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剧元素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3-03-02 02:12薛薇薇
轻音乐 2023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剧戏剧音乐

薛薇薇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并强调以艺术实践为基础, 以学习任务为抓手, 整合教学内容, 实现教育培养目标。 其中, 音乐学科中包含“欣赏与评述” “小型歌舞剧表演” 等学习任务, 而这也为戏剧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指明了方向。基于此,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挖掘、 利用戏剧元素,并结合欣赏、 表现、 创造、 联系等学科内容展开实践, 让学生感受戏剧艺术的风格和意蕴, 实现创造与表达, 进而不断提升艺术核心素养。 从实践层面来看, 以戏剧元素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重视教学指导, 以戏剧元素丰富音乐欣赏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音乐要素的学习要以艺术新课标理念当中的要求为导向, 其中最重要的是重视学生的艺术体验。 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通过听觉辨别感受音符中的情感情绪, 理解不同音乐流派风格特点的重要途径。 戏剧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在历史的筛选中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而这也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艺术欣赏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基于此, 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戏剧元素, 设计聆听、 感受等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运用戏剧化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美、 欣赏美, 进而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

例如,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选自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该唱段选用西皮腔, 描写了李铁梅独立思考、 善于思索的个性, 以及逐渐激动、 高涨的情绪。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革命现代京剧缺乏了解, 尤其是在现代音乐的熏陶下, 对于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缺乏正确的认识。 为此,教师应通过课堂指导, 补充京剧以及革命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并着重讲解革命现代京剧中的经典选段, 结合艺术欣赏, 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传统戏剧形式的魅力所在。

在课堂上, 教师以影视片段为切入点, 以时间为线索,为学生讲述了京剧以及革命现代京剧的发展背景, 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 介绍了西皮散板、 流水、 摇板、 原板等板式, 为学生欣赏经典唱段做好准备。 在“唱段欣赏” 环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经典唱段, 然后循序渐进、逐句解析, 让学生充分体会唱段中包含的丰富情感。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是听李奶奶说红灯之后, 开始明白了为的是“打鬼子”, 用西皮散板、 摇板、 原板、 垛板等独具艺术特色的板式演唱。 李铁梅在柔和优美的双簧管、 单簧管奏出的引子中伏在桌上, 慢慢地将灯拧亮思索起来, 先以“西皮散板” 唱“听罢奶奶说红灯……”, 教师穿插讲解了“西皮散板” 的特点, 引导学生感受这一节奏与人物内心的契合。 然后, 唱段转入“摇板”, 李铁梅开始了积极的思考。 教师通过重复播放, 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一板式紧打慢唱的特点, 体会人物开始思考的过程。 接下来, 从“为什么爹爹表叔不怕担风险” 一句直转“原板” 唱“担风险”时, 在低音处出现拖腔。 教师着重说明“原板” 的节奏特点, 并引导学生反复欣赏, 感受人物的疑惑和思考, 为后来的恍然大悟做准备。 最后一句渐渐地强、 不断地高而有力地过门, 李铁梅终于明白了, 并用强而有力的最高音唱出了“为的是救中国, 救穷人, 打败鬼子兵”。 学生在演员高亢的唱腔和豁然开朗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人物内心激荡的情感, 教师则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欣赏这一段“节节高”的旋律布局, 感受传统戏剧的艺术魅力。

二、 加强教学设计, 以戏剧元素丰富音乐表现教学

艺术表现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后, 必然会形成自我表现的动机, 并渴望以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戏剧元素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发展学生的表现技能,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可以搭建平台,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戏剧的独特、 展现艺术的魅力。

例如, 《江山无限》 是一首经典戏歌, 其以夸张的、 戏剧性的旋律, 唱出了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与责任情怀。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戏曲缺乏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歌曲特点积极渗透戏剧元素, 让学生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聆听、 模仿、 分析、 演唱等活动中强化其学习体验, 让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 充分感受戏歌的魅力, 探究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内涵, 最终完成对戏歌的艺术表现。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环节,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戏剧艺术, 形成艺术表现能力: (1) 创设情境,走近戏歌。 视频播放《新贵妃醉酒》 片段, 提问: 歌曲在演唱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歌曲中插入的戏曲片段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则趁机引入戏歌。 这样的设计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对戏歌的兴趣, 为后续学习并掌握戏歌的演唱技巧打基础。 (2) 初听歌曲, 品赏戏歌。 出示乐谱, 播放伴奏, 教师示范演唱《江山无限》,并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 是如何划分的? 学生根据教师演唱时情绪的变化进行赏析, 教师则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总结、 完善: 戏歌的第一部分以陈述、 叙事的口吻, 讲述着江山无限、 山高路远的艰辛巡游; 第二部分从歌曲的最高音开始, 情绪高涨、 用材简洁,采用了两大乐句的完全重复加上富有京剧色彩的吟诵行腔而结束, 强化了音乐的韵律感。 在这一环节, 通过教师的生动演绎, 让学生身临其境, 受到感染,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为后续学生学唱歌曲做了铺垫。 (3) 口传身授, 学唱戏歌。 在学习第一部分时, 教师出示乐谱, 逐句弹唱, 学生跟着模唱; 模唱过程中, 对于学生觉得难把握的乐句重点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唱段中戏曲韵味浓厚的乐句, 并引出戏曲“一字多音” 的典型特点,丰富学生的戏剧知识, 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 在学习第二部分时, 教师出示乐谱并范唱, 然后提问: 在这一部分哪些是“一字多音” 乐句? 学生找出其中乐句, 教师则逐句教唱, 引导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在完成歌曲教唱后, 教师播放音乐伴奏, 鼓励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然后播放专业演唱者的表演视频, 让学生轻声跟唱; 最后, 教师指挥, 全体学生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 学生在模唱过程中突破了学习难点, 也体会到了歌曲中戏曲风格浓郁的乐句, 并在反复练习中丰富了戏曲知识、 掌握了演唱技巧, 为艺术表现做好了准备。 (4) 合作互动, 演绎戏歌。 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前奏部分, 并引入鼓、 板、 大锣、小锣、 铙钹、 堂鼓等打击乐,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不同打击乐的声音组合, 以烘托音乐的情绪, 实现对音乐的综合表现。 在完成乐器训练后, 教师则搭建平台, 让学生随音乐伴奏共同完整演绎歌曲, 并在前奏、 间奏、 尾奏部分加入打击乐, 实现对作品的演绎。 在这一环节, 教师为学生的之前所学搭建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整个戏歌,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戏歌的魅力, 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演绎将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

三、 推动教学创新, 以戏剧元素丰富音乐创造教学

创造是艺术表现的进一步延伸, 是对艺术的创新性探索。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音乐学科中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创造,让学生在“小型歌舞剧表演” 等学习任务中实现音乐编创、即兴演出等, 以展现对音乐的独特理解。 基于此,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以融合音乐、 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元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音乐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创意设计制作舞台道具, 运用新材料创作扩展思路,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例如, 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以及学校艺术教育要求, 某中学教师根据音乐课程内容引入了经典音乐剧,并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 “了解任务—寻找任务—完成任务”, 让学生在深入了解音乐剧和话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为保证学习任务的落实,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阶段性指导: 第一阶段, 音乐剧初体验。 音乐剧的脉络分析以及赏析世界经典音乐剧片段同时进行, 关于身体、 声音、 语言、 情绪、人物塑造、 环境等练习, 分为单人、 双人或多人的小短剧练习。 例如《猫》 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 Webber) 根据T. S. 艾略特(T. S. Eliot) 的诗集谱曲的音乐歌舞剧。 该音乐剧综合了音乐剧艺术的种种元素, 包含了古典、 摇滚、 蓝调、 爵士等多种音乐类型,并在世界各地常演不衰。 其中, 抒情的《回忆》 是该音乐剧中广为流传的金曲。 基于此, 在音乐剧初体验环节, 教师就从经典音乐剧《猫》 中《回忆》 这一片段进行切入,展开欣赏教学, 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获得初体验, 提高对音乐剧的认识, 奠定创造表达的基础。 第二阶段, 走进音乐剧。 根据学生学情选取合适的片段作为排演内容。 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剧目、 自由搭档、 自由分组和自由排演,教师分组进行表演示范、 解决问题, 同时寻找发现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突破性的角色塑造。 例如, 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猫》 《玛蒂尔达》 《狮子王》 《美女与野兽》 《音乐之声》等经典音乐剧, 为学生介绍故事情节, 展示其中的经典片段与经典音乐, 尤其要介绍音乐剧中体现出的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感受音乐与故事的完美融合, 从而真正走进音乐剧。 在这一阶段, 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空间, 同时也提出参考建议, 引导学生从经典音乐剧入手, 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 第三阶段,魅力音乐剧。 选择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剧片段, 学生在集中排演、 相互借鉴、 相互评价以及团队协作中完成片段内容。 教师进行深入指导并解决问题, 同时帮助学生提升作品的完整性。 例如, 有的小组选择排演《音乐之声》, 并通过组内讨论选定了家庭女教师玛丽亚、 奥地利上校特拉普以及七个顽皮的孩子。 在排演中, 组员集思广益, 参考影视作品、 音乐剧视频来设计人物形象, 学习《哆来咪》 《孤单的牧羊人》 等经典音乐作品。 同时及时求助,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表演, 提高音乐表现力, 形成完整的音乐剧。第四阶段, 音乐剧之家。 进行剧目展演或者剧目摄像。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 完成服装、 道具、 音响、 灯光、 宣传以及海报设计等, 教师针对作品内容进行把关和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然后搭建表演平台, 鼓励学生将精心排练的音乐剧呈现出来, 进而分享交流音乐剧的学习体验。最后, 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 并从自我认知、 团队协作、突破自我三个维度进行反馈, 肯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指导, 教师可以将戏剧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 让学生在项目驱动下完成音乐剧的构思、 选题、 编创、 排练、表演等任务, 进而提升艺术核心素养。

四、 做好教学指导, 以戏剧元素丰富音乐联系教学

音乐与社会生活、 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 强化音乐与社会生活、 姊妹艺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探索多元文化, 开阔眼界, 提升文化素养。 戏剧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艺术形式, 它既能够展现社会生活, 也能够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 因此,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戏剧元素的运用, 并利用为学生创造艺术联系的机会, 促使学生实现音乐艺术的迁移和拓展, 进而提升艺术核心素养。

例如,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将音乐与英语阅读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戏剧实现跨学科的创新探究。 在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奥斯卡影片—— 《爱乐之城》 中的经典片段,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将它搬上舞台。 在戏剧呈现中, 学生化身为编、 导、 演、 服、道成员, 将音乐、 英语阅读与戏剧相融合, 完美呈现了影片中《Another day of Sun》 《City of Stars》 这两首音乐的歌舞片段, 体验了跨学科探索的乐趣。

再如,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 交流思想、 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和受益群体, 也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 他们与互联网互相塑造、 共同成长。 构建清朗文明、 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在音乐教学中, 为了强化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引领青少年思想, 维护青少年权益,助力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了原创网络公益歌曲《只见键盘不见“侠” 》 MV。 MV 以戏剧的形式呈现了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的种种暴力行为, 并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展示了一些不良行为对现实社会的人造成的伤害。同时, MV 所展现的阿卡贝拉的音乐形式、 音乐剧式的唱腔、 说唱元素等, 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充分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学生在欣赏、 学唱的过程中思考,进而在音乐的引导下明辨是非、 规范行为, 做文明践行者。

结语

总之,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戏剧元素, 能够推进课程改革, 也能够让音乐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年龄认知特点, 提升艺术教育效果。 本文结合音乐学科的欣赏、 表现、 创造、 联系等内容分析了戏剧元素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当然, 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 所以, 教育工作者应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探究戏剧元素融入音乐课堂的方法和手段, 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创新音乐教育实践, 切实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音乐剧戏剧音乐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戏剧类
音乐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