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

2023-03-05 22:29:40王东亮
花卉 2023年2期
关键词:营林防治效果树木

王东亮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道河口分场,河北 承德 068466)

0 引言

营林技术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如幼苗栽种、林地抚育以及植树造林等,病虫害防治也是营林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病虫害防治不够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林区大幅减产,影响林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作用价值,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建议。

1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1.1 可以保证林业生态效益

营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林业生态效益的保证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既需要做好树木的种植工作,同时后期的养护管理也至关重要,如果相关工作实施不当,那么树木的成活率将会大幅降低。病虫害防治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通常病虫害发生初期,其只是对小部分树木的健康生长产生影响,但是如果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由于病虫害繁殖能力比较强,因此其将会在短时间内在森林中迅速繁殖传播,导致其他树种也感染相应的疾病或者是虫害,进而导致大量树木枯萎死亡,森林树木数量锐减。营林技术发展过程中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对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结合具体病虫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其可以有效保证林业生态效益,减少树木死亡率[1]。

1.2 可以保证林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森林中主要有生态林和经济林两种,生态林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发展,而经济林的主要作用则是用于工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是依靠经济林,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提高对生态林的保护,同时还需要保证经济林的稳定发展,病虫害不仅会对生态林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同时还将会危害经济林。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各类病虫害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处理掉,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经济林效益的发挥,其对于林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2 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了更好地达到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解决防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我国林业中所采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始从单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由于病虫害具有类型多元、发展时间不统一、地区气候环境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并不如预期理想。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许多技术的应用不够成熟,只是局限于理论成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没有积极主动与森防部门与营林密切配合,也没有具体落实到实践工作之中,因为实际上营林措施的整体周期较长,而且涉及影响因素比较多,推广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抗性树种、混交树种、抚育等方式无法大面积应用。而且各个地区对于营林工作的理解认识也存在有显著差异,例如,有的地区在病虫害防治时所采用的是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以纯林营造这种单一树种的方式发展林业,林分质量效果不佳,对于森林健康及森林生态系统自身防御病虫害的理解认识不全面,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有诸多误区,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防治不够全面深入,因此导致防治效果比较差,林业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制约。

3 林业防治病虫害在营林技术中的应用范围

3.1 有助于提升树种的抗病害能力

由于我国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因此生物技术育种措施也得以飞速发展,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过去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以人工为主,费时费力且防治效果不佳,一些化学药剂的使用虽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病虫害,但是化学药剂容易残留,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将会导致病虫害出现不同程度变异,增加后期防疫难度。对营业病虫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率,为病虫害防治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2]。

3.2 营造混交林,丰富树种类型控制病虫害

如果森林中树种类型过于单一,只有1~2 种树木,那么当树木感染病虫害时将会迅速蔓延,因为树木的基因序列基本一致,抗病虫害能力大体相同。为了有效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减少其对树木的侵蚀,营造混交林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例如,在预防肩星天牛的营林设计中,混交马尾松木荷是我国亚热带尤其是丘陵带更值得广泛替推广的混交优良针阔类型,当然在营造混交林时也需要控制好两种林木的比例,以马尾松和木荷为例,其比例为3:1 或者是5:1 比较合适,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尝试以株间混交或者是行间混交等方式进行种植。此外,在混交林营造时,还可以选择部分可以有效趋避或者是引诱某种病虫害的植株,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控制病虫害。

3.3 通过嫁接、截高干等方式防治病虫害

大部分病虫害对于森林的侵袭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而且大部分情况下,病虫害对于树木的侵袭并非是树木的所有部位都受到了影响和干扰。实际上,许多病虫害只是在树干的某些部位。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时就可以重点对林区情况进行巡查和分析,了解病虫害的特点,在部分病虫害高发的季节,当发现树木的某些枝干有病虫害之后,可以迅速找到病原,然后将被侵蚀的枝干直接清理掉,这样可以有效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将相关病虫害遏制在摇篮之中[3]。针对孤立病虫发生的区域,在进行防治的时候,则可以尝试以点带面的方式,即先将小区域内的病虫害清理掉,然后再大规模处理病虫害,这种处理方式的作用在于可以快速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遏制,避免病虫害的危害以及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在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将抗病能力强且没有被病虫害污染的植株嫁接到受影响的植株之上,这样也可以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降低其负面影响。

3.4 采取多种抚育措施,控制病虫害影响

实际上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不能过分依赖某一种手段,必须多措并举,否则的话病虫害防治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这对于林木的健康生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实际上,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需要灵活地采取多种抚育措施,要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保证防治效果的最优化。抚育措施中修枝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作用在于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树木的美观度,帮助树木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使其养分充足。与此同时,修枝也可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修枝期间如果发现有病虫害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已经被侵蚀的枝干修剪掉,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进一步蔓延。例如说,针对杨树烂皮病、青杨天牛、杨树溃疡病等,通过修枝的方式均可以有效进行防治。

3.5 封山育林,提高林木整体病虫害防御能力

在对林区病虫害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时,可以发现许多病虫害都是因为外界物种入侵所引起的,相应物种本身就潜藏有病虫害,如果其被移植到森林之中,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这些物种大面积繁殖,其所携带的病虫害也将会迅速发育,对森林中树木的健康成长产生威胁。针对该问题,当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封山育林,通过封山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山林环境的影响,如人为操作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干预和影响,同时还可以更加高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可以提高林区内生物的多样性,林木的抗病性将会显著增加。封山育林之所以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就是因为在封山育林过程中生物种群整体结构发生改变,生物种群群落的多样性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内生态比较平衡,其对于一些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鸟类以及其他有益物种的繁殖发育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需要提高对封山育林的关注度,将封与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提高对营林技术的关注度,积极对营林技术进行优化和调整,发挥其在防治病虫害时的独特优势。

3.6 设置阻隔带,控制病虫害传播途径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如果能够从传播途径着手进行有效控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负面影响,保证林木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当前针对病虫害传播途径进行控制的有效因素之一就是设置阻隔带,该方式对于食性单一且是依靠飞行方式传播的病虫害效用显著,例如,落叶松叶蜂、落叶松飞蛾、油松毛虫等就可以通过建设阻隔带进行有效控制。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阻隔带建设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比较高,如果病虫害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那么则很难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针对是否应用阻隔带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林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有效发挥作用[4]。

除了以上措施,在应用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还需要做好林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要保证负责林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于各类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灵活应用各种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发挥各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作用优势,为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提高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

4 应用营林技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4.1 生态控制是未来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方向

生态控制指的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从生物角度进行防治,通对对病虫害生长特点进行研究,了解各类病虫害的生长发育环境,控制其生长发展速度,降低其危害性。当然要想发挥生态控制效益,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自然环境、林木种类等,要因地制宜选取科学合理的生态防治策略[5]。生态控制中营林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多种病虫害都可以借助该控制方法进行预防,例如,针对烂皮病、杨树溃疡病等,均可以借助该方法进行防治,当前相关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十分成熟,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保证相应防治方法的作用价值发挥。

4.2 多种防治方法综合应用

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种处于不断进化的状态,不论是森林中的树木还是各类病虫害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基因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之下如果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继续使用传统的防治方法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抗药能力可能会因此而提升,对相关药物免疫,这样防治就难以达到预期性效果。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也应当积极的求新求变,即不能只是简单的使用同一种方法,而是要灵活的融合多种方法。例如,可以将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融合在一起,挖掘这些防治方法的优点,规避防治缺点,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在具体的了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病虫害特点的分析力度,防治方法选择过程中应用坚持高效、安全系数高、危害性小为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灵活选取技术,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最优化。

4.3 积极推广抗性育种技术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外部着手,对各类病虫害进行防控,同时还需要优化树木自身品种,如果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可以灵活的应对各种问题,那么防治效果必然更加理想,诸多防治问题均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现如今,我国科技不断发展,林业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通过对病虫害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去原因在不同林木的基因序列中植入相关的抗性基因,然后再借助克隆技术培育大量的树苗[6]。在抗性育种技术的支持下,大量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林木幼苗得以被培育,树木的存活率显著提升。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技术还将会进一步完善,其影响力也将会不断扩大,这对于我国林区整体产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提升有所帮助。

5 结语

总之,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施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具体防治环节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防治要点与难点,要积极主动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病虫害发展性控制工作,为林木的健康茁壮生长提供更多保障,使得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营林防治效果树木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树木之最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4:46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6:34
辨认树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43
树木也睡觉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51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