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2023-03-06 02:35杨子叶
天津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制度财务

◎文/杨子叶

财政部于2014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提出了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要求。2016年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管理会计的目标、方法等进行明确。推行管理会计,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水平的必要手段。2019年,我国各高校开始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为管理会计工作的推行带来了新契机,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向管理决策型转型。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查道林在2019年对我国高校的管理会计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结果显示,在管理会计的认知方面,各高校对财政部印发的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了解程度一般,比较了解的只占21.45%。在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方面,高校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管理会计工作被分散在财务处各个科室承担,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专业人才也略显欠缺。在管理会计活动领域方面,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在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方面,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单位风险管理框架等是常用的管理方法,但有部分高校未采取常用的管理会计科学方法。在管理会计信息应用方面,会计信息平台与业务平台的交流程度低,高校每年的财务报告中大多没有单独的管理会计报告。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会计也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并应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单位重视程度不同,缺乏独立的部门设置,专业人才不足,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推行存在着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方法不科学、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融合度不高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与实现“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的管理会计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我国高校自2019年全面实施财政部发布的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现了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

(一)“双分录”模式的新变化和新发展

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模式下,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会计要素方面,设置“3+5”要素的会计核算,预算会计包含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预算会计要素,财务会计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财务会计要素。在会计核算中,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形成决算报告;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以经济业务归属的会计期间为基础确认相关会计信息,并形成财务报告。“双核算、双基础、双报告”体系,既能准确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行成本等,也能反映预算收支与结余情况,满足高校绩效考核、资金管理的需要。此外,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处理标准进行统一,即使在科目设置上有些差别,高校的会计信息也具有一定的横向可比性,便于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比对和借鉴。

(二)强化财务会计功能

高校作为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单位,其资产大部分为大型仪器设备、通用设备等固定资产和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前,对这两类资产的会计处理仅有入账和报废两种情况,对资产使用期间的消耗、维保、减值等情况并不考虑。政府会计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将两类资产进行资本化处理,并计提折旧和摊销。此外,在资产存续期间进行动态价值管理,准确反映资产净值状况。只有在准确掌握资产存量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制定资产增量计划,杜绝资源浪费;同时动态价值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以权责发生制计量往来款项,科学反映高校资产负债状况。将暂付款项计入应收科目,实际业务发生时确认支出;对于因业务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通过增设“坏账准备”科目计提坏账准备,合理预计损失,避免资产虚增。收入按照会计期间确认,例如科研经费收入和学费收入的确认,按照合同执行情况按期确认,避免负债虚减。

三、高校进行管理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一)深化会计改革的需要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要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明确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始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但是,就应用范围和管理方法来说,还未形成全面、科学的体系,需要深入地实践和探索,从而使管理会计能够真正服务于高校日常管理。

(二)大数据时代推动下的管理需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些传统会计的基础工作将被智能信息化取代。会计的核算、对账等记录性工作将被智能化设备取代,会计师的岗位职责相应地发生变化,向管理会计延展。高校的财务部门也将更多地充当管理角色,通过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绩效考核等手段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为高校日常管理和战略决策服务。

(三)高校战略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在生源、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此外,许多高校建设新校区也带来不少财务压力。高校需要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管理会计方法,合理进行成本管理;通过适当的绩效考核方法,对项目形成长期的动态管理。管理会计的应用已成为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激发高校管理效能、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思路

(一)加强业财融合,实现风险控制全覆盖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单位管理会计实践形成纲领性指导。在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原则中指出,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管理会计应当为单位的战略规划、决策等活动提供支持信息。高校承担的是教书育人、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不能以传统的成本控制、利润管理等方法进行管理,因此,推进业财融合,形成有效的价值链管理模式是高校发展管理会计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应当以学校业务流程为基础,将财务信息融入到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日常业务领域,通过管理会计的方法,对各项业务的风险进行控制,对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并支持相关决策。在财务评价中,应当充分利用非财务信息。对于高校而言,学科建设、科研的投入往往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收益,而且有些收益无法单纯通过财务数据进行计量。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运营管理和绩效管理时,应当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增加非财务指标的考核,推动高校实现高效化发展、持续化发展。

(二)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高校要实现管理会计“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的目标,就必须拥有畅通的信息传导路径。高校目前的状况是,各业务部门依据自身主管内容建立信息化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各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因此,必须树立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概念,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结合,形成多维度、多角度的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应当整合现有业务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确立统一的技术规范,形成部门间协作互助的运行环境和运行系统,保证各系统间的信息可以畅通传输。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性信息平台,依托平台实现业务活动和会计数据的有机结合。在这种业财融合模式下,筛选一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信息予以结合,以信息交互的方式形成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对筛选的数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将业务活动状况纳入到财务分析中,强制规范业务行为,在业务控制中体现财务的要求。利用信息平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结合业务特点及战略方向,形成战略决策辅助信息。

(三)建立科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能够促进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高校治理水平。目前高校在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视前期预算资金的申请,忽视后期投入产出效果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形成预算绩效监督和奖惩机制。

高校应当将预算管理同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应当使预算申请主体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在制定年度预算时,设定合理的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绩效目标、实施方案、资金等进行评估。在预算执行中,责任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监控工作,对执行中产生的偏离绩效目标、执行进度不力等问题及时纠正。在绩效评价中,应当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项目实施效果和单位整体绩效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四)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推进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决定着高校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行之后,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更加严苛。财务人员不仅要成为财务专家,还需要成为业务专家,从管理角度出发看待会计工作,能够从高校整体出发,从大局出发,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财务专业角度对业务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管理者出谋划策。

在实务中,要加强对原有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培训,掌握有关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注重专业技能提升,让基层财务人员能够参与财务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会计的应用。此外,在人才队伍补充方面,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提升会计人才队伍素质。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制度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水利财务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