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逸琦
旭日缓缓升起,给万物裹上一层金边。几棵海棠树静静地伫立在晨曦中,一朵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开得大大方方,热热闹闹。凉风徐徐拂过周遭的春意,一老一少拎着篮子走在菜园的小径上。
“你看这些菜生得多好!”奶奶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我从来没有这般地亲近地里的蔬菜,这些每天都能在饭桌上看见的东西。轻轻踏上那泥土,湿润、松软,心中竟平添了几分妥帖和安然。举目望去,各式各样的豆子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扩充着自己的地盘。莴苣拱出来,挤眉弄眼,叶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包菜胖墩墩的,不起眼的它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展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在认认真真地赴岁月之约,心无旁骛地走向生命蓬勃的春天。
奶奶一面带着我采豆,一面絮絮叨叨地念着:“豆子要采下面的才好,不要采那些瘦瘦的,那些还要长呢。哝,像这样的。”她弯腰采下一个圆滚滚的豆荚,在我面前晃了晃,“千万不要乱采啊!可别把我辛辛苦苦种的好豆全糟蹋了,而且烧豆饭也不能用太嫩的豆!”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探进那蓊蓊郁郁的绿叶中,抓住一个肥肥的豆荚,一使劲,它便跳进了我的掌心。就这么一次次地弯腰,伸手,用力一揪,一丢,篮中很快就躺满了豆荚,你挨我,我挨你,变得沉甸甸的。
垂眸,無须放大镜,那豆荚上细细的绒毛已纤毫毕现。轻轻剥开一个,蚕豆粒粒饱满、晶亮,白白的两荚充盈着水分,捧着它就好似揣了一抔春意于怀。再剥开一个……嗯?怎么豆子长得不一样?我挠了挠头,举着两样豆子飞奔向奶奶:“奶奶,为什么豆荚长得一样,剥出来的豆却一种是蚕豆,一种是豌豆?难道蚕豆是豌豆变异成的,就像豆叶上会长出‘豆耳朵那样?”“傻孩子,”奶奶的脸笑得缩成了一团,“什么变异不变异,这两种豆是不同的。蚕豆荚上有很多细细的毛,摸起来比较糙;豌豆荚上没有毛,摸起来比较滑。你拿几个出来瞧瞧。”我拎着豆荚仔细观察对比一番,果然如此。
我感慨地望向奶奶的侧脸:奶奶小时候,家境清苦,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回家干农活,或许在学业上,小小的我已胜她一筹,但在其他方面,生活已经教给了奶奶无数在教科书上永远领悟不到的学问。其实,学问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中,更存在于大自然每时每刻的风吹草动、花开花落中。
豆饭的清香渐渐氤氲开来,轻纱似的将我笼住。又想起奶奶教我的蚕豆与豌豆的区别,其实,大自然生长的又岂止是关于豆的学问呢?心底忽地浮出一句话:脚踏大地、贴近自然,一定会磨砺我们的青春,使我们的人生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华,而这光华也必将与我们的时代交相辉映。
懂了,真的懂了。
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能带给我们学问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人和一本本教科书,还有生活与自然。你看,虽然奶奶因为家境清苦而耽误了学业,但她在岁月的打磨和用心的观察总结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知识。在这个小小的菜园里,奶奶给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豆子要采下面的才好”“烧豆饭也不能用太嫩的豆”“蚕豆荚上有很多细细的毛,摸起来比较糙;豌豆荚上没有毛,摸起来比较滑”……这些知识或许教科书上会有涉猎,但远远不及奶奶现场演绎得灵动而深刻。此情此景,我们也不禁感慨:只有打开心窗,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生活中,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脚踏大地,收获实践带来的知识与学问。
【适用文题】这也是课堂;行走间,我发现______;大自然教会我……
(高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