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成龙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集“科技、管理、研发+成果市场化”为一体的中铁四局集团管理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或院),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与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中,牢牢坚守“双轮驱动”主基调,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能动意识是干事立业的先决条件。研究院于2015年组建成立,现有160余名科研及管理人员。院党委从强化政治功能入手,着力增强员工的能动意识,坚持把思想统一到局党委提出的“一手用科研成果助推四局高质量发展,一手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走自我发展之路”双轮驱动目标上。
抓实理论学习,增强思想自觉。院党委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抓科研成果的前列,打造思想与技能双过硬队伍。每年制定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实现学习制度化,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我检查,将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并将其作为干部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结合学习内容,自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解决实际问题12项。研究院按时召开职工大会,大力宣传上级与研究院目标,增强思想自觉,凝聚发展共识。
健全组织体系,保证执行有力。院党委成立后,第一时间建立了三个党支部,制定了党支部责任清单,并选任党员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组成人员,每年进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保证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果转化部党支部书记胡伟第一时间提出研发“工地疫情防控软件”后,党员纷纷请战参与,放弃春节休息,成功研发出软件并受到中国中铁的表彰。院党委还把党支部体系与科研生产体系融于一体,实现党组织体系全覆盖,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严抓作风建设,打造清风队伍。一方面,院党委结合自身特点,提炼出“知之好之,善做善成”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对员工进行引导教育;另一方面,从严守规矩、严抓作风入手,激发培育员工正能量。院党委制定了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落实党委会前置程序;每半年开展一次班子成员之间、分管部门人员之间的“面对面”作风提醒谈话,坚持每逢大会必讲作风,组织开展新入职员工廉洁教育培训,建立廉洁档案,从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作为企业的科创服务型组织,选好经营发展道路,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院党委在领会上级党委的意图时,积极结合自身 “既依托四局推进科研发展,又迈步市场谋求发展”的经营方向,绘制出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厂、新基建及管理咨询四大业务板块奋斗图,并依此落实推进,保证发展稳步前行。
加强科研创新,打造核心技术产品。始终把科研创新摆在关键位置,聚力攻关核心技术,打造核心技术产品。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以推进全局信息贯通工程为契机,研究开发企业级数字化平台,全方位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及服务体系;全力攻关建筑工程算量软件开发,提高企业成本控制力;聚焦中国中铁“数智升级”工程,积极研究投建营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在智慧工厂领域,围绕规划布局、中控系统、工业设计深入开展研究,形成了以霍山、旌德等机制砂场为代表的产品、系统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在智能建造领域,围绕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协议、数据算法和系统平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机械效能黑匣子”,形成核心技术。在管理创新领域,围绕建筑业、企业战略研究和市场研究,开发市场热度分析系统,形成科学高效的方法论、模型库,积极应用大数据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强化制度管理,构建配套运行体系。院党委坚持从科研生产发展是主基调、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是主指标出发,谋求科研生产管理协调发展。设置科研专管部门与人员,建立完善课题立项、过程管理、经费使用、结题验收、审计监督、应用推广等管理制度。借鉴IPD理念,重点抓好需求分析、跨部门协同、公用模块复用、结构化流程等关键环节,形成标准化、简约化、高效化的服务模式。建立差异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根据管理与技术研究、长期攻关与短平快开发等构建针对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衡量科研成果。积极开展奖项申报和知识产权运营,通过知识产权运营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拓展市场空间,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经营体系,围绕安徽区域的建筑行业开展市场研判,配齐、配强、配好营销资源,加速扩大主营市场占有率。完善经营配套管理办法,明确责权关系,优化工作组织流程,强化前后台、经营开发与研发、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构建高效的营销工作体系。实行营销商务人员加产品线技术售前“1+1”组合的工作模式,让每个组合成为一个市场单元。坚持目标导向和业绩导向,将营销指标层层分解、逐级下压,将营销人员薪酬与个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同时利用创新技术推广,打造示范案例,加速成果转化落地,提升影响力。
不断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增强活力的有效途径。研究院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份子,其确立的“双轮驱动”发展目标,决定了机制体制的特殊性。院党委在充分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推进研究院机制改革,努力建立与研究院相匹配的运行体系,以契合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机构改革,激发发展动力。研究院以全面推进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为目标,把以改革促科研、促发展作为根本遵循。结合科创服务型企业特征,按照公司化运作要求,对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全面整合和系统设置,成立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定了公司章程。推进组织机构改革,2021年将原有的10个部门优化调整至7个,建立了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同时坚持竞聘上岗,择优用人原则,形成竞争上岗常态化机制,推行岗变薪变动态薪酬制度。
强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流队伍。院党委结合“十三五”发展情况,制定了“十四五”人才规划,提出“以自培为主,外培为辅,公开选聘”的人才建设思路。制定了“数智赋能——护航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涵盖了科研、管理人才,通过组织集中学习、选派学习等方式,着力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推行考核评价与绩效分配挂钩的正向激励政策,重奖研发人员,以科研项目成果考评为导向,实行“一项目一评价一奖励”模式。鼓励员工积极考证,制定了员工获证奖励办法,对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获取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资格证的人员,一次重奖3万元,激发员工成长成才的积极性。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创业氛围。院党委针对员工高学历、年轻化、思想活的特点,秉持以文化人的理念,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纳入到“十四五”规划战略中,结合中铁四局的争先创优精神,从院定位、愿景、使命等维度,提出了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广泛开展学习型企业建设,把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定为院学习日,通过开展沙龙讲座等,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加强业绩成果宣传,充分利用院“两微一端一抖”以及各级报刊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研究院的成果故事、科研之星的故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引导员工砥砺奋进。
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 “双轮驱动”发展理念,以打造具有建筑行业领导力的科创服务新型企业为目标,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成绩。研究院先后获得国家铁路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机构颁发的技术奖5项,国家、省级管理创新奖12项,7项成果列入建筑行业典型案例,成果转化合同额达3亿多元,年度业绩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