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环,陈明明,石永春,贾然然,王潇然,郭红祥
(河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
一流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单元[1]。为了满足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在2019年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3]。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4]。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5-6],有助于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省率先进行微生物学专业招生。1999年该专业更名为生物技术专业,依托生物学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生物学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分别于2011年、2013年和2020年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一流本科专业。
河南农业大学是河南农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科研基地,对河南省的粮食生产做出了贡献[7]。在这个大背景下,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借助农业院校及依托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适应河南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培养思想端正、综合素质高、生命科学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生物技术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生产管理、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经过多年的建设,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结合河南是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发展要求以及学校的特色优势,围绕粮食生产的产前、产后等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农业生物技术的专业特色:(1)服务于粮食生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服务于粮食转化,强化发酵技术的培养。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不断持续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以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构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按照“结构上拓宽基础、内容上优化整合、比例上扩大选修”的原则[8],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与综合素质培养;根据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与时俱进修订培养方案,优化主干核心课程,增设学科前沿课程。设立教学专项经费,以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丰富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1门国家一流线下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线下课程、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引进力度,围绕“定目标、压担子、练内功、强技能、求卓越”的主线,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以教学名师建设为引领,鼓励教师以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近5年,培养了2位省特聘教授、1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位校级教学名师。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企业兼职(挂职)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生物产业的能力,使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熟悉生产状况,历练实践技能,强化科研应用能力。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引入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成功的创业者来兼职担任本科实习指导教师,兼职给学生上课,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建立“学院—系室—课程组”三级管理制度,系主任全面负责专业建设,课程组长负责课程建设和管理。设立教学组织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活动,保障教学组织的有效运行。现有3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合格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涵盖了该专业的全部专业核心课程组。
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的三大转变[9]。
根据“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毕业实习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四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化了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与17个校外教学基地、产业学院等平台的资源配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素质;强化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开展大学生创新论坛与创业大赛,通过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等21项国家与省部级创新创业竞赛奖;鼓励修读第二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范围;开展“创新创业论坛”“企业大讲堂”等活动,邀请知名校友、优秀创业企业家等来校举办创新创业知识讲座和专题报告,介绍当前的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趋势,交流经验,启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
以“过程监控”为抓手、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新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专兼职结合、分工合作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如日常教学监控、毕业实习中期检查、学业警示、新生教授导学等,明确了各环节的质量标准。(3)实施“三段式”检查制度,在开学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有重点地进行教学质量监控。(4)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强化教学团队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讲课比赛等活动,形成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良性机制。(5)持续修订培养方案,强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模式。(6)开展教学“三评”工作,结合学生评教、同行教师督导、用人单位反馈三方面全面评价教学质量,建立了长效的质量反馈机制。
近三年,共培养256名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升学率超过39%。读研学生中到“双一流”高校、国家科研院所、国外高校的比例超过63%。从就业率、考研率来看,本专业的毕业生比较优秀,与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达86%以上,学生满意度达90%以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制度及评价体系满意度达96%,对母校教师教学满意度达98%。
近年来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政治素质、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知识结构、敬业精神、学习和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组织协调等方面都较为满意。从整体评价来看,优秀率达到85%以上,称职率96%,基本称职率100%。由此可见大部分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继续深造的本专业学生也得到了各培养单位的高度评价,部分学生入学后获得硕博连读学习机会。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10],从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继续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将该专业建成河南省生物技术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实时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把握专业建设的方向,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
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名师工程建设,采取学术交流、国内外进修、企业挂职锻炼、社会引进与聘请、学历提升、产学研结合项目开发等措施,建设一支热爱教学、学历层次高、老中青结合、富有开创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遵循“两性一度”标准[11],促进教学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1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及时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结合我校专业特点,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强化实践教学,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及时采纳用人单位的意见,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