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莹
人们似乎总是过于追求事物背后的意义,一定要仔细考量每一件事有用或无用,有用的得到推崇,无用的遭到批驳。但我想,有时我们需要将目光从有用无用身上移开,剥离意义地生活。
有用和无用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兩个地带,它们往往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生转换,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正如梁文道所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们总是需要接触一些认知或者需求之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往往因为暂时没有显现出可供利用的实际价值而被判定为“无用”,但这些“无用”之物有时又会在人生的某个岔路口发挥作用。比如学生时代培养的某种爱好,未必会对他的学业产生促进作用,却有可能在他未来的职业中发挥作用。所谓的“无用”,或许只是当下的我们以一种过分狭隘的、短浅的目光对事物做出的片面评定。
然而,总是用“有用与无用”的目光来衡量某一件事,或评判某一种生活姿态,实质上是源于人们对于意义过分执着的追求。人们总是太过迫切地想为每一件事下一个定义,为每一个瞬间设置一个精准到字句的意义,却又总是忍不住向外张望,在对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以更加功利的、急于求成的目光去审视当下的每一件事,却忽略了向内的、对自身时刻细致入微的体察和审视。如此,这样得出的“意义”与“有用”,真的对我们自身有用吗?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只是我们隔着橱窗望见的他人所拥有的美丽装饰品,只是我们用来追逐他人的一种错觉的“有用”之物呢?我们是否已经疲于这种永无止境的追逐、攀比,却由于缺少这些被我们定义为“无用”的停顿时间,来反思和停止这种行为呢?
由此来看,有用与无用之间的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界定呢?我想,只有不过分纠结于每件事的意义,放下对于“有用”的执着,把更多精力放在事情本身,才能真正找到一种平和、安宁。
诚然,我们需要为人生确立某种意义,但这并不急于一时,也并非在某个瞬间突然实现。这是一种长久的、持续的追寻,是在长久的摸索中埋下一条暗线,然后在回首时构成某种呼应和升华。在找寻意义的路途中,我们不必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不必担忧我们抓不住意义骤然迸发的瞬间。如果将人生比作向前航行的小船,那么有用的事物就像发动机和船桨,推动我们向前走,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这么一些看似无用的时间、看似无用的事物,来让人生短暂的停泊与歇息。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无用的事物,每一件事物都必然存在着或明晰或潜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我们总是太急于用功利的目光去审视一切,只是我们太害怕虚度时日。
有用与无用,其实都在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光明的地带。那么,或许我们不用过分纠结于有用或是无用。剥离意义地生活,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眼前的道路,更长久、更坚定也更有力量地走下去。
(指导教师:邬双/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