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郑玉琳
建构游戏是一项运用相关材料进行空间构筑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囿于幼儿年龄、认知、经验、思维等局限,以及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建构游戏往往会产生许多操作性困难和生成性问题。因此,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和策略性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幼儿建构游戏时,教师该如何有效组织,抓好重要环节,并予以支持呢?在此,笔者结合实践谈一谈几点做法。
建构游戏开始前,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对建筑物体进行观察,发现、比较,分析建筑物的特点、比例、结构,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重难点,帮助幼儿积累表象,为建构游戏做准备。
表象积累又可以分为平面表象积累、立体表象积累、平面立体表象互为转换。平面表象积累即为幼儿提供各类建筑物的平面图片,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物,比如标志性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建筑物有特色的元素,比如拱形的门窗设计,不规则的墙体设计,等等,还可以是同一个建筑物不同拍摄角度的照片,帮助幼儿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提高建筑能力。立体表象策略即让幼儿观察立体的建筑实体,比如建筑模型。立体的建筑物更直观、形象,便于幼儿从多角度反复观察,感知建筑物的特点,积累建筑表象。
要生活经验的支撑,还需要建构技能的帮助,因此,除了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建筑表象,在平面图片和立体图片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幼儿逐步掌握一定的建构技能也至关重要。
幼儿阶段需要掌握的建构技能包括平铺、围合、垒高等,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例如,“给小鸡建围栏”隐含着平铺的建构方法;“给长颈造房子”隐含着围合的建构方法;“高高的楼房”隐含着垒高的建构方法,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建构区域环境中布置“任务打卡墙”,提供一些简单的、适宜的建构作品,从中渗透各种建构技能,幼儿完成任务后,即可在相应位置印上自己的名字或者贴上代表自己的标签,不仅能更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建筑兴趣,还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
除了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表象,锻炼建构技能,在建构过程中,教师亦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需求,灵活采取合适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完成建筑目标。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形象具体,空间记忆能力有限,当要搭建的对象太过庞大复杂,幼儿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以建构游戏“惠山古镇”为例,幼儿虽然有多次惠山古镇的游玩经历,能说出惠山古镇的特色建筑,但面对场景布局时,仍觉得困难重重。
幼儿甲:我不知道大门应该在哪里。
幼儿乙:我不知道应该建几间房子。
幼儿丙:我刚想在那里建一条河,就去找积木,另一位小朋友就把我搭好的拆了。
面对幼儿的困难,教师可以采用结构转换策略,先和幼儿一起回忆参观惠山古镇的路线,用特定的物品代表特定的对象,放在建构场地对应的位置,也可以请幼儿以绘画表征的方式记录建筑物的位置,绘制建筑图纸,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帮助幼儿把立体的建筑物转化为平面的图纸,再有效分工,从而有效帮助幼儿降低了建构难度,这种策略适应于难度大、复杂的建筑任务。
“材料支架”即通过材料的支持,帮助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例如,在小班建构游戏“动物园”中,幼儿预期目标是搭建一个能同时住下10 只小动物的动物园,但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对数的概念模糊,并不能有效预估10 只动物需要的场地大小,建出来的动物园总是特别小。为此,教师提供了10 只大小不同的动物模型,引导幼儿先将小动物们要住的位置安排好,再进行围合,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试误策略最初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强化理论”。在这里,是指允许幼儿自由尝试,鼓励幼儿在错误中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幼儿建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暂不介入,鼓励幼儿不断尝试,寻找解决之道。
以小班建构游戏“高高的楼房”为例,幼儿先选用了几块长方体的积木块平铺了底层,在两边竖着摆放了两条扁扁的长方体,又找了和底层一样的长方体积木块盖顶,接着累加第二层,在第二层盖顶时,“房子”倒塌了。之后,一名幼儿尝试侧面的积木选择更厚的积木块,增加稳固性,但第二层还是没有成功。接着,该名幼儿继续尝试,更换了底层的积木,两边的积木又竖着放变为平着叠高,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然后,该幼儿降低了楼层的高度,并仔细甄别了盖顶的积木块,保证其一样高,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个例子表明,幼儿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信任幼儿,给予幼儿自主尝试的空间,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平行示范,是指教师近距离地待在幼儿身边,和幼儿选择相同的材料,进行同样的活动,但不对幼儿进行直接指导,而是通过榜样示范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新的建构技能。例如,在“小动物的房子”建构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为每一只小动物建造的房子都一样,于是,教师也加入游戏,一边搭建一边自言自语:“长颈鹿要高高的房子。”“小鸡的围栏间隙要窄一点,不然小鸡要跑掉了。”“小猴子喜欢住在树上。”……几位幼儿看见了,也开始调整房子的造型,建筑场景也丰富起来。当幼儿的建筑水平停滞不前,思维受限,教师可以通过平行示范的方法拓宽幼儿的思路,帮助幼儿积累新的经验。
建构游戏后的总结评价是活动组织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促进幼儿认识自己,认识生活,在互鉴互学中,分享经验,取长补短,提升知行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在评价中,我园注重幼儿活动过程的表现性,致力于以下几点。
幼儿建筑物体的建构作品展示,其本身具有评价作用。每一件作品都隐含着幼儿的情感、理想的表达,通过集体展示、比较每件作品,幼儿作者心中会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认定和评估。例如,建构活动“小动物的房子”结束后。教师保留幼儿的建构作品,邀请其他幼儿参观,建构者讲解,在交流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搭建成就感,还激发了幼儿更多建构灵感。
创意陈述是让每个创作者先说一说作品建构思路,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多主体参与作品评价。幼儿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渠道收集反馈信息,从而完善自己的作品。小班可以在建构区投放自我评价表,以贴纸星星呈现是否能积极参与建构游戏;中、大班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是否能分工合作,是否能按计划搭建,是否能自主解决问题等等,还可以增加同伴互评。
建构游戏活动中的材料比较多,活动后的结构材料(积木等)的归位也是一项表现性评价内容。为此,教师采取标识匹配的方法,来考察评估幼儿的识记、操作能力。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能力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其年龄特点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提示。
小班幼儿可以通过“实物对应”的方法,即在固定位置放固定的积木,幼儿只需要根据摆放好的样品把积木摆在相应的位置。中班幼儿可以提供等比例的图例。一套积木里包含若干不同的形状,同一形状的积木又可细分为不同的高度、厚度,这都给幼儿的收纳整理造成了难度,教师可以提供1∶1 的图例,为幼儿搭建脚手架,引导幼儿逐一归放,如果幼儿遇到困难,可以通过比较图例的方式,观察脚手架是否与图例匹配。大班幼儿的能力相比较中小班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师可以提供一定比例的缩略图,幼儿通过观察,把积木归放到相应位置。这样不同程度的脚手架,不仅充分尊重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还向幼儿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特点,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在适宜的时机介入,采取恰当的指导策略,从而推动游戏进度,帮助幼儿有效提升游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