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形象传播中的信任流失风险

2023-03-09 22:43
江苏商论 2023年2期
关键词:旅游

王 格

(扬州职业大学 旅游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一、导言

在融媒体传播新格局下, 伴随着传播平台日益多元和传播主体的丰富化,传播形式和内容也日新月异、花样百出。在新媒体强大传播力的带动下,不少旅游地纷纷搭载融媒体的快船,迅速开展了各自旅游形象展示和宣传,也为各地旅游营销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一种过度依赖宣传内容,甚至出现虚假宣传方式的现象开始出现,不少旅游地照片正在沦为“照骗”①。 部分旅游地主动寻求媒体平台、自媒体主体进行合作, 加大宣传投入和制作的力度,在流量制胜的思维指引下,不少宣传内容开始走样变形,甚至越演越烈。 如某知名网络平台“滤镜景点”事件就是如此:严重失真的网红景点和门店引发不少网友吐槽; 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粉红沙滩,实则是杂草丛生的河堤; 充满复古风情的海边名宿,实则是一片荒凉中的破败小屋;日系风格的文艺甜品书店,实际上是街道旁的旧书店②。 实际上,变成“照骗”的照片,不仅仅是指静态的照片和图像,表现形式也非常丰富,包括假照片、假视频、假场景、假商品、假服务等多种方式,对旅游地的形象构建和品牌信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照片成为照骗的底层缘由

(一)“流量至上”思维下无序传播的野蛮生长

在大众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各旅游地、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纷纷借助各类传播平台,依托现代传播手段,意图快速地展示旅游产品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主体熟练掌握了现代传播的必杀技能,深谙传播流量的提升之道,开始过度依赖宣传技巧。 如某景区推出的“天空之境”,自称斥巨资打造,在网上展示了精美绝伦的照片,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然而游客到现场后纷纷大呼上当,称所谓的“天空之境”不过是在水上铺了几块玻璃而已。景区不仅背上了欺诈的骂名,也被有关部门进行了处罚③。 同时,部分媒体平台和主体,为了疯狂制造流量,不惜采用夸张甚至虚假的方式进行宣传。 实际上,搭载自媒体宣传的渠道,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更不是旅游宣传展示纯粹自由发挥的空间。 过度关注流量而忽视长远传播生态,导致不少地区的旅游传播形态呈现无序和野蛮生长,成为制约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远景规划的短期利益驱使

在旅游业高度竞争的背景下,部分旅游地不是去考虑如何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看到别处一些“网红”旅游项目后,开始变得急功近利,意图通过宣传的方式来迅速提升知名度,把现代传播当做“出圈”的良药。 部分旅游地为了迎合“打卡式”的旅游需求,忽视旅游基础和内涵的建设,注重表面文章, 甚至走上趁机炒作的道路④。 当整条旅游“种草”产业链开始运作,乱象便由此而生。 通过宣传来促进营销,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但刻意通过夸张、虚假的内容来吸引关注,就是鼠目寸光的表现。现代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能帮助旅游地展示美好,也能放大丑恶。 同时,游客也是现代传播的参与者和信息的发布者,忽视游客的真正体验,本质上是对大众市场缺乏敬畏之心。

(三)管控滞后层违规成本较低

在融媒体背景下, 许多旅游地纷纷采用照片、视频、文字等方式组合宣传,通过视觉冲击、文字解读,旨在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 不少旅游者通过宣传照与实际现场的对比后发现非常失落,而旅游地往往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如“图片适当美化是必要的,最终以实物为准”“风景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一定摄影技巧”等。 这些旅游地过分在意照片效果、混淆摄影与照片之间的界限,通过错位摄影和刁钻视角等制造偶然画面,通过游客难以真正感知的场景来激起大众的期待。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传播渠道和内容上进入 “自由化”时代,对相关内容的审核、风险的控制和主体的约束等政策尚不到位,大多是事后管理,系统性、长期性的管控制度还比较缺乏⑤。 作为旅游企业来说,由于违规成本太低导致的部分传播游走在法律边缘,把虚假宣传当做一场赌注,如果能通过虚假宣传一炮走红更好,如果没能成功也无需付出多大代价,这种放任照片变“照骗”的管控缺失导致更大程度的信任流失。

二、“照片变照骗”式旅游传播的危害

(一)虚假体验使游客心理受骗

虚假的宣传, 直接的影响是导致游客上当受骗。 旅游消费需要花费相应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游客渴望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满足,基于“照片”的宣传,对旅游地充满期待。 当游客看到实际的景观和接受的服务与宣传大相径庭时,内心自然会涌起不满,深感这趟旅行不值,由此带来对该景区或旅游地的极大不满,甚至引发更激烈的冲突。 如某地“海洋王国” 开馆, 游客到了后却发现全是虚假场景,现场只有几只小鱼缸,场地也是用海报围出来的,与照片完全不符,导致大量游客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除了刻意的虚假宣传外,还有很多景点在展示中运用各种技巧,打造虚幻的游客根本无法体验和感知的景观,同样给了游客虚假的体验,游客内心的不满和愤怒直接影响对当地旅游可信度的评价。

(二)诚信下降使地方形象受损

旅游地形象包括形象客体、形象主体、形象本体,涵盖旅游地外部形态状貌、结构内涵、人、感知关系等内容,也就是说形象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印象。 各旅游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点、旅游项目自然千差万别和各有特色,这些仅是旅游地形象的一部分。 在与大众沟通传播过程中树立的形象与实际形象的差异, 影响了大众对旅游地是否诚信的评价。这种不诚信的印象一旦形成,就会以负面的感知存在于大众的印象中,这无疑是对旅游地形象的巨大伤害。 明显、刻意的虚假宣传带来的或许是短期的热闹和喧嚣, 而付出的却是长期的负面口碑代价。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局部的旅游场景都代表着整体旅游形象, 若是不诚信的印象一旦生成,就会迁移和拓展到其他更广领域,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品质形成大范围的负面传播,对整个地区的旅游形象构成较大的伤害。

(三)信任流失使企业品牌受伤

虚假宣传的背后,是相关旅游企业和主体的不良动机,这种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旅游企业的信用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毁掉品牌形象却在顷刻之间。 导致品牌受伤的,不仅仅是旅游行业相关企业,还包括与此关联的媒介平台、相关辅助服务企业等。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小小的过错也会被进行无限放大和传播,最终会让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自身品牌的缺乏珍惜, 对现代媒介传播缺乏全面认识,对信息受众缺乏足够的尊重,最终受伤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 在大众日益注重服务品质的时代下,旅游企业作为旅游行业的主体,要高度重视信任流失对企业和地区带来的信用风险⑥。

(四)增加怀疑导致旅游行业受害

旅游行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各要素之间关联度极高, 当行业内某一个领域出现信任危机时,这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旅游地照片变“照骗”,导致大众对正常的旅游宣传也逐渐产生更多的怀疑。 这让旅游行业中很多本分经营的主体无辜躺枪,往往会被游客和大众以更加复杂的眼神对待,以怀疑的视角来审核旅游行业。 当大众的信任不断被消费、耐心被消磨,要重构大众对旅游地、旅游行业的良好感知, 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成本。 当一种虚假宣传成为一个网络传播事件后,这一事件将永远记忆在互联网中,这对旅游行业的伤害更是刻骨铭心, 修复行业伤害的道路漫长又艰巨。 行业的信任度降低,发展壁垒加重,无疑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增加了重重障碍。 同时,旅游行业的联动性, 导致对其他相关行业和旅游创业者、从业者也构成了发展威胁。 旅游地人气的提升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旅游体验,旅游照片变“照骗”,导致的是旅游灾难。

三、新传播格局下的旅游形象传播优化策略

(一)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旅游口碑形象

在现代传播环境和新格局下,很多旅游产品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迅速获得了知名度的提升,有的还成了“网红”旅游项目,这给很多同类旅游产品一些路径参考的同时,也让部分旅游企业狭隘地理解了传播的涵义。 传播是对既有事件的信息传递,不是凭空捏造和无中生有的表达。 从实践来看,不少所谓的旅游网红项目也是红极一时,很快就陷入寂寥、无人问津。 部分具有持续较强生命力的旅游网红,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基础,成为网红是在旅游体验和服务方面深耕多年后的自然表达。 在新传播格局下,首先要对传播规律进行清醒、理性的认识,内容是传播的前提和基础,忽视内涵建设,传播本身就是空中楼阁。 旅游形象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旅游品牌的构建更是长年累月的积淀。 只有一个旅游项目自身的产品、服务、体验各方面做到产品有特色、品质有保障、市场有需求,然后借助现代传播进行形象展示,这种展示无需太多的技巧和修饰,就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旅游地的良好形象。 传播媒介只是一种手段,无法改变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 只有深刻理解融媒体对旅游地、游客、旅游市场等多主体、多维度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着力长远发展,敬畏旅游市场,做好自身内涵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口碑,才能逐步打造出旅游品牌。

(二)聚焦大众视角,优化旅游传播内容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体验,旅游形象也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 在旅游形象展示和宣传中,要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传播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信息接收方的视角出发,遵循传播规律,对传播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既要保证内容的诚信度,又要提升内容的吸引力。 对潜在目标市场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 了解潜在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消费习惯和旅游心理等,充分认识信息接收对象的认知规律和行为,避免“大而全”式的宣传。 要结合目标游客群体的特点, 对传播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优化传播信息结构, 从大众游客认知角度出发,对旅游形象进行多维度的展示⑦。 以视频展示为例,许多景区喜欢用航拍来展示景区形象,而这种视角是大众游客无法感知的,反而会给游客一些错误的引导。 传播内容的优化,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组合加工,但不能改变信息的本质,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务必坚持诚信原则,切不可让游客从“充满希望到极度失望”, 这样游客也会成为景区恶劣形象的积极宣传者。

(三)重视游客体验,整合大众传播渠道

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游客传播行为对一个旅游地形象影响非常重要。作为旅游地,要通过良好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让游客自发成为旅游地的宣传人,不断塑造旅游网络口碑。如今旅游已经进入智慧旅游时代, 人们会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对旅游地进行初步的认知, 然后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和旅游消费方式的抉择, 这一切都是基于一定的形象认知和品牌认可。旅游地要树立“服务即形象、互动即传播”的理念,不断加强旅游产品创新,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满足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期待和想象。旅游形象传播的创新,是依赖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如某旅游地新设计的旅游项目、更新了旅游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等,让现实游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让游客的满意成为自发宣传的动力。旅游市场的拓展是基于每一次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重视每一个游客的现实体验, 游客的满意就是最好的宣传渠道和方式。旅游地通过各类信息平台,与大众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内容多样、形式生动的动态发布和展示,激发游客的兴趣,也树立起旅游地良好的线上服务形象。要注重与游客传播过程中的沟通,及时关注传播动态,进行合理引导,让游客的评价作为亲历者的现身说法进行有说服力的信息表达。 对于一些负面的评论和传播,要及时地了解状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这也反映出旅游地高度重视游客体验的态度和效率。对于一些游客夸张或不实的传播,旅游地也要进行及时回应和巧妙处理,挽回不良影响,塑造出旅游地开放、包容的形象和气度。快速地回应和对问题的重视, 是新传播的责任也是获得游客信任度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引导和监管,净化旅游传播生态

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来说, 要保持对旅游宣传管控常态化,从全域旅游发展导向出发,注重宏观整体的引导,也要重视细节的管控。 相关部门要保持对旅游传播内容的警惕,及时关注宣传舆情。 对于涉及的旅游宣传内容要进行审核,严禁虚假宣传导致全域形象受损。 对于已经进行虚假宣传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对相关主体进行处罚, 并向 公众致歉和理赔。 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要建立系统全面的旅游形象推广制度,打造地方旅游品牌体系,做好整体旅游主题形象与局部旅游特色的融合,这其中包括常态化的宣传内容、平台、方式、反馈等方面的机制。 一方面,要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全面客观地传播地方旅游形象,如文旅政务微信、微博、主流报刊、视频账号等,及时发布有关旅游地的资讯,做到客观与多维、理性与个性相结合⑧。 另一方面,对相关自媒体账号和主体,在发挥各自宣传展示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要加强引导和监管,提升自媒体的自律性。 出台相关政策,对自媒体旅游传播开展激励与惩戒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旅游传播生态环境。 利用“红名单”“黑名单”等制度,对各旅游传播主体进行诚信教育。 以相关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法治思想为统领,依靠法治手段来对违规行为进行治理。只有塑造出良好的宣传生态环境和现代传播格局,旅游地的形象才能进行健康持续的传播,从而实现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名誉度的双重提升。

注释:

①苑广阔.靠虚假宣传打造“网红景点”走不长[N].中国审计报,2020-11-09(006).

②李昆昆.小红书“滤镜”翻车背后:商业化与内容的艰难平衡[N].中国经营报,2021-10-25(C02).

③王丽美.莫让虚假“天空之镜”误导游客[N].中国旅游报,2020-10-27(003).

④付彪.网红旅游项目要守住安全底线[N].海口日报,2021-10-18(006).

⑤胡立彪.旅游市场需建立监管长效机制[N].中国质量报,2021-10-12(002).

⑥戈双剑.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及主要路径[N].中国旅游报,2021-09-03(003).

⑦陈挚,幸念.抖音“网红城市”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研究——以重庆、西安城市形象传播与旅游推广为例[J].江苏商论,2021(03):54-58.

⑧陶然.城市旅游地入境旅游负面感知评价研究——以苏州为例[J].江苏商论,2021(02):72-74.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旅游惊魂
一起去旅游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助脱贫 同步奔小康
旅游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