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

2023-03-05 07:19宋洁茹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品牌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文/宋洁茹 (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功能,主要履行的是社会公益服务的职能,并且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重任,毫无疑问是我国经济建设之根基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会计核算工作逐步趋于复杂化、多元化;如此的发展趋势造成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并在会计核算报告中有所体现,导致会计核算质量不高。为此,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对其加以全面优化提升,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一、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开展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在如今社会整体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事业单位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及挑战。因而,需要不断地反省自身,了解当前阶段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优化和提升,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更好地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才能更好地帮助事业单位降低财务风险,防止各项收支管理出现漏洞,并且避免事业单位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由于事业单位占据着极大的经济主导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全面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可以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风险评估水平,防止财政资金沉淀,并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的可利用效率,降低财政损失,有利于更好地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长效发展,推动我国社会整体进步。由此可见事业单位优化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事业单位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需要事业单位能够对此加以高度重视。现阶段,在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仍然存有一定的问题,并在会计核算报告中有所暴露,显现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通过对问题的深度分析,可以发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是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之一。社会经济的深化改革促进了事业单位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向多元化、复杂化等方向进行转变,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所暴露,其中就包括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例如管理制度无法贴合当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发展趋势,无法实现有效落实并且无法对内部各个环节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造成财务报告等重要事项没有做到详细的分析和进行具体的披露,由此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报告水平相对较低,甚至还存在质量问题。

第二,预算执行能力不足。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对会计人员的重视,导致财务人员在事业单位内部作用的发挥相对较小。一些单位的领导或者管理人员缺乏对会计核算的正确认识,甚至对会计核算存在认知偏见,导致会计核算只能体现在事业单位的一部分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无法全面落实。财务人员上行下效,同样也缺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再加上预算编制时间相对较紧,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这样预算编制很容易受到财务人员的主观意识影响,导致各项指标无法实现,有效认证可信度偏低。在上述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造成预算执行很难实现有效落实。同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与预算脱节的现象。

第三,缺乏监管措施。监督管理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缺乏监督措施的现象。纵观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发现事业单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未设立内审部门,导致其内部约束能力不强,监督存在形式化;管理不够到位,使得财务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及管控,由此还会引发诸多的财务问题,使得事业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第四,不规范的支出审核。在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的过程中,经费支出核算作为其中主要的重点、难点,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才能够很好地规范单位经济事项的确认与计量。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核算报告中无法体现出这一部分内容,其主要原因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强,无法有效地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求;单位没有明确区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这两者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淆,并且有的单位会计科目使用上还不够明确,有的还出现了核算科目与实际业务内容不符的情况,有的支出项目还与部门核算科目口径不一致。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策略

(一)强化预算管理,这是会计核算的前提

强化预算管理是会计核算展开的重要前提,可以更好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由此为会计核算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需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性,并借助单位实施信息化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来达到强化预算管理的作用。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化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打造一体化的财务预算管理平台,利用平台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屏障,促使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能够紧密联系且实现相互协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其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功能,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公开化、透明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实时跟踪财务的日常资金流水,来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有效落实。

第二,创新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是决定事业单位能否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制度和措施,需要单位相关人员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发动各部门积极参与到核算工作中,与事业单位日常的基础工作相结合,实现预算管理理念与管理观念的全面渗透,落实预算编制的先由上而下、后由下而上的全面贯穿,以此来提高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其中存在的不必要经济损失,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财务工作制度,帮助会计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使权利与责任的相统一,并对财务处理的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制定与落实完善的财务处理流程,严格要求财会人员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实现有效且有序地展开,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第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是决定预算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通常情况下,在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之前,事业单位需要对单位内部的资产、负债收入以及支出等综合事项开展全方位的自查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单位需要研究上半年预算批复与实际的执行情况,了解其中存在的差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根据实际的执行难度来划分项目支出。坚决遵守早计划、早安排的预算编制原则。同时,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制度要求财务人员能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研究预算期内每项支出的必要性以及数额大小的变化,按照每个项目的收支范围及其标准,合理测算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并按照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年度任务,再根据任务难度来合理地分配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政资金的支出损耗[1]。

第四,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预算管理执行力度是决定预算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需要事业单位切实保障预算的完整性与预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切实满足现阶段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趋势需要,保障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渗透到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中,确保预算管理可以实现有效的执行。从根本上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通过在事业单位内部全面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强化财务人员接受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落实预算管理制度,确保预算管理能够得以有效执行,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对此加以监督,然后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来对财务人员加以有效约束,确保预算执行的力度与质量。

(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第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落实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所在,所以需要单位相关人员在事业单位中做好会计的基础工作,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是完善会计核算制度,落实规范管理。在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需切实满足现阶段事业单位实际的资金需求,确保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全面渗透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以此为依据,单位财务人员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实现规范化会计核算工作的落实,由此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及其效率。例如,可以根据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实际情况,根据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落实相应的责任制度,将会计核算与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相结合,通过落实奖惩来对财务人员加以约束,确保单位财会人员实现规范化管理,保障会计基础的工作质量[2]。

第二,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提升专业素质。单位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所以需要对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发展加以高度重视,通过在事业单位内部完善培训考核机制,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措施来促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发展。例如,在事业单位内部积极落实思想道德教育,强调财务人员职业修养与职业精神的培养。通过邀请专业人员来单位进行宣讲,让单位财务人员从中学习先进的会计核算观念及其方法,并且总结会计核算经验,然后按照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调整,从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会计核算方案。或者结合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展开评价,并根据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助力单位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由此保障单位财务人员能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为事业单位展开会计核算奠定坚实基础[3]。

(三)完善会计核查监管机制,这是会计核算的必要保障

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管机制是事业单位展开会计核算的必要保障,首先需要事业单位从根本上处理好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做好财务收入和支出的管理,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收入的集中规范管理,使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避免资金损失。而会计管理则是对会计主体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核算和监督,能够及时反映和监督财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为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4]。相对来说,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管理职能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但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会计管理归属于财务管理,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者之间的管理功能,全面保障资金的核算、监督、规划及控制[5]。其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会计核算监管制度,并赋予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团队相应的监管权责,监管团队能够以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作为依据来展开全面监督管理。同时,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会计核算人才专业培养,组建高质量的核算监管团队,使其能够有效地执行会计核算监督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进行全面监督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监管队伍可以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为基础进行财务风险评估,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从根本上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6]。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事业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代表着国家发展的能力,更决定着国家经济建设水平。通过充分挖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并做好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长效可持续化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围绕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明确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并认清当前事业单位实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以此保障事业单位能够实现健康长效发展。

相关链接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银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住房公积金中心等。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一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其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