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宇
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属于致残率较高的精神疾病,目前还未明确该疾病的病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情感障碍、感觉障碍、思维障碍、行为功能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等,但该疾病患者在智力以及意识上保持正常,只有部分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1]。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后,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属于该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70%,会对患者社交活动、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出现自杀倾向,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75 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以此来分析阿立哌唑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75 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7 例)与观察组(38 例)。常规组患者年龄31~49 岁,平均年龄(40.25±3.57)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0~50 岁,平均年龄(40.63±3.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标准;②知晓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③均知晓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研究药物过敏者;②短期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者躯体疾病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治疗,口服给药,1 mg/次,2 次/d,持续服用3 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521)治疗,口服给药,10 mg/次,1 次/d,持续服用3 个月。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根据实际病情来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抑郁评分、睡眠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1.3.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进行判定,显效:患者治疗后抑郁程度降低≥75%;有效:患者治疗后抑郁程度降低35%~74%;无效:患者治疗后抑郁程度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 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总共分为33 个项目,分值范围为33~231 分,分数高则差,分数低则优。
1.3.3 抑郁评分 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进行评估,总共分为17 个项目,总分为68 分,分数高则差,分数低则优。
1.3.4 睡眠状况与睡眠质量 通过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4]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进行评估,分数高则差,分数低则优。
1.3.5 生活质量评分 通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6]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心理、精神、生理、环境、独立性、宗教信仰,分数高则优,分数低则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常规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为(84.36±5.32)分,与观察组的(84.15±5.3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为(38.44±4.05)分,低于常规组的(43.48±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常规组患者抑郁评分为(30.33±6.09)分,与观察组的(30.25±6.1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38.44±4.05)分,低于常规组的(43.48±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与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常规组患者睡眠状况评分为(30.35±6.67)分、睡眠质量评分为(11.34±4.68)分,与观察组的(30.85±6.73)、(11.29±4.87)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状况评分为(16.43±4.89)分、睡眠质量评分为(1.52±1.63)分,均低于常规组的(20.58±9.73)、(3.79±3.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精神、生理、环境、独立性、宗教信仰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精神、生理、环境、独立性、宗教信仰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精神分裂症在我国较为常见,该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来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改善[7,8]。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并且患者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后期治疗[9]。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有着较长的疾病病程,并且有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复发,从而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临床多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临床上多数的抗精神病药物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影响[10]。利培酮虽然能够对患者妄想、思维紊乱、行为障碍等阳性症状进行改善,但难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而阿立哌唑能够对患者的情感症状进行改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抑郁评分、睡眠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心理、精神、生理、环境、独立性、宗教信仰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阿立哌唑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阿立哌唑属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阻断5-羟色胺2A 受体(5-HT2A)与多巴胺受体(D2受体),因此能够对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感情障碍以及生活功能起到改善作用。除此之外,阿立哌唑与其他抗精神药物相比较,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糖脂代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能够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将其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