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神榜:杨戬》为例

2023-03-02 00:28解晓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3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中华传统

解晓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 国产动画电影的辉煌、低迷、复兴

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产动画电影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由万氏兄弟拍摄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打字机》让中国开始出现在世界动画电影的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开始复苏,动画电影迎来了创作的高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动画电影作品《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的故事》等获得无数动画大奖和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个阶段之后,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就陷入低迷的状态,直到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播出,才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复兴”,从此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思路。《新神榜:杨戬》(以下简称《杨戬》)于2022年8月上映,在上映的两天时间里票房破亿,获得了不小的成绩和广泛的好评。《杨戬》取得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剧本的打磨制作、团队的默契合作、主题的挖掘以及场景的创新搭建。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低迷的状态,主要是因为缺少有深度的故事内容、低端的动画技术制作、二维平面化的动画人物形象等,最重要的是很多动画电影对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没有形成文化类动画电影。

近年来,动画电影制作者找到了自身的创新之路,开始逐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将其拍成动画电影,赋予电影新的文化内涵。例如,《白蛇:缘起》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挖掘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无论是画面设计还是台词设定都呈现出中国风的特征。影片中小白的记忆幻境画面和小白与许仙在西湖相遇的场景都采用了水墨画渲染的方式,打造了如梦如幻的唯美画面。除画面设计外,设计人物台词时也运用了不少传统古典文化,如白蛇刺杀国师时,国师呢喃的咒语来源于《老子想尔注》,地下迷宫里此起彼伏的咒语出自道家的《金光咒》。再如,《大鱼海棠》中的建筑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为原型,土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物,也是传统民居的珍宝。而且,《大鱼海棠》中的人物设计和造型服饰都极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但是,大部分的国产动画电影依旧没有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内容进行真正的融合,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其拼贴在影片里。

《杨戬》可以取得成功,关键点就在于其非常巧妙且创新性地运用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聂欣如曾说:“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更深层次的开拓,依赖于原有传统民族化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现代民族化,且没有一种民族的文化是纯商业的。”[1]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长期以来都被国外的动画电影占据,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杨戬》等封神榜系列动画电影的成功表明,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运用的动画电影制作是可行的,是可以取得成功的。由此可以看出,只有真正富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才是大众乐于接受的且更容易引起共鸣的作品。

2 传统文化元素在《杨戬》中的具体应用

动画电影和电影有相似的地方,都融合了戏剧、文学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但也有略微的不同,动画电影更能够超出现实,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而不用过多考虑故事情节的真实性[2]。动画电影一方面可以用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寓教于乐,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可。《杨戬》自从上映后,就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喜人的票房,其中人物形象的创新性塑造、中国风的场景布置、“成长”主题的构建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在《杨戬》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 人物形象的创新性塑造

《杨戬》在人物形象的设计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创新,虽然故事仍然是“沉香救母”,其中的人物角色,杨戬、沉香、申公豹、哮天犬等也与传统故事没有多大差别,但在该影片中申公豹被塑造成了一个空有一身能力和才华而无法施展的有情有义、随性洒脱的人物形象。申公豹虽然依旧是反派角色,但有情有义,包括他的坐骑白额虎,也被塑造成了对主人忠心耿耿、非常可爱的神兽,与之前影视作品中申公豹及其坐骑无恶不作、形象丑陋的传统形象大有不同,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影片打破了非黑即白的故事设计模式,而是将人性之间的复杂充分展现在银幕之上。电影中,杨戬是一个整体性格偏于沉稳,有经历事件、岁月打磨后的通透和看透万事万物的淡然洒脱的人物形象。另外,杨戬的服饰搭配巧妙地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杨戬穿的铠甲加入了云纹的设计,而云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所穿服装的特有标志,杨戬的头巾和外袍则是添加了扎染的设计,而扎染曾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与杨戬随性洒脱的性格相匹配。沉香则是被设计成为一个本性善良,比较叛逆、孤僻的,从小受尽白眼,执着于救母的形象。沉香一袭青衣,领口的设计参照魏晋南北朝的“侠客”穿搭。并且,电影的主题也照应了现代人的思维,不再是神话电影中最常用的主题——“逆天命”,而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凸显出“亲情”的主题,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嵌入,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能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2.2 中国风的场景布置

《杨戬》除了在人物设计上体现出浓浓的中国风,在场景布置方面也随处可见中国风元素。例如:电影开篇吸引观众眼球的杨戬的“船”和“驾驶舱”,是参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用藤条编制的胡床来设计的;天牢镇狱门上的虎头形状,角色原型出自狴犴,狴犴是中国古代凶猛的神兽,样貌与老虎相似,代表公正严明;天牢外守门的神兽原型是中国古代神兽狻猊;婉罗曼妙的飞天舞舞者,参考的是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飞天舞舞者的头饰源于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族文物——花树状金步摇;婉罗唱完曲子休息时用的镜子是流行于战国、汉代和唐代的菱花铜镜;罗煮茶则还原了陆羽《茶经》记载的流程;飞天舞所用的配乐提取自曹植的《洛神赋》,并且用到了鼓、笛、箫等民族乐器,气氛唯美又仙气飘飘。

影片中的建筑布置同样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例如,玉鼎真人居住的金霞洞是将太湖石作为参考模型设计而来的,用瀑布代替浮云,使古风仙侠感扑面而来;金霞洞保存二师兄尸体的后山场景设计参考的是黄龙钙化池;蓬莱仙岛参照的是蓬莱三仙山景区;瀛洲仙岛是仙界的旅游胜地,参照的是月牙泉;人间的长安城则对应的就是西安,城墙、楼阁、帷幔等建筑方面的设计可以将观众带入中国古代的生活场景中。在杨戬及其师傅玉鼎真人大战时,玉鼎真人将杨戬等一行人困在了太极图中,其所用的太极图就添加了中国的水墨画元素,并且从三维画面到二维水墨的转变过程中,真正做出了中国水墨画的特效。其中,太极图展示了万物融合的混沌状态,水墨特效的加入又彰显了凡间山水之美,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用国风水墨凸显东方之美,用现代思想解构传统文化。

2.3 “成长”主题的构建

“角色成长”是大部分动画电影都会采用的叙事模式,“角色成长”不是简单地指人物从稚嫩走向成熟,更是指精神境界的逐渐升华,如《寻梦环游记》《幽灵公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都采用了这一叙事模式。在动画电影《杨戬》中,杨戬受师傅玉鼎真人之命,镇压玄鸟,天眼损伤后,成为一个随性洒脱的“坠落”神仙,后受到巫山神女婉罗的启发,直面贯穿他人生的阴谋。杨戬与沉香的同行,让他从一个吊儿郎当的形象变成一个抚育外甥的沉稳的长辈,并开始直视这个“世界”。另一个故事主人公沉香的性格孤僻、叛逆,在金霞洞时,没有得到师傅和师兄的关爱,后来一直想通过集齐宝莲灯碎片,从而劈山救出自己的母亲,这其实是他内心缺乏关爱的表现。当他与自己的亲舅舅杨戬在去华山的路途中,杨戬教授他功法,并与他追逐打闹,这个时候的沉香感受到了关爱,内心发生了变化,人物形象也开始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

《杨戬》中充满了戏剧冲突,有前期杨戬与沉香之间的冲突,也有他们各自对抗自己的冲突,还有后期杨戬与玉鼎真人的冲突。杨戬是自我内心对抗的神仙,其之前认为的道义与后面“假面”拆穿的道义相互矛盾。再到后来,与师傅华山一战之后,喊出“师傅,我母亲要守护的是万物的生生不息”,战胜了玉鼎真人,完成了自己的成长。沉香的成长里则有谅解和救赎,有了华山大战经历之后,内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杨戬》这部动画电影中,未成年人可以看到成长、友情和亲情;而主人公杨戬和沉香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可以让成年人感同身受。影片既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仁义孝悌,又涵盖现代年轻人不服输、不认输,与命运对抗周旋的精神,实现了古代和现代两种“成长”理念的融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次全新、成功的探索[3]。

3 传统文化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策略

《杨戬》获得了高收入的票房和广泛的好评,成为创新性借鉴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已经真正做到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就目前来看,我国整体动画电影在应用传统文化方面还是不够成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还停留在表面,创作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在动画电影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

3.1 加强电影工业化,培育工匠精神

目前,国产动画电影行业最应该做的就是加强电影工业化和培育工匠精神,这两个方面对于动画电影取得成功很重要。《杨戬》的成功,就离不开电影工业化和工匠精神。制作《杨戬》这部动画电影时,涉及的工作人员超过1 800人,影片中的镜头更是高达6 000多个,是普通动画电影镜头数量的3倍,其中特效镜头占了48%,由20多个特效团队一起协同策划完成。例如,拍摄婉罗飞天舞的一个镜头就要用时长达一个月,而最终完成婉罗跳舞片段总耗时12个月。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电影主题内容、画面设计融合得很成功,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者花费将近3个多月的时间对中国的武术文化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进行了创新的设计,影片中的武林高手虎、鹤、猴、蛇、螳螂分别代表了中国武术中著名的五类象形拳[4]。不难看出,这种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是影片《功夫熊猫》成功的条件之一。同样工匠精神在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为了真实地展现在空中飞舞的气球,根据不同颜色吸收光量不同的原理,动画制作团队进行了大量精密的计算,力求完美,其体现出的工业化深度和工匠精神是我国动画电影制作者需要借鉴和不断学习的地方。因此,动画电影制作者还应该更好地运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去讲好中国故事。

3.2 提升创作者的剧本内容创新意识

要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影片中,创作者就要提升剧本内容创新意识,且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时,要注意挖掘文化内涵,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化[5]。《杨戬》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摆脱了沉香劈山救母这一传统故事的束缚,在角色和叙事模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融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故事框架、角色设计再到场景搭建,每一处都渗透着传统文化元素,是近年来难得的动画电影佳作。创作者在创作剧本内容时,一方面,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电影内容巧妙融合,并在融合时着重注意叙事方式,使得影片更加完美;另一方面,不要过多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应该去深挖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做到在丰富影片主题内涵的同时,保证国产动画电影独特的魅力。

3.3 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细分动漫相关专业

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动漫专业人才和细分动漫相关专业。目前,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急需大量动漫专业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富有艺术想象力的人才。因此,动漫行业应与高校合作,培养符合需求的定向性人才,打造动漫产业人才库,保证动漫市场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在专业细分方面,高校可以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与动漫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打造合理的动漫人才培养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产动画电影进行创作的核心内容,并且国产动画的外在形式也要用传统文化元素塑造,如此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丰富电影的文化底蕴。尽管《杨戬》在剧情设定和台词编写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它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传统的聚散离合、无私奉献、追求道义的理想信念在该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中国风”场景的搭建,还是主题的选择,《杨戬》都为国产动画电影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