)构建心理情绪舒适的精神家园。如疗愈花园功能的介入,充当城市居民造成心理压力的“庇护所”,利用人们对自然的内在需求,通过植物的色彩、气味等对人的心理进行介入疗愈,让人们在社区附近就能拥有舒适的心理感受。以帮助人们减少隔离生活和日常工作带来的压力,同时可以引导长期隔离居家的人们走出来,进行活动,创造更多可以保障公众心情愉悦的环境。

5.3 活化空间策略

城市碎片空间中注入城市的地域文化,挖掘城市特色因子,将碎片空间形成具有地域精神的空间场所。通过设计手段将人们熟悉的文化介入到场地的空间营造中去,以此来构建居民对区域共同的认知,增强人们的归属感。通过将人们的城市印象,文化故事等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元素,进行实体化,形象化,利用现代文字手段如:绘画,符号,颜色,数字媒体,虚拟技术等方式进行呈现。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人们在空间中得到一种具有动感的、具象的、立体的印象使人们更好地形成共同的、一致的文化认知的目的。

(1)通过对文化元素的符号设计,颜色的选定,利用书法、墙绘、铺装等艺术手段把当地的特色文化,经典故事,地名来历,名人轶事等重新编码成平面视觉图像,运用数字新媒体手段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转译,以视频、音频等方式让文化元素“动”起来,或者使用AR技术营造虚拟交互空间,以此来增强人们在碎片空间中的使用感受,吸引人们进入场地。将原本口口相传的文化,故事等元素设计到空间体验中去让使用者用更直接的、新颖的方式了解到当前区域的城市文化,塑造起更鲜明的区域城市印象。

(2)建立内容与碎片空间主体的关联性,发掘地域性文化因子,打造能够引起区域内共鸣的精神场所。构建出碎片空间体验过程是帮助人们在里面建立自己对当地文化经历的过程,引导人们经验转化以此来增强人们在场地内进行活动的获得感,利用获得感强化地方印象,以此来建立起场地与人们的长期联系,增强其归属感。通过获得感能够和自己的人生连接起来的经验,以此建立起立体的城市文化印象。活化空间是将具有文化属性的物象,通过艺术手法进行转化,并能以生动、直观、熟悉的方式展现,易于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达到更为广泛的认同。

(3)体验内容的创作过程,共同营建熟悉环境。碎片空间以公众参与的方式共建空间内容,以亲自体验、发现传统文化、探寻历史遗迹共同营建统一认知的形式。如碎片空间中根据特定条件确定以考古为主题内容,布景为考古挖掘的试验场景,人们可以动手去做亲自感受,让人全身心投入,掌握知识,了解考古。可以把书籍、小说、经典影视剧中的元素题材运用进去,让人来到此地,就会产生与原来经验的链接,从此诞生相应的联系和共鸣。以这种方式学到相应的知识,进而改变自我,与碎片空间产生联系,活化碎片空间的主体内容。

通过体验内容创作激发公众对城市“碎片空间”的参与热情,充分表达使用者期望,调研公众的深层需求,通过设计的模块,提供多种方案进行选择,创造满足公众需求的不同可能性,邀请公众参与到设计过程中,以共建、共享、共同维护和运营,建立区域性的设计共同认知的团体,调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区域建设之中,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在共同建设中加深情感连接,打破物理空间限制的壁垒。

3种设计策略的核心是体验与经验的融合。体验是浮光掠影的片段,是以最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感受;经验是深入烙印在主体内心并可以运用于实践的存在,且与人生的经历连接在一起,有触动人心,改变自我的力量。首先通过体验的方式将人引入,然后在这个空间内让人产生经验,通过具体的内容产生获得感。策略综合利用且有效推进的要点是触动。希望有相应的回应式的触动,来使人关注你在场景中间的这个问题。比如之前谈到的体验,首先是把人吸引过去,这就需要触动。触动是让人觉得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和塑造事物,产生共鸣。共鸣对象可以是人、自然、艺术、信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产生共鸣,建立具有实质共鸣的关系。比如与时间、空间、行动、物品建立相应的回应,而非沉默。追求更为广泛深入的共鸣,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相互的联系。

6 结论与讨论

在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充分利用碎片空间分布广、小巧、贴近生活的特征,通过碎片空间的微创新增加多种可能性,形成具有关联性的事物、空间的场景,使人产生共鸣、共振,通过物化的空间去营造这样的氛围,去解决城市更新、社会快速发展、技术的快速发展、自我环境的跃迁、个人生活节奏变快这种现象所产生的问题。运用织补策略构建碎片空间网络,梳理整体发展脉络;针灸策略打造对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关键节点;活化策略转译具有城市文化基因的物象表达。在碎片空间中,保留当地的区域印记与文化基因,将城市文化意象与居住者生活印象这种意识流进行实体化转译。通过对碎片空间的设计以及改造,在满足居民日常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城市的通达与连接,更加强调整体性设计,与加强城市印象塑造。运用微创新方式构建不同体验有温度的场景,修复创伤,创造可变的景观空间,提升公众融入环境的体验感;构建多种场景,更为注重人文气质,关心人的心里变化,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的过程中的复杂心态,以共情的、同理心的思维,设计具有人情味道的空间,建立场所精神,成为社区、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

猜你喜欢
空间
您好!新“第三空间”
NewsPicks GINZA创意空间
Dust of Time-Maò空间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PLAN B地下居住空间
十月·空间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结婚后为什么还需要独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