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变革:元宇宙在新闻传播业的应用

2023-03-06 15:27马梦婕杨佳妮
今传媒 2023年1期
关键词:宇宙数字

马梦婕 杨佳妮

(广州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一、引 言

2021年被誉为元宇宙元年。这一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成功上市,脸书更名为Meta,英伟达也发布了首个专门为元宇宙定制的基础模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放眼国内,上海、武汉、合肥等地已将发展元宇宙产业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科技公司也开始涉足元宇宙领域,试图抢占先机,比如,腾讯投资布局了沙盒游戏、引擎、VR/AR硬件设备等一系列与元宇宙平台相近的领域;阿里巴巴成立了科技新公司“数典科技”,经营范围包括虚拟现实设备制造等;百度于百度世界大会上推出了元宇宙社交APP“希壤”,用户不仅可以在其中创建虚拟化身,也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好友即时语音、互动交流;字节跳动收购了国内VR设备制造企业Pico,在业内引发震动。彭博行业研究预计,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美元,到2030年或将达到2.5万亿美元。基于此,本文厘清了元宇宙的概念与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元宇宙给传媒生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元宇宙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 《雪崩》中,在该小说里,所有现实世界的人在元宇宙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尼尔·斯蒂芬森笔下的元宇宙是实现虚拟现实后下一个阶段的互联网新形态。元宇宙的文学先驱是威廉·吉布森,他在1984年出版的科幻小说 《神经漫游者》中提出了虚拟现实的网络空间Matrix。“元”(Meta)意味着“超越、高出”,“宇宙”(Verse)则表示“世界”,它们结合在一起直观地显示出“元宇宙”的含义。元宇宙作为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游戏、办公、教育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学者崔亨旭认为,元宇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空间,里面既有基于使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1]。

约翰·斯马特等人在 《元宇宙路线图评论》中提出了元宇宙的四象限框架:增强现实、生命记录、虚拟世界以及镜像世界。学者方军在约翰·斯马特等人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互联网已有的应用对元宇宙进行了调整和说明,即:1.虚拟世界 (个人/模拟),示例有网络游戏、Decentraland等虚拟世界、数字虚拟人;2.镜像世界 (外部/模拟),示例有工厂数字孪生、谷歌街景地图;3.线上应用 (个人/增强),示例有社交网络、在线会议软件;4.线下应用 (外部/增强),示例有电商平台、打车平台[2]。展望未来30年内元宇宙的发展,将会有以下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 (2021年—2030年)——“社交 +娱乐”:沉浸式体验形成雏形;第二阶段 (2030—2050年)——虚拟/现实概念逐渐模糊:将消费、金融、生活服务等真实世界的元素接入虚拟网络中,元宇宙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阶段 (终极形态,2050年以后)——全真互联网:虚拟和现实世界密不可分,在虚拟世界中将形成新的文明[3]。

三、元宇宙在新闻传播业的主要应用场景

(一)制作沉浸式新闻,提升用户的参与感

讲故事的能力是判断媒体优劣的重要标准。未来,Z世代将成为互联网的核心用户,媒体凭借单纯的叙事型故事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未来讲故事的趋势是“生活”在故事中 (Story living),因此,媒体从业者首先要讲好一个故事,然后要引导受众参与到故事中,使故事成为他们的日常,在与故事产生共鸣并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受众也就成了故事的一部分。元宇宙的本质是在云端运行的世界,它与特定的活动或门户网站相连接,形成了一个镜像世界,用户在其中可以随意切换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元宇宙无疑为生产更个性化和情感化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媒体机构可以利用VR、AR、MR等技术生产制作沉浸式新闻,让受众从“冷静的观察者”变为“情感参与者”。沉浸式新闻是一种让受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视角体验的新闻生产模式,它能够给受众传递“体验”的感受,而不是传统的听新闻或看新闻。具体来说,沉浸式新闻是由技术 (即设备的包容性)、叙事 (即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讲故事)、互动 (即确定用户的自主性)三个核心元素组成的。沉浸式新闻可通过四种方式影响受众的感官体验:一是被隔离在物理空间中;二是被纳入虚拟环境中的感受;三是“自然的”互动与控制知觉的状况;四是在虚拟环境中对移动的感知[4]。

如今,《纽约时报》《卫报》《时代周刊》等国外媒体已积极尝试并最大限度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新闻报道,旨在为读者提供具有高质量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新闻内容。2015年,《纽约时报》推出手机应用NYT VR,并为读者分发了谷歌VR眼镜。2016年,《卫报》利用VR技术首次尝试制作了纪录片 《6X9:全方位观察单人监舍》,它将体验者置于单人监狱的内部,然后告知人们被隔离所带来的心理伤害。2019年,《时代周刊》推出TIME Immersive,展示了AR、VR新闻故事项目,该项目推出的首个激活功能就是“登陆月球”,用户可以利用3D图片,体验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该项目推出前,《时代周刊》就已推出关于马丁·路德·金华盛顿大游行演讲 《我有一个梦想》的The March和关于国际太空站的沉浸式纪录片Space Explorers:The ISS Experience。2020年,《时代周刊》封面首次刊发了写实级的数字角色——“马丁·路德·金”虚拟肖像照片,该照片由好莱坞视觉公司数字王国联合艺术家汉克·威利斯·托马斯通过虚拟人技术创作完成。

放眼国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也纷纷试水“VR+新闻”这一全新领域。2015年,新华社制作了 《带你“亲临”深圳滑坡救援现场》的VR新闻,成为了国内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第一个应用VR技术的新闻媒体。同年9月,财新传媒发布了国内第一部虚拟现实纪录片 《山村里的幼儿园》,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2022年“两会”期间,新华社推出 《XR看报告:绘景未来》,该报道运用XR拍摄、VR绘画和虚幻引擎三维渲染二维等技术,构建了童话般的虚拟场景,首次实现了实景布景与虚拟场景融合,呈现出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中国日报社推出XR创意视频 《中国这十年》,该视频结合两位美籍记者在中国多年的生活工作经历,运用XR技术创造出了跨越时空、虚实交融的全新叙事空间,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了中国过去十年来在脱贫攻坚、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国外交五个领域的发展变化。

沉浸式新闻的叙事方法与叙事运输理论的相关解释不谋而合,即通过叙事整合个体注意力、意象和感觉,将用户从真实世界“运输”到故事世界中,引起用户心理状态的改变[5]。当前,新闻机构在沉浸式新闻制作方面开展了诸多实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需要大量的预算和时间、技术较为复杂、制作题材有限等。

(二)推出虚拟数字人,拓展媒体报道场景

人工智能、3D建模、动作捕捉、全息投影等技术的突破,以及显示设备、光学器件、传感器、芯片等硬件设备的发展推动了“全新存在”的诞生,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相应的实体,比如,元人类、数字人类、虚拟人类、人造人、数字替身等。其中,虚拟数字人由人物形象、语音生成、动画生成、音视频显示、交流互动五大模块构成,根据不同模块可分为非交互型虚拟数字人、智能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和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虚拟数字人从功能和价值上可分为传播传媒类、专业服务价值类、生活陪伴类三种,它们也在多个领域有所应用,比如,江苏卫视跨年晚会上与真人歌手对唱的“邓丽君”、获得万科公司优秀新人奖的员工“崔筱盼”、在抖音平台拥有近千万粉丝的虚拟美妆博主“柳夜熙”。如今,拥有靓丽逼真的外貌、将各自的独特功能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的虚拟数字人正走入各行各业,吸引着舆论的高度关注,随着虚拟数字人的大受欢迎,其产业前景也非常可观。

虚拟数字人产品与传媒行业相结合,其规模化、可定制化、可复制化的能力,能够实现节目内容快速、自动化生产,给受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2001年,全球首个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在英国诞生后,随即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虚拟主持人“旋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也相继推出了虚拟主持人。我国虚拟主持人技术的起步基本与世界同步,第一个虚拟主持人是吉林电视台 《世界视窗》节目主持人“TV NO.1”,仅比“安娜诺娃”晚了几个月。随后,中央电视台“小龙”、江苏电视台“QQ小姐”、天津电视台“言东方”等一批虚拟主持人纷纷亮相。

2021年10月2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将面向新闻、综艺、体育、财经、气象等电视节目研究虚拟形象合成技术,同时探索短视频主播、数字网红、直播带货等虚拟形象在节目互动环节中的应用。政策的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虚拟数字人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比如,2021年,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她”可以和人们正常交谈,并且在2022年冬奥会上,全程进行手语直播;在2022年“两会”的媒体报道中,虚拟主持人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内多家媒体先后推出了虚拟主持人 (如央视网的“小C”、央视频的“AI王冠”)。

虚拟主持人的诞生与演进,反映了智媒的深度融合发展,体现出从低水平到高质量应用、从单一模式到定制化生产、从“机器替人”到“人机协同”发展、从机械传播到情感交互发展、从案例实验到商业化应用的特征[6]。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虚拟主持人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给受众带来不适感、产生“恐怖谷效应”、缺乏交流的温度和情感、消弭了新闻传播的仪式感等[7]。

(三)利用NFT技术,革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是指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唯一数字认证,不能被拷贝、代替和分割,它可以用来验证特定数字资产的真实性和所有权[8]。不同于同质化代币通过发行有限的代币来创造稀缺性,NFT是通过每个代币的不同特性,进一步创造更加分众且更加少量的市场空间,因此,在收藏品、艺术品等相关市场有很大的应用前景。NFT的发展符合“技术成熟度曲线”,大致可分为:萌芽期 (2012年—2016年)、发展期 (2017年—2020年)、爆发期 (2021年至今)。2021年,NFT市场爆发了几件标志性事件:艺术家Beeple耗时14年完成的数字画作 《每天:最初的5000天》以6934万美元的竞拍价售出,成为了NFT艺术作品迄今为止的最高价;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以290多万美元出售他根据首条推文制作的非同质化代币,这是由于NFT能够使用户真正且永久地拥有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同时,对创作者来说,不仅有助于版权保护还能保证其版税收入;包括 OpenSea、SuperRare、Foundation等在内可以交易NFT的数字交易平台开始大量涌现。这些事件为元宇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这是因为NFT打开了数字艺术、收藏品、文字等作品成为有限资产的大门,如果把元宇宙中无穷无尽的资料都铸成NFT、都变成固有资产,元宇宙的虚拟经济规模将变得无比庞大。NFT为元宇宙经济系统提供了底层支持,元宇宙为NFT提供了应用场景,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自2021年起,一些新闻媒体开始试水 NFT市场。2021年3月,石英财经网以180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第一篇NFT新闻文章,并将收益捐出用于支持女性记者;同月,《纽约时报》第一篇以NFT形式分发的文章售价约为56万美元。随后,《时代》杂志的封面NFT销售额接近150万美元;《今日美国》为拍下它第一个NFT的买家提供了一次独家的太空海岸之旅 (肯尼迪航天中心所在地)。2022年1月,美联社也宣布进军NFT,搭建了NFT新闻摄影市场AP’s NFTmarketplace,该市场由区块链技术提供商 Xooa构建,收藏家可在其中购买美联社曾获大奖的当代、历史新闻摄影作品。全球首家支持流媒体的NFT交易平台CyberStop的负责人认为:音乐、视频、电视剧和电影等流媒体皆可NFT化,基于NFT的流媒体市场空间将会非常大。对新闻机构和出版商来说,历史上的头条新闻、重要人物的采访、标志性的照片等一直是具有意义和货币价值的重要文件。

此外,媒体组织也需要解决围绕 NFT和加密数字货币出现的问题,比如,加密数字货币“挖矿”和交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现在,很多媒体组织已经意识到,利用如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来获取收入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即确保它们不仅是在“漂绿”(即借助慈善之名,树立绿色环保形象),而且能够真正抵消它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9]。

四、结 语

5G、AI、VR、AR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元宇宙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互联网全新形态的元宇宙具有开放性、永续性、沉浸性、可创造性等特征,这将给传媒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即丰富媒体的叙事类型、拓宽媒体的报道场景、变革媒体的商业模式。未来,元宇宙将更加深远地影响人类社会,重塑数字经济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新兴产业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特征,需要警惕资本操控、舆论泡沫、伦理制约、经济风险、沉迷风险、隐私风险等问题。

猜你喜欢
宇宙数字
元宇宙之战
宇宙像个甜甜圈
宇宙第一群
数字
答数字
这宇宙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成双成对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