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剑
公共文化是指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所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文化馆作为指导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践主体,通过建立公共文化设施、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进入新时期,文化馆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适用性和实效性,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自身目标。
近年来,各级文化馆都逐步完成了场所设施的更新换代,各社区、乡镇均建有文化活动阵地,在此基础上文化服务网络也已基本健全。但是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馆服务效能的提升仍然面临着诸多限制因素。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成了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设施使用率、精准把握群众文化服务需求、扩大群众文化活动受众面、提高文化馆服务开放程度等。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当下文化馆提供的服务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人们逐渐丰富的精神需求。具体来讲,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资源的不断丰富,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日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对文化馆服务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当前文化馆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形式落后、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待解决。
本文基于文化馆事业发展现状及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服务分众、供给融合、平台转型为主要论点,通过案例萃取、政策解读和现象分析,提出新形势下文化馆服务效能提升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文化馆应服务于整个社会,文化馆的服务对象应覆盖有文化需求的所有群众,应面向全年龄段群体提供文化服务。但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公共文化发展进入一个历史性的阶段,群众对自我喜好与需求的认知更加清晰,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文化馆要对服务对象进行深度细化分类。从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选排过程便可以看出,群众已经从被动“接受配菜”进入主动“选菜”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当下的群众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诉求,并选择贴合自身需求的服务,这对于文化馆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探索分众化服务的机会。
笔者认为,探索分众化服务的重点是实现需求确认与高效供给,而需求确认的前提是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高效供给的内核在于贴合具体需求。以中青年人群为例,他们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双重压力之下,他们的业余时间是稀少且零碎的。因此在需求采集阶段,文化馆应注重沟通效率与采集精准性并举。结合当下新媒体日新月异的趋势,可考虑采用网络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信息采集,缩短沟通时间、降低沟通成本,并从大数据中分析中青年群体的喜好,以便有的放矢地提供服务。此外,在制作文化产品时偏向于小而精巧的文艺作品,作品可倾向于在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展示和投放。
反观目前各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数字平台建设虽已较完善,但内容仍然缺乏创新和特色亮点,难以吸引大多数群众的关注。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缺乏专业的新媒体人才,二是缺乏互联网文化认识。在此形势下,文化馆须加强新媒体运营知识的学习,可向当地优秀的自媒体博主请教经验或开展新媒体主题培训,扩充宣传岗位员工的知识面,提升专业程度,打造优质有内涵的文化新媒体平台。下一阶段,文化馆须注重宣传形式与渠道并行发展,一方面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做到宣传教化与轻松娱乐相结合,打造轻松却不浮躁、欢乐却不低俗的文艺作品,通过持续制作、推送精品内容来培养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借助具有影响力的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加强联动扩大用户面,从而提升文化馆宣传平台的网络影响力。
依据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内容与形式,从浅层次粗放化服务向深层次细腻化服务发展,是下一阶段文化馆服务发展的探索主题。夜间开放的流行音乐会、脱口秀等新式文艺演出、互联网上的知识讲座、文化场馆的特殊志愿者等,这些都是文化馆在实现大众服务走向分众服务的宝贵经验。结合前期优秀做法,去推动更加精准对接式的服务会促使文化馆服务走向更加高效、优质的未来。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馆服务的覆盖面,近年来文化馆主动打破文化服务边界,与其他公共机构和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由传统的阵地服务向“阵地+流动”方向转变,实现融合发展。其中,文旅融合、文教融合、馆区融合效果尤为显著。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不断推进,文化馆通过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入景区、开发民间工艺产品等方式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文化馆服务触角的延伸,逐步从单一文化演出走向文旅复合式体验。例如非遗体验进景区项目,不仅为旅游业注入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容,还在旅游中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可感知力,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实现非遗的合理利用,这无疑是一次文旅双赢。
至此,不由得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古镇文化探索最后会以失败而告终呢?分析其原因,在于目前不少仿建的古镇古街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致使其有形无神,古镇古街冷冷清清、活不起来,文化馆服务无声无息、热不起来。换言之,文旅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该是努力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归结到底,“进景区”只是“地点升级”,不是“服务升级”的捷径,优秀文化资源依旧是文化馆服务优势的核心。并且在这一主题下,文化馆还需要考虑游客这一群体的需求,定制服务内容,这也就要求文化馆能够从人文色彩、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研究,并由此提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和观念。因此,文化馆在策划开展活动时,内容不能仅停留于现有的、已开展的服务项目,在服务内容方面要积极创新、在服务形式方面要勇于破界,依托当地的优秀文化资源,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挖掘优秀民间文化,将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植入旅游资源中,让异乡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接受地方特色文化熏陶,让当地群众产生认同感与家乡自豪感。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拓展文化服务新思路,致力于实现文教融合,深化文教协同育人新趋势。文化馆通过开展新市民艺术培训、校园社团培育、志愿服务等缓解学生课后托管压力,满足新时代少年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如戏曲进校园项目,既能给学生心中种下戏曲的种子,提供不出校园就能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机会,又能有效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助推文化馆事业的腾飞。
戏曲人才的凋零、社会环境的变化,让戏曲进校园活动负担起更沉重的社会责任。然而,有些戏曲进校园活动,受限于经费、时间、技术等种种因素,仅仅是安排粗浅观摩、蜻蜓点水式教学,甚至是“展板”进校园,使“进”仅留于字面意义,流于形式。校园戏曲文化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有系统、有力的举措支持,单纯地看戏听戏并不能激发更深层次的潜力,因此需要通过馆校联动,形成长效机制。比方说在学校成立社团、开设兴趣班,邀请名角儿进课堂,甚至推动戏曲知识进教材,或在校外建立培训体验基地,提供观、玩、赏、交流的机会,营造良好校社氛围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馆要不断提高内容质量,创新表现形式,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减少学生有可能会产生的“负”力感,推动戏曲知识扎根于校园的沃土。
每个公共部门都有其既定的服务方式与理念,深入挖掘其优势资源,实现“需求互补”,从单阵地服务向融合性供给发展是拓宽文化馆服务的有效途径。非遗体验进景区、戏曲进校园、文艺进社区等项目,都是文化馆在实现文旅融合、文教融合、馆区融合上的有效探索。这也是文化馆未来运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抓住机遇与其他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以此优化自身资源,为发展提供新动力。
文化馆分众化服务、融合式供给的实现,意味着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投入,前期的数据资料收集准备、中期酝酿创作和计划执行、后期的效果反馈与追踪,都需要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而文化馆作为公益机构,其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对市民是免费的。免费既是优点,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持续、高频次地推出专业演出,一般文化馆的财政经费很难维持,这限制着文化馆服务的发展,也是文化活动场馆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想让更多的人主动走进文化馆,就要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借助文化馆自身的公益属性、品牌、流量、人才、场馆等资源,与社会面力量进行整合,从服务供给方转变为资源统筹方,帮助多元文化自主绽放。建议可通过与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文创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借助其宣发渠道增强平台影响力和对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依托本地社会层面的特质和价值诉求,以人才、流量、服务等为主要导向,去撬动社会资源自主加入平台之中。久而久之,当平台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聚集效应时,将会吸引社会上更多主体的加入。综上,构建以文化馆为核心,社会面资源为基础,内容丰富、极具开放性且有社会自发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推动文化馆平台化转型的主要逻辑。
现如今,上海等地的文化馆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尝试,有的利用场馆资源置换公共文化服务,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承担部分文化场馆的运营工作,并推出公益惠民活动,同时对第三方机构而言,由于没有房租等成本,非公益活动所收取的费用也要低于市场价格,最终使群众可以有机会获得更多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有的搭建区域性文化需求意向采购平台,给供需双方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平衡社会供需关系。现在部分艺术普及工作受师资、资金等力量的限制,致使公益培训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个别热门课程甚至需要半夜抢课。基于此种情形,可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整合社会面资源,实现价值共创。例如将本地艺术培训机构的体验课搬入文化馆阵地内,文化馆甄选艺术机构明星讲师,与其协调沟通,合理设计课程,形成系统教学,打造初级班公开课系列教程,对普通爱好者而言,可以得到更多“触电”体验机会,获得交流平台,对专业学员而言,也可方便其试听时间安排,减轻“择校”烦恼;对文化馆而言,可促进全民艺术普及的实现,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带动阵地其他服务;对艺术机构而言,最终可凭借过硬实力实现引流。
文化馆所能提供的文化艺术空间与服务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不断优化整合,是下一阶段文化馆平台化转型的重中之重。要做到从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搭建者和管理者转变,逐步形成一个或多个以文化馆为主导的,吸纳广泛社会文化资源的平台乃至生态体系,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为群众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文化馆服务效能的提高,关键在于将原有的服务升级,做到精准把握服务对象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整合优化有限的文化馆资源。本文以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为出发点,对新形势下文化馆的服务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一是要结合公众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分众化服务,建议以新媒体作为载体,提高宣传的效率和精准性;二是实现多领域融合,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式供给,以文旅融合、文教融合为例,论述不同场景下文化馆与其他部门共同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案;三是注重文化馆的平台式转型,通过提高文化馆服务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让社会力量自发地参与到文化服务工作中去。
文化馆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持续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文化服务与宣传工作正逐渐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城市发展、文化传承、旅游娱乐、教育服务等息息相关。坚持探索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馆服务道路,将是文化馆人的长久课题。未来,文化馆将继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开放融合之姿,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