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
中科院学部成立60多年来,先后选聘产生了149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吴良镛院士等。“科学强国”栏目将持续刊登这些院士的故事,展现他们的人生风采。
他以科技报国为初心,用每一天的努力和辉煌成绩诠释“家国情怀”,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化工事业和教育事业。
他,心怀“国之大者”,解决关键领域问题,攻克重水生产技术难关,为新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作出重要贡献;他,学以致用,深耕精馏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数以千计的工业精馏塔,助推我国石化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他,潜心学术,言传身教,用每一天的努力和辉煌成绩诠释“家国情怀”,激励学子为强国读书。
80岁承担教育部教改项目,84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5岁站着给本科生讲课,90岁指导博士生科研,97岁伏案撰写理论书籍,百岁依然坐在书桌前归纳、凝练技术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现代工业精馏技术先行者、化工分离工程科学开拓者——余國琮先生。
2022年4月6日12时,余国琮先生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于战火中立志科学救国
1922年11月18日,广州西关地区一户余姓商家迎来了他们的第九个孩子,取名余国琮。
1938年日寇侵占广州,14个月的狂轰滥炸,让16岁的余国琮目睹了家园变得满目疮痍。在逃难中,他的两个哥哥一个不幸身亡,一个遭受重伤,切身之痛让他坚定地选择了科学救国这条路。
1939年,余国琮考入昆明西南联大化工系,1943年夏天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随后,到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任助理工程师。
1945年,余国琮赴美留学,只争朝夕,两年内拿下硕士、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研究方向一个是精馏,另一个是热力学。求学期间,余国琮深受导师库尔教授的赏识,在匹兹堡毕业后,他应邀留在该校担任化工系助理教授,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化工热力学、传质分离过程等多门课程,其中,他为研究生讲授的“高等化工热力学”课程颇受欢迎,一些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慕名而来,成为该校极为罕见的研究生“大班课”。
教学的同时,余国琮还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并与库尔教授一起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他提出的汽液平衡组成与温度关系理论曾长期被一些专著、手册所采用,被称为“余—库”方程。1950年,余国琮被列入美国科学家名录,彼时年仅28岁。
余国琮很清楚,如果继续留在美国,未来极有可能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但他深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急需人才。1950年8月,余国琮怀着科学救国的热情,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返回祖国,成为首批归来的学者之一。
回国后,余国琮应茅以升的邀请,到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成立不久的化工系任教授并兼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余国琮调到了天津大学,在这里,他为我国的化工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在技术封锁中铸大国重器
20世纪50年代我国炼油工业处于起步阶段,而精馏技术不仅是包括炼油在内的几乎所有大型化工过程的通用技术,更是生产核工业所需重水的关键技术,然而这关乎国家经济和安全命脉的核心技术却不掌握在国人自己手中。余国琮深知精馏技术对于我国化工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性,来到天津大学两年后他就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塔板实验装置,1956年他主持的精馏项目被纳入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交恶,我国重水面临断供危机,这关系到原子能事业的存续和国家安全。1959年周恩来总理来到天津大学重点视察重水分离实验室,握着余国琮的手,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为了祖国的荣誉,我们一定要生产出自己的重水,要争一口气!”在技术人员、经费、资料和经验都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余国琮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谈及这段往事,他用“拼命”二字来描述。1965年,重水分离技术最终研制成功,为“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余国琮提出的“两塔法”也成为一直沿用至今的自主重水生产技术。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仅做到了重水自给,还成为重要的重水输出国。
余国琮并未将重水分离技术的成功研制视为壮举或者奇迹,在他看来,迷信和崇拜美国技术的原因在于缺乏了解。曾在代表先进水平的梅隆工业研究所进行科研工作的他认为,“美国在化工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如果我们下点功夫,也不见得赶不上他们。”
20世纪80年代初,大庆油田斥巨资从美国引进的用于乙烯生产的原油稳定装置由于没有考虑到油品差异而导致投产后轻烃回收率一直达不到要求,美国公司派高管和专家团队调试了两个月都无法解决问题,只能赔款走人。当收到支援请求时,余国琮没有知难而退。按照他的改造方案对装置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试后,轻烃回收率甚至超过了原有设计的指标,而且设备性能和能耗也都得到了改善。这是我国第一次应用自主技术成功改造进口成套装置,它标志我国化工分离技术在当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赓续创新推动石化工业深发展
余国琮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指导的团队迅速实现精馏技术的产业化,创造了从研究到生产的“一条龙”模式,先后新建或改造的工业精馏塔已超万座,直接带动了我国石化、轻工、环保等行业精馏分离技术的进步。
目前石化工业全行业80%以上的精馏塔均采用了该项新技术;在炼油常减压精馏领域解决了我国千万吨炼油中超大型精馏塔的设计问题,国内技术市场覆盖率达到90%;在空气产品分离这一重要领域技术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完全取代了国外技术。
进入21世纪,化学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原料和燃料,支撑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精馏,作为覆盖所有石化工业的通用技术,在炼油、乙烯和其他大型化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余国琮还十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产业化。他亲手创建了精馏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我国最早的高效精馏设备产业化加工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设计—加工—安装—服务一条龙”的成果转化模式,解放了团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技术的进步实现了节能减碳的显著效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开辟了前景。
余国琮在天津大学工作70年,开创中国精馏学科,奠定天津大学在全国化工领域的科研地位。潜心科研的同时,他不忘培育后辈。在他看来,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从而服务于国家需要,而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以此为目标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说在面对民族偏见和技术封锁时,余国琮所展现的是铮铮铁骨,那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展现的则是谦卑温和。
以科技报国为初心,余国琮将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化工事业和教育事业。
(《小康》·中国小康网孙媛媛综合整理)
(简介)
人物小档案
余国琮
(1922年11月18日-2022年4月6日)
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化学工程专家,致力于化工基础理论研究,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与工程研究,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他参与主导了我国自主生产重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为“两弹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化工学院名誉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五一劳动奖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