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2023-03-03 03:59初炳南
光明中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椎

初炳南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此病的发生与不良姿势、颈部外伤、自身因素等有关。长期伏案或低头看手机可使项韧带、后纵韧带过度紧张,导致韧带劳损和关节囊松弛[1,2]。而颈部受到挫伤或直接暴力可导致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此外,骨质增生等颈椎发育不良均可压迫神经根,引发神经炎症,诱发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此病病因复杂,难以彻底治愈,且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长期的护理以预防和降低其复发。中医有很多特色的护理技术,如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耳穴压豆、温针灸等,这些技术具有简便验廉、标本兼治、安全不良作用小等优势,已在临床护理中逐步开展,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本研究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疼痛和颈椎活动度指标,评估其应用效果,希望能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满足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3例,均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医院,病例采集时间2019年3月—2021年12月。用计算机软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21、20例;年龄31~5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年;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20例、初高中或中专14例、小学及以下7例;职业方面:技术人员19例、工人8例、行政管理人员10例、其他4例;有30例有长期低头习惯,低头时间4~10 h。观察组男女各25、17例;年龄30~5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5年;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17例、初高中或中专16例、小学及以下9例;职业方面:技术人员21例、工人6例、行政管理人员12例、其他3例;有33例有长期低头习惯,低头时间4~11 h。2组性别、每天低头时间、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西医参考《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3]:①患者存在疼痛、手臂麻木等较为明显的根性症状,范围与对应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②压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均为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④排除了其他疾病导致的上肢疼痛,如腕管综合征、肩周炎等。⑤痛点封闭无显效。中医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颈肩部疼痛,颈部板硬、俯仰旋转不利,上肢疼痛、麻木,脉细弱或弦。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②自愿接受研究,并签字确认。③精神状态良好,可基本交流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结核、肿瘤者。②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近期参与其他研究。⑤局部区域皮肤不完整或有皮肤病。在研究过程中若患者不愿意继续,可向主管医师申请中止。

1.4 方法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质而定,每日1次,每次30 min。口服颈痛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

1.4.1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下:颈部功能锻炼指导:包括头部前屈后伸运动(保持上身不动,低头前屈,达到最大幅度后,保持5 s,头回正后仰)、旋颈望踵(颈部缓慢向上拔伸,头颈向左旋转,双眼看向后下方,保持5 s,头回正另一侧重复)、回头望月(头颈向左旋转,双眼向左后上方眺望,拔伸颈部,保持5 s,头回正右侧重复)等运动,每个动作10~20次,每日2次。嘱患者不要长期低头伏案;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注意颈部保暖;必要时佩戴颈围,以保护颈椎;指导患者进行颈肩部热湿敷、温水淋浴等;给予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焦虑等;及时治疗上呼吸道以及咽喉部位的炎症或感染疾病,以免炎症扩散,引起疾病。

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施加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包括:①穴位按摩:患者取舒适、放松姿势,充分暴露按摩区域。选择肩井、天宗、肩髃、极泉,阿是穴、秉风等穴位,以点按的方式进行按摩,用力均匀、持久、柔和,忌过分摩擦表皮,按摩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面色、表情等,并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若有不适随时停止。每穴3~5 min,每次30 min,每日2次。每次按摩后沿膀胱经自上而下揉推点按数次,并适当拍打患者背部。操作前修剪指甲,以免损伤患者皮肤。②中药穴位贴敷:将佳木斯市中医医院自制中药膏(含乳香、没药、草乌、川乌、肉桂各10 g,马钱子3 g)外敷于患者在阿是穴、肩井、大椎、大杼、颈百劳等穴位,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4 h,每周3次。2组均持续4周。

1.4.2 观察指标①疼痛情况:护理前及4周后采用颈痛量表(NPQ)评估患者颈椎疼痛情况。包含9项,每项有5个选项,用5级计分法“0~4分”表示,最高分36分,NPQ分值越高则疼痛越加明显。②颈椎活动度:借助量角器和皮尺测量患者颈椎不同活动状态下(左右旋转及侧屈)的活动角度。

2 结果

2.1 2组患者颈椎活动角度比较颈椎左右旋转及侧屈活动角度比较,护理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颈椎活动角度比较

2.2 2组患者NPQ比较NPQ比较,护理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NPQ小于对照组(P<0.05),NPQ变化值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NPQ比较 (分,

3 讨论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论述主要见于“痹证”“颈项痛”“项强”等。关于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外因是风寒湿邪侵袭,使经络痹阻,气血循行受阻,颈椎失于荣养,致椎间盘变性,关节错缝,刺激神经根引发颈椎病[5]。《证治准绳》记载:“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左多属血,右多属痰”,《黄帝内经》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强调了风寒湿外邪与此病的关系;内因是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黄帝内经》言:“脉弗荣则筋急”“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病”,《张氏医通》云“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致肩背痛……或观书对弃久坐故脊背痛”。关于此病的治疗方式多样,有牵引、口服药物、理疗等,而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本试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结果显示2组护理后NPQ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该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护理方案均可减轻患者疼痛,但联合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更优。分析原因如下:穴位按摩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放松肌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本研究所选取的穴位中,肩井主治落枕、肩酸痛,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常用穴位之一[6]。《针灸甲乙经》记载:“肩背髀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肩髃常用于治疗肩臂痉挛疼痛。天宗属手太阳小肠经,具有舒筋活络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落枕、肩周炎等。秉风属手太阳小肠经,主治肩胛酸痛、颈项强痛,具有舒筋利节,通络止痛之效。阿是穴没有固定的位置,依据“以痛为腧”理念选穴。《备急千金要方》指出:“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对于颈项疼痛患者,按摩本穴可有效减轻疼痛。中药穴位贴敷可活血化瘀、祛寒通络[7]。本研究所选取的中药膏中含有乳香可活血定痛、没药可散血祛瘀,消肿定痛,《本草述》言其:“久服舒筋膜,通血脉”。草乌、川乌可祛风除湿、止痛,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肉桂可散寒止痛、活血通经。马钱子用于风湿顽痹、跌扑损伤等。将上述药材配伍制成中药膏敷于体表大杼、大椎、肩井等穴位,可使药效直达病所,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与穴位按摩护理措施配合,可有效缓解颈肩部痉挛,加快炎症消退[8]。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值得在临床深入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