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三维向度

2023-03-05 05:38熊华军魏星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话语语境研究生

熊华军 魏星星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三维向度

熊华军 魏星星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是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包含教师话语语境的融合、教师话语内容的统合、教师话语方式的合用三个向度。从教师话语语境的融合向度看,可通过教学话语语境历史与现实的弥合、课程话语语境显性与隐性的结合、个人话语语境宏观与微观的重合来实现;从教师话语内容的统合向度看,可通过教学话语内容事实与价值的共生、课程话语内容学术与政治的共在、个人话语内容理论与生活的共存来实现;从教师话语方式的合用向度看,可通过教学话语方式刚性与柔性的并济、课程话语方式单一与多样的并蓄、个人话语方式有形与有态的并融来实现。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三维向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话语(以下简称“思政话语”)创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创新话语体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在全国大中小学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话语的“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这些重要会议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不仅提出了新任务,还指明了新方向。当前学界多从外显性和内生性两个层面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但将这两个层面结合起来研究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甚少。就外显性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应围绕话语语境、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三个方面开展,观点如下:高校思政课话语创新少不了思政课教师对话语语境和话语方式的创新[1];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应包括对话语方式和话语内容的创新[2];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应涵盖话语语境、话语内容、话语方式[3]。就内生性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应围绕教学话语、课程话语、个人话语三个方面开展,有如下观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离不开对教学话语的创新[4];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少不了对课程话语和个人话语的有益探索[5];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也不能缺失对个人话语的思考[6]。基于此,本文从外显性和内生性两个层面相结合的角度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三维向度予以探讨。

一、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语境的融合向度

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语境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用话语进行说事时所特有的语言环境”[7]。任何话语都有属于自己的语境,并受到语境的制约,良好的话语语境能增强话语表达的情感因素,达到以情见境,以境生情的效果。受传统思政话语语境认识的影响,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语境仍未脱离严肃性、单一性的一元境域,话语的说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依旧处于被弱化的境地。新时代倡导活泼性、多样性的话语语境,规定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语境应与过去的一元境域相疏离,以多元化语境相融合的方式回应话语被弱化的境遇。基于此,本向度通过弥合历史与现实的教学话语语境、结合显性与隐性的课程话语语境、重合宏观与微观的个人话语语境,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的话语语境的融合向度予以厘清。

1.教学话语语境:“历史”与“现实”的弥合

历史性的教学话语语境即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内容的讲授是基于一定历史语境而展开的。传统的思政话语语境有其特定的历史性,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性语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意义感。但由于“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产生的各类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当代社会出现了‘过度否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意义的现象”[8]。受此现象的冲击,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出现了“去历史语境、片面追求现实语境”讲授思政内容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方式上,追求现实语境下的简单罗列或经验式表达;在原则上,以求新、求时尚取代对思政话语的求实性解读;在理念上,以现代视域对思政话语做单向度诠释;在形式上,以简代繁,以轻松话语应对思政话语厚重感的表达。这种倾向易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失去存在的原始根基,没落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世界,易导致研究生对思政话语的理解变得有叶无根,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现实性的教学话语语境即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内容的讲授是基于一定现实语境展开的。新时代思政话语语境有其特定的现实性,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只有在特定的现实性语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才能有效满足研究生的价值需求。“在传统教育思维观规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建构多局限于对教育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知识体系的记诵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忽视对教育对象所处生活现实世界、精神成长与意义生成等价值层面的沉思。”[9]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易导致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去现实语境、片面追求历史语境”讲授思政话语内容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方式上,偏好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空洞说教;在原则上,以求实取代对思政话语的求新、求时尚性解读;在理念上,以传统视域对思政话语做单向度诠释;在形式上,以繁代简,以沉重感对思政现实内容进行揭示。这种倾向易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失去存在的现实处境,沉溺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世界,易导致研究生对思政话语的理解变得有根无叶,陷入知其源却不知其所然的境地。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语境的创设既要将历史性语境作为根,又要将现实性语境作为叶,只有弥合二者,研究生对思政话语的理解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在内容上,既要基于历史语境,概括并提炼出具有现实性的思政话语;又要基于现实语境,主动“吸收、整合传统思政话语资源,以增强其纵深感、深刻性及系统性”[10]。②在原则上,要在求实的基础上对思政话语作求新、求时尚性解读。③在理念上,应以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域对思政话语作双向诠释。④在形式上,要有繁简,注重对思政话语厚重感和现实感的双重揭示。

2.课程话语语境:“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显性的课程话语语境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话语营造出来的一种言语环境。显性的课程话语语境多依靠语言形式来营造,这种营造方式较为直观,寻求教育对象对思政话语的直接领会。“由于近年来营造课程话语语境的隐性方式的快速发展以及表现出的良好教育效果,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扬‘隐’抑‘显’的思想倾向,认为显性的方式传统性太浓,应该逐渐减少这种无用的‘形式主义’。”[11]这种思想倾向导致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去显性语境、片面追求隐性语境”讲授思政课现象的发生。这种现象体现在方式上,突出对非语言形式的表达;在内容上,突出对实践性内容的选择。这种现象易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课程话语疏离于存在的理论境域,易导致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话语体验度的下降。

隐性的课程话语语境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用“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等实践层面的课程话语”[12]营造出来的一种言语环境。隐性的课程话语语境多依靠非语言形式来营造,这种营造方式较为隐蔽,寻求教育对象对思政话语的间接领会。受以显性方式营造课程话语语境的观念禁锢,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去隐性语境、片面追求显性语境”讲授思政课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体现在方式上,突出对语言形式的表达;在内容上,突出对理论性内容的选择。这种现象易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课程话语疏离于存在的实践境域,易造成研究生对思政教育课程实践话语体验度的下降。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课程话语语境的创设既要以显性语境为主,又要以隐性语境为辅,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研究生体验到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真正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话语的完整体验。因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在理念上,既不能仅靠语言营造课程话语语境,又要合理创设适合逻辑思维方式、契合研究生领悟能力的课程话语语境;②在方式上,既要注重语言形式的表达,又要注重行为、神态、动作等非语言形式的表达;③在内容上,应注重创设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的课程话语语境。

3.个人话语语境:“宏观”与“微观”的重合

宏观的个人话语语境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倡导集体主义,国家利益、他人利益至上等人民伦理话语”[13]的宏观认知所铺设的话语语境。由于宏观的个人话语语境不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话语如何,而重点关注个体如何遵循并落实已有的宏大伦理规则和集体逻辑,因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对其进行铺设时,难免会出现“去微观语境,片面追求宏观语境”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方式上,偏重话语的宏大叙事,轻视话语的微观叙事;在内容上,偏重抽象的政治性话语和价值倾向性话语,轻视个人的生活性话语;在理念上,偏重理论层面的教化,轻视个人生活实践层面的指导。这种倾向易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脱离其存在的生活环境,与微观的个人话语语境相隔绝。

微观的个人话语语境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内心世界话语的关注而铺设的话语语境。由于微观的个人话语语境“悬置了抽象性的政治性话语和价值倾向性话语,希望能从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能性途径”[14],因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对其进行铺设时,难免会出现“去宏观语境,片面追求微观语境”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方式上,偏重话语的微观叙事,轻视话语的宏观叙事;在内容上,偏重个人的生活性话语,轻视抽象的政治性话语和价值倾向性话语;在理念上,轻视理论层面的教化,偏重个体的个性化和自由化,能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自我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困境。这种倾向易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脱离其存在的理论框架,与宏观的个人话语语境相隔绝。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语境的创设既不能失却宏观,也不能缺失微观,只有重合二者,才能实现研究生对思政话语在理论与生活层面的双重体验。因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就方式而言,既要秉持逻辑推理式的宏观叙事,又要秉持能增强“体悟、理解、形象、感动”的微观叙事[15]。②就理念而言,既要关照研究生的生活际遇,又要满足其对理论话语的学习需求。③就内容而言,既要选择满足研究生学习需求的理论话语,又要选择满足其现实需求的生活话语。

二、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内容的统合向度

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内容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传递出的思政话语信息的总和,包含内核和外围两个方面。“内核是思政话语的核心内容,主要由灌输话语、宣传话语、说服话语等思想话语内容构成。外围是思政话语借鉴和汲取其他学科领域话语的重要场域,主要涉及政治话语、道德话语、哲学话语等。”[16]“受传统思政话语内容生成的时空限制,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思政话语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着话语内容的‘离散’境遇”[17],不是偏重思政话语的内核,就是偏重思政话语的外围,造成了思政话语内容的整体性的破坏。新时代旨在追求“话语内容的多维度统合”[18],规定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内容应遵循统一原则,以实现多维话语内容的交融。基于此,本向度通过对事实与价值的教学话语内容的共生、学术与政治的课程话语内容的共在、理论与生活的个人话语内容的共存性描述,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内容的统合向度予以厘清。

1.教学话语内容:“事实”与“价值”的共生

事实性的教学话语内容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学生所传达出的事实性的话语内容。依时间来划分,事实性教学话语内容可体现为曾经实存的和当下正存的。曾经实存的是已发生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当下正存的是当下正发生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依空间来划分,事实性教学话语内容可体现为以不同形态存在的思政话语内容,如革命性、改革性等的思政话语内容。事实性的教学话语内容偏重对事实的呈现,教育对象通过对事实性的教学话语内容的学习可以增强依实释理的能力。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易出现把“事实性教学话语内容奉为圭臬”[19],偏轻价值性教学话语内容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于理念上,就是将事实性话语内容当作说教式话语内容来呈现;体现在方式上,就会偏重思政话语内核式表达;体现在标准上,就会注重事实标准的选择。这样的倾向会导致研究生对价值性教学话语内容的领会浮于表面,很难深入领会事实性教学话语内容所要传达的真正意蕴。

价值性的教学话语内容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学生所传达出的价值性的话语内容。依类型来划分,价值性教学话语内容可分为“国家利益层面的话语内容,社会发展需求层面的话语内容,个人的价值、情感、道德、发展等利益层面的话语内容”[20]。价值性的教学话语内容偏重对事理的呈现,教育对象通过对价值性教学话语内容的学习可以增强依理释义的能力。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也易出现把价值性教学话语内容奉为圭臬,偏轻事实性教学话语内容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于理念上,会将价值性话语内容当作说理式话语内容来呈现;体现在方式上,会偏重思政话语外围式表达;体现在标准上,会注重价值标准的选择。这样的倾向会导致研究生对价值性教学话语内容的领会虽能入乎其内,但也难免陷入对事实性教学话语内容了解不足、理解不深之境。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内容既离不开事实,也离不开价值,只有将二者当作共生体,才能有效增强思政话语的教化力度。为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就理念而言,应树立在事实中找价值,在价值中找事实的话语理念。②就方式而言,一方面,既要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又要关注个人价值等利益问题,统合事实与价值的教学话语内容,构建二元共生的教学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应摒弃高大上、理想化的教学话语内容,从研究生的价值需求出发,使说理与说教相统一。③就标准而言,要注重事实标准与价值标准的双重选择。

2.课程话语内容:“学术”与“政治”的共在

学术性的课程话语内容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面向学生所传达出的具有专业性和概括性特征的课程话语内容。“学术性的课程话语能起到升华人们理解力和学识认知的高度,是其他课程话语所不具备的”[21]。受高校思政话语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制约,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重学术性课程话语内容,偏轻政治性课程话语内容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于理念上,会专注对思政学术话语的考究论证;体现在方式上,会注重对思政学术话语的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辨;体现在标准上,会注重学术标准,降低政治标准。这样的倾向会导致研究生对思政课程话语内容的领会浮于学术层面,而难以从政治层面深入领会其所内含的铸魂塑形性。

政治性的课程话语内容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或文本,面向学生所传达出的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课程话语内容。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首要遵循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课程话语建设的性质和方向”[22]。政治性的课程话语内容传达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彰显出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立场”[23]。因为高校思政话语内容的严肃性和思想性的规定,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易出现偏重政治性课程话语内容,偏轻学术性课程话语内容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理念上,会专注对政治性话语的讲授;体现在方式上,会注重对政治性话语的机械灌输和记忆;体现在标准上,会注重政治标准,降低学术标准。这样的倾向会导致研究生对思政课话语内容的领会虽能从政治层面予以深刻理解,但难以从学术层面领会思政课话语内容的理论魅力。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内容既离不开学术,也离不开政治,只有将二者当作共在体,才能增强思政话语的教化效度。为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就理念而言,既要专注对学术性的课程话语内容的讲授,又要关注对政治性的课程话语内容的讲授。②就标准而言,既应有学术标准,又应有政治标准。③就方式而言,一方面,应立足于政治性的教化和引导,摒弃有低俗意蕴的非政治性的课程话语内容;另一方面,又应有具体分析、批判传承的正确姿态,防止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传统在塑造研究生思想观念上的失语。

3.个人话语内容:“理论”与“生活”的共存

理论性的个人话语内容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内容用个人话语表达出来的话语内容。依形态划分,理论性的个人话语可体现为政治性的和学术性的;依载体划分,理论性的个人话语可体现为教案性的或学案性的。理论性的个人话语内容是指导个体生活实践的话语内容,是最基础的个人话语内容,起着丰富个体经验、指导个体发展的作用。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话语内容的选择上,易出现偏重理论话语,偏轻生活话语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理念上,会注重个人话语对理论话语的诠释;体现在方式上,会使用逻辑推理、经验罗列、语句思辨的方式对理论话语做机械式解读;体现在标准上,会对理论话语爱不释手,对生活话语漠然置之。这样的倾向有助于研究生消解其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时的理论困惑,但也难免使他们陷入对生活性的思政话语内容表达不清、界定不明的困境中。

生活性的个人话语内容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用生活化的话语表达出来的话语内容。生活性的个人话语内容是源于个体生活的话语内容,是最基本的话语内容。生活性的个人话语内容多偏向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但往往缺乏考证,很难对思政话语内容做出准确理解。“受新时代泛娱乐化思潮及生活方式娱乐化的深刻影响”[24],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易出现偏重个人生活话语,偏轻个人理论话语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理念上,会注重个人话语对生活实际的诠释;表现在方式上,会使用直白、简明的话语对理论话语作生活化解读;表现在标准上,会对生活话语片刻不离,对理论话语置若罔闻。这样的倾向有助于研究生提高感悟生活话语的能力,但也难免使他们陷入对理论性的思政话语内容认识不明、理解不透的困境中。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内容既离不开理论话语内容对个人生活的指导,又离不开生活话语内容对理论的诠释,只有将二者当作共存体,才能使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内容功能最大化。故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在理念上,立足理论认同,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理论体系诠释并积极引导研究生的生活。②在方式上,善于借助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为理论性话语和生活性话语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促进研究生感知和领悟,推动其对理论性话语内容的内化并建构信仰。③在标准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体系为支撑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和素材进行归纳和提炼,形成通俗化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25]。

三、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方式的合用向度

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方式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话语进行表达的方式。任何思政话语只有被表达出来才算落地,才有被透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受传统的思政话语理念滞后的影响,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方式的表达出现了不到位、滞后等问题,影响着思政话语传播的有效性。新时代旨在追求话语方式的多维表达,促进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在方式层面的多元统一。基于此,本向度通过对刚性与柔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并济、单一与多样的课程话语方式并蓄、有形与有态的个人话语方式并融的描述,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方式的合用向度予以厘清。

1.教学话语方式:“刚性”与“柔性”的并济

刚性的教学话语方式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话语进行直接表达的话语方式。刚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偏重用“干货”来说服人,注重话语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以思政话语必须承载主流的理论思想、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作为表达的刚性,以科学化和论辩式的教学话语方式让学生熟知、接受和认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采用刚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话语的直观体验。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方式易出现重刚、失柔的倾向。这种倾向很容易漠视研究生的思政话语表达欲望和生活需求,降低思政话语有温度的传播。

柔性的教学话语方式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话语进行间接表达的话语方式。柔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偏重用情和文来化人,注重话语表达的生活化和故事化,多以协商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和认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采用柔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如果一味追求柔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就会出现话语方式失刚的倾向。这种倾向很容易造成研究生对思政教学话语无序、散乱和缺乏逻辑性的接收,降低思政话语有力度的传播。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表达既需刚性在场,又需柔性到场,二者并济,才能增强教学话语表达的穿透力。因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应积极培育话语方式刚柔并济的自觉意识。②对待“作为主阵地的‘红色地带’话语要有力,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立场坚定;对待拥有负面性东西的‘黑色地带’话语要锋利,不畏风险、激浊扬清、敢于回击;对待能有转换可能的‘灰色地带’话语要透彻,把握主动、辨伪求真、有效说理”[26]。③应做到“熟”和“活”。“熟”即要熟知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熟悉研究生的特点,熟练使用刚性的话语表达;“活”即教学话语的方式要灵活且多样,要使主题变活、互动变活、讲解变活,以此来柔化刚性。

2.课程话语方式:“单一”与“多样”的并蓄

单一的课程话语方式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用单一视角去解读课程话语的方式。单一的课程话语方式注重话语方式的唯一性,强调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不同思政课程话语的解读采用一种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采用单一的课程话语方式,也能增强学生对思政话语的直观体验,但常而用之,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枯燥且乏味的话语体验中。受对课程话语方式理解不深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易出现惯用单一方式、偏轻多样方式解读思政课程话语的倾向。这样的倾向易使研究生养成以单一视角去看待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模式,长此以往,易导致研究生丧失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多样的课程话语方式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用多样化视角去解读课程话语的方式。多样的课程话语方式注重话语方式的多维性,强调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不同思政课程话语的解读采用多种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采用多样的课程话语方式,能丰富学生对思政话语的直观体验。“在网络化普及的现时代,社会话语环境较之过去更加开放、复杂和多元”[27],出现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重多样方式、轻单一方式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程话语的方式选择上,就会出现要么基于思政教材编订者,要么基于意识形态话语形成者的现象。这样的倾向会造成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难以形成独特的课程话语方式,易导致研究生迷失于对课程话语方式的多样体验中。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课程话语方式既需正视单一的课程话语方式的不足,又需发挥多样的课程话语方式的优势,二者并蓄,才能增强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课程话语方式表达的效度。为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课程话语方式应结合研究生的话语需求,树立实现话语方式“单一与多样并蓄”的自觉意识。②应摒弃只重“单一”或只重“多样”性课程话语方式的理念。③对不同思政话语的解读在方式上应活用且多样,但对具有特殊情境的思政话语的解读在方式上应突出单一性。

3.个人话语方式:“有形”与“有态”的并融

有形的个人话语方式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话语的解读而采用的个人话语方式。有形的个人话语方式注重表达的形式性和逻辑性,如体现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连续型的话语方式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以回溯式的话语方式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和起因;以“剥洋葱”式的话语方式陈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五对范畴的内涵、特征及实践意义;以问答式的话语方式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和指导意义。有形的个人话语方式能有效增强研究生对思政话语逻辑的敏感性。由于有形的个人话语方式过分强调形式性和逻辑性,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有形”、轻“有态”的倾向。在这样的倾向中,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方式会处于封闭之中,研究生的个人话语表达也与开放相疏离。

有态的个人话语方式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话语的解读是基于一定情态而展开的。有态的个人话语方式注重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以坦诚的、尊重真相的、有勇气的、批判的、义务性的方式讲解思政课内容。“坦诚地说”意味着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毫无保留地说出真话。“尊重真相地说”意味着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善用事实案例说话,做到以事释理、以例释义。“有勇气地说”意味着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敢于直面思政课话语中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保持说真话的勇气。“敢于批判性地说”意味着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既要敢于对隐蔽性的错误思潮进行瓦解和渗透,又要敢于科学地批判各类思潮的落后之处。“守义务地说”意味着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能讲研究生所需、解研究生所惑的话语。有态的个人话语方式能有效增强研究生对思政课话语体验的丰富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一味追求“有态”,就会出现偏轻“有形”的倾向出现。这样的倾向使得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方式虽处于解封状态,但也易使研究生陷入对多样态个人话语方式的烦琐体验中。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方式既需有形,又需有态,形态合一、方式并融,才能增强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个人话语表达的实效。故此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须做到如下几点:①不能囿于形式和逻辑对思政课话语进行教条式的解读,不应忽视研究生的话语参与和互动。②要在“真、鲜、亲”中做到有态,要善用鲜活的语言和事例对思政课话语做到真信和真知性解读。③要贴近研究生的发展诉求,积极提升研究生对思政课话语的敏感性,形成对思政课话语理解上的“视域融合”。

[1] 吴海江.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 60-64.

[2] 李仕波, 张玲. 理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几个维度[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7): 86-89.

[3] 袁芳.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42.

[4] 温美平.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范式的转换[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15): 66-69.

[5] 崔华华, 张翼.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现代转型[J]. 理论探索, 2016(1): 70-74.

[6] 田建国. 思政教育需要清新话语[N]. 中国教育报, 2013-05-17(5).

[7] 林海峰. “视界融合”理论对思政话语传播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0): 11-14.

[8] 孙丽芳, 何祥林. 思政话语“意义危机”探究[J]. 社会主义研究, 2015(6): 29-35.

[9] 张翼. 现代性境域下高校思政话语及其转型[J]. 江苏高教, 2017(1): 46-51.

[10] 盛新娣, 杨丽. 关于思政话语针对性提升的辩证理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2): 27-32.

[11] 董娅. 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取向[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50-54.

[12] 何玉海. 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0): 130-134.

[13] 蒙良秋.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话语变革研究[J]. 教育评论, 2016(2): 16-19.

[14] 潘晴雯. 从说理走向叙事: 思政话语的转换及其意义[J]. 探索与争鸣, 2012(8): 73-77.

[15] 丁锦宏. 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03(12): 12-15.

[16] 邱仁富. 思政话语理论探要[D]. 上海: 上海大学, 2010.

[17] 侯勇, 纪维维. 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2): 31-36.

[18] 詹捷慧.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0): 73-75.

[19] 高鑫. 思政话语体系结构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7(3): 25-30.

[20] 刘余勤. 网络思政话语表达的“说理”逻辑和转换机制[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0): 77-80.

[21] 邵彦敏, 张春波.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话语重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1): 38-40.

[22] 李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4): 105-108.

[23] 徐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J]. 教学与研究, 2016(3): 86-91.

[24] 谭江林. 高校思政话语去“泛化”的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6): 54-55.

[25] 洪波. 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沟通[J]. 教育评论, 2011(1): 52-55.

[26] 杨威, 谢丹.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政话语创新的启示[J]. 学术论坛, 2019(6): 116-121.

[27] 曹峰. “正向话语”讲述与“逆向话语”诱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学生政治认同[J]. 当代青年研究, 2017(5): 25.

熊华军,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兰州730070;魏星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730070。

10.16750/j.adge.2023.01.008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话语创新研究”(编号:20VSZ115)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话语语境研究生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跟踪导练(三)2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