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人生

2023-03-03 18:55张汝伦
阅读(书香天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读书人古人孔子

张汝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留学回来的时候,书店开始纷纷关门,直到最近才开始有些起色。

其实,我们中国人是非常爱书的民族,爱书的传统也流传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比如书香门第、书礼传家,夸一个人我们会说他有书卷气,甚至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的古籍也反映了这一点。《论语》一共有二十篇,篇章和篇章之间,没有很强的先后逻辑关系,可是把《学而》放在《论语》的第一篇,绝不是偶然的。《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古代还有很多不那么有名的著作,往往也都是以“劝学”或者类似的名称为开篇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古人认为人之为人的关键就在于读不读书。

读书对于中国古人的意义

中国古人,对其自身有着比较深刻的思考,这一思考和全世界其他几大文明和宗教是差不多的,即认为人是一种很危险的动物。我们的祖先对人性的阴暗面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我们来看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孔子的《论语》一共一万五千九百来字,有一句话出现过两次:“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这句话当然不能完全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孔子在这里其实是说“好色”是天生的(“饮食男女,不学而能”),而好德,非得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一定的教化才能养成。通过师长的教诲和学校的学习,人才会知道要孝敬父母、要谦让老人、要照顾小孩、要爱护妇女,这些纯靠人的本能是不可能的。好德需要后天培养,才能成为“第二天性”,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孟子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翻成白话文就是人和禽兽差不了太多,那么一点点差别就是人有道德良知。孟子讲得非常清楚,道德良知是需要培养的。所以他又有一句话:“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为什么要读书?人读书就是求其放心。我们每个人都有道德良知,但这只是说每个人都有这种可能,可以获取。一个人的道德良知,需要通过长期的人文教育的培养才能够养成。

儒家第三个代表人物荀子,直截了当地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从根本上来说,是顾自己的,渴了就要喝,饿了就要吃,喜欢的东西就会想拿。之所以能够先人后己、舍己为人,都是在经过一个很漫长的读书学习过程以后,需要自觉努力才能具有的德性。

善取决于后天的人为努力,而人为努力的第一步就是读书。所以,中国古人才说读书是为了明理。父母把孩子送去上学的第一天,都是要给老师磕头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知道,父母生的是我们的身体,而老师(文明教化的化身)让我们成为一个懂道理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一直到今天,虽然现在不讲究那些了,但人的潜意识很厉害,如果看到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在公共场合吵架,人们就会骂:“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为什么人们对读书人的要求更高一些?因为不知者,不为过,读书人应该是懂这些道理的。

其次,我们古人也发现了,人类从自然天赋上来说是不如很多动物的。没有很多动物跑得快,没有很多动物力气大,爪牙不够锐利,目光不够灵敏。凭我们自己的这身皮毛,过冬都很困难。可是人为什么能够在大自然中胜出?因为人可以通过教育和读书,把一代又一代积攒下来的经验和知识传承下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提高;相反,动物虽然有很多的本领和天赋,我们人类望尘莫及,可是它们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更没有书。它们无法拥有人类文明独有的东西——读书与教育。因此只能一代又一代去重复先辈的本能,不能突破也不能超越。因此,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人类文明是通过读书来传承的。

今天我们保存文明有很多的手段,有光盘、胶卷、恒温室、现代印刷技术,还有数码技术。可是,如果有一天人类不愿意再去读这些书了,那么光盘就是一堆塑料,胶卷就是一堆化学材料,书就是一堆废纸。文明需要人去传承,不是说把书放在那里就行了,书放在仓库里没人读,它就是一堆纸。所以读书要紧,没有人读书,书就完了,这个文明就完了。

那我们现在有没有这个危险?有。比如说《左传》。看《左传》当然很吃力,要查很多字典,要看很多参考书,甚至于要请教很多人。但现在的人如果不去读它,过一代人就会出问题,很快的,一代人也就二十五年。倘若有一天,全中国没人能看懂《左传》这本书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左传》就不存在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很多古代经典已经没了,但幸亏有些耆老硕儒通过背诵记忆,将经典儲藏在大脑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经典,许多都是这样才保存下来的。到了汉朝天下太平,那些经学大师就将记忆中的经典记录下来,才有了今天那些书,要不然就失传了。所以,文明说脆弱也很脆弱,没人喜欢,就会消失。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文明的脆弱性,所以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但把读书这件事情说得很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将它说得很神圣——皇帝要带头读书,至少在理论上,不读书的人、考不取科举的人就没有资格当官。所有这些措施,都在营造着一个气氛,在巩固着一个思想,那就是读书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再次,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钦佩有教养的人。举手投足彬彬有礼,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的人,总让人暗暗佩服。我们的祖先已经看到要培养一个人的内在气质、言谈举止很难,这些也是要靠读书。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与人打交道能让人如沐春风;谈吐优雅,别人即使和你闲聊都会觉得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凡此种种,都使得我们古人对读书非常重视,对读书人比较尊重。

读书和人的生命相关

关于读书,我们现代人当然也有很多理解,也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谈。其中最多的是实用性,比如要考个证买点参考资料,又比如怎么装修买本书来看看,怎么炒股买本书来学学,怎么养宠物买本书来了解一下……这都是些实用性的书,读它们是为了达成某种实用的目的,而不是为了自身的教养。还有第二类读书是为了娱乐。第三种是无聊才读书,那更是不在考虑的范围内。真正的读书,对个人来说,应该是有助于提高和完善的;对文明来说,应该是有利于促进和发展的。

读书应该和我们的生命相关。王元化先生晚年得了青光眼,不能再看书了,他几次和我说,像我们这样的人,不看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在他看来,不看书就等于生命的结束。

活到老,学到老,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多人,本科、研究生毕业以后,这辈子再也不买书了,甚至还有很多人抛售自己大学四年读过的书,不会想到要把这些书留下来,而这些书记录着我们生命的轨迹。

中国的古人认为读书是我们自我完善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古人为什么把读书看得如此重要,因为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并不简单。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看手机,不喜欢看书?还是在于人的惰性远远大于他的自觉性。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人身上有惰性和阴暗面,读书却可以让我们自我完善。

第二点,虽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讲道理,但读了书至少可以让人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第三点,文明要代代相传,要通过读书。如果不读书,我们的文明就得不到传承。我们人类读书不只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大我,是为了祖先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基业——无形的、文明的、精神的、文化的基业——不至于在我们手里失传。

第四点,认识世界。认识世界有多种方法,但我们现代人还仅仅停留在经验范畴里去认识世界。而读书,可以让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有全面的了解。我们中国人以前有句话“不出门而知天下”,指的就是这个。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柯尼斯堡。有一次,一个意大利人慕名去拜访他,谈起了罗马,康德谈到了罗马的很多情况,意大利人大为吃惊,以为他去过意大利,其实不然,康德知道的这些关于罗马的情况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在于,通过读书能够掌握前人千辛万苦达到的智慧。可能孔子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看到的世界还不大,继承的知识还不多。但孔子会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世界,“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第五点,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不一样。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文质彬彬”。他有一个学生叫子路,非常勇敢,但是不怎么读书。有一次卫国国君想请孔子去从政,子路问老师,去了卫国之后第一件事会做什么?孔子就讲了非常哲學的一个话题“必也正名乎”。子路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他认为当时卫国的问题是父子两人在争夺王位,请孔子去是要他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正名”这件事情怎么会扯得上呢?缓不济急。所以孔子批评他“野哉,由也”。

卓别林身高不到一米六,可是你们觉得他丑吗?他只要一说话一表演,便让人完全忘了他的外在,觉得他的魅力是挡不住的。“言谈举止”,“言”是第一位的,只是我们现在不讲究这些了。但这些还都是外在的,还有内在的素养。

一个人书读得多了,他对世界的占有才更丰富。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怎样活一辈子。一辈子如何更丰富、更充实、更值得?毫无疑问,能够最大程度地掌握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这一辈子才会值得。

(摘编自文汇出版社《快乐与至乐》一书)

猜你喜欢
读书人古人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我是快乐读书人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