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研究
——以贵州警察学院法学专业为例

2023-03-03 03:11贵州警察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层面学术

林 苇(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当下新建本科院校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力求以毕业论文质量为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但是当下仍存在较多需要提升之处,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检验人才培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1]笔者试以贵州警察学院法学专业为例,探索如何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保证办学质量,培养符合学院定位与需求的德法兼修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一、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题

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本科法学专业的学生如何完成一篇质量达标的法学毕业论文,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一环,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从结果分析,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不高。以贵州警察学院2018 级法学专业学生为例,虽然有的毕业论文质量较好,但必须承认,仍有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特别是成绩靠后、能力较弱同学的毕业论文撰写存在较大困难,还有个别同学由于态度与能力问题,毕业论文属于勉强过关。从过程分析,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综观整个毕业论文的过程,在开题、指导、答辩等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责任不明、制度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既有指导老师层面的问题,也有教学管理能力层面的问题,这种指导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层面的双重不足,也影响了整个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进展和质量。

上述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法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仍然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法学专业的国家质量标准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人才培养的应然要求与毕业论文质量的实然现状之间的差距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学士学位评估工作和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希冀顺利通过上述评估工作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故解决上述问题有助于以评促建。

二、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从学生层面分析,能力仍待提升

在主观层面,学生不太清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学生进入本科教育后,所获得的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讲解待细化。毕业论文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完成一篇质量较好的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的主要目标,因此,理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长期的培训和训练,为完成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事实上,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并未涉及到与此内容密切关联的任务,而是主要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接受到的专门的学术训练较少,也未完成过相应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作。从学生未入门至需要尽快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本科学生论文,二者之间的过渡较少,所需要跨越的台阶较高,学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迈开这个较陡的坎,这种客观能力的不足既使学生极易缺乏信心,也使学生难以在论文写作中获得自我成效感,虽然也想很好地完成此任务,但如迷失在大雾里,不知如何才能找到有效的路径提升能力完成此项任务。

在客观层面,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即第7、8 学期面临着现实的就业备考压力。首先是参加每年9 月、11 月的全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客观题和主观题考试,然后是参加国家、省、地的各类公务员招考,这些考试一般要持续到第7 学期结束和第8 学期,使学生宝贵的论文撰写时间被压缩。在多重压力下,学生易将其认为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放在首位,而将虽重要但不算紧急的事往后推迟。由于全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一种淘汰性考试,竞争性较强,淘汰率较高,而毕业论文虽然学校和老师都强调很重要,但是淘汰率低,所以学生自然会根据两种任务的不同特性而做出序位优先性的选择。

(二)从教师层面分析,指导论文的内驱动力较为单一

从高校教师的视角进行分析,其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比较遵守规则的一个群体,基于职业追求和传道授业之底线,大多数教师对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视为自身份内之事,能认真完成,但不能排除的是,有部分老师未能很好地完成此论文指导工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客观方面,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差,指导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也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差,一方面是对学术前沿了解不够,对现实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有限,使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的实质能力上有所不足。从自己会写到自己能教别人写,如何使教师能指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既有教师专业实力的问题,也有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后者多半处于自我探索阶段,在方法论和教学法层面有一定的缺失,以上原因导致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情况。

在主观方面,教师的内心驱动力不强。当下高校教师承担着多项教学方面的工作任务,迎接各类教学检查,在心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压力,在多种任务并存的情况下,教师即使在此项工作上投入极大的精力,其可能获得的回报也较有限,教师自然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导致作为人才培养检验工程的毕业论文写作,因为师生都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而难以获得一个绩优效果。

(三)从学校层面分析,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新建本科院校多数是从专科院校升本而成,升本之后,教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严峻挑战就是学校的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治理水平也亟待提升。后者也许相较于前两个原因系更为重要原因,因为个体总是在集体中存在,并受集体共同制定的规则的制约,其能对制度形成的反制和对抗较为有限,更多的时候是在遵循制度执行,制度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工作的生态,并从流程层面直接影响毕业论文撰写的最终质量。

1.激励和惩罚较为有限

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激励较有限。目前笔者所见的措施主要是评选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其他的激励措施较少,完成任务成为教师最直接的内心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虽然有效驱动教师完成任务,但是较难产生优秀的作品和成果。

另一方面是惩罚措施较有限。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有时成了一个良心工作,这种潜含在道德层面的长期激励回报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较为有限。而对于个别指导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现有监督与惩罚较为不足。比如有学生反映,个别指导教师不接电话,不愿意和学生联系。不审读学生提交的相关材料,以沉默作为对学生申请的反馈,以不作为的方式放任学生的任意行为,或对学生遇到困难之后的求助信号不予接收,如此行为显然背离了指导教师应尽的职责。如果教师对于学生有打骂侮辱行为,较易判断性质并做出处罚,但对于不作为行为的处理,则往往较难进行惩罚,特别是个别教师对于学生毕业论文完全不看,直接签字,如此给指导的学生带来较大困难。还有的教师不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建议,只叫学生修改却不指出应当如何修改,学生和教师之间关于毕业论文指导和撰写的权责利界限有待进一步晰清。

2.人才培养过程对毕业论文的前置关注不够

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都存在经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笔者认为学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有一个酝酿和不断转化的过程,但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仍存在不足。

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流程,为了更好地留下痕迹和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本科院校大都购买了专门的论文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又以知网系统为主,但如何进行流程设计是由各大院校自身决定,对于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到底应该控制在一个怎么样的繁简适中的程序方为合理?当下对流程的设计更考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治理能力,否则易产生非理性行为。如对于学术训练关注不够,新建本科院校对于如何有效地加强课外学术能力的训练还缺乏常态化的载体。这种常态化的载体既包括专门的学术比赛,也包括一些长期性的阶梯式的小学术训练,包括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过程中的作业小训练,目前以贵州警察学院为例,虽然在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中也明确规定有以小学术论文为内容的作业,在考试中也有采取学术论文方式来进行的,但就目前的执行状态来讲,采取此种方式进行考核和作业训练的教师较少,教师们仍然愿意沿袭惯性选用过往的考核方式来进行,因此在毕业论文开始前的前置性学术训练工作仍然较为有限,未能达到充分训练的程度。

三、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思考

(一)价值层面:强化重视毕业论文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发展理念来引领的。”[2]论文质量是检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是否符合国家基本标准的重要指征,只有建立在这一共识上寻求出路,同时在执行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前置性的规范学术训练为后期的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方能使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获得一个有效的共同认知,为后续执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新建本科院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摒弃专科教学时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认知,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即可,而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没有清晰认知;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即可,而应清晰认识到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的不同,将毕业论文撰写作为检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验收环节。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须认真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和指导的各项要求,提高对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学习力,通过对教学业务的学习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从学校、教师、学生各个层面均加强这种教育理念的更新。从理念上高度重视,方能实现从内容到规范层面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学生以更严谨的写作态度展开研究,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逻辑结构,科学的写作规范来开展毕业论文的任务完成,最终实现通过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育人标准。

(二)制度层面:完善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制度规范

完善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制度规范的核心在于设计相应的激励与惩罚制度。

1.从激励的层面分析

既包括对教师的激励,也包括对学生的激励。教师层面的激励应该对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即对学生获得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表彰,以学生的成绩来激励教师,如此,方有利于对教师积极性的刺激,从个体的心理状态来分析,除物质层面的需求外,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此对于学生优秀论文的评选以及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评选,有助于师生以荣誉为激励,以学术贡献和增加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使师生共同增强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的必要动力。

同时笔者建议可以将每年的优秀毕业论文辑集成册或收入论文集进行发表或者展示,也可以将其辑集成电子书,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优秀的标准内涵,一篇质量高的毕业论文应该达到一种怎样的应然状态,使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增加感性认识,同时也使一篇优秀毕业论文多元展现给下一届的学生,如此经年积累后,学生就可在榜样的激励下,自觉向此方向发展,有助于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形成良好的氛围,构建正向的价值激励并以此激发学生的信心。

学生们往往对自已的写作、思考和研究能力没有信心,特别是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但当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可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时,他们就意识到自已也有能力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且还会形成一种希冀追求卓越的思维方式,这种身边的榜样将会改善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生态,使其在毕业写作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模仿和学习对象,有助于形成良性的正循环。

同时注重紧密结合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力求做到以评促建,因为每一个新建本科院校都必然要面临严格的教学合格评估,此项评估工作中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又是其中关键一环,因此通过激励制度强化师生的内心驱动力是达至目标的重要路径。

2.从惩罚的层面来说

对毕业论文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要给予相应的惩戒。对承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来说,如果未履行职责,自然应受到相应的追责。如有的教师提出来说,学校如果认为其不负责,可以撤销其担任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但由于现实中担任论文指导教师虽然是一种资格,但这种资格带给教师的更多是一种任务,而非利益,因此取消资格,如同取消其本来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惩罚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因其行为失范而取消其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减少了相应的劳动工作量,使其负担降低,如此将会出现一种怪现象,表现好的同志工作量大,表现不好的同志工作量还有可能获得减少,被惩罚的与未被惩罚的相比,还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如此惩罚不仅未能达到惩罚的目的与效果,反而使惩罚变得极不合理。其实类似的矛盾在其他工作领域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由于撰写学术论文是一件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所以教师们对于这种挑战性强的工作内心的畏惧感在某种程度上会较强,使问题暴露得更明显。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应该加强现有规章制度的落实,对于以不作为方式在毕业论文工作及未尽必要有效义务的指导教师,应该对其给予相应的惩罚并注重惩罚措施的可执行性。可以按照相关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分,首先,进行谈心谈话、批评教育,从思想层面触动论文指导教师,将其错误的认知进行纠编,并对指导教师存在的错误明确指出。通过这种认知上的纠偏使其能从主观层面认识错误,形成内心自愿驱动下的作为。其次,如果谈心谈话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时,此时应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制约系统。可以按照纪检监察的相关规定,在发挥有苗头性的问题之时,进行预防性提醒谈话。即充分发挥预防的作用,在发现有苗头的倾向性问题时,提前进行预防性提醒谈话。最后,如果预防性提醒谈话仍然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时,应按照学院纪律处分的相关规定严肃对照处理,进行诫勉谈话或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现实中往往易宥于情面不敢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殊不知,如果不能严格地在现实中执行上述制度,那么将会导致整个教师共同体遭受更大的损失,对于违背师德、不履行教师职责义务的,必须要按照相应规定给予必要的惩戒。

(三)程序层面:为毕业论文的撰写设置必要的前置训练流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最后一项技能训练,也是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应受到足够重视。[3]如何从程序上确保本科学生在学习的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之前需要受到较充分的学术训练,方才最后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达至这一目标,笔者主张构建“一课多练”的前置性毕业论文训练体系。

1.“一课”指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

以贵州警察学院法学专业为例,即开设“法学学术论文写作与调查研究”此专门课程,该课程开设在大学第2 学期或第3 学期,以期尽早进入学术训练环节。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节点和规律来分析,学制4 年的大学学习,由于法学专业学生在第7 学期要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第8 学期5 月份之前要完成论文的答辩工作,学生们往往需要在3 月就要上交论文,而后的盲评、查重、答辩都还需要较多的时间,因此,第8 学期留给学生们写论文的时间就很少。

由于法律资格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范围较大,对知识的考查点难度较大,因此学生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来进行备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如果需要备考较充分,那么学生至少要从第5 学期结束,即从当年的1 月开始,一直到当年9月的客观题考试和10 月的主观题考试,这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将会占据学生长达1 年的备考时间,即学生从第6、7 学期都将会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思考、复习和备战,那么同学学习新知识,掌握基本法学知识框架的时间主要是放在第2、3、4、5 四个学期,第1 学期学生将会面临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时间有限,那么最宝贵的接受知识传递的时间主要是第2、3、4、5 四个学期。

整个学习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法学初阶,学习法理学、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司法制度等课程,二是法学进阶,学习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等实体法和程序法,三是法学高阶。此时是围绕法学前沿和法学实践的需要开设一些前瞻性、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前沿知识,培养其研究、思考、创新和创业能力。故笔者建议在第二阶段开启学术论文写作的选修课,使其在基本掌握方法论,入门之后,可根据第二阶段所学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内容,分别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考,并使这种思考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将方法论及其需要运用的领域紧密相联。

2.“多练”指开展系列学术训练活动

包括常态化的论文小作业训练和专门化的学术竞赛活动。常态化的论文小作业是指在法学类核心课程的常规作业中,建议有条件的课程,可以在平时作业的考核中给学生们布置论文类小作业。通过这种小作业的方式,比如规定完成1 篇2000 或者1000 字左右的小论文作为平时作业,虽然字数不多,但也要按照学术规范的范式构建相应的框架结构,使其在小作业的写作过程中意识到对问题的探究与追寻,以问题为导向来不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长期的各门课程的小论文训练,最终提升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面临教学合格评估的挑战,针对教学质量保障而言,课程平时成绩的构成方式和比例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点,属于院系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重点。针对平时作业的布置,教师们往往习惯于按传统惯例,布置一些知识性的作业,而对于这种综合探究性的小论文等,由于批改难度较大花费时间也较长,教师往往不太愿意布置此种类型的作业,特别是在没有助教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也愿意选择内容更为简单的平时作业,不愿意完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探究型的小论文写作,这一矛盾在本科办学经验较为丰富的学校不太明显,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需要对此种结合专业课程的小论文的写作给予鼓励,使学生能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一方面增强研究专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接受此种学术训练进而增强后续毕业论文的任务完成能力。

专门化的学术竞赛活动,主要指举办一些学术类的分享交流和竞赛活动。这种活动主要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通过这种专门性的学术竞赛活动,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完成一些质量较高的精品类学术成果进行参赛,并通过这种专门性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为学生后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并可以通过校局合作的方式,使学生能结合专业见习,挖掘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加学术竞赛是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更加促进学生提升参加学术训练的内驱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通过这种任务设定的方式,使学生的学术训练能够获得一个有效的载体,使任务完成有了一个具体的抓手,在此种学术竞赛中,学生也能更好地激发自已的潜力,使自身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分享活动,通过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学术训练,特别是强化对学术规范的遵循,营造一种良好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大学学习氛围,并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

以常态化和专门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法学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获得一种最基本的规范学术训练,而这正是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提升的人才培养能力。只有形成了这种前置化的常态与专门相结合的学术训练长效机制,才能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达至厚积薄发,为最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成功提供一种保障。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层面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
学术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