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锋利的世界入口(评论)

2023-03-06 11:56:42◎远
椰城 2023年1期
关键词:吉诃德亲妈入口

◎远 人

关于小说,昆德拉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世界忽然显示出可怕的模棱两可:单一的神圣‘真理’被人们分解、分割成无数相对真理。这就化育了现代纪元的世界,以及随之而来的这个世界的想象和模型——小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堂·吉诃德“来到一个他不再能辨认的世界上”。在昆德拉的小说、哲学那里,世界的确充满“模棱两可”的元素,但若穷追不舍,又会发现他所谓的模棱两可,不过是人心面对外在世界而生的种种变化——更有意思的是,不论人心如何变,外在世界的本质从来不变。

这里蕴含一个问题,堂·吉诃德该如何面对“不再能辨认的世界”?

读杨琪瑶的《双百分》,我无端就想起昆德拉眼中的堂·吉诃德。在杨琪瑶笔下,主人公“我”当然不是堂·吉诃德。而且,堂·吉诃德是成人,但他仅仅只是年龄到了成人,心智如何,是那部伟大小说留下的巨大谜题。在杨琪瑶的《双百分》里,“我”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或能确定的是,一个十岁孩子对外部世界难免充满“想象”,并在想象里构造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秘密“模型”,但从头至尾,杨琪瑶笔下的主人公从来没有对外部世界有过任何想象和模型建造。

她和堂·吉诃德的唯一相同之处,是面对了一个需要辨认的世界。

读过小说会发现,对十岁的主人公来说,围绕她的世界的确纷繁复杂。在作者那里,则极为高明地选择了一个细小的入口,那就是“我”的十岁生日凑恰和期末考试有了重叠,“我”的爷爷奶奶希望“我”能考个双百分。这是长辈对晚辈的自然期待。期待谈不上是小说要求的冲突,但给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小说入口,让读者随之看到“我”由此开始的内心独白,“今天我10岁了,我对人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开始意识到吃一百对鸡翅膀就可以飞是一件骗人的事,就好像国外那些小孩认为真的有圣诞老人一样”。

对小说来说,这是定下基调的独白,似乎“我”在十岁这天正跨越一道若隐若现的人生门槛,不过,“我”的“不知是忧是喜”的心理并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但转眼之间,“我”的爸爸出场了,周小舞出场了,班主任出场了,而且,在“我”考试结束回家后,“我”的后妈和亲妈也出场了。这些人物的及时出现以及后妈和亲妈发生的激烈冲突令人一眼能发现,“我”面对的是一个成人世界,除开周小舞之外,所有的成人都来自一个等着“我”去辨认的世界。

小说令人吃惊的是“我”的辨认方式从来不是去介入,而是选择了一种冷眼旁观,哪怕“我”的后妈、亲妈和父亲使“现场一片混乱”。“我”的反应是“耳朵里感觉在进水,眼前的一切变成黑色和无声,像是在演哑剧”。从这里看,“我”对需要辨认的世界丝毫不感兴趣,而且,这句独白让读者看到,“我”年龄虽小,却与“我”前面“对人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的感受极为一致。“我”的认识展开,其实就是抱以局外人的态度。这是“我”的选择,至于“我”为什么如此选择,也就是这篇小说的真正核心——既是故事的核心,也是小说的语言核心。

作者的笔力冷静,是因为“我”冷静;作者的笔力客观,是因为“我”始终站在旁观的位置。对读者来说,却已体会“我”的冷静来源,对眼前的争吵和长辈的纠葛激不起对未来的任何向往,甚至,作者还通过奶奶的嘴在指出父母间的无情现实,那就是“令他们失败的不是爱情,是婚姻”。对十岁的“我”来说,当然不能理解什么是爱情和婚姻,但她隐隐约约地从父母身上发现未来爱情和婚姻的不同。这是成人世界的真相。对“我”来说,越是旁观,才越能站到进入迟早要进入的世界入口。甚至,成人世界的模样在孩子的世界也同样体现。作者精心构造了“我”和周小舞生日和家庭的大相径庭,构造了同学邓威和张麻子的不同世界。后者“混社会的新贵”身份使之在校园称霸。这其实就是“我”与成人世界的桥梁——正是通过张麻子“拉着我”,“我”才走到亲妈要跳楼的现场。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我”面对亲妈的生死,没有什么张皇失措,在亲妈领导一句“不开除你了”的若无其事中,成人世界的入口再一次在“我”面前展开。作者的笔下重心也极具匠心地没有落到“我”的情感波动上,而是着重描写了“我看了两个小时动画片,被打发回房间睡觉”,而且,“我”进一步想到的是爷爷奶奶会不会突然过世——不是“我”对爷爷奶奶的情感多深,而是一旦他们去世,“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庇护就没了”。从这些近乎冷酷的独白中,读者能再次感受“我”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时,面对了一种怎样的锋利。十岁的孩子不可能冷酷,但从父母离异,他们各自的生活在自己面前打开时,就使“我”面对了从成人世界那里传递过来的冷酷和锋利,何况还有周小舞在“我”面前不断展示的家庭和经济上的优越感——后者的优越感也恰恰来自她背后的成人世界。所以作者选取的语言极少主观,而是以纯粹的客观语调描写自己笔下主人公的种种行为。行为才最具说服力。“我”的行为既说不上幼稚,也说不上成熟,但它呈现的是客观。现代小说的魅力也就是客观。

这篇小说表面的扩散式写作似乎不让人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恰恰在它的扩散中,令人体会从四面八方逼向“我”的种种成人世界的气息。十岁的孩子或许很难展开辨认,所以作者的语言采取了极为客观的方式。它符合主人公的年龄,也符合现代小说的手法。二者的相得益彰,深刻地凸显了作者异乎寻常的关怀和凝重的思考。

猜你喜欢
吉诃德亲妈入口
能这么骂你的,十有八九是亲妈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后妈变“亲妈”,这是世间最真挚的母子情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06 09:15:04
秘密入口
作品三
丝路艺术(2018年3期)2018-06-23 10:12:28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还是亲妈好
是不是亲妈
作文中学版(2017年6期)2017-02-15 14:09:55
堂·吉诃德传奇之走火入魔
论《堂·吉诃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