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黄文杰(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强调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落实好分类推进相关要求。国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推动着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但目前高校专业教师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如盐入水”、解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为“两张皮”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以“建筑装饰构造”课程为例,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隶属不同的教研组,是相对独立的两门课程;高职工程类的专业课程老师主要负责传授学生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在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思政课老师、辅导员来承担,造成了专业教育与育人教育相互脱节为“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深入。老师的责任不仅体现在教授知识技能方面,更应该体现在教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上。
尽管现在国家倡导并推行每门专业课程都需要融入课程思政,但是由于大部分工程类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不熟悉,不懂得挖掘工程类专业课程中大国工匠精神、鲁班精神、严守规范等思政元素;不知道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民族文化认同感教育等思政元素与工程类的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专业知识高度关联,造成了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教师在课程实施开始、过程中或结束环节生硬地套入一些思政教育元素,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获得感差,达不到“润物无声”教学效果。
根据国家政策文件要求,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并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由于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思政教育培训,虽有课程思政理念,但是课程体系中未构建起完整的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对于通过何种方式将课程思政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缺乏有效举措;加上目前大部分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师的授课仍以讲授法为主,思政元素的引入也主要通过老师的讲授或以老师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手段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够。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端正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建筑设计装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专业特色,以“家国情怀为基,鲁班精神为魂,诚信守规为本”为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建筑装饰构造专业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思路(见图1)。教师精心组织,立足于“三大课堂”,融入对应的思政元素,按照专业五大模块化课程实现知识传递,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达成价值塑造,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完成课程的建设目标。
图1 建筑装饰构造专业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思路
《纲要》强调:“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建筑装饰构造的专业课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本课程的育人目标,按照“思政理念—思政元素—知识点”的逆向思维方式,提炼出以“家国情怀为基,鲁班精神为魂,诚信守规为本”的课程思政理念;挖掘出爱国爱家、民族自豪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遵守规范等思政元素;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归纳总结出对应的课程内容知识点,精准匹配知识与思政元素(见表1),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对应关系表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结合国家行业发展趋势,在实施过程需要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按照表1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对应关系表,构建建筑装饰构造模块化课程思政体系(见表2),形成标准化的课程思政内容。同一门课的专业老师按照模块化课程思政体系表,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利用思政元素载体提炼出思政元素,完成课程思政评价目标,精准传达给学生。如在模块二建筑装饰材料中,根据建筑装饰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规格的知识内容,引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造首次使用的具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国产的Q460钢材;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了一种ETFE膜材料,比一般节能建筑节省9%的能源成本,提炼出绿色环保、守正创新、民族自豪感等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形成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表2 建筑装饰构造模块化课程思政体系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共计72课时,学生学习周期长,学习任务重,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畏难情绪。如果按照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进行授课,会加剧学生的厌学心理和畏难情绪。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力军”,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三大课堂的“主渠道”,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工程案例教学法、“课+赛+证”融通、开展艺术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层层推进思政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第一课堂上利用网络视频展示建筑教育家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和建筑手稿,梁思成的一生都奉献给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研究工作,写出了《中国建筑史》等建筑著作,其建筑手稿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美轮美奂,堪比艺术品。在没有CAD软件、3D软件的年代,梁思成用自己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完成这一大批建筑手稿,通过视频展示这些事迹激发了学生热爱建筑事业的感情共鸣。在第二课堂中,把课程内容知识与建筑装饰技术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证书等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形成“以老带新”的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谐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先后获得建筑装饰技术省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1+X”证书通过率达90%,体现了学生的刻苦钻研和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在第三课堂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鲁班文化艺术节、民族民俗活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专业教师作为专业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在课堂“主渠道”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所谓传道,当是立德树人,只有先育德,知识和技能才有所依托。教师要树立起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培养技术技能、塑造人生价值观的育人理念,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并提高自身修养水平。一是学校层面要加强思政教育的培训,多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培训、举行思政教育分享交流会、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等活动,逐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二是从学院层面出发,基层党支部积极开展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民族博物馆等党日活动,增强教师的爱国爱党意识;以课程团队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丰富课程思政元素库,改进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团队参加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在线精品课程申报和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三是从教师个人出发,通过新闻联播、学习强国、名人培训讲座等各种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并积极收集整理与课程相关的思政案例,提升自己的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估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环节,原则是对思政教育的效果与教育活动实施评估,评价指标应可测量并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往往是通过学校层面来完成的,评价方式单一,一般是定性评价,评价效果不明显;课程通过建立多维度多元素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见表3)来呈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新的评价体系包括督导评教师、督导评学生、教师自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自评、学生评老师六种方式;教师的评议要素包括师德师风、思政意识、思政教学方法、思政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学生的评议要素包括思想认识、课堂考勤、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评价体系根据评议要素的重要性设置加权平均的评价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考核学生和老师,有利于教师以评价体系为抓手,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的落地实施。
表3 课程思政实施评价体系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思政的实施初见成效,但是离建设成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还有一段距离,今后将在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思政元素的提炼、教师团队思政意识增强、教学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具体化等方面继续努力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是所有专业教师团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点亮起学生理想的灯,照亮起学生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