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贤
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做一名智慧的语文教师,使学生爱上语文课,才能提升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再次阅读林清玄的散文,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他的文笔流畅清新,作品有着感人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要善于讲述,做一个“讲故事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人生的体验、感受,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递给学生?林清玄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他的一篇篇散文,就是一个个来自生活中的小故事。其实,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文也大多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十六年前的回忆》《跳水》《“诺曼底号”遇难记》《剃头大师》……一个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使得孩子们一拿到语文书,就立刻读了起来。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讲解时条分缕析,却往往破坏了故事的整体情节。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设计得太细致了,指导得太多了。其实语文教师也应该成为会讲故事的人,要像林清玄那样,讲好书本故事、生活故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故事接触文本、触摸语言文字。
其次,重视阅读与写作。这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双翼。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林清玄曾说他希望用文字去跨越、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当年65岁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写作的习惯。林清玄从小家境贫寒,虽然立志当作家,但他深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双翼,也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广泛阅读、勤于写作。教育界的诸多大家,如于漪、钱理群、李镇西等,他们的阅读量极大,在课堂上对各位作家的作品都能信手拈来,熟悉各类教育理论。很难想象,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上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时,还能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吗?
再次,要做到内心柔软。林清玄曾说:“我多么希望,我写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地相见。”內心柔软的语文教师,会在某一个清晨,闻到遥远的国度里薰衣草的香味,也会在一个午后,从书中读到温暖的文字后会心一笑。深夜,他写下的文字里,饱含深意。内心柔软的语文教师,会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里,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内心充盈,时间有情。因为内心柔软,对于人生有种种体验,才会有经验、有感受,才会有所思。既从现实中来,又可以从读书中得,读书与写作,生活与工作,有机融合。在每一节课堂上,在与每一个孩子眼神交流时,这一切也有了温度。
最后,具备教学智慧。这是引领学生成长的专业能力。有人问知识和智慧的区别,林清玄这样回答:知识是你自己个人拥有的学问,而智慧不同。你看“智”字,“知”下有个“日”字,如同用光来照彻他人;再看“慧”字,“心”上生出两棵“大树”。唯心所生并能照亮、引导他人的才是“智慧”。
教学智慧正是教师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时表现出来的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教师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宝贵的经验和人生智慧去唤醒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智慧成长。
今天,我们再读林清玄的文字,仍然会觉得获益良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向林清玄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对“生活美学”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