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无名》中的空间隐喻与文化衍义

2023-03-07 02:02莫漠
视听 2023年9期
关键词:叶先生意义图像

◎莫漠

罗兰·巴特将视觉图像包含的讯息分为语言学讯息、直接意指形象和含蓄意指形象。陈汝东在《论视觉修辞研究》中将视觉修辞定义为语言视觉修辞、图像视觉修辞和综合视觉修辞三个方面。①《无名》从客观影像叙事到主观情感认同,离不开色彩、构图、光线等多种视觉元素的运用。人物群像、文化记忆、民族认同等丰富的符号信息,潜藏于影片的叙事范式中,从而实现电影空间美学的多重表意。由此,本文立足于语言、图像、综合视觉三个维度,揭示《无名》视觉修辞实践中的隐喻机制。

一、语言视觉修辞

语言视觉修辞以语言文字为传播媒介来获得可视化的视觉呈现效果。电影语言视觉修辞的呈现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视听语言的影响。丰富的画面内容与生动的语言相辅相成,传达导演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

(一)语言手段:文本的视觉效果

字幕是存在于电影画面中的文字符号,用以呈现和传递信息,与影片中的图像、声音等元素共同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影片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②在视觉影像中,导演加入语言来增强表意,促使观众完成对视觉影像的解码。《无名》在描述1937 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至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这段国家历史时,根据叙事的需要,采用字幕的方式梳理时间线。导演在此处没有做过多的修饰,仅用简单直白的文字突出事件和时间,让观众一目了然。镜头闪回广州轰炸,在无休止的大轰炸中,何先生穿着劳工的衣服站在防空洞中,神情凝重地看着外面的阴雨和那只被警察赶走的瘸腿狗。在这里,导演对轰炸的声、画以及人物动作的刻画,使观众产生了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联动效应。

对白作为视觉修辞的重要元素,其基本作用是进行叙事。“要使电影中的对白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性的说服力,就必须使每个人物的台词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充分的表现力——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观众才懂得每个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③影片伊始,叶先生和王队长用上海话交谈,王队长点的蒸排骨却被叶先生分着吃了大半。后来在车上,王队长一直抱怨这件事,并说:“什么叫早餐?早餐都是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这里有多层暗示:一是排骨是肋骨,肋骨在西方神话里是夏娃,是亚当的妻子,暗示了王队长杀害叶先生的妻子;二是叶先生不断取得日本人的信任,最终取代了王队长的位置;三是两人是朋友,但两人的立场不同,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所以最终结局也不同。两个人的这段对白,看似是朋友间的闲谈,却早已暗示了故事情节的走向。

(二)修辞手段:隐喻的跨域映射

一方面是能指和所指的运用。语言的能指及所指是“内在现象”,是“两面的心理实体”,是二元同质的。④《无名》通过能指的符号运用并借助所指,进行电影的内涵表达。片名是电影非常重要的能指符号,也是电影语言修辞的重要部分。导演为了更好地传达影片的主题内涵,在片名的选取上会更加慎重。《无名》以“反抗者可以无名,加害者不可隐匿”为主旨,其片名符号形象、清晰、准确地传达了电影的主题内涵。能指和所指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无名》片名的所指表达出无数革命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但直到献出宝贵生命的那一刻,他们都没有名字。观众对视觉影像进行捕捉时,这层所指的意涵留在观众的潜意识里,对影片意义的理解范围进行了界定。《无名》的英文片名为《Hidden Blade》,“Hidden Blade”的中文含义是袖剑。袖剑具有轻便、隐蔽的特性,适合暗杀、暗战。影片中,梁先生无法继续潜伏,便将自己做成了一张弓,朝敌人叶先生的心脏射出了最锋利的箭。《无名》的英文片名即主题,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审美距离。

另一方面是隐喻的运用。隐喻的思维过程体现为概念的“跨域映射”,是视觉修辞中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当受众沿着目标域的认知体系想象并勾勒原始域的形象与意义时,对视觉效果的预设已经被信息编码者裹挟进隐喻修辞中。⑤隐喻是电影结构的基本类别。《无名》中,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的视觉修辞手段被运用得十分到位。片中多次提到“土地”。张先生背叛革命时说:“我是一个软弱的人,不适应巨变的年代。我父亲给我留了一块地,在山上,可以望见漓江。”而日本军官渡部想要回到家乡做一个普通的农夫。这里的土地有两层隐喻。第一层是无数革命先烈冒死保护脚下这片土地。软弱的张先生想要通过献出同伴的生命回归平静的生活,但注定无法达成。第二层是中国与日本的家仇国恨。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侵略者不能被体谅,无法平安无事地回到日本隐匿为一个普通的农夫。隐喻作为语言符号的修辞手段进行跨域映射,使得影片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表达。

二、图像视觉修辞

电影以镜头捕捉故事,以画面传达意义。图像作为影像画面的视觉设计,可以在电影中传达特定的意义。同时,图像可以将电影中各种视觉符号通过视觉修辞“语法”予以传达。克雷斯和凡-勒文将视觉符号的意义系统划分为三种对应的类型——认知呈现的表征意义(representation)、人际交流的互动意义(interaction)和视觉布局的构图意义(composition)。同时,他们提出了每一种意义系统对应的视觉语法分析方法与过程,而这套分析系统也奠定了视觉修辞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基础。⑥下文从这三方面对《无名》的图像视觉修辞策略进行探析。

(一)认知呈现的表征意义

表征意义指呈现在图像文本中的多重元素和叙事结构,强调认知呈现与视觉盛宴的双重作用。《无名》在进行图像叙事时,采用量子纠缠式叙事,将影片各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的时间节点并将其前置,对影片中展现的历史文化进行拆解与重组。何先生坐在餐桌前擦拭衣袖上的红点,给观众留下悬念;叶先生在监狱中割喉,汪伪被溅了一脸血,画面具有暴力美学的冲击力;陈小姐坐在咖啡厅里眼神平和,画面趋于静态美。导演从故事的中间去描述这个故事,通过层次丰富的图像叙事模式,将原本悲壮宏大的历史叙事映射于影片的每一个细节中,从而呈现人物群像的横切面,将观众带入一个别具风格的美学故事中。

1.叙事表征

图像和语言一样,通过叙事再现生活。在叙事结构中,图像参与者通过矢量进行交互活动,真实还原历史生活。矢量可以是指向他人的动作、手势、眼神等,代表过程和方向。叙事表征向受众传达事物本身,展现影片的节奏变化及细节安排。《无名》中,为获得日本人信任,叶先生与何先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为了减轻从楼上摔下来的冲击力,导演在领带的选取上进行了巧妙的设置。图像中,叶先生的手部、领带和视线的相互连接产生了矢量,形成叙事结构。一方面,叶先生拉扯领带形成意义上的行动者,引发观众的联想,领带成为叙事的中心;另一方面,领带是矢量的生产者,叶先生成为叙事的中心,领带成为叶先生的生死线。在之后的打戏中,叶先生被摔至二楼,受到领带缓冲的保护没有被摔死。观众此时才恍然大悟,明白此前更换领带的深层意义,由此增强了视觉体验感。

2.再现意义

“视觉图像和语言一样,能够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中的人、地点和事物以及人类内心世界的活动”⑦,这就是图像的再现意义。电影图像中,概念再现能够通过不同的结构和符号传达特定的意义。概念再现包括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

首先,分类过程指“类型”关系,受者通过对图像中的参与者进行归类,完成对整体图像的解读。《无名》中,导演运用客观镜头来呈现参与者之间的距离感和差异性。影片讲述满洲和谈时,渡部、何先生、叶先生和王队长在审讯室等待结果。几个人之间没有眼神和行为的互动交流,导演通过头顶灯泡闪动暗示和谈事件的变动性。图片中,几个人在画框中由近及远呈现出纵深感,渡部处于主导地位,但每个人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观众可以通过平视感受每一个人的状态。

其次,分析过程中,导演遵循从部分到整体的叙事结构策略。影片结尾,叶先生在上海餐馆中吃呛虾。叶先生作为整体和部分的参与者,吃呛虾是他的部分属性。叶先生将跳出碗不停挣扎的虾面不改色地送进嘴里,展现了叶先生内心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态度。通过吃虾这个特写镜头,影片展现了中日地位的互换。国人不再是拼命挣扎却难以逃命的呛虾,而是努力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最后,象征过程中细节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内在的象征意义。影片中,叶先生走在抗战胜利后繁华的香港街头,此处导演致敬了香港摄影师何藩的作品。叶先生和酷似方小姐的女人、欢声笑语的一家人以及手里拿着风车的小朋友擦身而过,隧道尽头的曙光充斥着整个画面。光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向观众传达了“红日东升,其道大光”的深刻内涵。

(二)人际交流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中,图像成为一种媒介,使导演和观众之间产生交流和情感认知。⑧图像中展现的人际交流的互动意义是观众观看影片过程中和作品本身产生的一种视觉互动关系。传者通过视觉符号传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受者通过视觉接受进行领会并达成共识,两者间进行视觉符号的传递,最终实现互动交流的效果。传者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会将具有特殊情感的视觉符号融入画面中,与观众产生心灵共振。

首先,在接触层面,传者利用不同图像的不同特点进行视觉传达,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无名》中,叶先生在佛堂为包括方小姐在内的众多革命者点灯祈福。身后有一只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转身,满眼泪水,全是悲痛。观众与叶先生的眼神交汇时,叶先生的视线所构成的矢量将观众的心与他连接在一起,无名英雄难言的隐忍和无处诉说的孤寂感瞬间传达到了每一个受众的心中,让人难以释怀。

其次,在距离层面,传者通过视听语言表达亲疏远近的社会关系,加强观众对于画面的理解。《无名》中除了交代环境,其他多以景别大小来表现不同距离的人物关系。叶先生和渡部第一次喝酒时,正面的中景和侧面的全景来回切换,展现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关系;经过处理王队长和何先生事件后,两人第二次对酌,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都以中近景为主,两人的距离不断被拉近,形成亲密友好的关系。导演通过同一事件、不同类型的视觉符号,将叶先生逐步取得渡部信任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在态度层面,受者对作品形象的认知需要通过视角的不同维度来呈现,使观众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名》中,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不同,拍摄视角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当日本人将中国劳工赶至井底浇筑水泥时,导演通过俯拍展现劳工们抬头仰望井口外最后一抹光亮,其中一个人还捻着佛珠的场景。劳工至死没有发出一句呐喊,当他们的视线和观众的视线相对时,观众既获得了极大的视觉震撼,也在视觉的交流互动中产生了自我情感表达。

(三)视觉布局的构图意义

电影图像中的视觉布局离不开信息值、显著性阈值以及轮动框架。它既是光影和色彩的重叠,又是构图美学的深刻表达。角色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值;显著性阈值中,人物因位置、相对大小、颜色深浅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轮动框架中既涵盖了对画面整体变量的解读,也包含了对画面深层次内涵的分析以及对人物微观特征的描绘等多个维度。

首先,信息值上,《无名》通过光影和色彩的符号象征来推动叙事和传情达意。如日军活埋中国劳工的暴行发生之后,金色的阳光洒在地上,一只洁白的羔羊站立在青翠的树林中冲日军咩了几声。洁白的羔羊是纯洁的象征,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即,镜头一转变成了羊肉汤锅。羔羊所处的位置被赋予了特定的信息值。此时,被宰的羔羊寓意为中国悲惨的状况。借着夜色,现实与理想相对,黑暗吞噬了光明与洁白。导演通过这组镜头,将光影可视化,利用色彩强烈的冲击力,表现出视觉画面的丰富意蕴。

其次,显著性阈值中,角色因所处位置、相对大小、颜色深浅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无名》伊始,空中一条名叫“罗斯福”的柴犬身披日旗,戴着墨镜意气风发,位于前景,占据画面很大的比重。与之相对的是战火硝烟的废墟中一条瘸腿狗,它背对着观众,位于画框的右侧,但仍处于画面的前景。从两个画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柴犬在构图中的比重更大,而瘸腿狗代表饱受屈辱和压迫的国人,从而反映出这场战争中日本人地位更高,具有强烈的显著性。

最后,轮动框架中,既涵盖了对画面整体变量的解读,也包含了对画面深层次内涵的分析以及对人物微观特征的描绘等多个维度。例如,唐部长站在汪伪政权和日本旭日旗的中间,画面形成对称式构图。这里的“两面旗”暗喻唐部长是骑墙者,在政治洪流中投机生存。再如,唐部长虽然没有亲手签发江小姐的处决令,但也没有救她,展现出他的薄情寡义。导演通过明暗对比和三分法构图,将江小姐面对唐部长的薄情和即将到来的死亡极具美感却又平静的场面勾勒出来。导演对于视觉布局的凸显,赋予了画面深层意象,成为构图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综合视觉修辞元素

综合视觉修辞是指以图像修辞为主的综合了语言文字等其他符号的积极传播行为和现象,比如电影、电视、网络视觉影像等传播类型中的修辞现象。⑨综合视觉修辞元素包括声音、镜头、蒙太奇等多模态的表现方式。传者在影片中设置的各类元素会对受者产生不自觉的影响,受者所接受的艺术形态所产生的思想认知又会反过来影响传者的创作。语言符号与图像符号综合运用所形成的综合视觉修辞,可以完善故事的主题,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丰富内在的情感。因此,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有商业化的市场导向,又要兼顾艺术化的审美表达。

首先,声音与画面相辅相成,具有增强氛围、渲染情绪、表达情感等特征。《无名》中,除前文提及的语言视觉修辞元素外,音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叶先生从楼梯下走上来迎接曙光,背景音乐是《出嫁》,在欢快、悠扬的音乐声中,观众被带入了叶先生所处的年代,形成直击人心的力量。再如片尾曲《无名》,导演根据作品特性在音乐中传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歌词“不妨再等一等”将民族精神与人文关怀注入观众内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其次,镜头是电影视觉表达的工具,也是构成电影的基本单位。运动镜头凭借其富有冲击力的感官效果,在电影叙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名》中,在叶先生和何先生打斗的片段中,导演灵活运用运动镜头和偷窥视角来展现打斗过程中的晃动感和空间感,让观众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感受打斗过程的惊险和紧张刺激。导演通过运动镜头的多重组合描绘打斗的全过程,将观众从旁观者视角带向参与者视角,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满足感。

最后,蒙太奇作为影视创作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在影视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程耳导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交叉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使得影片的节奏、情绪和视觉效果充满张力。例如影片伊始,导演通过低头沉默的何先生、面色凝重的叶先生、神色平和的陈小姐三个人的特写镜头不断交叉,奠定了该片的基调。通过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导演将三个时间段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影片情节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同时,导演通过隐喻蒙太奇传达影片更深层次的内核,引发观众思考,使观众获得情感认同。

四、结语

电影具有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传递着时代观念、历史记忆、家国情感与社会认同。作为一部悬疑历史电影,《无名》巧妙配置各种视觉修辞元素,通过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极具美学的镜头设计、内涵丰富的多元意象,实现了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同构,达成了审美性与商业性的共存。《无名》中,语言文本与修辞文本互文、认知呈现的表征意义、人际交流的互动意义以及视觉布局的构图意义相互辅助,再通过声音、镜头、蒙太奇等综合视觉元素展现视觉文化意涵,进而影响观众的思维方式、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注释:

①刘沛彤,朱子硕.图像之框:基于罗兰·巴特视觉修辞的含蓄意指——以新媒体纪录片《人间世》为例[J].采写编,2021(07):159-160.

②姚丽颖.媒介考古学视角下电影字幕文化价值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2.

③张成琳.电影与电影艺术鉴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83.

④肖娅曼.索绪尔符号“价值”系统理论在21世纪的发掘与超越——纪念《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100 周年[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5-18.

⑤陈薇,何庆.视觉修辞的文化符码与图像意指——以国史纪录片《国家记忆》为例[J].电视研究,2019(08):57-59.

⑥刘涛.媒介·空间·事件: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17(09):100-109.

⑦李美霞,宋二春.从多模态语篇分析角度解读意义共建——以一幅中国古代山水写意画为例[J].外语教学,2010(02):6-10.

⑧顾亚奇,张旭.传统文化觉醒:符码体系与视听场域的再生产——基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文化观察[J].中国电视,2021(07):30-34.

⑨陈汝东.论视觉修辞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47-53.

猜你喜欢
叶先生意义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有趣的图像诗
生之意义
透明独木舟
赌一个未来
赌一个未来
诗里有你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