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刷屏时共情不入戏

2023-03-01 04:19张艺栌林灵儿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情观点情绪

文/张艺栌 林灵儿(中国人民大学)

被朋友评价为“共情力泛滥”的她,曾经是一个十分关注新闻事件的人。她会阅读关于时事的各种文章,也会和不同的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初,她心怀热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发现,在深入感知字里行间的不幸与苦难时,一股不可控感悄无声息地席卷了她。在种种抑郁情绪的围攻下,赵渐蕉变得不想接触这些信息了。

我们向来将关心远方看作是关心社会的标志,但当这种对于远方的关怀带给我们的混乱与抑郁已经干扰到了日常的生活,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关切、发声、讨论?

我们的心态受到了多大的干扰?

“点开一条推送本来是要获得信息增量的,但有时候这个信息增量带来的负面情绪,超过了获得它的好处。”

当一些社会事件发生时,赵渐蕉只有在朋友圈看到三四条或者更多相同的推送,才会点开。通过“非必要不关注”的方式实现自我保护,便是“新闻回避(指受众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有意识地逃避或拒绝部分或全部新闻内容的行为)”的典型表现。

江小鱼则说,当网络充斥着关于某个社会事件的讨论时,刷微博确实会让他郁闷,但是这种负面情绪占据主导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他也不会将负面情绪代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我对很多议题都没有真情实感地代入过,所以不会特别抗拒某个话题。”

但对于能够清晰地对远方的痛苦感同身受的人而言,这样的“自我修复”却并非易事。面对这样的情况,唐智源选择把新闻回避当成一段充电和回血的时期:“你发现自己看了也无能为力并感到痛苦,于是开始装鸵鸟。”

唐智源会选择打开游戏机,让游戏中的情节占据自己的思维,或是去完成学习生活中的ddl(deadline的英文缩写,指“最后期限”),让身心都投入眼前的事情里。通过这种专注到自己的生活中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他可以实现阶段性的自我疗愈。但是一段时间后,他的内心还是会驱使他重新开始关注。

如果说唐智源是主动选择缓兵之计来做出调整,那么赵渐蕉就是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在收敛共情的能力”。

在一次次公共事件的讨论中,网上充斥着“那可能就是你”等引导人们代入的语句,但赵渐蕉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从理智到情感都在抗拒这种代入。

在公共空间的喧嚣中,正视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处理它,或许是一门网络时代的必修课。然而,在“新闻回避”与“不再共情”之外,我们是否有更多可能的选择?

范茉茉相机中记录的“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你相信“去做”本身的意义

无论是在赵渐蕉,还是唐智源的表达中,痛苦的核心都是无能为力:“看到了又没法改变,看又有什么用呢?”

范茉茉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但她选择接受这种“有限”——把意义寄托在有所行动本身,而不是行动带来的结果上。

“把觉得正确的事情、真诚的想法,发出去和大家交流。有愤怒,就诚实地把它表达出来。”在范茉茉的认知中,面对远方时最需要做的,以及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努力。

“去做”这件事对她而言,首先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心安,其他目的并不那么重要。在转发某篇文章时,范茉茉并不期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改变多少人的观点,而只是将重心放在自我观点的实践上,不求同化他人,只求无愧于自己。如此,她至少可以获得此刻的安宁——既有所为,而不辜负自己,又不会因强求而感到焦虑。

何汀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她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相信‘小人物也能做出改变、也能产生意义’这件事本身有意义。”

“比私密更私密”的公共话题

“跟关系一般的人完全不敢贸然探讨敏感问题,好友之间也要先行试探确认。”江小鱼无奈地表示,“这本是公共问题,却让我感觉‘比私密更私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观点的差异面前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熟人之间最礼貌的做法就是彼此拉黑,陌生人之间则可能上升至骂战。

观点的摩擦不可避免,因为只有讨论和碰撞才能形成更良性的解决方案和更大的影响力。但这种摩擦的戾气,其实可以不用侵染到观点背后的“人”。

如同在生活中评价某人“好心办坏事”,我们不会全然用孤立的行为来判断具体的人。同样,观点、价值的冲突与对个人的爱恨之间也可以分离。对此,范茉茉说:“不要把那种恶的想法和想象放在具体的人身上。对事情可以有冲动、有愤怒、有无奈和不满,但对人是要爱的。”

在双方无法通过观点的交流求同存异时,讨论往往会剑走偏锋,经由“人身攻击”实现对自己观点的确信和捍卫。而当人们激烈地争论,却不会将观点的冲突上升至个体的矛盾时,一个参与友好型的公共空间才会形成。观点获得了解放,个体也摆脱了人际关系的罗网,能够更自由地去碰撞交流、从而形成真正的公意。

也听听哭声以外的声音

某天晚上,范茉茉在刷朋友圈时,看到了大量激烈的讨论和愤怒的表达,心情一片凌乱。这时,她选择去整理以前的照片,把一些美好的生活碎片梳理出来,一股脑分享到朋友圈。“我在试图给生活整理出一个提纲,并投入好的情感。”

这指导着她下一步该做什么,想清楚内心究竟想要什么——通过梳理,她从遥远的世界里走回到现实,从那个失衡的情绪体验中找回了重心,得以“认真地想一想”明天要怎么生活。

如果说新闻回避是在给自己的认知做减法,减轻认知重负带来的无力感,那么关注小事的美好就是通过做加法,给认知天平的另一端加上另一种筹码,进而实现个体的平衡自洽。

“远方的哭声”带来的震动与痛苦不可避免,有的人筑起自己内心的防线,有的人选择相信行动本身自有意义,有的人可以做到在保全个人秩序的同时,深度参与公共生活,也有的人正在探索如何谋求二者的平衡……

猜你喜欢
共情观点情绪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观点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