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笛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美术馆
岩彩和油画、丙烯画、版画一样,属于绘画的一个种类,“岩”就是有色矿石制成的粉末。“彩”就是指色彩。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业内学者们对岩彩有了新的定义,认为凡是用胶液作为媒介剂,加入矿物颜料混合后所绘制出来的作品,都称为岩彩画。
壁画是原始社会人类早期的一种艺术创作和表达形式,最早的洞窟壁画就是就地取材,采用了岩石本身所具有的色彩,或者用草木捣成汁液,使用动物血液等方法,混合动物的油脂,进行调和,直接绘于岩壁之上。最早有岩彩意识的艺术成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半坡型类陶器,这时期的彩陶比例占陶器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赭红、黑、白等诸种美丽的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西汉时期的马王堆帛画,整幅画面色调以暖色为主,使用了大量的朱砂,石青,藤黄等绚丽丰富的着色材料,使画面色彩浓烈多彩,富丽华贵。岩彩画作品主要都是运用矿物颜料着色,可以说,岩彩画的产生、传承和发展都与它们息息相关。
而敦煌石窟艺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莫高窟更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敦煌莫高窟的开凿延续了近一千年,最早从十六国时期开始,到元代完成,工匠们用血与泪铸造出的古迹,这在中国石窟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敦煌莫高窟既是中华文化灿烂的瑰宝,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碰撞的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的壁画有4.5万多平方米,它的成型演变,传承发展,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一个缩影。而这宏伟的历史巨作,其实是由当时的几种有限的矿物颜料创作而来,透过这些经过风化后的颜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上千年的社会生活情况。
在宋元明清时期,矿物颜料的使用逐渐出现落寞的景象,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统治者政策的更迭以及人们思想的变迁,水墨画、山水画、人文画的绘画方式逐渐兴起,并逐步走向主流。清朝康熙年间,油画的技法传入我国,而在日本,由于隋唐时期两国的交流往来密切频繁,使者将中国的绘画技法,用料及手法带回日本,再经过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会贯通,形成了日本的“大和绘”。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战争的到来,东西方文化交流打破了壁垒,日本最先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日本的绘画方式逐步与中国的传统绘画方式拉开差距。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参照西方国家的绘画方法,在颜料质感与用色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日本绘画风格。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加强与外界交流,派出留学生到日本深造,并且将日本的绘画技法带回国内,结合了当时的用料,材质及技法,命名为“岩彩画”。不论经历过多少年,更名过多少次,这种用矿物颜料作画的技法始终是由中国传出的,岩彩画充分体现出了佛教石窟壁画的艺术特征与唐代宋代时期的绘画理念。
1985年中国画坛掀起了一场“美术新潮运动”,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审美及艺术本身,开放包容的环境使得岩彩能够得到更好地回归与发展空间。而在此时,日本的画家们也受到西方国家影响,对传统岩彩的材料进行了革新,使得岩彩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高的认知度。
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大批学子学成归来,岩彩画被赋予了另一片大陆上的气息,它已然经历了时间的磨炼,有着不同于中国古代的风格面貌,它上承着半坡文化原始古朴的彩陶,又是敦煌的石窟壁画最具特色的艺术基因,现如今注入了新时代的材质和创作理念,使得人们又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在岩彩画上。大批画家及业内人士赴日游学,并且通过自身的消化与理解,呈现出岩彩画不同的表现形式。1991年,王雄飞留学归国后致力于开发岩彩画颜料,为日后的岩彩画复兴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余旅葵就将女性视角及柔美的用色作用于现代岩彩画创作。她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浪漫的情怀,用蓝色与白色将画面中的人物衬托得温柔恬静,极富感染力。侯黎明则善于绘制岩彩风景画,取景内容也都是敦煌的地貌风情,将自己归属于“敦煌岩彩”,画面写实地展现出敦煌大漠的苍凉孤寂,深远静谧。胡明哲惯于用岩彩绘制静物,表达的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她的用色对比较为强烈,装饰风格突出,象征意义明显,相比于客观现实当中的色彩,她更注重于内心的色彩情绪表达。
随着岩彩画的发展,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青年岩彩画家,运用互联网及IP的运营,在信息发达的21世纪,对岩彩画进行着创新,继承和推广。莲羊的作品多以民间传说和古代神话为题材,在国潮正当时的现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她赴日留学后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及成熟的绘画技艺带给更多的人。
岩彩画所用颜料,主要以天然矿石和岩石研磨而成,植物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在不同时期也发挥了作用。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的颜料色泽纯净,色彩纯度高,晶莹剔透,不掺杂物,经时间洗礼也不易风化变色。主要颜色有辰砂、朱磦、赭石、土红、云母、雄黄、方解石、青金石、石青、铜绿等。其中,最常用的红色颜料是辰砂。辰砂又称朱砂,是一种硫化物类矿物,通体呈棕红色,色彩鲜艳,朱砂是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红色颜料中应用最多的颜色,也是最普遍的一种。雌黄是雄黄的共生矿物,除了作为颜料外,也是古代的涂改液;孔雀石,源自一种古老的玉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石绿”或“绿青”,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得名;[1]青金石是细腻深沉又清透的蓝色,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缪琳”“青黛”。
中国色彩的表达方式是随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不断演化发展的,岩彩材料的运用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中,由唐至顶峰随后逐渐式微,今日又被重视起来,在色彩的丰富性和构成关系中显现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从敦煌岩彩的颜色用色研究中可以看到古代工匠对于色彩的审美追求。“随类赋彩”是敦煌岩彩中最为常见的配色规律。随类赋彩即画家发挥主观控制色彩的能力,充分强调色彩的装饰美,并不追求色彩的真实感。
从隋代到盛唐,敦煌岩彩的色彩选择也逐步走向大胆写实。画家逐渐摆脱固有色观念的束缚,追求心理审美经验上的真实。从形式特点上来看则是工艺性向绘画性的逐渐转变,盛唐时期的敦煌岩彩当中既有对比色调,又有类比色调,还有柔和的中间色调和调和色调等等,色调上的各种冷暖、明暗、浓淡都显示出敦煌独有的个性,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
从岩彩的色彩选择来看,敦煌岩彩的整体配色选择非常丰富,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对比色调,画面中也有了过渡色,调和色,绚丽多彩富有冲击力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使画面富有张力,又不失协调感[2]。
2.3.1 主色调
唐朝时期,由于政治文化的影响,佛教文化非常兴盛,佛教在岩彩的绘制上占据主导地位。纵观敦煌岩彩艺术,所有颜料色彩都取材于自然。敦煌石窟中大部分的岩彩壁画都在石壁上绘制而成,主要运用石青,石绿,赭石和朱砂这几种颜料,通过多种绘画手法,不仅使壁画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也使色彩的过渡非常自然协调。整体来说,这时期莫高窟壁画色彩可以概括为温柔和谐[3]。
从隋唐到盛唐,岩彩画的载体基本不变,依然是在石壁上作画,唯一的区别是盛唐时期整幅画面中石青,石绿的颜色用量配比加重,人物服饰也开始运用石绿的颜色,在视觉上有着较大冲击力,对比色调的运用向人们充分展现着盛唐时期画家用色的大胆,对冷暖色调的把控,佛教文化的神秘以及岩彩的富丽堂皇[4](图1)。
图1 莫高窟112窟
2.3.2 色彩搭配及组合
第217窟为例,图案色彩是朱砂红、石青、石绿、土黄等色搭配而成,这幅壁画当中所用的色彩,都是敦煌壁画中常用的颜色,画师通过调整画面中的配色比例,色彩冷暖,使用同样的颜色却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红绿强烈的对比色调在画面上产生了和谐的效果,体现着盛唐的富丽灿烂风格转变。画面中造型精致、设色富丽的佛像成为整面岩彩壁画当中最亮眼的形象(图2)。
图2 217窟
敦煌岩彩的色彩作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当中的中流砥柱,一直受到世界时尚领域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时尚设计元素融入到时尚前沿,特别是以敦煌为主要灵感的设计,频繁出现在各大时尚领域。岩彩经过现代设计师的提炼,作为一种设计元素登上了世界时尚舞台,以独具东方文化内涵的视觉语言向人们昭示着传统文化的伟大力量[5](图 3)。
图3 楚和听香秀场
在文创产品中,敦煌博物馆跨界联名,打造全新的橘朵敦煌瑞兽联名系列彩妆。[6]橘朵瑞兽浮雕腮红(图4),融合敦煌壁画中瑞兽的形象,再对其形象进行创新设计,包装上的雄杰灵狮、守宝神灵、飞廉风神,将瑞兽飞腾、灵动的姿态展示到人们面前。通过彩妆与敦煌壁画创新结合的方式,诠释了别样的敦煌文化。[7]敦煌美术研究所设计的丝巾在近年也是大受欢迎(图5),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为人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图案纹样,既有传统的气息,又兼备现代气质的全新纹样,丝巾用现代的手法将传统的图案纹样进行再创作。
图4 敦煌研究所橘朵联名
图5 敦煌研究所文创丝巾
在数字化时代,敦煌元素也可以被创新性地运用于互联网设计之中,这种数据化也将是敦煌元素在设计上的发展趋势。QQ音乐和敦煌研究院一起举办了一场敦煌“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元素还与国民游戏《王者荣耀》“梦幻联动”,结合敦煌壁画中的实际色彩和飞天服饰,游戏设计团队上线了杨玉环飞天皮肤(图6)。无论敦煌文化的中国传统色调,还是场景构图,或者生动的寓言式结构,都能被运用于软件的开发设计中,同时改善软件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在动画设计制作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的动画电影《九色鹿》是以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为基调,结合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色调、风格。既有强烈的佛教壁画风格,又有其内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色彩,堪称经典之作。[8]在未来,将有更多敦煌元素被创新运用到影视动画设计中,其造型手法、造型思维等对现代动画造型设计具有重大的启发。通过3D动画技术和动画渲染,敦煌文化将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增强文化自信,打开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化、数字化大门。
图6 王者荣耀杨玉环皮肤
当代艺术家身体力行弘扬敦煌精神,继承与创新敦煌艺术,通过基于临摹与研究、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应用古代壁画岩彩的精湛技艺,不断探索传统语言向现代语言的转换,寻找更多的多元化的形态构建方式与方法。现代敦煌岩彩画不断地赋彩新颜,从最初的临摹逐步走向创新创作,也从传统的古老文明走向现代文明,再走向未来,从佛国境界走进人间生活,通过壁画与先辈们进行心灵沟通与对话,不断继承与创新。经过深入的传承与变革之后,更多的艺术家沉醉于岩彩赋绘,借助岩彩来抒发个人情感,从而形成浓厚的艺术底蕴与独特的技法,续写着敦煌艺术崭新的画卷。
传统岩彩画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并贯穿历史的长河,然而历经千年时光的洗礼,如今又在现代绘画中大放异彩。随着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传播的运用,使得岩彩画又逐渐恢复到了大众视野当中。在绘画创作中有效地使用岩彩材料,能够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在未来,更多的革故鼎新会出现,对于传统不再墨守成规,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新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