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洁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功效。”因此,有效的家园合作是学前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应根据教师和家长的特点、需求、困惑,采用适宜的合作策略。幼儿园和家庭要以幼儿为关注点,相互配合、双向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难以适应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学习文化知识比较重要,不认同幼儿园阶段“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他们盲目地送幼儿参加校外培训,学习拼音、计算、写字等文化知识;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将教育幼儿的重任全部交给长辈,无暇顾及幼儿的习惯养成、学习发展等。这些过时的育儿理念使家庭教育不能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和教师共同努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家园合作,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家长,而不考虑家长的实际感受和需求。一些年轻教师缺乏与家长沟通的耐心,没有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及时获取家长的表述中的信息,难以取得家长的信任。有的家长还对教师工作存在偏见,导致家园关系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家园沟通往往流于形式,经常出现教师和家长沟通不畅、沟通效果差等情况。为了促进家园共育、亲子关系,教师经常会布置亲子小任务,让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完成。有的家长为了快速完成任务,没有以幼儿为主体,陪伴幼儿一起完成,而是代替幼儿完成。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对幼儿的发展没有积极影响。有时,教师为了布置环境,要求家长收集各种材料,家长只知道按教师说的去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科学育儿指导,家园共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家园合作在较多时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周末的闲散时光里,幼儿在幼儿园习得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得以巩固,甚至会将在家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带进幼儿园。
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幼儿园要从家长、教师、幼儿园三个层面,分别采取对策。
家长应主动承担育儿责任,并且意识到成为合格的父母离不开专业的培训。幼儿园要根据家长需要和幼儿情况,开展育儿专题讲座,如“做好幼小衔接、迎接小学生活”“智慧家长、健康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有效沟通”等;幼儿园开展线上家长会、线上家长培训、视频见面会;幼儿园开设“父母学院”,邀请家长来园现场学习,互相交流,如每月围绕一个主题,邀请专家来园为家长答疑解惑;幼儿园开设“长辈课堂”,解读“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幼儿园要制定家长行为规范,形成条目式指导要点,以此作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育儿宝典”,每个学期,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鼓励更多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共育,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
在家园合作中,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主体。教师应以谦虚的态度,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带动家长,使教师和家长在育儿上观念一致、行动一致。家园合作重在沟通,沟通是一门学问。针对不同的家长,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幼儿园可以制定《教职工工作手册》,其中一部分为“教师文明用语”,是指导教师在不同情境下和家长沟通的“标准语言”。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典型案例讨论,评比“优秀家长导师”,以此激励教师用心与家长沟通。
幼儿园要经常开展家长委员会活动,全面介绍办园情况,如园所管理、工作安排、教育成效等,让家长委员会成员成为幼儿的“代言人”,带动更多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合作。与此同时,幼儿园开展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家长助教活动等活动,邀请家长进园参与幼儿游戏,亲身体验幼儿在园生活,促进家园“零距离”沟通。例如,一名小班男孩非常调皮,不遵守班级常规,经常“惹是生非”,不是他自己脸上被划破了,就是给其他幼儿造成皮肉伤。为此,教师和男孩的妈妈多次沟通。但是,男孩的妈妈指责教师没有尽好管理之责,家园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不久,幼儿园开展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这位家长看到幼儿的在园表现后,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于是,这位家长和教师积极商讨共育对策。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小男孩终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积极遵守班级常规。
需要指出的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家长面广,需求的沟通渠道不一,幼儿园应尽可能拓宽家园互动渠道。除了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如班级微信群、QQ 群、微信公众号,与家长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