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东颖 方瑞亮
粮食烘干对于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统计,我国粮食因水分达不到仓储要求而产生霉变粮食的比例达5%以上,这对于粮食安全来说具有很大的冲击,而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通过控制湿度、温度等因素,使粮食含水率降低,实现了粮食安全储存,减低了粮食损失率。
为加快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全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沂水县农机部门以山东省加快烘干中心建设、开展粮食烘干中心成套设备补贴试点工作为契机,放大政策效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组织了一次调研。
截至目前,沂水县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86 户,同比增长16.2%。其中今年新增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12 户,同比增加20%。全县共有10 家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粮食烘干设备,占总数的11.6%。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烘干设备74 台套,其中日烘干能力30 吨以上的粮食循环式烘干机20 台套,其他烘干能力24 吨的烘干设备54 台套。据调查,在全县86 户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有新购粮食烘干设备计划的10 户,占比11.6%,计划购置大型粮食烘干设备5 台、中小型粮食烘干设备5 台。
一是粮食烘干设备投入成本较高。有粮食烘干设备的10 家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设备投入成本大的有4 家,占比40%;设备购置补贴偏低的有9家,占比90%;因粮食烘干生产能力不足,计划新购设备的有5 家,占比50%。如沂水县运昌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500 余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于2019年7月购置批处理量30t 及以上循环式谷物烘干机(5HXY-30)2 台,价格23.3 万元/台,主要用于小麦、玉米等粮食烘干,日烘干能力30 万吨,设备购置补贴仅有6.99 万元/台。
随着环保要求提高,烘干设备原先以烧煤为主,为了减少污染,这些设备需要改造或购买新设备,使用成本增加。符合环保要求的烘干设备安装配套费用大大增加,使用的低碳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生物燃料价格高,使用天然气、电力还需要高额开户费,令烘干机经营者难以承受,若继续使用煤炭,成本依然得不到控制。据沂水县长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作见介绍,受煤炭市场影响,今年一吨煤价格超过了1000 元,仅此一项,烘干成本就比以往翻了一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合作社成本和农民负担,也挫伤了农户的烘干积极性。
二是粮食烘干设备补贴偏低。目前,市场上共有粮食烘干设备100 多种,其中纳入补贴范围的30 多种。安徽金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处理量30t 及以上循环式谷物烘干机补贴金额在4.69 万元;辽宁金谷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处理量100t/d 及以上连续式谷物烘干机补贴金额在6.9 万元,其补贴价格有的尚不能达到购机价格的30%。
三是粮食烘干设备售后服务不便。烘干机生产企业参差不齐。有的产品粗制滥造,质量没有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机经营秩序。导致设备在购置、维修等售后服务方面不够便利,存在维修不及时、维修成本高的问题。调研发现6 家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反映维修不方便的有2 家,占比33%;表示维修成本高的有2 家,占比33%。调研过程中,沂水县宏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兰富反应,设备使用过程中,容易在粮食循环管道内产生粮糠的积聚,如不能及时清理就会有爆炸的风险,而因为粮糠的清理位置空间隐蔽狭小,清理不方便费用就会比较高;据沂水富官庄丰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庆峰介绍,设备使用三年后容易出现控制系统的老化问题,主要集中在电路板上面,而控制单元作为核心部件,一旦损坏维修成本也比较高。
四是烘干建设用地难以解决。烘干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发展烘干设备的最大阻力,在每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中,粮食种植大户均强烈要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烘干和仓储设施用地问题,粮食烘干要交通便利,机房、仓储、中心控制室、变配电室、地磅、粮食临时存放库房、消防设施等必需的场地很难解决。有很多有购买意向的农户,苦于找不到建设场地而犯愁。粮食烘干设施占地较大,一组烘干机需占地近1000m2左右。虽然有关文件将烘干机械用地纳入了农业设施用地范畴,但是其转化手续繁杂,造成粮食烘干机械设施用地难以落到实处。
五是经营主体投资回收难。在调研过程中,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农机站站长王克涛说,其所在乡镇粮食晾干方式主要通过晾晒进行,对烘干机需求很小。粮食经济效益偏弱,用烘干机烘干增加生产成本,老百姓收益减少。
一是提升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县级政府可制定粮食烘干设备的发展规划,成立粮食烘干设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改、财政、农业、农机、粮食、国土、环保要支持烘干中心项目建设,解决粮食烘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粮食烘干机械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粮食烘干设备,提升购置积极性。
二是适当提高粮食烘干机械补贴力度。拓展粮食烘干设备购置补贴范围,进一步提高烘干机械补贴比例,鼓励市、县等有关部门对烘干机械实行累加补贴,对烘干配套设施、厂房建设等实施补贴,有效解决农民“买不起”的问题。
三是加大低质廉价机具的市场治理力度,规范农机经营秩序。加大高质、先进、智能烘干机的宣传,抵制货值不符的机具;畅通烘干机配件的更换维修渠道,确保在农忙时节不让机具“歇工罢市”。
四是保障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建设用地。建议国土部门落实对农业用地的相关政策,将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畴,加快审批进度。同时积极盘活农业存量土地,充分利用废弃学校、乡镇企业、办公场所等,加快烘干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