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冬,李 鑫
(1.兰州文理学院 社会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 体育组,甘肃 兰州 730000)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开展丰富多彩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促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20年10月12日,甘肃省体育局、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2],这为我省高校体育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校体育基础建设条件不断改善,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与日俱增,省内各高校也高度重视羽毛球运动发展.然而,各高校在开展活动、竞赛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让体育回归教育本身,彰显体育和教育真正融合,是我省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按《意见》要求,创新“体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3],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形成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享的新局面,为甘肃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出有效方法和策略.
学校领导思想上重视学校体育,更新学校体育观念,依托“省队校办”模式,提升对羽毛球运动认知,培育了学校羽毛球运动发展新动能;校工会组建羽毛球协会,成员超过1 000人,通过经常性组织趣味活动和比赛,发展普及羽毛球运动;学校羽毛球队现有200余位队员,分校队级、院队级、班队级3个层级进行日常训练,为羽毛球队储备和输送大量优秀后备力量;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充足:学校现有羽毛球场地20块,即将投入使用的综合体育馆内部规划26块专业羽毛球场地,届时为学校羽毛球运动发展提供场地保证.
某高校体育学院教师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科学合理.现有教师30余名,其中8名羽毛球专业老师和3名羽毛球课程外聘教师都具有专业队经历,2位教师为羽毛球国家一级运动员,具有全国前八、甘肃省运会冠军头衔.这些专业教师长期执教羽毛球运动队,使高校羽毛球竞技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
2020年7月某高校与甘肃省体育局签订了“省队校办”合作协议,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弥补了甘肃省羽毛球专业运动队的空白,也为今后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羽毛球校队与甘肃省羽毛球专业队同训练、共发展,在训练、竞技和比赛中突出了创新性.“省队校办”合作模式经省体育局考察,一致认为该高校符合“省队校办”要求,能够在羽毛球竞技体育中建设人才梯队,且在高水平比赛中斩获佳绩.
姚明认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体教融合,可以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同时促进体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建议建立涵盖基础体能、专项技能、专业竞赛的社会化体育教学体系.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引领[4],贯彻落实体教融合文件精神.以羽毛球课程教学、羽毛球体育俱乐部、羽毛球运动队建设为抓手,促进项羽毛球运动在学校有利发展;以大学生体育教学训练、体育赛事活动、专业教师培训、项目科研为载体,努力提升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多元化建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学生群体短期目标:以每学期教学、训练为节点,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羽毛球项目,在班级中组成不同训练小组,搭建学校羽毛球梯队.通过一学年的梯队建设,成立学院羽毛球队,二级梯队给一级梯队输送人才.学生群体长期目标:以二至三学年的教学、训练为节点,完善学校羽毛球梯队层级.校羽毛球队可参加市级、省级科教文卫系统、省(市)体育系统、省级及国家级的各类比赛.
教师群体短期目标:有效组织现有羽毛球教师或教练员进行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理论及教学技术水平,可承担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教师群体长期目标:教师或教练员通过二至三学年系统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及教学技术水平,学习专业队伍训练及竞赛知识,可承担羽毛球校队的训练、比赛任务,形成学校羽毛球教学团队.
高校羽毛球社团是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实现“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某高校翼影乒羽协会是学校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较大的社团.学校依托翼影乒羽协会,在纵向上,每学期通过羽毛球院赛、单项赛、羽毛球趣味活动、师生交流赛等形式,让全校师生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在横向上,通过兰州市各高校羽协交流赛,定期邀请省内其他兄弟院校来学校进行交流,提升校际间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
某高校体育学院指派专业教师对羽毛球俱乐部进行定期指导训练,学生羽毛球俱乐部每周训练四次,教师羽毛球俱乐部每周集中训练一次.学生和教师中水平高,成绩优异者进入某高校羽毛球俱乐部,可参加兰州市以及甘肃省的各项比赛.
探索推进体教融合,利用省羽协在全省羽毛球运动中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在中羽协体教融合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落实“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具体任务,推动羽毛球运动进校园,参与羽毛球运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及标准制定,完善学校羽毛球赛事体系等工作.
3.4.1 开设羽毛球大学体育课程必修项目
体育学院常年开设羽毛球体育公共课程,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均开设羽毛球项目必修课程,课程为36课时,为爱好羽毛球运动的学生普及羽毛球运动相关知识,并由教师指导相关技术动作.
3.4.2 提升羽毛球专业课程质量
羽毛球课程是体育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羽毛球专业课主要从运动项目发展、基本技战术、裁判法、竞赛规则这四个方面入手,旨在教会学生掌握羽毛球专业技能,熟知羽毛球各项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学会羽毛球项目专业裁判术语、羽毛球赛事组织等专业知识,能够为小型羽毛球赛事提供组织和裁判服务.
3.4.3 提升羽毛球课程质量
在课程讲授方式上,借助微课、慕课、翻转课等形式,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手段,提升羽毛球课程质量;在教学督导方式上,定期邀请教学主管部门领导、专家检查教学工作,找出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在教学条件利用上,科学合理的使用26块标准羽毛球场地,发挥其最大效益,为羽毛球课程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在师资培养上,多鼓励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多途径邀请专家、教授、教学名师来校指导教学,适度引进退役专业队员进校园,强化羽毛球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各类优势平台,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羽毛球课堂教学,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5],努力将羽毛球课建成省级一流课程.
3.4.4 提升羽毛球课程特色
构建完善的大学体育羽毛球教学、专业本科羽毛球教学、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项目社团教学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探索一条共同发展的新途径,教学和竞赛齐进步促成学校体育工作新模式.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完善、高效、紧密衔接、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专业训练、高级别竞赛和特色课外活动的体系.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充分利用学校体育馆可以多时间开放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训练、竞赛结合素质教育一同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模式.
3.5.1 裁判员和教练员队伍培养
培养羽毛球运动裁判员.一是举办三级裁判员培训班,为某高校裁判队伍搭建平台;二是协助省羽协举办一级裁判员培训班,为我省举办各类羽毛球赛事,承办国家乃至国际赛事提供充足的裁判员队伍储备;三是与中羽协和省羽协积极沟通,申请在某高校举办一期羽毛球CDE级教练员培训班,为初级羽毛球教练搭建平台,也为兰州市培训机构输送优质羽毛球教练员打好基础.
3.5.2 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
以多元化模式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提出有效政策建议,反馈给上级部门,出台有利政策措施,为羽毛球运动后备人才发展献策;提高羽毛球后备人才质量和数量,促进项目人才培养;强化选材工作,提高选材科学性;树立新的体育人才培养观,继续加强体教有效融合.
调整比赛赛制,频次和规模,改革竞赛体制;强化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教练员发展机制、激励机制,提高教练员待遇[6];将学校羽毛球发展规划中后备人才培养重点抓,项目才能够得到长期并有效的开展.
通过参加优质的羽毛球竞赛活动或者为区域性羽毛球竞赛活动提供赛事服务、技术指导,可以为羽毛球运动进校园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某高校羽毛球队积极参与各类各级羽毛球比赛,提升了高校知名度.2019年参加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取得团体第八名的好成绩;2021年参加了兰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比赛,最终夺得冠军;在2023年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羽毛球项目中获得团体第五、个人单打第五的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另外某高校羽毛球队还协助完成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2023年甘肃省第六届羽毛球锦标赛裁判服务工作,一名教练和多名队员被评为优秀裁判员,同时积极筹备2024年第26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希望在全国性赛事上出现甘肃身影、某高校身影.
省羽协“体教融合”委员会牵头,利用某高校师资、场地、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了《XXX高校羽毛球运动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一是差异化打造“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发展以羽毛球运动为核心,其他体育项目均衡发展的校园特色体育项目体系,为羽毛球运动进高校创造了现实基础;二是常态化开设羽毛球课程,提升了运动普及率.某高校体育学院常年开设羽毛球公共体育课程,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均可以选修羽毛球课程;三是科学化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依托省羽协“体教融合”委员会,采用内请外培的方式,多渠道组织学校现有羽毛球专业教师和外聘教练进行专业能力学习;四是兴趣化夯实羽毛球社团群众基础.某高校翼影乒羽协会是全校范围内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社团,每学期会开展羽毛球院赛、单项赛,羽毛球趣味活动,羽毛球师生交流赛,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对于社团内水平高、兴趣大的同学,则由体育学院羽毛球老师负责挑选,进入羽毛球校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新时代到来,从人的全面发展层面,达到体育与教育在功能与目标上的充分融合.重点关注的是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7],利用好体教融合的政策,为羽毛球运动推广搭台铺路,人才的培养要从高校阶段抓起.通过高校的实践发展和有效验证,羽毛球运动进入甘肃省高校的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要依据政策,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体育教育,实现从强健体魄到人格培养的转变,实现从体育和教育系统单独作战向合作的转变[8],最终实现从体育课堂向社会化体育教育体系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