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煦峰
(甘肃一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物造型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公共建筑,如写字楼、学校、酒店、商业中心等,部分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跨度较大、自重较重,施工时风险较大,对模板支撑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如今,建筑领域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以较为成熟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为主,模板体系采用木方龙骨搭配木模板,共同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工作,施工期间若出现架体不稳、失衡、倾覆等现象,必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工程各方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筒体的施工技术相对简单,是在保证墙体模板垂直度与轴线偏移等相关数据的情况下,连接好内外模板,并对内外模板进行整体加固及支撑加固。而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前考虑预埋件与固定孔的实际位置,将预埋件固定在钢筋上后,再进行封模。另外,支撑体系中梁也非常重要,其材料选择大致与柱相同,都是用无疤结的松木方作为现浇板的楞木,松木大方作为梁底,肋的选择同样是10 槽钢,但要注意在模板之间使用平头螺栓,以便于连接材料之间的缝隙。
板的施工技术要与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相结合,具体施工方法如下:第一,根据施工放线情况给模板编号。第二,调整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安装完第一块模板后,将钢管与勾头固定,方可安装第二块模板,检查好模板间的缝隙宽度,并结合整体垂直度与水平度进一步调整,方可继续安装。第三,用角钢充当围檩,连接内外模板与柱的侧面模板,并保持500mm 的间距。第四,拼装并验收内外模板的水平度与垂直度。第五,拆除模板,拆除期间为保证成品完整,应加强施工管理,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安装、拆除等工作,切记不可强行拆卸,工作人员不能撬动或晃动模板。另外,模板的起吊与胶合板施工对模板安装意义重大,应避免模板损伤,可涂刷一层隔离剂备用,以保护板面。
在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中,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相关要求,混凝土柱模拆除后,要保证其成型后的尺寸和颜色等达到规定标准,严格控制模板自身密闭性,保证下料拼装的尺寸精确无误。另外,材料选择方面,10 槽钢不会因梁的横截面尺寸问题引起模板形变,可有效保证集合形状,而松木具有形变小、韧性好、强度高的优势,因此,通常是使用10 槽钢充当支撑体系中柱的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浇板多选择无疤结的松木方充当楞木,合适的松木大方也可作为柱的材料。
在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模板的设计非常重要,不仅要满足项目具体施工情况,还要采用单元划分法将整体划分成多个模块进行拼接,这种措施要确保模板安装与施工标准一致。模板选择应考虑多方面问题,以保证后续施工阶段模板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安全。首先,设计时要保证拼接缝在一条直线或曲线上,进而保证项目的施工效果,提高模板刚度及承重能力,使构件表面曲率顺畅过渡。其次,施工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模板质量和刚度符合施工需求。最后,施工人员要先将项目特点与施工难点结合,再开展施工工作,以选取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使模板形状等参数满足施工要求。
(1)放线定位。(2)绑扎钢筋、隐形检验、清理浇筑混凝土杂物。(3)设置模板定位塑料套管、预埋线管、线盒,安装好预埋件。(4)安装模板配件,并涂抹脱模剂。(5)搭建专门的操作平台。(6)设置复核模板控制线,在砂浆位置进行找平处理。
首先,模板施工放线要以相关要求为依据,给各模板编号,然后采用吊装的方式将模板嵌入相应位置,并调整方位和角度。其次,使用定位塑料套管加穿墙螺杆进行周转段螺栓的初步固定处理。检查和调整模板的拼接缝和垂直度,调整完成后锁紧螺母。柱模需要在调整好横截面尺寸后,利用夹具对拉螺栓锁紧柱模。最后,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支架是否支撑稳固,针对稳固程度不佳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部门的负责人员要先确认混凝土作业的前提条件,签署混凝土浇筑确认证明,方可浇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与梁板的混凝土浇筑过程,要先浇筑柱部分的混凝土,再浇筑梁板部分的混凝土,且浇筑环节要满足专项作业实施方案标准,同时,保证支撑体系均匀受力,以免模板支撑体系出现失稳隐患。除此之外,浇筑期间要有专人观测模板支撑体系,一旦发现松动、变形等问题,要立刻停止浇筑,撤离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加固。
模块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拆模,此阶段需要严格把控拆模时间,保证墙体不会出现起皮、掉角后再进行拆模工作。拆模流程如下:
(1)用工具把穿墙螺母松开,在墙体中拿出穿墙杆,以适当力度敲击夹具的夹爪,让支撑结构逐渐松懈。
(2)让墙体与模板慢慢分离开。
(3)松开对拉螺栓和模板夹具,并调整好柱模支架的侧向钢管顶撑和可调丝杆,让混凝土面和柱模分离开。
(4)将混凝土模板放在地面上,清理杂物,涂抹适量的脱模剂,回收处理,以便于二次使用。
要想保证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符合相关标准,应先比对模板的设计内容与制定标准,检测参数的精准性。在制订设计计划期间,如果计算参数设置不精准,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模板施工出现安全风险。现如今,混凝土模板施工环节的很多流程都没有按照既定的设计计划进行操作,导致构建的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而且在承重参数设计方面也未体现科学性,计算误差较大,导致实际的混凝土模板施工中存在安全风险。
首先,在修建工程期间,未充分结合操作规程规划各角度的杆体。从混凝土模板的角度而言,横向杆体的合理规划会给纵向杆体的定位提供侧向支护力,以达到拉近纵向杆体间距的目的,且纵向杆体的荷载性能也会明显增强。如果在模板支撑体系加装环节未加入横向杆,会减弱模板支撑结构的荷载性能。其次,在工程需求方面,存在纵向杆体加装参数不科学的情况,且纵向杆体的间距超出相关标准。如果间距数据超出横向杆悬臂范围,极易改变支撑体系的纵向荷载性能。在模板支撑体系加装环节,未充分结合制定标准设置垫片和横向杆,或在作业环节未先了解地基结构的荷载性。如此一来,若纵向杆体的角度始终不变,极易导致地基结构存在形变风险。最后,大部分模板支撑体系都属于扣件加装模式,往往要将立杆对接转变为搭接加装模式,让立杆在支撑体系中存在离心受压状态。
虽然我国建筑施工规程中明确了模板支撑构件的规格数据,但通过分析近期状况得知,工程修建时经常出现安全问题的施工企业基本都使用了规格未达标的构件。同时,一些建筑企业在管材等物料运至工程现场前,未严格检查其质量,且没有结合制定标准抽检其他构件,使未达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投入工程修建环节,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其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技术相对复杂,施工难度增大,且诸多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在正式施工前要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此外,在施工现场要合理安装警示灯等设备,使施工人员能够时刻、清晰地观察现场,为监察人员提供便利。浇筑时,现场任何人不可随意走动,且要设置载荷标志。
混凝土模板建造完成后,其整体性相对较强。在实际建设期间,对其要求高于一般混凝土。由于混凝土体积偏大,为确保充分成型,每一项材料都必须达标。浇筑结束后,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成型凝固设计标准要求。由于具有支撑条件,因此,能够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使其≤295mm。此外,构建支撑体系时,无论是模板建设还是脚手架搭建,均需达到设计要求,且要配备专门验收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施工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现场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在模板支撑体系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避免使用伪劣产品。同时,在实际模板支撑体系建设中,要根据规范标准进行全面检测,禁止使用劣质材料,严格控制重复利用的钢管及扣件质量,若存在质量缺陷应及时销毁处理,严禁送入施工现场。此外,由于市场上的材料难以保证质量,因此,应更加清晰地设置相关管理工作的职能范围,确保管理工作更加标准、规范,从而进一步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施工过程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确保参与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证件完备,确保技术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二,正式启动施工项目前,专业人员应与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等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在具体工作环节收录指定数据信息。在物料运至工程现场时,检验材料质量,待确认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后,将材料放置在指定区位。第三,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及相关标准控制立杆底部搭设质量,认真完成纵、横向水平杆塔搭设。同时,双向铺设节点处,提高顶部水平杆布设质量。第四,严格控制超出立杆部分,加强管理剪刀撑布设质量,确保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布设达到预期要求,并采取高效的构件连接方式,提高剪刀撑杆件的稳定性。第五,在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设计中,要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合理编制设计方案,重点审查、管理各专项方案,提高验收的整体质量。第六,混凝土模板安装材料外表的规整性和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要在立杆基底区位上加装适宜的垫片,以保证立杆结构的稳定性。第七,应以制定的标准为参考,合理设定纵、横向剪刀撑,并与模板的基底结构处于同一平面。混凝土模板要始终保持完整,加装过程必须与吊装机械和升降台等设备相联合,并高质量地开展安全防护工作,安排专职人员监督模板加装作业过程。第八,在模板框架加装结束时,建筑企业要立即检测加装质量。在确定指标时,应将监测数据信息整理成报表传递至工程监理组,监理组在接收到验收申请后,应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比对立杆间距、基底结构,检测剪刀撑的布局均衡性和稳定性,在确定以上所有检测项目都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正式开展后续作业流程。
综上所述,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对施工方式与施工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配备优秀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还要全面、深入地勘察施工现场,掌握现场具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此外,要进一步落实安全对策,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