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建 刘新庆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刘少奇是这次罢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参与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他首次领导的重大工运实践,并基于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身是胆”的刘代表
1922年8月,刘少奇被派往湖南,担任过湖南工学商各公团联合会干事。9月初参与领导了粤汉铁路(武汉、长沙段)工人罢工。此时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辖区的安源路矿正在酝酿一场更大规模的罢工。因此,毛泽东要刘少奇尽快赶赴安源,领导那里的工人运动。
安源路矿是萍乡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当时萍乡煤矿有1.2万余工人,株萍铁路有1100余工人。这些工人深受帝国主义、军阀和资本家的多重压迫和剥削,工作条件恶劣,生活极其悲惨。刘少奇来安源之前,毛泽东曾来安源调查,随后派李立三来此开辟工作。在李立三的推动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即工会)于1922年5月成立,成员300余人。到这年9月成员发展到700余人。
1922年8 月下旬,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迭起,安源工人的斗争情绪也日益高涨。且路矿当局欠薪已有数月,工人怨声载道,纷纷要求俱乐部领导工人举行罢工。9月初,路矿当局邀请赣西镇守使的下属李鸿程来安源设立戒严司令部,试图以武力镇压的方式强行解散俱乐部,以免工人“闹事”。俱乐部及其领导下的工人与路矿当局的矛盾愈加激化。
刘少奇于9月11日到达安源。9月12日晚,刘少奇、李立三等出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紧急会议,并在会上决定成立罢工总指挥部。鉴于当时的局势和李立三等人身份已经公开不宜露面,因此总指挥部由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秘密策應;刘少奇任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长住俱乐部应付一切。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长沙《大公报》上刊登《萍乡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宣言》,明确表达工人诉求,提出保障工人权利等17项要求。路矿当局在收买工人领袖、刺杀李立三等阴谋遭到破产后,便邀请商绅、军阀等作为中间人调停。
14日上午和晚上,安源商会代表两次找到刘少奇,请俱乐部“先邀工人开工,再慢慢磋商条件”。对于这种欺骗性质的调停,刘少奇当即回绝:“工人所希望的在于解决目前生活问题,若路矿两局不派全权代表从磋商条件下手,徒用一句滑稽空言作回答,事实上恐万不能解决。”15日,戒严司令李鸿程到达安源,试图武力强迫工人上工,在俱乐部对工人严密组织的情况下未能得逞。16日早上,商绅学界人士致信俱乐部,劝俱乐部先让工人复工后再谈条件,也遭到了李立三、刘少奇的断然拒绝。
9月16日,路矿当局只得再次派人到俱乐部,请工人代表去戒严司令部“商谈解决办法”。工人们十分担心“刘代表”去谈判会受到迫害和拘押,纷纷劝阻刘少奇。刘少奇认为路矿当局既然提出谈判,如果不去则授人以柄,去则可以当面进行说理斗争,讲明工人的正当要求。他坚定地对工人们表示:不要紧,为大家办事,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呀!有万余工人在此,谅他们也不敢把我怎样,放心吧。说完便往戒严司令部走去。在场的工人们只得一路跟随。
在谈判时,戒严司令李鸿程武力胁迫刘少奇下令复工,否则把他“先行正法”。刘少奇毫无惧色,明确表示“如不能达到万余工人的要求,就是把我斫成肉泥仍不能解决问题”。此时声援刘少奇的数千工人将司令部团团围住,高喊:“谁敢动刘代表半根毫毛,我们就要打得路矿两局片瓦不留!”路矿当局只得请刘少奇出面安抚外面群情激愤的工人。
路矿当局万万没想到这位工人代表有如此高的胆识和威望,也没想到工人们被组织得如此团结。因此,路矿当局只得提出下午再请“刘代表商量”。刘少奇厉声答道:“若不磋商条件,即可以不来;至于说用别的方法可以解决,请你们把我斫碎罢!”说罢愤然拂袖而去。
经过刘少奇等与路矿当局的坚决斗争,双方从磋商条件入手进行谈判。9月18日上午,路矿当局与俱乐部正式签订了复工13项条件的协议,工人的罢工取得胜利。
对于这次罢工,刘少奇与朱少连合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指出:“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五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刘少奇只身一人深入虎穴,在全副武装的军警面前无所畏惧,为了工人利益到戒严司令部谈判,深得安源工人的赞赏和敬佩,工人称赞他是“一身是胆”的英雄。
建设中国“小莫斯科”
9月18日下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组织全体工人举行庆祝大会,欢庆罢工胜利。刘少奇在庆祝大会上说:“胜利的取得,是由于大家团结得紧,斗争坚决。但是要知道,这次胜利仅仅是个开始,今后,我们要继续团结,共同战斗,争取更大的胜利!”
工人俱乐部因此次罢工而声名远播。广大工人争先恐后申请加入,成员由700余人增至1万余人。
1922年10月,俱乐部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了改组。俱乐部以十人团为最小的基本组织,由十人团选十代表1人,10个十人团选百代表1人,每工作处选举总代表1人。全体总代表组成最高代表会议,为最高决策机关;全体百代表组成百代表会议,为最高复决机关。由百代表会议选举俱乐部的主任四人:总主任、窿外主任、窿内主任、路局主任。四名主任组成主任团,下设文书股、教育股、互济股等七股。刘少奇在李立三支持下在安源推动设立的由主任团和七个股构成的俱乐部组织机构,形成了总代表、百代表、十代表的工人代表制和工会组织行使权力的模式,完善了俱乐部功能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工人积极性。
为了加强对工人的教育,提高工人觉悟,李立三和刘少奇等在大罢工胜利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工人夜校从1所扩展到7所,学员由60余人发展到1000多人。同时,俱乐部还在全路矿开办了5个工人读书处、1个工人图书馆。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工人文化水平、启迪工人阶级觉悟,为培养工人骨干,建立、发展党团组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经济方面,俱乐部发展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合作社最先在1922年7月创办,但附设在工人夜校内,在工人中影响力有限。1923年2月7日,合作社正式对外开业,不久还开了一家分社。合作社的建立,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又保护了安源工人的利益,在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和凝聚工人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规范发展,1923年7月在刘少奇的指导下,合作社制定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办事公约》,使其日常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在刘少奇领导下,合作社发行了最早的红色股票和地方货币铜元票,开办了工人储蓄所,在党的历史上对股份制、货币等经济运作模式进行了最初的有益探索。
在民生方面,为解决工人身故后的困难,刘少奇在1923年冬提议成立故工抚恤会,以后每人每年捐一个工的钱。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工人非公死亡后的丧葬等费用。工人非公死亡后,由抚恤会派出人员调查故工经济情况,根据实际进行抚恤。抚恤会后来发展到帮助工人解决因天灾人祸造成的困难,受到广大工人欢迎,进一步增强了工人的凝聚力。
为了使工人俱乐部有一个活动和办公的场所,并壮大工人声威,刘少奇发动号召俱乐部全体工友捐资捐工,修建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讲演厅。讲演厅于1923年10月18日动工,由刘少奇主持设计并修建。在结构上它仿照莫斯科大剧院,内饰则多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自行集资、自行设计、建设规模较大、建筑风格最具特色的工会大厦。這里因而成为安源路矿工人开会、演讲和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教育、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的重要阵地。
为了教育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培养工人干部,1924年秋刘少奇在安源创办安源党校,培养工人、学生积极分子,并选派优秀骨干赴苏联学习,为我党培养了大批人才。安源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1925年1月安源地委的党员人数为198人,占到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两成之多。
刘少奇、李立三等在罢工胜利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罢工胜利成果,让工人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事业都获得蓬勃发展,工人觉悟整体提高,工人力量大大增强。安源因而被誉为“小莫斯科”。
“巍然独存”的工运硕果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1923年4月,李立三调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刘少奇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8月,俱乐部选举刘少奇为俱乐部总主任。为了推动工人俱乐部的发展,刘少奇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建立了更具影响力的工会组织,并支援了其他地区工人的罢工斗争。
1924年,刘少奇组织俱乐部成员对前一年制定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章》进行修改完善,由原来的9章28条改进为9章63条,从部员、代表大会、各组织机构和经费等九个方面对俱乐部的工作职权、职能、方式、要求、经费收支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样的组织机构使得俱乐部组织更加健全,职责更加分明,也真正形成了深入工人群众中的有力量的工会。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制定实施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办事细则》,进一步完善机制,切实维护好工人的利益。
这一时期,刘少奇撰写了《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等文章。这些文章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珍贵文献,对指导当时和后来的工人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了解和研究当时安源的工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一时期,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组而成的汉冶萍公司因经营不善,借款无着,面临破产停工。这一状况既对资本家不利,也可能导致广大工人失业。为了维持汉冶萍公司的运营,刘少奇于1924年撰写了《救护汉冶萍公司》《整顿萍矿意见书》等文章,探讨了救护汉冶萍公司和维持萍乡煤矿运转的办法。
由于1922年12月成立的汉冶萍总工会在二七惨案后名存实亡,在刘少奇组织下,汉冶萍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24年9月在安源秘密召开。会议决定恢复汉冶萍总工会组织,刘少奇当选为汉冶萍总工会委员长。汉冶萍总工会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最大的产业工会,有会员3万多人。总工会的成立,加强了这一联合企业中工人的团结,推动了汉冶萍工人运动和武汉工人运动的发展。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中,汉冶萍总工会带领所属厂矿工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在“二七惨案”后的严峻形势下,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俱乐部不但注重加强内部整顿,而且积极赈救灾民、支持全国工人斗争。如以经济援助唐山、京汉、水口山、汉阳铁厂等处失业工人近2000元(大洋);援助株洲、长沙受水灾的难民1000余元;加入全国铁路总工会,并每月缴纳各总工会联合会的月费达150元。在《“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一文中刘少奇总结到:“安源工人在‘二七失败后,不独强固自己的工会,竭力向前发展,并于援助同阶级的伙伴和谋全国工人的团结上,尽了很多的力。”
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多处称赞安源工运:“在此消沉期中,特别出奇的要算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真为‘硕果仅存。”“安源煤矿,那时却好似工人的‘世外桃源。”正是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安源路矿在革命低潮形势下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