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艺婵
(云南财经大学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1)
从区位上看,新华村的西北方居住着迪庆藏族,北方居住着丽江纳西族,东方是永胜、宾川的汉族,南部紧连鹤庆、大理等白族聚居区,历史上,它就位于将滇、川、藏连为一体的茶马古道沿线,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新华银艺的历史缘起,始于云南银料资源的矿产丰富,更与南诏军事力量攻袭益州府掳掠而来的工匠,以及明洪武屯兵所带来的技艺交汇密切相关。清一代以来,新华村小炉匠们走村串寨,沿途打制藏、彝、白、苗、傣等20 多个民族的生活、审美所需银铜制品,进一步造就了新华村白银艺术多民族元素杂糅的特色。到了近现代,地处鹤庆与丽江两地之间的新华村更成为一个银铜手工艺制品的集中制造点。“寸发标银艺”正是诞生于这一时空背景下的著名品牌。
人类学和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曾谈到一种“地方性”的逻辑,在全球化的今天,时空被压缩,地方之间的界限渐渐模糊,但恰恰是在地方界限日益模糊之际,每个地方试图言说自身的独特性的愿望也就变得愈发强烈[1]。20 世纪90 年代末,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到新华村,连接大丽公路的旅游专线将新华村与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丽江连接起来,丽江机场更与新华村仅仅相距20 分钟车程。新华村成为许多进入丽江地区游客的经停站点,它从一个单纯的银铜制品加工制作基地逐步转变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新华村的银艺制品也在这股浪潮中由满足传统社会所需逐步迈向满足现代游客所需。2000 年以后,以银艺制品为主打的民族工艺品交易市场在各级政府与当地人的协力下兴建起来,每一天,数十辆大巴车将以团队客人为主的旅游者引入新华村购物。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新华村从事银艺生产的各家各店,想要言说自己和区别他者的欲望变得逐渐强烈。
“寸发标银艺”对于自己的言说,首先在于其创制者寸发标不同于一般品牌意识。他汲取传统元素而又大胆创新,使银艺制品呈现出更为繁复精美,符合现代市场消费者审美需求的特征,其中的代表作是截取了汉、藏、白三个民族特定文化片段创制的著名的工艺品《九龙壶》《九龙火锅》和《和平一桶》等,均是寸发标对自己商品区别于他者的独特言说。
历史在每一个相对自主的空间建立进程中都扮演着提取精华的炼金术士的角色,新华村的白银艺术是如何在漫长的时空中被历史地建构的?“对场的历史的分析无疑本身就是本质分析的唯一合法形式。”[2]104
新华村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位于鹤庆县城北5 公里,距离丽江40 余公里。全村98.5%的人口是白族,男女老少们在日常交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均使用白族语言,大部分村民也能用汉语交流。全村总面积16.88 平方公里,包括南翼、北翼、纲常三个自然村,村委会办事处设于北翼村,由于人们普遍把打制银铜器为主业的南翼村称为新华村,或是新华白族旅游村,其他两个村则各自称呼其自然村村名,本文尊重当地习惯,以新华村指称南翼村。
旧时,新华村也叫石寨子,从石寨子先民遗址发现的石斧、石锥以及黑龙潭中打捞出来的青铜器“雷楔子”等古代实物推测,早在3500~4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新华村已经有人类生活,他们被称为“石寨古民”[3]。
云南的银料资源质优矿富,在汉代已经有对云南产银的记载[4],《天工开物》也记载:“(银)然合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故开矿、煎银惟滇中可永行也”[5]。云南先后形成了六大银器加工规模产区,其中之一是大理、鹤庆银器加工产区(依托楚雄、双柏、大姚、邓川、云龙、鹤庆等地的银矿)[6]。南诏时期,鹤庆地区处于南诏国统治核心地带,新华村逐渐发展成为云南银铜器手工加工中心。据记载:南诏冶造金银工艺水平之高,与南诏军事力量3 次攻袭益州府(今四川),掳掠近万名工匠艺人融入各地生产有关联[7]13。而今,新华村人仍以“艺开南诏传千载,誉满中华第一家”自诩。
元代,云南的银矿产量冠绝全国,据记载:当时云南已经设立专管银匠技艺的钱局,随着丽江“回龙银厂”、鹤庆“白马银厂”“南北衙银厂”等银厂的设立和发展,新华村的银器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8]。
明洪武年间,中原洪姓参将率军屯戍于新华村,屯军中有冶炼能手和银铜器工匠,在长期交往中,新华村民学习融汇了中原地区的银器加工技术与文化[7]13。
清一代,新华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已经达到极限。“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立于个体地域性的生产力基础上。”[9]19这种社会无力容纳人口过剩的压力,“它迫使小农普遍地在粮食耕作以外,广泛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进行家庭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并把产品投入商品流通,以此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的平衡要求。”[9]21迫于生计,新华村的“小炉匠”①形成了走村串寨打制银铜器的传统。《大理县志稿》记载:“清雍乾嘉道间人口繁重……合群结队旅行四方,近则赵、云、宾、邓,远则永、腾、顺、云,又或走矿厂(开矿)走夷方,无不各挟一技能,暨些须资金,以工商事业随地经营焉。”[10]这种“出门”的方式被新华村人称为“走夷方”,它深远地影响了新华村银铜手工技艺的形成和特色。
民国时期,新华村已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白族工匠村,“新华银器”成为一个区域品牌,名传四方。“走南闯北是新华村的工匠们沿袭多年的传统,他们在不间断的闯荡中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手工艺,从而使新华村的手工艺品既体现了本民族文化及工艺的精华,又包涵了相关民族文化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艺风格和销售市场。”[11]除本省,新华村的银铜制品逐渐销往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贵州、湖南、四川等国内市场与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尼泊尔、缅甸、日本等国外市场。
正如许多成功者都会为自己的成功加上一些不同凡俗的注脚一样,“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这样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我1962 年出生在新华村,是家族第六代传人,家族祖辈手艺都很出名,曾被印度、尼泊尔邀请设计和加工佛像。我爷爷,大家都非常夸他,他是个出名的好手艺人,而且人善良又勤快,特别能够团结周围的这些手艺人。”②
初中时,寸发标醉心于画画,一次语文课,他偷偷临摹自己班主任的肖像后画本被没收。班主任反复询问寸发标是谁替他在本子上绘制了肖像画,确知画作出自其本人之手后,老师以墨水瓶、粉笔盒做实验命寸发标现场临摹,寥寥几笔,寸发标准确、传神地勾勒出物体形态,令老师大为惊讶。
“我这个人好奇心比较强,每次出去春游不是跑在最前面,就是落在最后面。我去观察那些没有见过的山形、石头形、树形,哪里看到一个石头长得比较奇、比较美,都要去看个够。同学们都笑我,叫我是呆子,其实是我太投入了,我给他们说,如果是要写日记的话,你们肯定没有我写的丰富,因为我见到一只鸟在树上都要细细地观察,记住它的样子。”③
初中毕业后恰逢全国恢复高考,班主任为16 岁的寸发标争取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继续深造的一个珍贵名额。那一年,寸发标的母亲过世了,家中尚有三个幼妹,几番斟酌与踌躇,终究无力承担学费。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寸发标心中遗憾,出色的图形捕捉与描绘能力却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1979 年,鹤庆县委、县政府把乡镇工业的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开始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新华村的小炉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恢复了旧时“家家有手艺,户户是作坊”的风貌。离开学校的寸发标跟随父兄开始了走村串寨打制银器的生涯,一边学艺一边讨生计。
“十七岁那一年,我记得非常深刻,有一次,在文山一个壮族村庄,我们驻扎在那里前后有20 天,当地老百姓都找我们做银饰。有一天恰好是赶集天,我爸爸、师兄他们好几个人约在一起去赶集,只留下我一个人看家。他们走后半个多小时,就来了母女俩,取出一件有仙鹤图案的银饰样品,做工很粗糙,是当地老银匠做的,她们要求打制一件一模一样的。我说师傅他们不在,要等等,那个壮族妇女就急了,她女儿后天就出嫁,这首饰是急等着用的。我想了想,让她们把样品先留下来,明天再来取。那会我刚刚学手艺不到一年时间,还没出师,不会用锤子把银条打成薄片,但是案板上现成有一块银片刚好大小都合适,我就尝试着开始动手了……”④
待晚间父兄归来,尚未出师的寸发标已经尝试完成了银饰的制作,做工精美,令家人大为称奇。这是寸发标独立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也是自信心的第一块基石。自此,寸发标开始专注于手工技艺的提高与生活素材的捕捉。与其他的小炉匠不同的是,他的担子上多了一副画夹,父亲担心他负担太重,他却毫不介意,每每见到一个有意思的图案就临摹、研习,做活计时也比别人格外用些心思;18 岁,学艺仅两年即开始带徒弟,寸发标逐渐显露出过人的资质与禀赋。
1978—1987 年,走村串寨的生涯持续9 年,寸发标的手工技艺日趋成熟。这一阶段,银铜器的打制完全是为了满足相对封闭的乡土社会内部所需,各地需求有限,为了生计,寸发标的足迹遍及云南文山、版纳等地与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宁夏、甘肃、陕西等西部各省的大部分地区。到此时,他的成长路径与几百个普通小炉匠的轨迹一样:在祖祖辈辈的传习下,学习银铜器加工手艺,走村串寨,揽活谋生。但是,作为小炉匠的寸发标还是具有了与其他工匠们不同的一些特质。挑子上的那副画夹即是他绘画天赋以及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表征。他的勤奋使他的技艺日臻纯熟,他的不断探索使他具有了不同于常人的对生活的理解。这些都为他日后走出一条别样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长期以来,藏区银器的需求量极大,且工艺精良繁复,去西藏学习银艺,是银器加工行业里极高的深造。在小炉匠生涯中,寸发标有过两次进藏的经历,一次从四川来到了西藏巴塘县,另一次进入了马尔康、松潘、若尔盖大草原,藏民对银器的热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次,1987 年,25 岁的寸发标邀约村里7 个伙伴远赴西藏首府拉萨市闯天下。
在寸发标前后几年,新华村的手工匠人陆续入藏,前后约400 人。由于手工精细,讲求信誉,新华村手工匠人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1991—2000 年是新华村手工匠人流入西藏数量最大,经商最频繁的十年[12]。逐渐地,大昭寺左侧的吉日巷与如意巷的金属加工店铺鳞次栉比,全都为新华村手工匠人所开设,他们打制藏式金银首饰、佛事法器、铜锅铜盆、酥油茶壶和一些金属工艺品,几乎在拉萨复制了另外一个“新华村”。有学者曾提出疑问:“既然西藏有相当出色的金银加工手艺,为何那里还有如此广阔的新华银艺市场?”[7]16事实证明,一方面,匠人在西藏地位极低,大部分藏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另一方面,如果工艺要求不是极高的话,勤劳的新华村手工匠人做活计最快,价格也最合理,因此能够在西藏快速找到生计的空间。
由于肯钻研,能吃苦,技艺出众的寸发标被聘为西藏福利企业总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经理。一次偶然际遇,他在电视上注意到:西藏自治区政府接待韩国总统时馈赠的礼品是一幅牦牛毛织布达拉宫挂毯,长约一米二,高八九十公分,虽然华美,却极笨重,单凭一人之臂力无法举起。爱动脑筋的寸发标琢磨起了这件事,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工艺特长,将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布达拉宫打制成一件便携性工艺品呢?萌生这个想法的瞬间,寸发标激动了。第二天,他借上一个普通相机去做实地拍摄。由于照相机太差,在寸发标的相片上,布达拉宫比例失调,未能合理地反映出完整格局;随后,寸发标将自己的想法同西藏大学艺术系的师生们倾述。一位老师即刻号召了十五六名学生赴布达拉宫写生,画作完成后,虽然精美,却无一可用,因为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结合,很多细部处理过于写意,无法达到工艺图纸的绘制标准;连续受挫之后,寸发标并不气馁,他请一位云南省援藏的记者向北京记者同行借来一台镜头500mm 的相机,跑到离布达拉宫约6 公里之外的山头拍摄,终于获得了一组比例正确,清晰完整的照片。照片清洗出来后,寸发标又借了一张小学生课桌,跑到布达拉宫门口对比着图片数窗户……获得图纸以后,寸发标开始在白铜上进行创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设计与制作,白铜版浮雕《布达拉宫》问世了。
西藏自治区政府当即向寸发标订下二十套白铜《布达拉宫》,这些工艺品成为了1989 年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出访美国的礼品。一时间,寸发标成为了《西藏日报》上的新闻人物,随后《中国日报》专题报道了他在拉萨帮助藏族工匠发展民族加工工艺的事迹……精湛的手工技艺使寸发标赢得了藏区民众的广泛尊重,他受到了十七世活佛嘎玛巴的接见,并被藏区民众尊称为“寸大师”。
西藏9 年,是寸发标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重要时期。他流连于神圣庄严的寺院和古建筑中,着迷于巧夺天工的佛像和法器中,藏区的宗教与工艺美学,极大地丰富了寸发标的审美灵感与视野,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1996 年,由于对高原生活的不适应,寸发标结束9 年的西藏生活,重回新华村。西藏的经验激励着他,眼前现实却要一切从头开始。寸发标不愿意再加工普通的手工艺品,做一个日日夜夜出苦力的小炉匠了。他决心创制一件有价值的大作品,再来闯一闯名声。
寸发标:我把构思多年的九龙壶画成图纸,然后我一家一家地去拜见。我对董中豪、董中才等等这些心中尊敬的前辈老艺人说,“叔叔,我设计了这个,我想做这个,你说行不行,能不能帮我指点一下。”他们看了看,说:“我们小炉匠能够做出这种东西?那是不可能的。”
笔者:您在西藏不是已经做了《布达拉宫》吗,为什么觉得做这个会没有把握呢?还要去问其他人?
寸发标:不是没有把握,我有把握,但是我还要请教他们,让他们能够提一些意见,给一些指点。但是走了一圈,让我失望,他们都认为,这个东西不可能做出来,难度太大,这种想法太大胆了。
笔者:工艺上的难度太大了吗?
寸发标:对,工艺上的。一般的小炉匠都没有办法。但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根据以前的经验我知道,大概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个完成。从我设计,到出产品的时候,也就是两个月。完成的那天,我在院子里清洗壶身,那天阳光很大,银壶白花花的晃着眼睛,一个人从门口路过,就叉着腰看我清洗。他问我:“这东西,你是帮人清洗的?”“不,是刚刚做完的。”“谁做的?”“我啊。”他细细打量我,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我看上去年纪并不大。
笔者:那时候您从西藏才回来,在家乡没什么名气?
寸发标:对,没有人知道我在西藏的那些事。那个人当时就问我:“这东西你卖不卖,要多少钱?”我想了想,大着胆子说:“六千”。
笔者:银料的成本是多少钱?
寸发标:当时的白银只是三四百块钱一斤,我的成本大概是一千多块,做了两个月,我想六千块应该喊的嘛。以我们手艺人的理念来讲,做活计只赚一点辛苦的加工费,这把壶不值那么多钱,别人也不会当真买。所以我当时没怎么理会他,埋头继续清洗壶身上的锈点,只听见身后哗嚓哗嚓数钱的声音,那个人干脆地说:“我要了。”我家里连一个包装盒都没有,那人用一个塑料袋提起来就走了,因为太高兴了,我也不知道说什么,送他走到门口,他回头对我说:“我是鹤庆县城医院里面的第一把刀(外科医生),寸师傅,你以后有什么事就来找我。”⑤
这就是后来蜚声海内外的《九龙壶》,其孕育过程从某种程度揭示了寸发标具有远超一般工匠的娴熟技艺,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构型思考能力。《九龙壶》融汇了汉、藏、白三个民族的特色,其中,一壶八盏一托的套件格式,壶身的九龙雕刻以及壶柄的九龙造型取自汉族文化;壶嘴、壶座和杯座上的装饰纹样,取自净水壶和酥油灯,是典型的藏族文化;托盘上的花纹刻绘取自白族文化。
《九龙壶》是寸发标充满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寸发标与普通工匠的区别首先在于意识和理念,在新华村一些当地的手艺人看来:
“寸发标的特长是他会画,他那些设计我们搞不出来,打小件么我们和他随便比。但大件的东西我们就不行了。他的想法很独特,会画画,胆子也大,什么元素都能用到作品里面去,会搞大的东西,想要有名气就是要打大件。”⑥
《九龙壶》同时又是新华村历史与传统的集体构造,“而且这样一种构造的基础,就像社会存在一样宽广、深刻。”[13]它的问世完美地诠释了新华白银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建构中形成的多民族元素兼融的特点,在新华村当地具有广泛的文化心理的适应性。几年时间过去,《九龙壶》成为新华村银器的一种“共有形制”,成为家家户户仿制的对象。
紧随其后,寸发标又相继推出了《九龙喷雾火锅》《九龙水烟筒》《九龙泼水桶》等以中华文化的龙图腾为主题纹饰,兼融汉、藏、白三个民族特色的“九龙系列”银艺制品,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回乡几年时间,寸发标就成为新华村银器设计潮流和趋势的引领者,他的许多创造经由大量手工作坊仿制以后成为了新华白银“新创的传统”。客观上,这些银艺制品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远远超过了使用价值,它们的问世,说明寸发标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市场变化的趋势,建设性地引领新华银器由功能型商品向审美型商品转型。通过这一系列地方性色彩浓郁的艺术创新,寸发标开始了对自己旗号下的银艺商品独特的物质言说。
《布达拉宫》与《九龙壶》等作品的问世使寸发标广受赞誉,1999 年,他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是首批13 名获评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人。几年以后,一个意想不到的荣誉又意外降临……
寸发标:我们13 个是云南省的第一批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记得其中有一个是85 岁,有一个是86 岁,那年我36 岁,是当中最年轻的一个,很容易就显了出来。
笔者:从1996 年回乡到1999 年,在地方上闯出了点名气?
寸发标:对。然后刚好有一个事情就出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中国有20 个“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授予指标,已经授了18 个,但是云贵川一个都没有,还有两个指标就考虑倾斜一下云贵川。教科文组织在云南省委宣传部一问,宣传部说符合你们标准的人应该在滇西找,随后就来到了大理州委宣传部。当时,州委宣传部看到了遴选标准以后,告诉他们:“你们不需要去别处找了,非寸发标莫属。”
笔者:政府部门对您做了直接推荐?
寸发标:是的。州委宣传部打电话给我,让我把自己的材料准备一下,在家等着。第二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就从下关出发来找我了。
笔者:您当时准备了些什么材料?
寸发标:都是平时自己收集的一些材料,有报刊上的报道,还有自己的作品。专家看了我西藏的一些经历,还有《九龙壶》等等,就叫我写了一份申报材料,报送的时候人家就说我的材料比较全。
笔者:这些材料审核了多长时间?
寸发标:两年时间,2003 年,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证书已经批下来了,我高兴惨了。
笔者:证书是如何颁发给您的?
寸发标:我们鹤庆县政府在黄龙潭边的广场上专门搭了个架子,当时来了7、8 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是冯骥才亲自给我颁的证书。
笔者:在地方上是一个大事件?
寸发标:对,当时人潮人海的围观,很多媒体也来了。⑦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寸发标人生中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他诸多“头衔”中最显赫的一个。在国内,寸发标是以银器手工艺获得该称号的唯一一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在银艺加工行业内的造诣非凡。随后几年,寸发标又陆续获得“云南省职工十佳能工巧匠”“兴滇技能人才”“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一个又一个的称号、头衔或荣誉身份助推他冲出新华村小炉匠的生活边界,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网络平台。比如,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和云南省文化厅等机构不定期举办的一些培训与交流活动中,寸发标聆听名家讲课,赴国内外考察交流,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其艺术眼光、思维方式不断得以开阔。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同村其他省一级的“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国授予的称号给予人们一种最权威、最高级的心理暗示。布尔迪厄认为,“只有考虑作为现实的和潜在的位置和占位空间的场的特定逻辑,我们才能确切地理解外部力量按照这个逻辑经过转达之后可能体现的形式”[2]207。通过“联合国授予称号”事件,寸发标在新华村银艺生产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权威的位置,他的商品也具备了不同凡响的价值,成为新华村银艺代表性的品牌。
寸发标本人成为了新华村的一面旗帜,1997 年,令狐安⑧在新华村调研时曾走访寸发标,两人进行了一番深入交谈,随后,升任云南省委书记的令狐后又两次到寸发标家中走访。此外,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刘云山、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数十位到访过新华村的重要领导都曾经与寸发标深入交流并参观他的艺术作品和加工厂。
不同于许多性格乖戾,或羞于“见官”的乡土手艺人,寸发标展开了积极地自我推呈,将《九龙壶》《九龙水烟筒》《九龙泼水桶》等代表性作品精选出来,展示在自家待客的堂屋;将重要领导视察的相片放大装框,悬挂在自家四合院的墙壁上;将所有和自己有关的报道制作成一本巨大的剪贴本,放置在二楼的书房供重要来宾参观……
随着寸发标声誉的广泛传扬,官方订制接踵而来。1998 年,大理州州政府决定授予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市民的称号,以肯定其在《天龙八部》等作品中对大理的文化传播。伴随荣誉市民称号一同授予金庸的将是一把重达1 公斤的州门“金钥匙”,打制金钥匙的重要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寸发标的肩上,限时一个月。寸发标回忆起当时的境况:
“当时接到这个任务,我吃了一惊,因为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压力比较大。转念一想,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也是一次很好的宣传,对自己,对新华村的手工艺都是一次免费的宣传,就下定决心接下来啦。反复推敲反复考虑,对金钥匙的形状、色泽形成了一个图样,在其中巧妙地融入了我们白族花鸟的特色。1998 年大理街民族节期间,我们大理州、市人民政府就把金庸先生请来,授予了他荣誉市民和这把州门“金钥匙”,好多媒体记者都来了,你想想看,一把钥匙就把大名鼎鼎的金庸和新华村的手工艺联系在了一起,对我们的宣传作用有多大?⑨
成功地打制大理州、市人民政府赠予金庸的“金钥匙”以后,寸发标的手工技术和艺术天赋进一步得到了官方的信赖。随后,他又应各级政府(云南省或大理州)之邀完成多件订制作品。这些高级订制本身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意义和事件性特点,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新华村白银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正如寸发标自己所言,一把钥匙就把大名鼎鼎的金庸和新华村的手工艺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宣传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报酬去衡量的。
与此同时,中国工艺美术馆、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对寸发标的作品陆续进行着订制与馆藏。寸发标在住所二楼的书房向笔者展示了一幅巨大的手绘图样:
寸发标:这个是国家民族博物馆不久前向我订制的大作品,你看见的图样只是它的一小部分,还有好多呢
笔者:全部有多大?
寸发标:长度差不多是五米六,宽度是三米三左右。
笔者:您打算在哪里做,就在自家的那个作坊里面吗?
寸发标:不是,出去外面做。作坊里面做好了抬不出去。
笔者:大概要做多长时间?
寸发标:两年,这个太有意义了,它的名字叫“中华一家亲”(又叫“天地一家亲”),上面有我们国家56 个民族的同胞,将近耗银一吨,是大型银版浮雕,做出来以后是不得了的。
笔者:您打算带多少人来做这件事。
寸发标:二十来个。
笔者:寸大师,这件作品上面新华村银艺的特色是什么呢?
寸发标:有嘛。比如像这个,现在你来到白族人家里面,墙上都有这种东西,上面有白族人的元素。
笔者:嗯,很典型,这就是全部的图样?
寸发标:不是,上面还有一个宇宙飞船,就是月亮上面落下来的那个东西都要做上去呢,中间是天安门,还有好多东西还都没有画上去,周围还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图腾都还没有画上去。
笔者:这个图是谁绘的?
寸发标:我绘的。
笔者:这个是您拿手绘的?
寸发标:嗯,全部手工绘。
笔者:绘图花了多长时间?
寸发标:好几个月了。每个民族地区代表性的东西我都想办法浓缩在里面了,你看,这是天山,这是喜马拉雅山……⑩
博物馆的收藏给新华村的银艺制品带来一套新的文化意义,在国家级与省级博物馆正在展示的和即将展示的这些银艺制品被赋予了高雅艺术或经典艺术的魅力和光环。
布尔迪厄在《艺术的法则》中指出,“艺术作品价值的生产者不是艺术家,而是作为信仰空间的生产场,信仰空间通过生产艺术家创造力的信仰,来生产作为偶像的艺术作品的价值。”[2]205由于在银艺加工行业内的匠艺非凡,寸发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由此,寸发标所打制的银艺作品具备了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表述的空间。同时,寸发标对艺术作品的自我推呈,官方接踵而来的高级订制、行业协会的授奖、高等院校的聘请、新闻媒体的报道……在多种社会力量的建构下,“寸发标银艺”的价值言说逐渐被社会认识与认可。在物质言说与价值言说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寸发标银艺”商品逐渐从社会角度被具有审美禀赋和能力的鉴赏者当成代表优越文化品位的艺术品,或者被称为“商业艺术品”或“仿传统艺术品”,因为,“尽管这些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于销售,但它们还是坚持了根深蒂固的正规文化美学标准。”[14]也正基于此,“寸发标银艺”商品逐渐与新华村各家各户所加工的普通银艺商品产生了分化,成为品牌,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注:①小炉匠:新华村男子在十五、六岁就跟着师傅,肩挑小铁炉,走村串寨招揽银活。每到一地,他们就挖一个小火坑,搭设一个风箱鼓风和小火炉,准备好手锤、凿子、桥墩、蜡锅等然后开始打制各种手工艺品。小火炉的用处很大,可以加温、融料、焊接,全程不离手,所以新华村工匠又被称为“小炉匠”。
②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
③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
④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
⑤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
⑥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某某;访谈地点:新华村寸某某的店铺。
⑦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
⑧令狐安:时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⑨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时间:2014 年1 月23 日上午;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
⑩访谈人:笔者;被访谈人:寸发标;访谈地点:新华村寸发标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