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君(博士生导师),孙红亮
伴随着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人力资源的经济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开始变得多元化、网络化、延展化,智慧化、平台化、协同化、合伙人化或将成为今后企业发展模式的主流方向。以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的传统财务分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企业运行和经营管理需求,而人本化、价值化的经营价值分析变得日益重要,如何将传统财务分析改进和提升为更本质、更深入、更适用的价值分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对于财务分析,国内外并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分析起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财务报表为对象的企业信用调查,因此财务分析就是财务报表或会计报表分析,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李昕和孙艳萍,1999);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相关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活动(张先治和陈友邦,2017)。与之对应的概念是会计分析,即通过对会计数据的查核、对比、解剖、推理等,弄清会计信息的内涵和质量。至今,学术界和实务界往往对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分析不加区分而混同使用,但其实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只是构成财务分析一部分的报表分析部分,而财务分析是扩展且深入的财务活动与关系的分析。至于会计分析,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手段。
财务分析历经以债权人为分析主体的信用分析、以投资者为分析主体的盈利分析和以企业管理者为分析主体的内部分析三大阶段,其分析对象强调的是“财务”这一内容,主要从财务数据分析入手,以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为内容,以揭示原因和问题为抓手,以提出建议为终点。由于传统财务分析在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使得财务分析结果常常出现形式多于内容、表象多于本质、结果多于根源的问题,很难满足外部投资决策和内部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同时也导致财务分析在企业中很难受到重视。
首先,作为财务分析基础资料和对象的会计报表数据具有局限性。会计报表数据是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编制形成的,这样的会计数据主要服务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呈现的主要是内部员工受托经营的结果,据此进行财务分析,往往揭示不了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常常停留在数据的表面,而不能解析企业经营与管理深层次的现状和问题。
其次,传统的财务分析一般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几方面的内容展开,从基础数据到分析计算,很难深入到企业价值创造的本源等深层次因素上,也就不能满足企业改进和提升经营管理的需求。
最后,传统财务分析得出的结论、问题与建议,往往只能从财务角度做出带有会计或财务管理单一视野的认知判断,即便涉及经营业务或其他职能管理领域,往往也仅限于表面、抓不住本质,因此难以发现根源性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如果企业在面对新的经营和管理环境时不能认识到上述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并加以改进,则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负面影响。这正是本文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1.价值经营及其管理的内涵。价值经营是指与规模经营相对应,以客户为中心,以最大程度地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或场景/生态,以获取公允商业对价为途径,追求持续价值创造的经营方式。价值经营管理则是以经济活动(经营行为)的价值形态为主要对象,与经营业务协同,分析、策划、权衡、优化、组织、指导、规范价值活动和价值关系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公司价值增值的品质与效率,核心是行为价值的管理。
价值经营管理就是从传统财务管理主线“权益→资产→股东财富”,转变为价值管理的主线“人力资源/人及其行为→公司产品/服务或场景/生态满足消费者需求及其程度→物力资产→经营业务→获得商业对价→收支匹配后的附加值→共有价值→价值分享”。按该主线流程谋划资源整合与行为优化,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做好全面价值预算管理、投入产出(成本效益)分析、价值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产业结构价值优化与资本运作、价值经营活动优化、经营价值业绩评价以及价值分享等工作。
2.经营价值的内涵。按照价值经营方式和价值经营管理实施的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体现的就是经营价值。这个经营价值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来说,是企业经营活动给其带来的使用价值、交易价值、投资价值、劳动价值等商业对价或价值贡献;对企业法人来说,就是经营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即员工行为产出价值流入扣减物力资产价值流出的余额(即后文所涉及的“价值增值额”),在传统会计、财务术语上表现为公司利润和职工薪酬、福利,在人本价值管理理论中表现为共有价值,由物力资本投资者和人力资本投资者共享。当以人为中心、为根本来处理前述价值管理主线的各项经营与管理活动,进而体现出上述经营价值时,我们称之为“人本经营价值”或“人力资本增值”。
3.人本经营价值分析的概念、特征与意义。分析是指把一项事物拆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人本经营价值分析就是深入到经营活动创造附加值的相关要素和内在逻辑层面进行分析,利用经营与会计/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料,运用比较、推理、联想、判断等方法,弄清公司员工主导和决定的经营业务的投入产出效率、价值创造能力、收益质量及影响因素,揭示企业价值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改善经营的建议。
从传统财务分析到人本经营价值分析,其改进升级之处主要体现在:从注重财务即有关钱财事务的分析,到深入经营活动,特别是深入到价值创造活动层面进行分析;从财务直接构成因素分析,到影响价值创造的本源动因以及价值逻辑分析;从利用财务数据揭示财务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到深入经营业务与市场(目标客户),揭示经营价值所在,提出解决价值创造的根本体制、机制、路径等的建议。由此,本文得出人本经营价值分析的本质特征,即:查明影响价值增值的各种因素,研究纠正造成价值减值的行为,提高价值增值的品质与效率,实现价值创造最优化。
人本经营价值分析如同“保健医生”,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定期“体检”,发现、诊断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诊治”建议。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各级管理者对各项业务或经营活动的价值做出判断与评价;为公司优化业务组合和经营活动指明方向;为管理者和具体行为者做出正确的价值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按照使用的分析工具可将传统的财务分析分为三种基本方法,即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这三种基本方法自然可用于人本经营价值分析,但鉴于其特殊性,还应采用新的特殊分析方法,即价值经营主线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行为价值分析法、价值协同分析法和人力资本增值率综合分析法。其中:价值经营主线分析法是人本经营价值分析的核心方法,重点是解剖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价值链分析法更进一步深入到价值创造活动的具体链条(流程/环节)进行分析;行为价值分析法则具体到生产经营与管理行为层面予以分析;价值协同分析法是从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协同程度角度加以分析;人力资本增值率综合分析法则依据人力资本增值这一体现人本价值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做出综合分析。
1.价值经营主线分析法。价值经营主线分析法是基于前述价值经营正反主线的内在逻辑,利用其八大要素涉及的有关信息、实地调研情况,深入解剖每个因素涉及方面的关联性、合理性、科学性、效益(率)性、规范性等,找出正、负影响因素,发现问题所在。人本经营价值分析的重点不在于具体方法是否规范,而在于是否能把握经营价值产生的内在逻辑,运用独到视角和深度思维使分析深入到决定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层面,从表面分析转变为内在分析。
2.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是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把原来视作生产经营环节和职能管理活动的内容当作价值创造过程进行把握与分解,从而区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支持)增值活动并遵循各活动之间的价值链条关系,识别创造价值的活动,发现减损价值的活动,从而解剖、发现和改善价值创造活动的一种方法。
企业应该针对每一种生产经营的产品/业务或场景/生态,系统、深入地构建出其价值链。该价值链一旦建立起来,将非常有助于准确地分析价值链各个环节能否增加价值。价值链分析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组合价值链联盟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企业更加关心自身核心价值能力的分析、建设和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作用和贡献。
3.行为价值分析法。行为价值分析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行为价值管理(徐国君等,2013)、三维会计(徐国君,2003)等理论,利用行为价值核算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使用比较、推理、联想、判断等方法,弄清过去和现在的行为价值状况、价值增值的品质与效率及其原因,揭示企业未来的价值创造潜力和趋势。
该种分析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牢牢把握住行为和价值的关系,即行为是价值创造的动因、创造价值是行为的目的,行为与经济价值之间是因果关系,按照寻果导引的逻辑做出深层次分析,最终找到影响行为价值产出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对策。
4.价值协同分析法。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各种活动及环节都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因此要让组织实现高品质、高效率产出,各活动主体甚至是个人,都需要相互团结、相互认同、相互呼应、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按照协同化原则行动。
价值协同分析法就是以价值经营和流程再造的理念为指导,对各细分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协同程度进行分析研判,从而找出因为协同程度不足带来的制约企业价值创造和发展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协同措施的一种方法。
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互动能力,体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导致事物间属性相互增强、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相干性即为协同性。
价值协同度以总体目标与要求、整体流程与规则、各活动主体职责为标准,一一识别各活动主体的行为态度、行为表现、行为结果是否符合标准,可以按要素设定分值,分析实际执行与评价标准的符合程度以得出分数,综合判断价值协同度。价值协同度是衡量企业组织中群体心理和行为契合度的重要工具,也是影响组织价值的重要因素。
5. 人力资本增值率综合分析法。在一个企业组织中,人力资本的释放和产出多少,是衡量和判断一个企业发展状况和未来潜力与趋势的根本标志。为此,可以借鉴传统财务分析中杜邦分析体系的净资产收益率这种综合指标,设置一个“人力资本增值率”指标,用以体现人力资本预期创造价值与其实际产出价值之间的对比关系,计算出人力资本每百元预期创造价值实际实现了多少。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人力资本回报率越高。当该比率小于1时,一方面说明该公司人力资本尚有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力资本产出释放不足,还处于释放的过程中(具体分析时还可以研判处于何种阶段);当该比率大于1 时,说明公司员工能力超预期发挥,是一家充满活力、处于成长期的公司。人力资本增值率指标可再分解为资产增值率、人均资产率、人力资本乘数等指标,分别体现资产运营效率、每人支配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本风险。
人力资本增值率综合分析法就是利用人力资本增值率这一综合指标,分层次分析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每人支配资源价值量大小和人力资本风险高低的一种分析方法。人力资本增值分析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本增值分析体系
其中:资产增值率反映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价值增值额,体现资产的运营效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资产利用率和运营效率越高;人均资产率反映企业平均每人控制、支配的经济资源量,该指标值越高,说明该企业员工的资源吸引、聚集能力越强,创造价值的条件越优厚;人力资本乘数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风险程度,人均人力资本额越低,说明人力资本质量越低,人力资本乘数越大,人力资本抵御风险能力越差,风险越高;人力资本总额是指企业全体员工经人力资本评估预期可创造价值的合计,显示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可能给企业新创造价值的潜力,也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体现。
综上,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为核心技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后,将迎来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的时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主要由物力资本或财务资本主宰。为了适应这个新时代而构建的人本经营价值分析法,突破了传统财务分析偏重于财务数据层面分析的局限,将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分析深入到价值本源层面,从而抓住其本质,找到其根源,以便为提升价值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