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锁,陶 健
(浙江科技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杭州 310014)
ASIIN 提出,“优质学术教育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1],生动诠释了教育质量对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作用。伴随着新工业革命持续开展,在工程教育领域,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2]而作为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专业认证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目前,在全球工程教育领域,两大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模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英、美为主的国际工程联盟所倡导的《华盛顿协议》(WA)和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所主导的欧洲工程认证项目(EUR-ACE)。[4]其中,德国,作为工程教育大国,建立了一套涵盖专业认证、体系认证和对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等在内的多元认证制度体系。[5]在德国,工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业认证机构是德国工程、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认证机构(German Accreditation Agency for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下文简称ASIIN)。本研究着重探究ASIIN 的运行机制、质量保障成效和保障机制。
德国工程教育认证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前,德国高校主要依靠内部监管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即博洛尼亚进程)和《华盛顿协议》持续推进的影响下,德国启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将传统的二级学位体系调整为“本-硕-博”三级学位体系,并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德国国家认证委员会(Akkreditierungsrat,AR)和认证机构(Ak‐kreditierungsagenturen,AA)应运而生,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逐步构建。ASIIN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并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1999年,德国工程师协会(Verein DeutscherIng‐enieure,VDI)倡议成立了工程及信息学专业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Agency for Study Programme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ASII),该机构后与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专业认证协会(Accreditation Agency for Chemistry,Biochemistry and Chemical,ACBC)合并成立了ASIIN,并获得了德国国家认证委员会的认可。
ASIIN 由成员大会、理事会、自然科学认证委员会、数学、工程与信息科学认证委员会、14个技术委员会、专家审查组和上诉委员会等多个层次和主体构成。ASIIN 的日常管理机构是成员大会和理事会,成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大学协调组、应用技术大学协调组、科学技术协会、专业组织、商会、工会、工业协会联盟等构成,理事会由上述四个协调组各派3 名代表组成。ASIIN 的认证执行机构是认证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下文简称TC)、审查小组等。[3]
图1 ASIIN组织架构[6]
ASIIN 的认证工作主要由14 个认证技术委员会派遣的审查小组来执行。14 个技术委员会分别是机械工程/工艺工程(TC01),电气工程/信息技术(TC02),土木工程、测绘与建筑学(TC03),信息学/计算机科学(TC04),物理技术、材料与工艺(TC05),工业工程(TC06),商业信息学/信息系统(TC07),农学、营养学与景观建筑学(TC08),化学(TC09),生命科学(TC10),地球科学(TC11),数学(TC12),物理学(TC13),医学(TC14)。ASIIN 认证程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申请认证、专业自评、现场考察和作出认证结论,可进一步细分为申请认证、成立专家小组、确定现场考察日期、材料审核、现场考察、考察报告草案沟通、院校陈述、作出认证结论[7]、公布认证结果9 个步骤,认证结果有四类:不予通过、暂缓通过(期限最长18 个月)、有条件通过(限期1年)、无条件通过(有效期5年)。
图2 ASIIN认证程序
自建立之初,ASIIN 始终秉承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及透明度,推动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和实质等效的目标。ASIIN 在认证活动中既坚守自身特色,又极其重视与国际接轨。在德国,获得ASIIN认证的本科专业,其毕业生自然拥有工程师执业资格。截至2023 年11 月,ASIIN 已开展6 311 项专业认证和346 项机构认证,足迹遍布62 个国家和地区。[8]
自成立以来,“质量”便深深植入了ASIIN 的基因,是其所有活动的生命线。ASIIN 定期对其已开展的认证活动进行复盘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不断进行自我评估,以进一步提高其认证的科学性,从而强化其“质量”功能。例如,ASIIN 对其2017 年全年开展的所有专业领域认证活动及整体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并于此后对工程管理及经济、机械工程两个具体专业领域2009-2019 年十年间的认证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下文以上述数据为例,具体分析ASIIN的质量保障活动成效。
2.1.1 认证结果整体分析
2017年,ASIIN 共开展了87次认证活动,对223个专业进行了专业认证,由于其中7 个专业同时申请了AC(Accreditation Council)印章和ASIIN 印章认证,所以ASIIN 共作出230项独立决议,其中,113项为首次认证决议,117 项为再认证决议。首次认证中,申请AC印章的有58个,申请ASIIN印章的有55个;再认证中,申请AC 印章的有87 个,申请ASIIN印章的有30 个。[9]通过对申请ASIIN 印章的85 个专业认证和再认证高校分析发现,仅8 个为德国高校,77 个为非德国高校,包括芬兰、哈萨克斯坦、墨西哥、蒙古国、北塞浦路斯、秘鲁、斯洛文尼亚和纳米比亚,这说明ASIIN 的专业认证已经将触角伸到了很多国家,其认证的国际化程度也可见一斑。
在所有的230 项认证决定中,暂缓通过的有7项,占比3%;有条件通过的204 项,占比88.8%;无条件通过的仅有19项,占比8.2%[9],这表明超过9成的专业即使经过第二次或第三次专业认证仍然无法达到ASIIN 设定的无条件通过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ASIIN 在认证活动中的严谨、负责的态度。在限期整改过程中,ASIIN 会对认证专业提出相关整改建议,以便高校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和顺利通过再认证的目标。
2.1.2 认证专家组提出的整改要求和建议分析
ASIIN 认证专家组在认证过程中,通过向接受专业认证的高校提出相关整改建议和要求,来推进高校提高其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实现质量保障目标。一般来说,认证高校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在再认证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证明学校进行了相应整改。整改建议为非必须整改项,但认证专业提出的整改要求为必须整改项,整改不到位会影响认证结果(印章有效期年限)。
(1)申请AC印章高校相关整改要求分析
德国国家认证委员会设置了颁发AC-质量印章的11 条标准。ASIIN 根据上述11 条标准对接受认证高校进行审查并提出相关整改要求和建议。表1 显示,专家组对三个指标(认证标准2.1、2.2、2.3)提出的要求较多,原因在于这三个标准在所有标准中居于首位,事关一个专业是否和德国联邦政府设定的国家资格框架相一致,是认证专家关注的重点指标。总体来看,再认证时,涉及4 个标准(2.1、2.2、2.3和2.6)的整改要求占比有所下降,这说明认证高校在首次认证后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整改;2 个标准(2.10 和2.11)前后两次认证均为0,说明各个认证高校都高度重视专业的特殊性、性别平等及机会均等,并做了相应的安排;4 个标准(2.4、2.5、2.8和2.9)有所上升。
表1 2017全年申请AC印章高校相关整改要求占比情况分析[9](%)
(2)申请ASIIN 印章认证高校相关整改要求分析
ASIIN 对颁发ASIIN-质量印章共设置了16 条标准,并据此对高校进行相关专业认证,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表2显示,16项指标中,有8项指标均有大幅度下降,6 项指标有所上升,2 项指标前后均为0。专家组对三个指标(认证标准1.1、3、5.2)提出的整改要求最多,相较于首次认证,标准1.1 和标准3在再认证中的要求占比都有大幅度的下降。标准1.1 规定了认证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习产出情况,反映了毕业生预期应获得的资格、能力,标准3规定了考试系统、概念及考试组织,整改要求占比下降表明ASIIN 认证活动对认证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考试组织能力均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标准1.2、1.4、2.3、4.1在首次认证中涉及的整改要求数量不多,在再认证中,基本都整改到位,表明ASIIN专业认证在提高高校专业质量方面作用明显。
表2 2017全年申请ASIIN印章高校相关整改要求占比情况分析[9](%)
通过对2017 年全年申请AC 印章和ASIIN 印章整改要求数据的分析发现,再认证时均有部分指标不降反升:申请AC 印章的4 个指标(标准2.4、2.5、2.8 和2.9)和申请ASIIN 印章的6 项指标(标准2.2、4.3、5.1、5.2、5.3和6),不降反升的原因在于:一是此类指标涉及内部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整改难度相对较大,短时间难以整改到位;二是从对下文2010-2019年具体相关领域专业认证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再认证时整改要求总量一般均会有较大幅度减少,而上述指标高校并未根据认证专家组的意见进行大的整改,整改要求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占比不降反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认证标准4.3(经费保障与设备设施)和6(质量管理)再认证时整改要求占比几乎是首次认证的2 倍,原因在于申请ASIIN印章的高校主要来自新兴国家,其设备和质量文化一般很难达到德国高校的标准,而ASIIN的认证标准设置主要是根据德国高校的特点量身定制,这说明ASIIN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其认证指标。
在具体专业领域,ASIIN 对工程管理及经济领域、机械工程领域2009-2019 年十年间的认证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两个领域的认证活动具体由工程管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TC06)和机械工程/加工工程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TC01)开展,上述两委员会均属于ASIIN 的七个创始技术委员会,在工程管理领域已开展20多年认证工作。
2.2.1 整体分析
从表3 和表4 可以看出,2009-2019 年10 年间,ASIIN 给予无条件通过的决定不到10%,超过九成的专业都需要经过整改后再次认证方有可能获得ASIIN 相关专业的技术委员会授予的ASIIN 印章,而要获得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EUR-ACE 标签则更加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ASIIN专业认证并非是为了认证而认证,其主要目的是为高校工程教育进行问诊把脉,发现各高校在工程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推动高校根据各相关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完善和提高,从而实现质量保障这一根本目标。
表3 2009-2019年TC01认证决议统计[10](%)
表4 2009-2019年TC06认证决议统计[11](%)
2.2.2 AC-质量印章再认证分析
2009 至2019 年间,ASIIN 对获得AC-质量印章的231 个专业进行了再认证,其中,机械工程/加工工程专业184 个,工程管理及经济专业47 个,首次认证及再认证的相关情况见表5。
表5 2009-2019年TC01和TC06 AC-质量印章首次认证和再认证统计[10,11](个)
表5 显示,相较于首次认证,在再认证中,机械工程/加工工程领域无条件通过的专业数量由11 个升至26个,工程管理及经济领域无条件通过的专业数量由7 个升至10 个,均有所提高,但有条件通过的专业数占比仍然较高,这反映经过整改后接受再认证并不一定代表可获得无条件通过的质量印章,高校需要根据ASIIN认证专家组提出的整改建议和要求进行相应整改,整改不到位或不完全到位,仍然无法满足ASIIN 认证标准。然而,这并不代表再次认证没有意义,从TC01 和TC06 两个技术委员会在首次认证和再认证过程中分别对有条件通过的专业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的数量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再次认证对高校工程专业的质量保障具有极大价值。机械工程/加工工程领域有条件通过的专业,首次认证共提出715 条,再认证提出492 条[10],整改要求及建议数降幅达31.19%;工程管理及经济领域有条件通过的专业,首次认证提出182条,再认证提出86 条要求[11],降幅达52.75%。这表明,ASI‐IN 通过首次认证和再认证真正实现了帮助高校提升专业质量的目的。
2.2.3 ASIIN-质量印章再认证分析
2009年至2019年期间,ASIIN对93个获得ASI‐IN-质量印章的专业进行了再认证,其中,机械工程/加工工程专业71 个,工程管理及经济专业22个。首次认证及再认证的相关情况见表6。
表6 2009-2019年TC01和TC06 ASIIN-质量印章首次认证和再认证统计[10,11](个)
表6显示,相较于首次认证,在再认证中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机械工程/加工工程领域无条件通过的专业数不升反降,首次认证有11个专业获得无条件通过ASIIN 质量印章,再认证后下降至7 个。探究后发现,首次获得无条件通过的部分专业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专业重组,因此,ASIIN 秉承对认证高校和专业负责任的态度,对这些专业进行了重新认证,并根据TC01 专家组实际考察后的意见给予这些专业有条件通过的决定。工程管理及经济领域2个有条件通过的专业经过再认证获得无条件通过ASIIN 质量印章,无条件通过的专业数量由2 个升至4 个。此外,两个领域的整改要求和建议数量均有所下降。首次认证TC01 共提出198 条,再认证182 条要求,[10]整改要求和建议数降幅仅为8.08%;首次认证TC06提出67条,再认证47条要求,[11]整改要求和建议数降幅达29.85%。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领跑者,ASIIN始终秉承“质量为先”的认证理念。在过去20 年的认证过程中,ASIIN 建立了一套全面、系统、公正的质量保障机制,从组织架构到运行机制,从基本原则到组织实施,从标准制定到实际执行,从本土化到国际化,均折射出其对质量文化的执着追求。
ASIIN 以保障和提升工程教育质量为目标,在内部体制机制建设和认证的组织实施方面始终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在内部体制机制方面,ASIIN 施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ASIIN 所有成员须灵活运用控制质量工具,确保各环节认证质量。在具体认证中,ASIIN 施行四项原则,即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和透明性原则,来贯彻其质量理念。客观性原则即认证标准和原则须客观、独立,且不受申请机构和认证专家成员的主观影响;有效性原则即ASIIN 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一方面,ASIIN 的认证获得了德国国家认证委员会授权,并与《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Europea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ESG)实现了认证标准对接,另一方面,ASIIN 认证标准、程序和结果获得了相关审核机构、认证机构、教育机构的广泛认可;保密性原则指ASIIN 在处理申请认证机构提供的涉密资料、数据时,严格遵守监管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保密要求;透明性原即ASIIN 在认证时须依照规矩和程序如实记录,及时公布相关标准、过程、状态及结果等非涉密资料和数据,确保信息公开、透明。[12]
为实现预期质量保障目标,ASIIN 将“制衡”原则融入其内部工作机制,内置到组织架构中,构成系统化、完备化、多方协作共治、相互博弈制衡的组织架构,为实现质量保障提供了有效支持。
ASIIN 的内部制衡结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ASIIN 组织架构包括成员大会、理事会、认证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专家审查组、上诉委员会等多个层次和主体,不同层次和主体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又相互制衡,如委员会之间相互制衡、委员会内部相互制约、机构成员平等参与决策。此外,一项认证活动至少有两个机构主体参与,保障工作的独立性和决策的客观性;二是ASIIN 成员大会由四大支柱构成,分别为大学会员组(德国工业大学协调组)、应用技术大学会员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协调组)、协会会员组(科学技术协会及专业组织)、工商业界会员组(商会、工会、工业协会联盟和的伞状组织),这四类群体在思想交融碰撞和利益博弈中达到平衡,这种架构在德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三是从理事会到认证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审查小组等各个层次,都吸纳了来自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行业协会的专家、工业界代表、国外专家和学生代表,这些利益相关方代表充分反映各自的利益诉求,[5]提供各自领域的意见和专业知识,发挥不同功能,扮演不同角色,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博弈,共同构成了ASIIN 质量保障的制衡元素,形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制度制衡系统,有效避免单一参与者控制决策过程,保证了ASIIN的工程教育认证质量。
ASIIN 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两类标准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实现了协调平衡,构成了ASIIN 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元素。
一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ASIIN 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在制定及修订过程中兼顾经济、法律、社会、实践等多种因素,积极听取多方意见。通用标准是所有工程专业都须遵循的标准。考虑到认证高校个体及专业之间的差异,通用标准仅确立了基本认证框架,且保证通用标准符合《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ESG)的要求,体现了统一性。而专业标准则考虑到每个专业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在符合通用标准的前提下,ASIIN 的14个技术委员会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分别与高等教育和专业实践领域的合作伙伴制定了各专业具体标准(Subject-Specific Criteria,SSC),作为单独文件进行发布和使用。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平衡。德国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因此,认证标准的制定须充分考虑到工业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分类办学的特点,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5]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工程师文凭作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即获得学位证书和工程师资格证书。[13]ASIIN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1.1 规定了“利益相关方参与制定与修订培养目标和学习产出的过程”,从而保证标准的制定充分反映利益相关方的实际需求。2.1 明确课程设置须明确学生在每个课程模块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反映了认证标准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两个导向,因此经认证专业毕业的工程师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
三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平衡。ASIIN 并未完全按照《华盛顿协议》的要求制订专业认证标准,而是“立足本土,接轨国际”。首先,ASIIN 认证标准立足于德国工程教育的实际,坚持自身宗旨与目标,保持自身特色,体现本土化。同时,又注重与欧盟的相关指标,即ESG标准相衔接(见表7),并逐步与国际标准、国际认证框架适当兼容,融合“学生中心、成 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体现了国际化。
表7 ASIIN印章通用标准与ESG对应情况[14]
ASIIN 在选拔认证专家和相关委员会成员时,始终坚持“质量为先”理念,选拔机制严格,规避机制合理,[5]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此外,认证专家组的构成多元,兼顾各利益相关方。
第一,选拔机制严格体现在ASIIN 庞大的专家库,几乎囊括了各领域资深专家。ASIIN 要求每位认证专家和委员会成员均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教研经验,以及权威的认证经历、国际工作经历和质量保障工作经历等。第二,规避机制合理体现在认证专家或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ASIIN 采取规避原则,如有以下情况之一,专家则应退出具体认证活动:认证专家曾参与拟认证机构的申请;曾与拟认证机构的教职工共同开展过科研活动、发表论文;在拟认证机构就职,或与拟认证机构存在其他依存关系。第三,专家组构成多元体现在每个审查认证小组均应符合拟认证对象的技术要求,成员须具有丰富的高校从业经验和国际工作经历,由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专业人士及学生代表等组成,能够全面了解和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和利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评估专家和新评估员组成。此外,ASIIN还定期对认证专家组织相关培训,促进专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ASIIN 对标国际认证标准,参与国际认证活动,强化其质量认证文化。ASIIN 认证活动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ASIIN 定期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邀请德国和国外工程教育高校代表、工程专业认证相关专家、企业代表及社会精英等参加,分析各国工程教育教学与管理现状,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程序、工作机制,研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未来发展趋势等。第二,ASIIN 与众多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并获得高度认可。经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European Network for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ENAEE)授权,ASIIN 可颁发欧洲工程教育认证标签(EUR-ACE Label);经欧洲化学专题网(European Chemistry Thematic Network,ECTN)授权,ASIIN 可颁发Eurobachelor/Euromaster(欧洲学士或硕士)质量标签;经欧洲信息学教育质量保障网(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Network for Informatics Education,EQANIE)授权,ASIIN 可为计算机科学专业颁发Euro-Inf(“欧洲信息学”)质量标签。第三,ASIIN 认证已遍布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众多国家。目前除德国外,有61 个国家引入了ASIIN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992 年,我国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亦需充分汲取ASIIN 认证的长处,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工程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一是树牢质量意识,夯实质量文化。以ASIIN为鉴,在认证的各环节贯彻和强化质量理念,推动高校厚植质量理念,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从顶层设计到队伍建设,从学科建设到专业改革,从课程目标到毕业产出等,将外部质量认证转化为高校内部持续改进,将“质量意识”内置到认证机构专业认证全过程和高校的体制机制中,推动高校形成自身的“质量文化”,并通过认证夯实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促进高校提高监控和管理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提高质量监控的自治水平。
二是认证标准适时推陈出新,注重保持本土特色。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经历了2012、2014和2015 年三次修订,实现了与《华盛顿协议》的形似。2018 年版本在认证标准方面强调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OBE),开始注重神似。2020 年,再度修订并发布《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0 版,试行)》以及新版专业类补充标准[15]。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在借鉴和兼容国际标准方面应适时出新、持续改进,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教育发展实际,进一步强化本土特色,做到标准实质等效而模式和而不同,例如探索实行分层、分级、分类工程教育认证,分别建立“一级保合格、二级上水平、三级追卓越”为核心的三级认证[15],分别制定基本质量认证标准、国家质量认证标准、卓越国家质量认证标准,同时根据应用型高校、综合性高校等不同高校类型,探索弹性化的认证标准[15],以求在国际认证活动中贡献“中国方案”。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由“跟随”变为“领跑”[4]。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应积极参加工程认证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国际活动,加强与工程教育领域、各专业领域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治理、市场竞争,在借鉴世界各国工程认证组织的标准、程序、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并推广中国特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提升打造世界水平中国特色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能力,在国际工程教育领域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标准”。
四是强化第三方认证,加强监管并注重长期跟踪研究。借鉴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验,始终坚持认证的第三方属性。通过制定相关认可规定和标准,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行为,持续监督其认证决定,不断提升其认证能力,强化认证程序规范透明、信息公开可取,并鼓励不同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对认证的监督,确保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此外,国内认证机构可借鉴ASIIN经验对过去一定时间段内的专业认证、机构认证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和对比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寻找认证的共性和个性特点,为后续专业认证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