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滨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小学 257000)
“网络时代”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的最大变化,无疑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注重将多元化教学与趣味性教学合为一体,以创造学习为主,构建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对学生学习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在这个阶段可拓展学习宽度,获得更多的学习素材.在信息化革命广泛渗透的背景下,为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多助力.
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包含很多内容,从代数到几何,从应用题推理到计算题的解答,广泛的信息资源能够带来趣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多姿多彩,生动活泼.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其本身具有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老师也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让学生从更多资源中汲取营养,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发挥出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教学优势,可以将数学的每一个学科优势都在教学过程当中展现出来,可以有效拓展教学宽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
对于小学生来讲,趣味的事物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好方式,教师一定要思考如何构建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数学教师完成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帮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找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把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新颖画面,将抽象的数字变成趣味的影像,并且利用新颖的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有视听感受,提升教学设计水平,凸显趣味化课堂的教学价值.
举例来说,在乘法的相关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影像功能,把枯燥的课堂变成生动的卡通世界,给学生展示出两个漂亮的城堡,每个城堡里有9只小花猫、6只小兔子.随着画面的变换,学生也深深地融入到课堂中.接着教师围绕画面展开互动,首先提问:“一个城堡里面有几只小兔子,几只小花猫呢?”学生认真地数了一遍:“两个城堡里的小动物是一样的,分别有9只小花猫和6只小兔子.”然后影像继续变换,孩子们看到第二个城堡里的小动物开始“串门”,最后全都走进了第一个城堡里面.教师可以提问:“现在第二个城堡里没有小动物了,第一个城堡里有多少只小动物呢?”小学生立刻就被这些活泼的小动物给吸引住,全神贯注地思考,马上计算出:“有18只小花猫,还有12只小兔子.”接着让学生说出运算的过程,有的小学生是按加法运算,有的小学生则用乘法计算,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白乘法的原理.学生在动画影像的吸引下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学习和计算中,在数学学习中充满了快乐的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信息技术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其所具备的丰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进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得到提升.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不仅仅只是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去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丰富教学方式,以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现实生活和学生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内容之间有着较大的联系,可以说学生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就来自于现实生活,也终将应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将生活实际内容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元素使得学生可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其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向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走出教材,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审视,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以一种新的角度来面对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掌握知识点.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增加体验感,能够身临其境地运用知识,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课堂学习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发散,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能够增强课堂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活跃性,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加减法部分内容时,为了增添课堂学习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出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快速地进行价钱的计算.在计算时,能够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具体的,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示如下情景: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100元钱,让小明去买1公斤苹果、1公斤葡萄和1只烧鸡,已知苹果10元一公斤,葡萄12元一公斤,烧鸡24元一只,请问小明最后还剩多少钱?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购买的过程中进行总价的计算,进一步让学生计算小明还能剩多少钱.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学习过程,熟练地运用二三位数加减法运算规律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相对更加熟悉的情景下,去理解数学问题,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在学习中,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师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生活,帮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并挖掘生活中可用的数学知识,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数学真正的魅力并不限于课堂,还在于生活,这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也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
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座位上听,而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研究,活跃学生思维,使不同的想法得以碰撞,这样不仅有利于问题的发现,还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言的机会,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问题勇敢地提出来.教师可以进行指导,也可以针对问题让其他同学继续完成互动讨论,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是教学理念的革新,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也很难快速消化.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声音与动态影像相结合的立体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思考,并由此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设计充满童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举例来说,在认识图形的相关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来讲,小学生固然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相对欠缺,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想象力和非常活跃的思维,这对于图形学习而言无疑是十分突出的优势条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为小朋友们设计一堂生动趣味的图形课.首先教师为孩子们播放各种各样建筑物的精美动画,比如神秘的城堡,美丽的小亭子,整洁的住宅,还有小学生最喜欢的摩天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城堡看起来很复杂,是属于什么形状呢?”“老师,请问小亭子的底部是长方形还是梯形呢?”教师给予学生解答,也可以围绕教学素材向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比如:“孩子们,摩天轮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是圆形的.然后继续拓展教学宽度:“大家观察一下,摩天轮的底座是什么形状的?”借机把三角形也引入到课堂中.在展现知识的同时,教师结合信息资源完成教学拓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是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带给学生更多的引导性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来进行教学优化,给学生带来更加适合的学习模式,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便利.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教学宽度的拓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完成问题互动环节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和图形记录到练习本上,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图形的探索.在问题互动中对学生的突出表现和进步要采用自然、真诚的语言进行表扬,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和进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目标与原则,精心创设好教学步骤,发挥出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处在兴奋的学习状态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并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达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