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琳
(孝感市群众艺术馆,湖北 孝感 432000)
目前,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作为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当今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开展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方法,让其成为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变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不过这样的发展速度带来的除了生活水平的提升还有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针对以上这种情况,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构建相对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有一个放松压力的空间。通过引导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创作群众音乐能够带来欢快,同时还能带动周围其他人。借助音乐能够让人们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舒展身心。
此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人们创造群众音乐文化的宣传推广,能够让现代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进行有效融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群众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群众音乐文化的覆盖面积非常广,将群众文化融入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让传统文化一种大家能够接收的形式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中,从而变成群众文化生活的必需品。
群众现在将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视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创作群众文化音乐是优化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能够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减少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受到的焦虑和压迫。总之,群众文化音乐是当代人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主要方式,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1]。
群众音乐创作是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群众音乐创作成果来看,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让群众文化音乐创造发展受到了限制。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于群众文化音乐的创作方式和内涵还不够了解,同时对群众文化音乐事业影响力认识也不足,重视程度不高。除了部分群众对文化音乐事业发展的认识不足问题,还有部分相关单位忽视了对群众文化创作工作的宣传。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只重视眼前的发展优化,而忽视了人民群众文化音乐的传承性和传播性。
群众文化创作需要有创新性音乐创作人才作为基础,是促进群众文化音乐的核心动力。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关创作人才短缺的情况尤为突出,在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不够科学、完善[2]。人民群众在文化音乐创作上受到了极大限制和影响,从而导致文化音乐成果缺少创新性,没有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实现良好生活目标造成了阻碍。
不同种类人群对于群众文化音乐的需求也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除了人们性格不同所导致,还有就是受地区文化差异、地区文化背景以及民俗差异,整体看来群众对于文化音乐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部分区域人民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基础条件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当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内容和地区文化思想出现差异时,很多音乐创作者所创作的音乐将不会被接受和喜欢,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音乐创作者的创作自信和创作热情。不同地区人民的思想以及行为爱好有着非常明显差异性,而体现在音乐创作方面就是音乐创作类型的差异化,这对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打击,也让群众音乐的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
在音乐创作工作范围内,群众文化市场环境下的供需关系存在明显的失衡问题,这也导致音乐创作和推广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巅峰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同时大家对于文化的追求也有了显著改变。在社会形式以及网络的高速发展影响下,大家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并对这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不少音乐创作人也开始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模仿一些别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并在音乐作品中融入这些音乐元素,让音乐整体的包容性更强,同时也更具艺术性特点[3]。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音乐创作人在对传统流行音乐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也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非常规音乐元素,导致传统流行音乐变得没有了常规化表现特色,也让群众对原本的音乐失去兴趣,因为不理解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
音乐创作受多种条件影响,比如创作者的眼界、个人经历、灵感以及专业能力。群众文化创作者往往在创作的节点上是不稳定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同时找到符合人民群众兴趣趋向的参照物,从而创作出群众文化音乐作品。虽然在大体的方向上我们是相对明确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这也为群众文化音乐的创作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现在大部分音乐创作者并非是专业音乐人,在创作专业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无论是寻找灵感还是分析群众兴趣点上都存在一定限制,群众音乐文化创作难度进一步提升。
在新形势背景下,我们对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针对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制定全新的解决方案,提高音乐整体的创作效果,确保人民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同时也能够促使创作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想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度,首要任务就是强化群众文化的建设。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很多人对群众文化音乐文化创作重视程度不高,并且音乐创作水平也相对较低,很难创作出能够符合群众兴趣要求的音乐作品,群众文化音乐表现出来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对此,需要我们重视群众音乐文化,分析和研究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整体效果。在开展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其积极作用以及创作目标。人民群众需求高度重视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既为自己服务又服务于人民的事情。只有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消除音乐创作的局限性,让群众根据自由发挥创作思维,根据自己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来进行创作[4]。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群众文化音乐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还能提升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更多符合群众需求的群众文化音乐。
引进专业的音乐创作人才,让其参与到群众文化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这样能够有效提升群众文化音乐的质量。在传统的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大多数的音乐创作人员并非专业创作者,并且还没有专业的音乐设备,甚至创作过程过于保守。专业的音乐创作设备是最重要的资源,但同时也是最缺乏的。为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需要举办一些专业的音乐讲座学习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中,同时还要将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融入其中。为吸引更多的音乐创作人才,还可以举办一些专业比赛,吸引更多的音乐创作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这样还能够帮助我们收集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开展这种音乐活动,还能够让其他非专业音乐创作人学习到更多的创作技巧,同时在比赛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因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思维意识以及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特点,因此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创作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客观的认识文化差异,以及各地区人民对音乐的需求。从文化活动本身的差异性入手,在进行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之前,需要先对地区文化差异进行调查,并收集不同地区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以及当地的文化特点,为后续创作音乐奠定基础。从而文化的角度分析,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宣传,同时还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音乐创作活动,进而创作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音乐作品。音乐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个性化特点,而音乐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在创作音乐作品时,不仅要满足群众的需求,还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突出时代特点。
通过加强群众音乐文化的融合,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提升群众的音乐品味。在群众文化工作中,需要从引导群众审美的角度对让群众对不同类型音乐进行鉴赏,无论是高雅的音乐类型还是通俗易懂的音乐类型都要让群众有所了解。比如可以举办一些关于音乐鉴赏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先播放一些充满艺术气息的古典音乐,同时还要引入一些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流行音乐,让群众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找到不同的鉴赏感觉,体会差异化的艺术美,提升音乐品位。
通过对群众音乐创作的指导,能够打破专业音乐和现代音乐的隔阂,打造群众文化音乐的创作队伍。群众音乐创作更多来源于非专业音乐人手中,并且缺少专业和系统化的音乐指导。和专业的音乐创作队伍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隔阂,但是音乐本身是相通的。对此,我们可以为专业和业余创作队伍之间建立联系,为群众音乐注入新活力,从而推动群众文化音乐的发展。
群众音乐文化审美具有多元化特点。因此,在进行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要通过对群众的调查分析,引导群众加强不同音乐间的碰撞交流,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推动群众文化音乐发展。
影响群众文化音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求我们在进行音乐创作时,要充分结合多方文化创作资源。首先,要将当地业余音乐创作人的优势和价值体现出来,音乐创作人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和智慧性特点的集体,主要由一些退休的音乐教师、民间艺人以及喜欢进行音乐创作的人组成,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比较符合群众的喜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传唱程度较为高[5]。而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音乐作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
在新形势背景下,社区文化以及广场文化在当前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已经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文化活动,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开发和运用。再加上新社会形式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明确。同时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而对着这部分老年人来说,社区文化就是他们享受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不仅能够让老人锻炼身体,还能让其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因此,在创作群众文化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因素,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让人民群众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群众音乐的创作活动中。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广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广场文化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街头文化,而除此之外还有义务演出、休闲健身等等,从某种角度分析广场文化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超社会文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创作广场文化音乐时,一定要把控好一个“度”,这创作内容上要全面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保证所创作内容要积极向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可以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将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精神世界的需求上。而群众文化音乐就是优化人们精神世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需要我们重视对群众文化音乐的创作和推广。通过举办相关活动、比赛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为了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群众文化音乐作品,还需要我们加强对音乐创作人的引入以及相关音乐设备的更新,为群众文化音乐创作提供基础支持。作为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广场文化以及社区文化,也需要在创作群众文化音乐作品时,加以重视,保证音乐作品在社会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