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搜寻每一处生命迹象

2023-03-08 10:37:44王喆宁
环球人物 2023年5期
关键词:救援队废墟土耳其

王喆宁

赵洋(中 )在土耳其地震救援现场。

当地时间2月16日晚,土耳其阿达纳机场内,一次特别的送行场面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中国救援队队员身穿橙黄色救援服,手中紧握红蓝相间的“中国救援队”旗帜。他们即将乘坐国航包机返程。与出发时不同的是,队员们的衣服和鞋底上多了些尘土和瓦砾屑。

机场里聚集起不少土耳其民众:有些孩子坐在救援队队员的臂弯里,另一些拉着队员的手,与他们合照;有的民众举起手机,记录下救援队离开的瞬间;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一共9天,中国救援队与时间殊死搏斗,“累计派出救援人员308人次,排查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共营救被困人员6人,搜寻遇难者11人”。每个数字,都见证着队员们拼尽全力的救援。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救援力量也在第一时间驰援土耳其。截至2月14日下午,中国救援队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已救出20余名幸存者。

当天,土方政府官员前来送别中国救援队。土耳其外交部地区协调员伊斯马伊尔表示,深深感谢中国救援队的辛勤工作,救援队付出的努力,将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中国救援队副队长、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赵洋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救援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观。我们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理念,与土方一道共同降低灾害的影响。从救援第一天到临走那天,每位队员都有相同的感触。我们对待每一个救援现场、每一处生命迹象,都尽到最大的努力。”

赵洋(左二)正在与土方人员商讨营救方案。

赵洋(右一)与队员讨论遇到的难题。

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4点,土耳其加济安泰普省正处于“沉睡”中。突然,城市上空电闪雷鸣,之后大地剧烈晃动。仅仅几秒钟,上千栋建筑和房屋轰然倒塌,人们哭喊和尖叫着向外跑去。

这场7.8级地震来势汹汹,无数生命瞬间被掩埋在废墟之中。然而不到10小时,第二次地震再次袭来,依旧达到7.8级。之后余震频频发生,很多达到6级以上。

赵洋看到地震消息的第一时间,国家相关部门已接到地震灾害预警。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支队长王墨关注到消息后,当即要求支队内的中国救援队队员,由“日常灭火救援模式”转为“中国救援队模式”。因为平日已经建立对重大地震灾害的提前预警和分析机制,中国救援队迅速展开研判工作,并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通过联合国网站等渠道,不断了解地震灾情、影响范围等。

“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能够去救援,所以要关注此次地震灾害的规模,其次关注土耳其政府是否对外申请国际救援。第一时间跟进灾情,目的是要打好有准备之仗。”赵洋回忆道。

2月6日晚,预出征任务指令下达。作为一支成熟的跨国救援团队,队员们紧张有序地开始准备:按照既定方案,根据上级决策进行调整优化;确认此次救援所需的搜救装备和物资;通过联合国与土耳其方面进行确认;与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等保持联系……

很快,中国救援队完成方案确认和队伍组建工作。“平时我们把一些救援装备和物资分类储备,装进专门用于航空和车载的箱子里。一旦有需要,只需做一些局部优化和调整,避免临时或大规模抽调物资。” 按统一部署,中国救援队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应急总医院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

第二天下午,救援队统一于首都机场集结。一箱箱物资被运输上飞机——饮用水、罐头等生活物资,加上生命探测仪、供电机器、破拆机等装备,共计21吨。跨越8000多公里、十几小时的路程,中国救援队于当地时间2月8日凌晨4时30分抵达阿达纳机场。

“到达时,还处于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所以要快速展开救援。”卸载物资后,队员们乘坐大巴,马不停蹄前往受灾严重的安塔基亚市。“当时情况比我想象的更严重一些,大量房屋坍塌,预计大批人员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赵洋说。几层高的建筑有的只剩钢筋瓦砾,有的一半陷进地下,还有不少倒在路面上。

大批输送物资和救援人员的车辆赶往震中,高速路上设置路挡分流,原本3小时的路程,延长到5个小时。临近救援区域,车辆几乎无法移动。为了节约时间,队员们下车小跑前进,衣服被汗水浸湿,大约半小时后终于到达。

中国救援队在库卢顺卢大街、伊诺努大街两片区域进行搜索。因为地震发生在凌晨,居民区人员密集,救援队根据房屋、人员信息情况,开始搜寻生命迹象。队员们手持生命探测仪,在建筑废墟中寻找可能发出的微弱声响,“根据建筑倒塌形式,多方位和各角度进行探测,全面细致地排查灾害现场”。

中国救援队队员正在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

为了进行24小时不间断救援,搜救队分为3组,每天1组作为后备组,可以有6—8小时休息时间,同时保证突发状况下随时进行人员补充。

当地时间2月8日下午6点左右,中国救援队迎来首个紧急救援请求——土方人员称,在安塔基亚市尼律塞尔住宅楼的废墟中,发现一名孕妇,现场状况复杂,希望具有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资质的中国救援隊提供装备等支持。

“我们赶到后发现,住宅楼原本8层高,因地震灾害形成堆积式坍塌,变成大概4层高。孕妇处在塌后中间的位置。”当时,土方人员已经打开一个小通道,能够与孕妇保持对话。为了准确地对现场做出救援评估,赵洋和队员毕洪一进入通道,进行实际侦察,寻找施救途径,确认支撑和保护通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虽然孕妇被床垫隔绝在一个空间内,生命体征比较好,但随着时间流逝,很难预判未来情况。队员们争分夺秒,“我们要加快速度,虽然现场有医疗人员,但只有救出来,她才能得到更好的救治”。土方人员不断和孕妇说话,询问她的身体状况,让她再坚持一下。中土双方人员抓紧时间进行破拆。周围渐渐聚集起一些焦急等待的民众。

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2月9日凌晨1点30分,该孕妇被成功营救。她被安置在担架上,身上盖着毛毯,防止失温。救援人员小心地抬起担架,慢慢挪动脚步往废墟外走,确保每一步能稳稳落地。黑暗中,周围有人自发举起手机打开灯,照亮前往救护车的路。

“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振奋。我们的队员相对冷静,因为这代表还有更多人在等着我们去营救。”赵洋说。身边的队友更加卖力地搜索,“尽最大努力去发现和拯救更多生命”。救援队连续开展搜救工作达20多个小时,中间只有十几分钟吃饭时间。队员陈兴达的双手开始颤抖,还有队员脚底被鞋磨得生疼,但看到营救成功,内心都充满了喜悦。

在现场,赵洋遇到过不少焦急的幸存者,希望中国救援队帮助他们寻找废墟下的亲人和朋友。每当这时,救援队会进行预估和研判,之后尽最大可能搜寻生命迹象。有时候,即使知道没有生还的可能,队员们还是会认真探测现场。“不论搜寻结果如何,我们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当地民众,或反馈给相关部门人员,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交代。”

中国救援队队员在狭小空间里作业。

中国救援队营救出第五位幸存者后,又收到来自当地居民的求助。2月12日上午,有当地民众找到中国救援队,称一处废墟中可能存在生命迹象。这是一栋5层居民楼,土方的工程机械正在对坍塌建筑进行剥离,发现人员可能被困的迹象。“我们到达现场后进行探测,确认一名男子被困,生命体征稳定。”

此时,距地震发生大约已经过去150个小时。中国救援队结构安全专家王涛回忆:“叠下来后,柱子垫在梁下头,形成一个大概60厘米的生存空间,所以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的概率能够救出幸存者。”横梁、楼板、破碎构架、家具碎块……救援队员们谨慎地移除压在男子身上的重物。现场医疗急救人员对他采取输氧补液措施,并用阿拉伯语与他保持交流。

大约4小时后,在双方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这名男子终于获救。现场响起激动的哭声,有人用视频记录下这一瞬间。救援队员们互相拥抱,为彼此加油打气。在场人员深受触动:在寒冷的天气下,被困者能存活如此久,堪称奇迹。遗憾的是,与他一起埋在废墟中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除了地震本身造成的搜救难度外,中国救援队还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安塔基亚市位于土耳其南部,靠近地中海沿岸,昼夜温差大,中午温度很高,晚上湿冷。“这对我们的保障工作,尤其是保暖和饮食上,包括如何维持救援能力带来一些挑战。”

为了应对寒冷夜晚,队员们只能在白天尽量多穿一些,哪怕到中午时会晒得出一身汗。太阳下山后在营地休息时,即使裹上毛毯,还是时常有队员被冻醒。一些人选择睡到帐篷外的火堆旁,与其他人靠在一起取暖。“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以及相关的商会,包括一些中资企业知道后,给予了有力支持。”除了采购保暖内衣、帽子外,一些热食,包括米饭、鸡肉等被送往营地,保证队员们能够及时恢复体能。

虽然携带很多装备和物资,但救援队当时驻扎的营地,还是面临缺电、断水等问题。“市政基础设施,包括供电、通信等,会出现断掉的情况。”夜晚搜救、装备作业等,最离不开的就是电力供给。为此,大使馆协调土方人员运来饮水和汽油,还有中资企业自发提供照明设备。夜晚不再黑暗,救援队员们昼夜不分,在废墟上不停奔走。

时间一天天过去,埋藏在废墟中的生命迹象越来越少,队员们难免会感到失落和无奈。“身体包括心态上都会有一些变化,但是没有太大波动,我们始终保持较高的搜救能力和水平。”赵洋说。应对地震风险和承担巨大压力,是中国救援队队员的基本素质。

“队员首先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赵洋一路见证中国救援队的诞生。2018年,根据应急管理部工作部署,中国救援队正式组建,次年10月通过联合国来自14个国家20名专家的测评,拥有执行跨国救援的资质。

随着工作的展开,中国救援队代表的“中国力量”逐渐被当地民众熟知。“虽然语言不通,但当地民众对于中国救援队,尤其在救出生还者后,会投来感激的目光。”有时走在路上,当地居民会通过手势来表达对中国救援队工作的肯定和感谢;还有被营救的幸存者家属送来食物、水果;夜晚,居民会自发为救援队点起火把取暖……

土耳其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帐篷、平板便携式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等物资被分批运往当地;社会各界积极向土耳其施以援手,地震现场经常能看到来自中国的多支救援力量;当地华侨华人自发筹集帐篷、毛毯等救援物资送往相关部门……

中国救援队完成任务回国后,除了轮流休整外,队员们在认真总结和复盘这次行动。“我坚信,中国救援队能够肩负起更多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任务,承担起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赵洋说。

1977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中国救援队副队长、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

猜你喜欢
救援队废墟土耳其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军事文摘(2022年15期)2022-08-17 02:19:24
“废墟”
环球时报(2022-08-12)2022-08-12 14:58:06
废墟里的救赎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00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2:59:56
我也叫“土耳其”
威猛救援队
儿童绘本(2018年2期)2018-02-09 16:42:57
废墟(外一章)
散文诗(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2
街头的废墟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海外星云(2016年15期)2016-12-01 04:18:13
土耳其医改后来居上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