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 绘就“最美十年”时代画卷

2023-03-05 02:56陈晰
中华儿女 2023年3期
关键词:山水画创作

陈晰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欣赏画家刘广的山水画作品,云水淡逸,山峦苍茫,树木润泽,意境幽远。观赏间,仿佛置身画家打造的风景与境界中,令人忘却尘俗,心安神静。

自古以来,“可望可居可游”的中国山水画,寄托着文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隐逸心境。作为一位以山水见长的画家,刘广坚守中国绘画的传统,但他并不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画家。他热爱生活,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水,用心描绘新时代大好河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履职,建言献策,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輝煌贡献自己的思考。

刘广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美术工作者是历史前进的记录人,美术作品是历史的剪影、摹本,任何时代,美术工作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厚待’过,‘源于人民’的作品被称颂,‘为了人民’的作品被珍藏,作为这个时代的画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天地下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委员,2021年,刘广多次随全国政协书画室调研团赴黄河流域采风调研。在青海的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经过沧海桑田堆积出的连绵山川让他感慨:“大美青海名不虚传”;在山西壶口瀑布景区,让他惊讶的是:黄河水不是印象中浑浊的黄色,而是清澈的绿色,曾经的黄土高坡如今沿途尽是绿水青山;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玛卿雪山,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刘广支起画架,一笔一笔描绘着美丽的三江源,高原天气多变,突然狂风席卷着雨点落下,打在画纸上,晕染开来,形成独特的效果,也成为珍贵的纪念。

采风调研行程安排紧张而充实,经常天一亮,刘广和画家们已经找好取景地开始写生了。通常情况下,每个取景地他都要找几个不同的方位进行写生,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现不同构图。在宁夏黄河青铜峡、沙坡头,陕西吴堡黄河二碛……这样的习惯,让他每次采风之行,都带回厚厚的手稿。

刘广说,2021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全面感受了黄河,感受了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可以说每个地方都各具特色,“有一种怎么也画不够的感觉”。

更大收获是,“沿着黄河流域一路走来,对黄河生态治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感受到黄河流域城乡建设的新面貌,山更清,水更绿,人民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带着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充盈的初心,刘广创作了很多黄河题材的作品,每一幅都展现出母亲河奔腾的壮美。置身画前,仿佛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温润气息。“落笔的过程中,我想起磅礴壮观的壶口瀑布,想起‘西北明珠’宁夏平原,想起‘塞上江南鱼米之乡’青铜峡,想起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的沙坡头,想起在烟波袅袅中似千军万马咆哮而过却又一泻千里的黄河水,那份汹涌澎湃的气魄,有着震颤心灵的感觉。”

作为全国政协第十三、十四届委员,刘广广泛调研,用脚步书写履职图表,每年都提交不少于四份的提案。《创作、编纂出版中华文化重大题材绘画大系》《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建设》《全面提高盲文阅览室建设,促进全民阅读》……特别是他持续对东北抗联精神发扬光大进行呼吁,刘广在2020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关于建设“抗联国家文化公园”,创优“重走东北抗联路”红色旅游文化品牌的提案》,被评为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

刘广说,自己是吉林人,从小就听东北抗联英雄的故事,对杨靖宇、赵一曼、周保中、赵尚志这些英雄人物的名字耳熟能详。工作后,他曾经去当年英雄战斗过的地方瞻仰,在纪念馆看到一件件文物,深入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忍不住泪流满面。“东北抗日联军用动人心魄的英雄事迹,写就了‘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的东北抗联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起,刘广就持续呼吁建设东北抗联国家文化公园。他认为,东北抗联文化和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文化拥有一样的资源特质:意义重大、影响重要,主题突出,完整的线路和轨迹,为公众提供了解、体验、感知中国历史的复合功能文化空间。因此他建议建设东北抗联国家文化公园,以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的原则,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播好红色文化遗产。

或许是故乡白山黑水的养育、关东文化的熏陶,刘广尤爱表现北方的山水。以京郊为线,他喜欢沿着太行山脉、燕山山脉游历,春天登太行,秋天上燕山,夏天爨底下,冬天百花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喜爱太行、燕山山脉的雄伟、厚重,山体风貌经岁月冲刷洗礼,演化出各样的皴法样式:披麻皴、折带皴、雨点皴、斧劈皴……他把对自然的感受转化为笔墨程式,千锤万凿层层深入,线条单纯而有力度,呈现出浑厚、大气的独特风格。

除了燕赵大地,刘广也遍访名山大川,广泛收集素材。这种游历并不是简单的对景写生,也不是把写生对象直接描摹到画面上,而是感受自然,跟自然对话的过程。

“自古以来,中国的名山大川已被历代画家极尽描绘,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刘广认为,“我们要画好山水画,离不开大量描绘古人的作品。同时也要真正走进大山,但不要急着去画,而是去感受”。

大自然的壮美秀丽、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景中的游人、一家小店、一个小摊……刘广都看进眼里,记在脑中,印在心里,吸收转化,成为创作的源泉。他认为,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也是研究作品的过程。“当置身某个景点,会想起历史上的画家画过这里。思考为什么他会取这个景,他的取舍有没有道理。如果我再画,还会选择这个角度吗?如果换一个角度,会不会呈现出一幅不一样的作品?就像站在古人的画作里,跟作品跨时空交流、对话。”

刘广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把看画的人“带”进画里。他讲起自己画华山的过程。华山著名险道之一“鲤鱼脊”苍龙岭,怎么画才能让观者感受到它的险?“鲤鱼脊”两侧壁立千仞,绝壑千尺,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他在鲤鱼脊附近写生多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图创作,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待画到最满意的构图时,再着重刻画细节,山石、树木、索道……做到“既惊险又耐看”,让观者在看画的时候仿佛置身崖壁之中,凌驾大山之上,感受那份惊心动魄的美感。

“山水画从传统到继承,再到创新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刘广作品符号形成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的变迁史,其中包括了结构、样式、造型、笔墨等因素,而最具有根本意义和作为明显标志的是笔墨,刘广山水画艺术的笔墨高度成熟,笔下既有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更多的是对大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和对其精神的领悟。”再次品读师友们对刘广的评价,“水到渠成”,如是这般。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刘广认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也应该具备这“四力”。要多走,多看,看到有价值的素材快速记录下来,后期融合、提炼,让写生素材变成创作内容,让作品的创作力更加饱满。

因此,刘广在创作时,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充足,与创作题材有关的往往要多次实地探访、写生,构思过程更是谨严细致,等到作品雏形有成、创作中下笔如有神时,方知早已了然于胸。

因着“自成符号体系”的绘画风格,刘广创作了很多重要作品,完成了很多创作任务——2011年8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山居秋色图》、《溪山清远》两幅山水画作品;2012年2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山水作品《江山胜览图》;2013年6月1日,作品《江山如画》搭载神州十号航天飞船返回舱;2015年11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传统山水作品《溪山秋色》;2016年11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高278厘米、宽710厘米、以“竹”为题材的工笔作品《华风清韵》。为了画好这张巨幅翠竹,刘广先后到四川、浙江、广东、云南等地采风,专门寻找宽直径、可入画的竹子进行观察写生。如今,这一丛丛生机盎然、翠绿欲滴的竹林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跃然于墙面之上,迎接着中外来宾。

2022年,刘广受邀创作了一幅迄今为止“单张、手工捞制最大宣纸”的山水画,画芯高度近3米,长度近12米。初次得知这个尺寸时,他也微讶数息,画这么大尺幅的作品,不仅创作过程难度高,而且创作用的宣纸也是一个难题。刘广介绍,因其绘画所用宣纸为熟宣,如果分段绘制,后期装裱会有明显的拼接痕迹,用整张纸创作会更具整体性,综合价值更高,但是创作难度也更大。尽管如此,刘广还是倾向用整张宣纸创作,一是创作上的多维尝试与突破,二是对传统宣纸手工捞制的挑战。

最终,这个关键性难题交给了“甲方”。寻找一张“超大宣纸”就成了那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之前合作过的纸厂,都无法制作这么大尺寸的宣纸,几经寻找,在安徽泾县终得偿所愿,刘广更是亲赴纸厂驻守,每天跟老师傅学习皮料制作和草料制作的工序,上手体验捞纸、压榨、焙纸……苦心不负,历时两个月完成了长13.61米、宽4.05米,创下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四丈宣纸。

创作这幅画,刘广的情绪尤为饱满。他先以1:10的缩小比例勾勒出主题内容的手稿,数次易稿后再把定稿绘于大纸上。在绘制之前,需先在大纸上对画稿的几个主要位置定点,以10:1等比例放大原手稿,之后依次勾画,墨稿完成后再着色,历时七个月。

目前,这幅独具刘广特有笔墨符号的中国传统工笔山水作品已经陈列完成,主题内容是黄山风光,以从容绵密的笔法徐徐勾勒渲染,工放之间,清淡悠远,疏简空阔立现。画面中奇松、巧石、云海、飞瀑相映成趣,迎客松苍劲腴润、栩栩如生,山石千姿百态、竞相崛起,云海变幻无穷、奇妙飘逸,瀑布飞流直下、灵秀至极,一笔一墨都能感受到祖国河山的伟大壮丽,画作题名《乾坤清气图》,一呼一吸,天地间充满的清明爽朗之气似自画中迎面而来。

在美術创作之外,刘广的生活非常简单。他很清楚作为一个传统山水画家,何为创作的黄金时间段,没有时间可以无故浪费。每天五点半起床、定点到画室创作已然形成打卡式的规律,午饭后散步或小憩半小时继续创作,中途有访客便是愉悦自在的“茶时间”,偶有“小尾巴”会在晚饭后画完。在创作中,他重视技法和材料的传承,那些经过历史检验、历经千年仍然鲜艳如新的传统材料,都是他的宝贝。他用惯了墨块,享受着研磨的过程。在他看来,这种“为所欲为”的乐趣,真的可以自得自乐。

刘广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地区的山村里,长白山余脉蜿蜒至此。从小看着爷爷与父亲叮叮当当的做木工活,看的多了,便学着在木头上画线,继而画身边的花鸟鱼虫,村舍树木,照着小人书临摹。年龄渐长还订阅了很多美术画报,慢慢的,家里的柜子、玻璃上,都是他用油漆画的花鸟、人物,惟妙惟肖,让人赞不绝口。村里几乎家家户户请他去画过画,虽然都是免费帮忙,但刘广还是乐此不疲,他喜欢也感激着这份可以随心创作的信任,大家的口口相传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小画家”。一位同乡作家发现了刘广的绘画天赋,推荐他到距家五十里外的县文化馆学习。刘广在那里开始接受素描、色彩等基础的美术训练,之余画宣传画、电影海报、年画……在实践中反复锻炼、学习、成长。

刘广以山水画见长,但他的工笔花鸟同样功力深厚,他深知“返璞归真”的前提是“深入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创作出比现实更精练、更生动的艺术形象,刘广笔下的工笔花卉禽鸟,也正是对这一创作理念的实践和拓展。

在他看来,草木不仅有生命,且有灵性,神交自然,怡情怡心,表达草木花禽生命状态,由细微处臻于认识的澄明和通达,乃人生之大乐。

刘广说,一个优秀的画家,透过眼睛看世界,“眼力”要强;通过笔端绘万物,“笔力”要强;无论是快速的捕捉能力,还是优越的造型能力,“眼睛看到的东西都能准确的画下来”是画家的基础要素,再在此基础上有所专攻与钻研,就像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他们把这些题材画到登峰造极,构图随心所欲,这些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因此,刘广坚持常年不断的写生,研究、熟悉笔下事物的形态和结构,为基本功打牢基础。

刘广认为,中国画的传承很重要,他认真学习元明清古人画作,研究其笔墨、章法,通过笔临和意临的方法,掌握技巧,领会精神。在前人经典作品面前,他始终以虔诚的态度学习和研究,但他也深知,美术创作是无法完全“传承”的。虽然画的是大自然,但画家总会把自己理想中的东西融入其中,这种结合与提炼,就是画家创新的空间。

从开始学习多种技法、广泛涉猎,到后期专攻山水,刘广有自己的心路,不仅是因为山水画能体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更能通过作品,与画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高度评价,“诗意”是刘广山水画创作的主旨,他画中的诗意既来自于他在客观自然中发现的一种内在意韵,也来自他内心由此产生的富有诗意的感情。每幅画似是客观自然景色,实际上更是他的独特创造,含有相当的主观色彩,是他心中的“丘壑”。

在刘广的山水画作品中,往往不只一个人物,而是三三两两,或抚琴品茗,或闲谈游憩。他喜欢朋友相聚时其乐融融的氛围,因此总是在自己打造的山水世界保留一份“烟火气”。

这种温暖的情感,也流淌在他笔下的文字里。在一篇随笔中,刘广记录了自己与太行山脚下的村民“老林”相识的故事。2010年,刘广第一次到太行山腹地写生,路过了老林家,得知他因为搬石头受伤,失去劳动能力,爱人外出打工,老林每天独自守着荒凉杂乱的小院。第二年的春天,刘广又来到这里写生,他专门给老林带来了治疗骨伤的药膏和理疗仪,给他的小女儿带来崭新的国内外名著,还有后备箱里满满一箱的食物……

刘广与老林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得知他家成为建档立卡的貧困户,在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下,拿到了残疾补贴,接受了技能培训,顺利脱贫。再后来,老林夫妇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两个儿子返乡创业,女儿成了一名教师,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老林对他说,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与老林相识十年的时候,刘广把一幅《太行人家》的山水画送给他,“这是我第一次送作品给老林,画中记录着我们最好的当下”。这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就像刘广的画作一样,具有浸润人心的力量。

刘广也记录下美术创作的十年。这十年,他感受到:德才兼备的美术工作者越来越多,经年那些“脱离群众、无病呻吟、不痛不痒”的作品少了,在人民的现实生活面前“走进去、沉下来、融进去”的作品多了;“信马由缰、毫无灵魂、不知何为”的作品少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人民生活真谛的作品多了;“庸俗、低俗、媚俗”的画面在慢慢向“积极、向上、和谐”的内容转换,用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题材直面和回应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真正被时间记住的画家又能有几个呢?”刘广常常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让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是他一生的艺术追求。展望未来,刘广说:“作为美术工作者,艺术创作永远在路上,不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要把创作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作为最高追求,保持永恒的赶考心态,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更多历史瞬间,描绘更多大美河山,勾勒更多人间烟火,珍藏更多民族记忆,为时代留下印记,为社会贡献正能量;十年磨剑,脚踏实地,为下一个十年起笔,奋力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山水画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