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钡 福建省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纵深推进引发了教育模式的深度变革,在智慧教育生态日臻完善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加深刻、理性地追寻教育本源,更客观地审视、思考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对其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也需更加明确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不仅是一项应用技术,同时还是一种在信息化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刚需下被重新认知的、依托技术支撑的学习方式。OMO教学模式(Online-Merge-Offline Learning,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为推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智慧教育图景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契合泛在学习立场的形式演变方向。
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稳固了可依托数字资源实现宽泛化应用的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成为线上教学的常态化设备,并有效推进了OMO教学模式的接地实践。据此,笔者从OMO教学生态下移动端支撑教学(如图1)的新知教授、应用关联、巩固训练与反馈评价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图1 OMO教学生态下移动端泛在应用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构架
线上教学使师生双方从面对面的课程学习状态转变为依托网络互联的非正式资源学习状态,这是线上教学与常态课堂教学的本质区别。教师缺失了集体学习环境中对课堂的整体调控,取而代之的是点对点的屏幕内容呈现。在教师课堂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学生的自觉性与关注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特别是在新知教授过程中,常出现间隔屏幕两端“各自为政”的状态。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不仅包含展示型课件或微课,而且包含具备交互功能的富媒体内容,突破了线上线下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技术实现。
例如,笔者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一课的网络教学中,同步分享了支持在移动端交互操作的“鸡兔同笼问题探究篇”资源集群链接,以完整贯通教学内容始终的全局情境串联教学,依托移动端设备的交互应用完成“半托管”式的新知内容推进,有效还原了常态课堂教学氛围感与互动性的塑造。
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中的交互游戏情境创设,不能为“激趣”而激趣,而应该是将“无感学习”根植于贯穿课堂的游戏交互中,这是类似电子游戏融入体验的一种感知演变,让学生在以享受游戏的精神愉悦为诉求的导向下,最大化调度兴趣驱动能效,达成新知学习或技能应用的教学目的。而将数字资源以游戏形式置于课堂交互中,因循不同授课者对各教学环节展现形式与内容、时长权重、先后顺次、场景立场的把控而进行开放式教学布局,同样也契合OMO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的需求和数字资源“拆解重构”模块化理念(如图2)的做法。依托跨平台(PC端与移动端)多端交互的信息化形式支撑,让师生在人机协同中搭建应用关联,打破“老师用老师的,学生用学生的”数字资源壁垒,让教师的PC端展示呈现与学生的移动端实践操作达成应用同步,这也正体现了数字资源“功能中心”原则的互联归一。
图2 数字资源“拆解重构”模块化理念和“功能中心”互联归一原则
例如,笔者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搭积木巧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参考“俄罗斯方块”游戏制作的可跨平台多端交互的《掌上方程积木》程序,采用数字和字母积木堆砌组合的形式构建形如ax±b=c的方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在PC端利用电子白板的触控功能对方程积木进行拖拽、组合等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将第一步先计算的式子视为一个整体,简化方程的表象形式,从而突破难点,再通过积木一块块地移动、丢弃,形象展示运用等式性质求解的全过程,具象化的游戏呈现形式让学生有一种拨开重重迷雾,最终寻得答案的探究体验。形如ax±b=c的方程形式多变,学生会出现不尽相同的认知误区,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巩固此类方程的解法。因此,笔者让学生分组互动,通过移动端设备扫描二维码链接,在各自的平板电脑上打开《掌上方程积木》程序,根据提示窗口出示的随机参数进行列方程并解题,各组积分数据实时汇总,通过网络竞赛机制形成分组联动,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最后同样以二维码链接分享的形式推送《掌上方程扑克》和《掌上方程达人》两款针对训练游戏强化应用,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中“玩”“学”相融、“教”“学”生趣的交互氛围,有效突破了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出发去思考并求解方程的课程教学难点。
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及其近乎全域应用的特质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模式,基于“云端”调用移动端执行的轻应用小程序也在不断涌现。笔者采用小程序,结合生字描红、口算速算、诗词名句、成语谚语、拟物测量、方程构建与求解、常用单词及音标认读等涉及学科基本应用能力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教学后,将链接推送到QQ群或微信群。学生在移动端即开即用,在使用过程中各轻应用小程序能同步统计运行时间、操作题量、操作正确率等数据,无需教师批改,学生可自行控制训练时间并实时了解练习情况。
另外,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小程序快速生成影、音、画、文多元集成的习题页面,通过即时通信平台网状分享,学生依托移动端设备接收操作,无论课内课外,让相关教学内容的巩固训练“零时差”匹配。
学生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网络调研平台“问卷网”表单测评体系来解决线上教学测评反馈难以获取的问题。与轻应用小程序的分享形式相似,教师在QQ群或微信群中发布涵盖课时诊断内容的“问卷网”表单链接完成分享。“问卷网”支持单选、多选、填空、打分、列序、矩阵量表等数据采集模块,并可自定义各项内容的得分规则及对应分值,教师通过“问卷网”系统后台可实时查看已提交的测评成绩、各题正确率及支持柱状、条形统计图呈现的整体分析报表,并能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数据。同时,“问卷网”还有测评总时长、起止时间、随机抽题、乱序出题、提交后查阅答案解析、成绩单和排行榜等设置,学生在完成测评后可自查自判,产生的反馈数据有助于教师调控授课节奏,提高教学成效,也有助于学生查缺补漏并对当前线上教学的新知技能做系统梳理与巩固。测评反馈的全过程都基于移动端完成,操作轻松便捷,其积累的Excel数据资源还能成为课时教学成效的数据参考和学情佐证,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率,并为提炼学生群体在相关学科中的个性画像提供定位支撑。
依托移动端设备支撑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可满足多端交互的数字资源、轻应用小程序及网络调研平台等信息化工具整合应用,把正式学习状态和非正式学习状态有机整合,适应学习者将学校学习与家庭学习乃至社会学习达成关联桥接的客观需要,进而逐步实现契合智慧学习环境的“无缝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