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珊婷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 350007)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日趋频繁,随之带来的是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网友们创造出大量的网络新词,其中一部分还走出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甚至被纳入词典之中。因此,对网络新词的产生、发展及其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近来,“XX 脑袋”这一网络新型构式迅速走红,在微博、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四处可见。目前,学界对网络新词“XX脑袋”这一构式的研究还不太多,相关研究大多是将“脑袋”作为人体器官词的一种,与其他人体器官词一同进行分析,其中又以对人体器官名词作临时量词、人体器官词的隐喻的研究为主,例如孙凌凌的《“一+人体名词”结构研究》对“一+人体名词”结构这一语言现象加以考察,找出其在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的差异和规律;李登超的《人体器官名词作临时量词的语法特点》以“数词+人体器官名词+名词”及“动词+数词+人体器官名词”两个构式为切入点,探讨人体器官名词作临时量词的语法特点,分析构式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
然而,就“脑袋”本身,并未有太详实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如罗顺的《网络语“XX 脑”限制因素的多维度探讨》从限制“脑”的词语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展的因素对类似结构“XX 脑”进行分析;王瑜的《汉语“头”的隐喻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汉语人体器官词“头”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头”与客观事物之间的隐喻类型、与方位词语的组合隐喻表达及其隐喻化的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
本文在此基础上,借助构式语法理论,对“XX 脑袋”的构件、构式语义、构式功能及构式演变过程等方面进行探析。所有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CCL 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 语料库、小红书等,未标明出处的为自拟句。此外,将在不改变原有语义和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增删、替换网络语料的词素,并规避不文明词汇。
通过检索CCL 和BCC 语料库发现,传统用法中也存在类似的结构,例如:
①如果不在单干风的发源地占有充分的第一手材料,是难于打动那住“拼命三郎”的榆木脑袋的。(张一弓)
②他也正憋着一口气:“咱农民不能总是窝头脑袋,我们也要变得聪明起来。”(《人民日报》1998年)
③这人是个钱串子脑袋,只要有钱,卖命他也干。(冯志《敌后武工队》)
例①至例③中的“XX脑袋”都是传统用法,常见的是“NP+脑袋”的结构,整体构成一个新的名词性成分,在句中主要充当宾语。这类词语多是利用结构中“NP”所表示事物的特性,通过隐喻构建新的语义。如“榆木”质坚韧,难解难伐,所以用“榆木脑袋”比喻人思想顽固,不开化、不开窍;“窝窝头”是玉米面蒸成的一种食品,“窝窝头脑袋”是说人只配吃玉米面儿,受穷,也称“窝头脑袋”;“钱串子”是串铜钱的绳子,因此用“钱串子脑袋”比喻人见钱眼开。在这些传统用法的基础之上,“XX 脑袋”还发展出了一些新式用法,例如:
④芋泥的绝绝子吃法!芋泥脑袋们赶快进来!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哔哩哔哩2022-05-04)
⑤本铅笔脑袋想到一个解决橡皮屑的方法了!(豆瓣2021-11-13)
⑥面包脑袋推荐几家好吃的面包店!(小红书2022-08-07)
与传统用法不同,例④至例⑥中“XX脑袋”表示的是说话者对结构中“XX”的喜爱程度之高,以至于满脑子都是它。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这种用法。
构式“XX脑袋”主要由常项“脑袋”和变项“XX”组成。
对语料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从功能角度来看,网络新词“XX脑袋”中的“XX”通常是表示美食、用品等的名词性词语,谓词性词语进入该构式通常要进行“名词化”的过程,且“XX”这一位置上一般没有短语、句子;从音节角度来看,网络新词“XX脑袋”构式中的“XX”几乎没有单音节词语,少有多音节词语,通常是双音节词语,这样构式整体上就构成“2+2”音步,读来更为朗朗上口。例如:
⑦我宣布柳州就是碳水脑袋的天堂。(小红书2022-10-04)
⑧我不允许任何一个杯子脑袋错过这家店!(小红书2021-11-18)
⑨运动脑袋们必须安排上这套装备!(微博2022-04-02)
例⑦和例⑧中的“XX”都是双音节的名词性成分,分别表示的是“非常喜爱(吃)碳水的人”和“非常喜欢(买)杯子的人”。例⑨中的“XX”则是动词进入构式发生“名词化”的例子,但相比之下,这种用法较为少见,且多集中在兼类词当中。倘若一些动宾式的动词要进入该构式,在不改变原义的情况下,说话者往往会舍弃动词性成分,只让名词性成分进入。例如“*赚钱脑袋”会说成“金钱脑袋”;“*打篮球脑袋”会说成“篮球脑袋”。
“XX”也有少数多音节词语,例如:
⑩巧克力脑袋给我冲!这次的新品开挂了!(小红书2022-11-03)
例⑩中“XX”位置上出现多音节词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巧克力”是一个单纯词,仅有一个语素构成,无法进行进一步的缩略,因此只好勉强使用略微拗口的三音节词语。类似的还有“奥利奥脑袋”“蒲公英脑袋”“维生素脑袋”等。但倘若能在不改变语义的前提下,通过缩略非区别性词语或同义替换的方法,将多音节词语改为双音节词语,使用者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例如“碳水化合物脑袋”可以缩略为“碳水脑袋”,“冰淇淋脑袋”可以替换为“雪糕脑袋/冰棍脑袋”等。“XX”位置上几乎没有单音节词语的原因也如此,使用者往往会通过增添词头词尾或形容词性成分的方式,对目标词进行音节上的扩展。例如“梨脑袋”扩展为“梨子脑袋”,“花脑袋”扩展为“鲜花脑袋”,等等。这也是现代汉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这一特点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脑袋”的用法其实并不少见,例如“穷脑袋”“富脑袋”“方脑袋”“圆脑袋”等,但这一构式与本文所要探讨的网络新词“XX脑袋”这一构式并不相同。进入前者构式的单音节词,主要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修饰后面的“脑袋”,当然也有部分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只不过由于构式压制,名词性成分进入这一构式后,形容词化了,同样起到一个修饰后面“脑袋”的作用,例如“猪脑袋”“狗脑袋”等;而本文的“XX 脑袋”这一构式,“XX”以名词性成分为主,其语义重点在“XX”而不在“脑袋”。
常量构件是构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在“XX脑袋”这一构式中,“脑袋”是常项。“脑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头;②犹脑筋。例如:
○1近船来的,一棹竿一个,太阳上着的,脑袋上着的,面门上着的,都打下水去了。(《水浒传》第七十七回)
⑫他的衣袋里已经没有四个铜子,他的脑袋里却装满了疑问。(茅盾《喜剧》)
这一构式主要使用的是“头”这一义项。汉语常常借助隐喻来造词,即寻找两个事物的类似特征,从而用指称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1]。在现代汉语中,早已有“榆木脑袋”“窝头脑袋”“青铜脑袋”“化学脑袋”等用法,后又出现了构式“XX 脑袋”。无论是传统用法,还是流行构式,二者都采用了隐喻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隐喻在于“XX”,例如“榆木脑袋”是抓住了“榆木”坚韧不易折的特征,来指称与之相似的思想顽固的人,而后者的隐喻在于“脑袋”。接下来对“脑袋”的隐喻进行分析。
近年来,不少学者把目光集中在身体部位的隐喻上面,有的学者把身体部位看作是一种“意象图式”,因此把身体词汇放在空间中进行隐喻研究[2]。“脑”就是其中之一。汉语中的“脑”原义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之中。“脑”所占用的空间范围即可看作一个“体积”,因而我们便可以考虑这个空间范围在长、宽、高三个维度上的特征。汉语里,“脑”词群的空间方位隐喻中存在着一种构词方法,即“脑+名词”,这里的名词往往是指包含有一定空间维度概念的词语,“脑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表示具体人体器官的“脑”后加上一个表示三维空间的“袋”,使得我们能从中明显地感受到一个三维立体空间。总之,本身就是实体的“脑”加上“袋”字,进一步形象化了[3]。由此,“脑袋”常常被隐喻为容器,可以容纳各种东西,例如:
⑬如今,老陈一闲下来脑袋里装的都是如何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优势的问题。(新华社2001年4月新闻报道)
⑭我的脑袋里装得太满,以至于觉得她房间里的嗡嗡声干扰着我的听觉和神经,似乎它还要渗透到我的脑袋里边去。(陈染《私人生活》)回到“XX 脑袋”中。隐喻后,“脑袋”常常被看作容器,能够容纳许多东西,因此“XX脑袋”就顺理成章得到了“脑袋里装满了XX”的解释。
“XX 脑袋”这一结构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但在之前并未形成一个构式。而随着语言的发展与演变,“XX 脑袋”进入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构式后,其构式义也逐渐确定下来,例如:
⑮你真是个蛋糕脑袋,看到蛋糕就走不动道!(豆瓣2022-05-28)
⑯奶茶脑袋集合!流量网红霸王茶姬测评分享!(小红书2022-10-16)
⑰半价!盲盒脑袋们还在犹豫什么?(哔哩哔哩2022-09-20)
例⑮说话者用“蛋糕脑袋”来形容受话者对蛋糕的喜爱程度之高,达到了极致的程度,以至于“脑子里全是蛋糕”,夸张意味浓厚。例⑯说话者以“奶茶脑袋”来指称某一类人,其正是选中了“十分喜爱奶茶”这一共同点作为分类的依据。同理,例⑰说话者用“盲盒脑袋”来指称那些对盲盒有着狂热喜爱的人。上述三个例子中,“XX 脑袋”这一构式所表达的语义都有较高的相似性,由此便可对其共同点进行提取,从而归纳整理出“XX脑袋”的构式义。
网络语言中“XX脑袋”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某主体对某项事物具有极高程度的喜爱”,表达的是一种正面的判定,这种判定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夸张意味,其判定的重点就在于归类或是说明属性。即“XX 脑袋”这一构式具有喜爱义、主观义、夸张义、中性义。
“XX 脑袋”这一构式通常用来表示某主体对某事物具有极高程度的喜爱,以至于该事物占据了主体的整个脑子。喜爱义是该构式的核心意义,在整个构式义中占据最突出的位置,其余情感都无法进入构式当中,例如:
⑱*吃一口甜豆花跟要你命似的,你真是个甜豆花脑袋!
⑲本甜豆花脑袋绝不肯接受咸豆花。
根据语境分析得出,例⑱中“甜豆花脑袋”所指称的是讨厌吃甜豆花的一类人,与“XX脑袋”这一构式义中的喜爱义矛盾,这种情况下“甜豆花脑袋”使用错误。而例⑲表面上看虽也表达讨厌的情感,但这一情感对象指向的是咸豆花,而非进入构式的甜豆花。在这一具体语境下,甜咸构成互补反义义场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话者否定了咸豆花,即对甜豆花进行了肯定,符合构式要求,能够进入到这一构式当中。
“主观性”是指在话语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说话者“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者在说话时总是难免体现出自己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因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构式“XX脑袋”具有的主观义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分析。首先,当“XX脑袋”这一构式用作自称,即构式所指称的对象与说话者重合时,考虑的是该构式对“喜爱”这一情感的表达。既然是情感,必定与主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话者与主体重合,则喜爱与否、喜爱程度高低等解释权都由说话者所掌握。其次,当“XX脑袋”这一构式用作他称时,说话者与情感主体不重合,这时考虑的是说话者对该构式指称对象情感的判定,而说话者所做出的判定难免会带上自己的主观色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无论构式所指称的对象是说话者自己还是他人,构式“XX脑袋”都具有强烈的主观义。
构式“XX脑袋”在语句中所表现出来的语义通常是“某人狂热地喜爱某事物,以至于满脑子都是该事物”。这里就带上了浓厚的夸张意味,从而夸张化地表达了主体对事物的喜爱程度之高。这样的表达凸显了构式的焦点喜爱义。
无论是传统用法还是后来新起的构式“XX脑袋”,都常见于“人称代词+这个XX脑袋”的同位语中,这就说明二者都具备用来指称一类人的用法,只是在感情色彩上有所区别。传统用法中最为人熟知的“榆木脑袋”“窝头脑袋”等,或是带有责备意味指称一些思想迂腐的人,或是带有轻视口吻指称一些人只配受穷吃苦,总的来说,都是带有贬义的色彩。但网络语言中的构式“XX脑袋”与之不同,虽然构式表达的是正面的喜爱情感,但构式整体用作指称时,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都不带有褒贬色彩,具有中性义。
前面提到,在“XX 脑袋”作为构式流行于网络世界中之前,现代汉语中就有了这类结构的词语,如“橡皮脑袋”“化学脑袋”等。这种用法下,“XX 脑袋”是名词性成分,基本符合名词的语法特征,即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例如:
⑳有些橡皮脑袋们就是不开窍。
㉑你可真是个钱串子脑袋。
㉒你比有些榆木脑袋的人强得多!
㉓该死的石头脑袋,怎么就是不懂变通。
构式“XX脑袋”也是名词性成分,在语法功能上与传统用法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构式不能用作定语,例如:
㉔*我是一个游戏脑袋的人。
㉕我是一个游戏脑袋。
如果说传统用法还保留着一定程度上的性质义,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性成分,那么构式“XX 脑袋”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指称名词,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指代某一类人,并且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和简洁要求,其后不再重复加上所指代的名词性成分。例㉔不成立而例㉕成立的原因就在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构式“XX脑袋”虽是一个偏正结构,但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按照一般偏正结构来分析,“XX 脑袋”表面看似以“XX”来修饰限定“脑袋”,“脑袋”是中心词,但实际上语义的中心在于变量构件“XX”上。以“芋泥脑袋”为例,该词语义聚焦于“芋泥”,其使用也是围绕着“芋泥”而展开的。第二,通常来说,一般的偏正结构中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往往可以加上结构助词“的”,例如“智慧脑袋”可以说成“智慧的脑袋”,但“芋泥脑袋”却不能说成“芋泥的脑袋”。
“XX 脑袋”作为一种网络流行构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此相比于语义、语法等方面,其语用功能更具有研究分析的必要性。
1.调侃功能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说话者会使用一些非常规的语言来自我调侃,从而缓解尴尬的气氛,达到交流目的。构式“XX脑袋”正具有这样的作用,试举例说明:
㉖——“连润唇膏都要买咖啡味的,有必要吗?”
——“没办法,谁让我是个咖啡脑袋呢?”(小红书评论区2021-10-08)
㉗又克制不住地买了两件类似的格裙,本格裙脑袋真是无可救药了!(微博2021-09-12)
例㉖发生在对话中,大致表达的是对话双方其中一方对另一方“出于对咖啡的狂热喜爱,以至于与之不甚相关的日用品唇膏都要加上咖啡的元素”这一行为的不理解,甚至隐有不满之意。这时,如果另一方言辞激烈地作出“要你管”“我乐意”等回答,那么气氛就会降至冰点,对话被迫中断,双方不欢而散。但实际上,另一方却以“咖啡脑袋”自我调侃,巧妙地缓和气氛,双方交流得以顺利进行。例㉗虽然是自我独白,但在历时层面上,可以看作是两个角色的对话,即买格裙时的自己A与买完格裙的自己B。角色A在喜爱的情感支配下冲动消费,冷静后的角色B对此懊悔不已,一方面对角色A 多有责备,但另一方面又以“格裙脑袋”调侃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其意在说明:我虽然很不理智,但这都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格裙,那多买两件也是可以理解的。无须长篇大论,仅以四字就化解了尴尬,可见构式“XX脑袋”确有调侃功能。
2.标题功能
构式“XX脑袋”在语言形式上凝炼概括,结构蕴含了丰富的语义,并且由于其具有调侃功能,往往也带上了诙谐幽默的意味。由于构式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简洁性,因此它常出现在一些社交平台的标题当中。无论在传统的纸质媒体中还是在新兴的电子媒体里,标题的重要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读者们往往通过标题来从整体上获取文章信息,因此,标题对读者是否选择深入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纸媒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要求措辞严谨简洁。互联网信息由于传播和淘汰速度极快,新媒体要想在保证消息准确的同时讲究时效、获得点击量,就要求其标题不仅要有简洁性,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流行构式凭借自身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在更包容的新媒体,流行构式成为标题中的常客,例如:
㉘芝士脑袋终于可以实现芝士自由了!(搜狐网2022-07-20)
㉙谁是“芋泥”脑袋?点进来瞧瞧!(麦当劳官网2022-09-07)
3.广告营销功能
构式“XX脑袋”常作为标题出现在某一美食或用品的推荐帖子中。一方面,说话者框定了受众,在标题中点明要求“XX脑袋”所指称的一类人进入帖子,“XX”爱好者们受到标题的召唤,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了这一标签,并对这一身份产生认同感,渐渐地,再看到此类标题,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点进帖子,并在说话者的推荐下,产生消费冲动。另一方面,无论是出于营销目的,还是说话者个人真切感受,由于他们要将某事物推荐给受话者,其语气必然是高涨的、充满激情的,并且往往带有夸张意味,将这一事物说得天花乱坠。在这样的渲染下,不仅该事物的爱好者会受到感染,原本无感的路人看到后,出于好奇心理,也往往会产生购买的欲望。一来二去,说话者就借助构式“XX 脑袋”,达到其推广营销的目的。
另外,在语体方面,作为流行构式,“XX 脑袋”同一般的网络语言一样,由于其语义尚未沉淀,因此未能进入正式的新闻或政论语体,主要仍活跃在气氛轻松的小红书、豆瓣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中。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形义配对体组成的构式库不是一个简单的构式清单,甚至也不是一个无序的‘构式包’,而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分层级的网络,其中的构式是相互关联的”[4],构式网络中包括图式性构式、半图式性构式以及实体性构式。图式性构式是指完全由变项构件组成的构式,以及由变项构件和标记语法意义的实体功能性成分构成的构式,如短语构式、句式构式;半图式性构式指的是由实体构件和变项构件组合而成的构式,如“X化”“爱V不V”;而实体性构式则是完全由实体构件组成的构式,如语素、词、习语等[5]。汉语构式“XX 脑袋”并非一个孤立的构式,它同样归属于一个构式继承网络,这一网络包括高层级的图式性构式“XX+NP”、半图式性构式“XX 脑袋”和最底层的实体性构式,如“板栗脑袋”。该构式继承层级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XX脑袋”的构式继承网络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些在形式和功能上与构式“XX 脑袋”相近的构式,如“XX 控”“XX脑”“XX 主义者”等。虽然这些构式在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等方面与“XX 脑袋”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不可否认这四者具有高度相似性。这正是因为四者皆来自同一个构式继承网络,它们具有相似的构式义。
如果说传统用法的“榆木脑袋”等词可以被理解为“脑袋像榆木一样”,流行构式的“板栗脑袋”可以被理解为“很喜欢板栗,以至于满脑子都是板栗”,那么传统用法的“钱串子脑袋”既可以理解为“脑袋像钱串子一样,见钱眼开”,也可以理解为“十分贪财,以至于满脑子都是钱串子”,从中我们隐约看到了流行构式的雏形。
构式“XX脑袋”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通过穷尽式搜索发现,“XX 脑袋”这一构式最早见于“来都来了,榴莲脑袋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先对升级首创榴莲披萨下手了”(小红书2018-12-21),但通过语料库检索还发现,早在2008年,刊登于《读者》的《欧洲习俗一瞥》一文中,写道“……比利时人认为我们是‘饶舌鬼’,荷兰人是‘干酪脑袋’……”,众所周知,荷兰盛产奶酪,有数据表明,荷兰每人每年要消耗大约15 公斤的奶酪。可见在十几年前,就出现了以“XX 脑袋”指称“XX爱好者”的用法,只不过在当时,这种用法还只是停留在个人的修辞认知上,没有得到进一步推广,直到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式“XX 脑袋”才得以广泛流传。
分析发现,从认知角度来看,构式“XX 脑袋”解释为“十分喜爱XX,以至于满脑子都是XX”。这一构式是由变量构件“XX”与常量构件“脑袋”构成的,其中,变量构件“XX”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构式义包括喜爱义、主观义、夸张义和中性义。从语法功能来看,整个构件在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能够带定语,但不能充当定语;从语用功能来看,构式主要具有调侃功能、标题功能以及广告营销功能等。从构式演变过程看,构式“XX 脑袋”处在构式继承网络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XX 脑袋”这一构式的灵活性使得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求,按照组合规则类推出新的组合,大量的“XX 脑袋”由此产生,从而更进一步地推进了该构式的流传与稳定。但就目前来看,构式“XX脑袋”的使用还较为单一,并且由于语用的现实制约因素,该构式要想进入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