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赟 张 珏 周洪彬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2016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在全国两会上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需求,紧跟国家战略,牢固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和伟大斗争中。”[2]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 《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将科技成果应用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分别从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两个方面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也是科技期刊质量提升和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互促共进的理论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不到400年,从最初只有几种科技期刊,到今天全国科技期刊已有5000多种,全球大型期刊 (引文)数据库有12个,收录的科技期刊有6万多种[4],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在技术、产业、学术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提到,随着西方国家在多个高技术领域对我们“卡脖子”,我国国民经济要实现转型,国家就要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创新、重视杰出人才、重视高校基础教育、重视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由于我国科技期刊跟不上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又跟不上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与使命[4]。
传统的科技期刊主要依靠的是各学科的领军人物、资深专家、权威学者,他们对本学科的发展有宏观的认识,也更有话语权,但是,这些专家大多年龄比较大且身兼数职,是领导或团队负责人,由于工作较多,导致他们对期刊的关注和贡献相对不足[5]。而青年教师由于年龄原因,科研经验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较少,很难被科技期刊重视或发现,造成很多优秀青年教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能力和潜力没有得到完全的挖掘。因此,科技期刊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既是期刊发展的需要,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抗生素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也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多数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还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抗生素杂志》始终坚持期刊质量和高质量作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本文以 《中国抗生素杂志》和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搭建科技期刊质量提升与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互促共进的平台,通过利用科技期刊的资源和优势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平台,为青年教师、专家提供成长的土壤。同时,优秀的青年教师和专家也为科技期刊这块土壤提供优秀的种子,促使其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
如何创建科技期刊质量提升与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互促共进的平台,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本期刊采编系统和CNKI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筛选模型,挖掘优秀青年教师,通过期刊平台创建交流沟通桥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吸纳新一代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并运用多媒体融合促进科技期刊质量提升 (如图1)。
图1 科技期刊质量提升与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互促共进的平台
青年教师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学术机构和团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挥才能的机会,以提升他们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给予青年教师事业上升期的“雪中送炭”,远胜于给予他们功成名就后的“锦上添花”[6]。由此可见,富有潜质的青年教师是科技期刊不断发掘的对象,科技期刊应与富有潜质的青年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为他们的不断成长提供助力。
1.优秀青年教师的挖掘
每一项科研的背后,都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从它开始的学术调研到最后的成果发表都离不开科技期刊的支持和帮助,科技期刊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与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成正相关。本文将 《中国抗生素杂志》网站专家库数据与CNKI数据相结合建立数据模型,围绕优秀青年教师的职称/学历、研究热点、课题申报、发文量、发表文章的被引情况、是否担任过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或课题的负责人等方面建立筛选模型、建立青年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挖掘学术潜力大且暂时未形成较大影响力的青年教师,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多途径、多方式地考察他们的学术和科研实力,为科技期刊储备人才。
2.创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桥梁
“普赖斯定律”认为,“杰出科学家”或者“核心作者”群体将完成该研究领域中一半以上的论文[7]。那么,如何创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桥梁。首先,从本领域中,通过青年教师自荐、编委专家推荐,以及从优秀审稿人中遴选出具有丰富科研成果和较高学术水平且热爱期刊工作的优秀科研工作者,组建期刊青年编委团队,让青年编委参与审稿、约稿、组织专栏专辑等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青年教师的沟通、思辨、热点追踪、热点把控等综合能力。其次,通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以及各种学术会议,及时了解科研信息和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反馈给青年教师,为他们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提供参考。最后,通过科技期刊宣传和介绍优秀青年教师,提高他们在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设立奖励制度,助力科研产出。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44岁以下的人群为青年人。有科学研究表明:36~45岁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年龄阶段,此年龄阶段的青年教师是科研成果产出最高峰的时期[8]。在此年龄阶段,青年教师经历过做科学研究的研究生阶段,从实验的选题到实验的设计以及最终的结果分析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培养了较强的学术前沿信息收集能力和热点跟踪能力,了解了某一研究方向的背景和动态发展,并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和科技论文具备了论文写作能力,已然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作者。
1.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科技期刊的积极性
由于青年教师具有活力、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术前沿信息收集能力、热点跟踪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沟通理解能力等特点,因此,本文通过编制 《青年教师促进科技期刊质量提升的调查问卷》,分别从青年教师对科技期刊的认知、对科技期刊的利用途径、对科技期刊的关注内容、在科技期刊发表论文以及对科技期刊质量提升的建议等维度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查找科技期刊的不足和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科技期刊的积极性。
2.青年教师更容易参与深度的多媒体融合办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的出刊与传播高度网络化,从稿件的采编系统到排版过程,从网络的数据库到公众号、微信、微博、期刊网站、线上会议的传播,从纸质出版到数字化出版的过程都与互联网密不可分。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网络化工具和社交媒体,能够轻松参与到网络化办刊过程中来,因此,随着区块链、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期刊出版行业的流程和模式将不断出现新的变革,青年教师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凸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高质量科技期刊的打造越来越依靠能够快速适应现代技术的新一代青年教师,高素质青年教师的培育也离不开高质量科技期刊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打造出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就要培育出一大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构建二者之间互促共进的良性机制。因此,无论是从思想上、政策上还是环境营造上来看,搭建科技期刊质量提升与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互促共进的平台,既是期刊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教师进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