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探索

2023-03-05 22:29:40沈炜生
花卉 2023年2期
关键词:林草种苗苗木

沈炜生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种苗站,云南 泸西 652499)

0 引言

林草种苗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提高用材率、增强丰产稳产性的关键,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林草种苗管理部门必须全面改进苗木培育方法,引进更加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以达到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苗木生产培育水平和苗木质量,为我国当前的林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生产物质保障,提升我国林业资源开发的综合经济性、生态效益性和社会效益,达到全面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目的。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对林草种苗的培育与管理。而营造林工程项目的重点物质资源便是林草种苗,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营造林工程的成效。所以,当前各级人民政府对于提升林草种苗的生产效率,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资源,并已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这对于林草种苗的正确开发与使用,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保障作用[1]。

1 林草种苗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生态文化建设

当前,生态文化建设被列为国家五位一体战略,被提高到战略高度来抓,备受重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现象却日益突出。国家对生态、林业所产生的影响和破坏需要正视,尤其是对林业产业的破坏更是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而造成这些情况发生的重要因素正是在于部分群众环保意识的欠缺,进而导致了乱砍滥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林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在这种形势下,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林业发展纳入相应的规划中,而其中最关键环节就是林业建设,而林草种苗的培育工作不仅是为林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为生态环境中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些都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为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的均衡开发,还需要把林地范围加以拓展,在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也能给新造林区域内的植被水土保持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也因此大大减少了泥石流、山坡坍塌、沙尘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对栽植区域内的植被水土区侵蚀。另外,随着树木的不断成长,根系也会更加发达,汲取的水分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加强水资源的涵养功能,维持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还有利于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所以,林业发展中的林草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林业的有效发展必须要从保障林草种苗的优化培育开始,来实现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林草种苗的培育与生态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2]。

1.2 影响林业的发展进程

林草种苗的质量对于林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一些地区进行林草苗木的培育时,如果所选择的树种与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有着不适应性,或者林草种苗数量少、质量低,那么林草在生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树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存活率低、后续树木的生长速度慢、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增高的情况。当种苗的成活率不能得到保障时,就会增加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即使如此,也不会对林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所以,为了提升林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在苗木种植时,技术人员就要做好林草种苗的前期工作,研发林草种苗培育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供优质种苗,保障种苗的质量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提升种苗的成活率,使树木能够保持良好、稳定的生长速度,缩短林草生长周期。同时,使营林造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促进我国的林业的生态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实现林业产业公益性功能。

1.3 促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发展

实践证明,对于林草种苗培育技术的研发和探讨,是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随着林草种苗培育技术研究的深入,对于推进林草种苗种类多样化发展、实现林业产品多元化、系统化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林业产业系统的重要手段。而为了实现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原有林草种苗培育技术、设备进行创新和升级,为传统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下,从我国林业发展整体情况来看,苗木培育企业数量较多,产业系统也相对完善,这些都为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动力。而当下所取得成绩都是在林草种苗栽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林草种苗的质量、数量以及培育技术对于林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 林草种苗培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1 依法采种与科学种植基本原则

①始终坚持林草种苗的培育与管理工作依法合规。②种苗培育要不断引进科学技术水平。既要加大投入,提高育苗技术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林草种苗培育种植的方式方法,真正满足林业发展对于林草种苗的多样性迫切需求。

2.2 政府引导及市场需求相结合原则

在种苗培育方面,不仅要加强政府在监管方面的作用,而且要利用合理的科学市场手段来管理。无论政府或相关林业管理部门,都必须对树苗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既可以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 林草种苗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草种苗品种单一

就当前情况来看,优质良种壮苗资源极度紧缺,乡土树种利用较少,林草种苗品种单一,以致目前林草种苗苗木质量等级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中国林业事业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进展很快,形成的中国良种苗木培育呈速生性,现有的苗木品种也不能适应中国林木发展的生态多样化要求。

3.2 生产设备不够先进

目前,我国林草种苗区域化、模式化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可以大批量地生产林草种苗。但是,还是有部分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生产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与当前社会的智能化自动化背道而驰,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3.3 林草种苗供求矛盾

供求问题是指在林草种苗市场中,区域性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供求矛盾。苗木生产能力逐渐增强,部分地区存在过剩问题,部分地区存在苗木缺失问题,致使苗木市场区域性不平衡,市场衔接存在问题,存在供求矛盾,致使林业持续发展效益降低。

3.4 种苗管理监督不足

林草种苗经历育苗、运输、种植、培育、管理等阶段,某个环节出现了失误,均会对苗木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市场管理中的苗木,部分与市场适应性缺失,很多苗木品质在未经过质量检验之前,便流入市场之中,致使市场出现以次充好现象,严重影响了植树造林的质量与效益。

4 实现林草种苗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 提高林草种苗的多样性

中国的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天气、地理环境和气温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在森林的发展中要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就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实施栽培。为使得不同区域的森林培育中都能拥有适应的苗木加以培育,在开展苗木栽培过程中,相应的苗木生产技术人员必须增加苗木类型的多样性。其次,在对苗木栽培的过程中,对区域的地质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气象条件准确判断,也要开展小规模的区域试验,确保所使用的林草种苗能够在该地区进行有效生长,才能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林草种苗种植。

4.2 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已经成为苗木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设备功能越先进、完善,对提高种苗的质量意义重大。陈旧的设备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因为设备故障或者人为原因,造成苗木的质量问题。所以,林业管理人员要改进效益低下的生产设备、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来提高苗木种植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林业发展[3-4]。

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林草种苗产业建设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专门技术人员的培育和管理工作中,在提高苗圃培育的苗木质量和效益同时,还必须有大量资金的投入维护和运行,方可保证国家造林建设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所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对林业培育等各项工作的资金、物资支持。同时,各地政府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生态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广泛吸收资金、科技,推动投资苗木产业管理发展,以实现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系统的健全与完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有效缓解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政府资金的运用也要科学、合理,坚决抵制腐败之风,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4.4 做好全面统筹规划

首先,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统筹规划管理中,科学调查市场环境、自然环境,做好区域性的种质资源调查规划工作,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种植人员在进行林木种苗规划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林木,这样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提高林木的生长效率。

其次,在林业基地建立规划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地考虑与新、老基地之间的有机联合与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增强经营管理能力、研发应用新科技,吸纳新人才。同时,针对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发展态势,使我国林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培育逐步走向多样化。

最后,针对市场中存在的苗木供求问题,林业部门应做好市场的调查工作,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调取以往林草数据资源,减少供大于求区域苗木供给数量,提高供小于求地区的苗木供应,促进苗木市场的供求平衡。

4.5 加强种苗科技研究

树苗的优质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为此,科技人员要加强种苗科技研究,展开对良种苗木选育、试验、推广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草种苗中的技术因素。

首先,我国应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研究新型育苗、移植技术。例如,我国新研究出的苗木抗旱技术、壮苗移栽技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提高了林草种苗的成活率。或者,对当前的一些转基因技术、人工种子生产技术和混交培育等技术进行使用。在林草种苗种植中对新的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在提升种植效率的同时对苗木的质量进行提升。

其次,合理借鉴国外先进适用的种植方式,并依据本地自然条件结合本地环境遴选良种,确保树苗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本地实情,为树苗的发育与成长奠定基本保障。

4.6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林草种苗产业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不仅要引进先进的培育技术,提高种苗的生长质量,还需要建立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因此,林草种苗培育人员应根据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情况,管理监督苗木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整个过程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并确保苗木种植的质量。并且,在培育实践过程中,在记录和管理相关数据和信息方面,跟踪和不断改进种植技术,以提高苗木管理水平。目前,林草种苗政策贯彻、种苗培育管理流程等工作在林草种苗培育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林草种苗培育工作的有效性,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5]。

除此之外,林业部门应加强市场的调查与监督,提高市场中苗木的质量。例如,加强市场的排查与监督,对市场中苗木的保存状况、质量情况进行取样抽查,若发现存在病虫害隐患,存在质量问题的苗木,则对苗木进行处理,严禁此类苗木在市场中流通,保障苗木的质量,借此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7 加强林草种苗宣传

在信息发展的环境下,各企业已经纷纷建立属于自身的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带动各领域资源、人员间的相互沟通,帮助员工培育全新的林草种苗理念,掌握先进育苗技术,获取更加完整的产业信息、种植资料,提升林业的管理水平,满足对森林苗木栽培技术的需求。此外,国家种苗管理机构还针对林业建设专业的信息沟通网络,将全国各地的供求情况,及将各类相关专业数据及时呈现发布到各有关信息平台网站上,会主动邀请到一些相关从业人员来参与到其中,大胆坦诚地表陈述出自己专业的相关观点,从而也能够及时协助各林业管理单位及时妥善地解决各种有关专业问题,优化林业各个相关业务的管理环节。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草种苗对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种苗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林草种苗的培育工作,树立科学的林草种苗理念,引进先进的种苗技术,提升种苗培育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种苗培育的相关制度,加强对种苗培育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未来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林草种苗苗木
龙江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长江蔬菜(2021年19期)2021-11-16 01:24:22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2021年5期)2021-06-30 02:26:22
林草风采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新农业(2016年23期)2016-08-16 03: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