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玉粳25 号及栽培技术

2023-03-06 16:03:06沈祥宏王田珍胡新州李艳兰安正云刘坚坚
中国种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粳稻稻瘟病纹枯病

沈祥宏 王田珍 张 钟 胡新州 李艳兰 李 祥 安正云 刘坚坚

(1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2 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玉溪 653100)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战略商品,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常年粳稻种植面积约50 万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60%左右,但由于其生态气候条件较复杂,水稻种植品种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花卉、蔬菜等高经济价值作物得到迅速发展,造成种粮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减少的态势。同时由于各地种植管理方式、生态气候条件、作物茬口矛盾等差异,严重影响了高原粳稻单产和总产潜力的发挥。因此,为保证粮食安全,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成了现阶段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1]。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2011 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入组合楚粳27 号/云粳12 号,经玉溪3 代种植筛选,得到性状稳定整齐一致的品系,2014-2016 年进行鉴定展示试验。2017-2018年参加并通过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名称:玉16H-18)。2019 年1 月定名为玉粳25 号,同年5 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9018 号。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抗白叶枯病,抗纹枯病,中抗稻曲病。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植株直立紧凑,茎秆中到粗,长80.09cm,茎节包裹,无花青甙显色;基部叶鞘绿色,叶片无花青甙显色,剑叶直立正卷,长38.68cm,宽1.79cm;穗抽出较好,株高100.4cm,有效穗数24.37万穗/667m2,成穗率79.27%;穗长17.8cm,穗总粒数167.4 粒,穗实粒数136.3 粒,结实率81.42%,千粒重22.97g;易落粒,全生育期176.3d。穗姿态强烈下弯,无芒,二次枝梗多、姿态半直立;小穗外颖颖尖有花青甙显色,柱头白色,外颖茸毛密度中到密,护颖长度短。谷粒短圆形,外颖浅黄;糙米近圆形,浅棕色。

1.2 品质特征2017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糙米率85.1%、精米率77.2%、整精米率63.0%、粒长4.3mm、长宽比1.5、垩白粒率10%、垩白度2.9%、直链淀粉13.2%、胶稠度75mm、碱消值7、透明度1 级、含水量11.8%,达到国标优质三级稻米标准。

1.3 抗病性2017 年由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接种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7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 级,高抗白叶枯病,抗纹枯病,中抗稻曲病。

1.4 适应性适宜云南省海拔1550~1850m 地区种植。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2017 年参加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区域试验,玉粳25 号每667m2平均产量683.1kg,比对照云粳26 号增产3.85%,增产点率71.42%;2018 年续试,平均产量723.6kg,比对照增产2.68%,增产点率83.33%,宜良、陆良、麒麟、澜仓、牟定点都比对照增产;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3.4kg,比对照云粳26 号增产3.27%,增产点率76.92%。

2.2 生产试验2018 年参加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生产试验,玉粳25 号在6 个试点每667m2平均产量691.4kg,比对照云粳26 号减产1.47%。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d,用浸种灵或咪鲜胺等药剂浸种进行种子消毒,不少于48h,预防恶苗病。

3.2 播种湿润育秧播种量50~70g/m2;旱育秧如小苗移栽播种量100~120g/m2,中苗移栽播种量70~90g/m2。扣种稀播培育壮秧,适时早栽。

3.3 移栽适宜的群体起点是协调群体数量与个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基本苗过多,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穗小粒少,达不到高产的目的,根据稻田肥力合理密植,保证群体基本苗,一般中上肥力田块移栽密度为2.0 万~2.5 万丛/667m2,中下等肥力田块移栽密度2.5 万~3.0 万丛/667m2,每丛2~3 苗为宜。

3.4 施肥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分析,水稻本田一生的吸氮量,生育前期占53.5%,中期占35.6%,后期占10.9%[2]。传统的施肥方法采用“前重、中空、后补”的方法[3]不再适用,在肥料运筹上,需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采用氮肥后移的方法可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同时又能达到高产的目的。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养分利用率确定肥料用量,做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平衡施用[4]。肥料的前后期用量以苗肥(底肥和分蘖肥)与穗肥(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比例为5∶5 或6∶4 较好。

3.5 田间管理水秧田管理中排灌水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水浆管理,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促苗。秧田水分管理,一般分芽期、幼苗期和成苗期3 个时期。注意苗期浅灌,后期断水不宜过早,一般在蜡熟期后为宜,以免“死米”和“腹白米粒”增加,米质变劣。

3.6 病虫草害防治田间主要草害为空心莲子草[5]、云南沙草、野稗等。每667m2用25%扑虱(优乐得)粉剂30g+46%特杀螟可湿性粉剂50g 兑水40L喷雾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6];玉粳25 号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抗性较好,但在稻瘟病高发区应注意预防,稻瘟病在破口期用75%三环唑60g或40%富士一号(稻瘟灵)100g 兑水40L 喷雾。

猜你喜欢
粳稻稻瘟病纹枯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作物学报(2022年6期)2022-04-08 01:26:44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44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河南农业(2017年7期)2017-07-25 09:22:05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河南农业(2016年6期)2016-11-26 07:06:46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7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乡村科技(2016年30期)2016-02-19 06: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