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娟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成都 610071)
人的焦虑,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职业焦虑的话题则在近年来于社会学等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探索。期刊从业者主要指参与三审三校工作的编辑、审稿、校对、记者、专职评论员,以及美术编辑等专业人员(这里所说的期刊从业者并不包括期刊社的行政、后勤等人员),他们的职业焦虑近年来日益突显,一定程度影响着期刊社的正常运作。但是,关于这个专属职业的焦虑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是十分欠缺。
职业焦虑和个人焦虑相关联,它除了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心理而外,更多地强调了职业工作对于整个职业群体的影响,这是存在于职业领域和职业群体的集体焦虑,它以职业的不同,体现为不同现象和特征的职业焦虑。在心理认识上,这样的职业群体也被称为“心理团体”,是属于团体成员的“我们”[1]。对于个人或者群体而言,职业焦虑也可以称为身份焦虑,即某个职业群体,基于职业所存在或者必须面临的特定的工作环境、技术、规范、流程、现状、前景、社会角色与身份等因素而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影响个人,也一定程度地影响特定的职业群体。职业被视为个人在其工作生涯中承担或者完成的工作序列[2],这一序列是由分类来确认的。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或者体能,参与社会分工,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的来源,因此有了不同的职业。一定意义上讲,职业与我们所称的“工种”相类似。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职业领域,都存在着职业焦虑现象。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职业人。除此而外,不同的职业群体,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人际关系、个人素质与经历、年龄层次、男女比例、资薪水平、生活方式、社会活动能力与方式,等等,都各有不同。所有这些,虽然并不是必然使得职业人产生焦虑的因素,但它们一定是形成焦虑的必要因素。和所有的职业焦虑的形成因素一样,期刊从业者的职业焦虑,正是在其所在的自身背景、过程与因素之中凝结、聚合、生长。
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目前中国以细类划分共有1636个职业。编辑是从事文稿、图片等的组织、修改和编排的专业人员,编辑包括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音频编辑等;记者则是从事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的专业人员;校对员则是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原稿和校样核对工作的专业人员。大多数期刊社不设专职记者,采访工作由编辑人员担任。一些期刊也不设专职校对,校对工作由编辑承担。工作的繁琐导致期刊编辑出版的专业人员不同程度地具有职业焦虑的特征。形成期刊职业焦虑的因素众多,十分复杂,但它们都和个人,以及期刊编辑出版这一职业工作本身相关联。
个人的职业焦虑,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身上。这是因为,几乎每一个初入职场特别是具有专业技术要求的职场年轻人,都怀抱着不同程度的理想,意欲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3]从这一体验的时刻之始,个人完完全全地成为一个人[4]。
当理想,或者说预先设定的人生目标,在遭遇现实之时,第一个感触就是理想或目标并非能够轻易实现,或者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所有的职业现实都不是预先设想的那样。在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看来,这首先就是个人人生上遭遇的一次冲突,是人生事业上的一个挫折。
作为具有一定学历和技术的人员,初入职场者,一般都会意气风发地表现自我的才能,甚至刻意要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对于行业、市场和相关研究领域了解不够,特别是对于本单位(此处特指期刊社)的杂志定位与宗旨、运营流程、规则不熟悉,或者不认同(内心认为还有更好的运营机制),往往会陷入工作上的被动,尤其是在被单位同事和领导指出编校工作上的过失之后,容易受到心理上的打击。如果这类情形反复发生,对于心理脆弱的人员,则可能使其怀疑自我的人生与价值。不幸的是,任何一个人在编校工作上的疏忽、差失总是存在的,而资深编辑、主编对于年轻编辑在文字编校方面的叮嘱和指导,又总是不绝于耳,这不能不对年轻编辑构成心理上的压力。
年轻人都是带着活力来展示自我的,还意欲获得一种冲动和事业上的再生力,但现实却是基于规则、追求务实和按部就班的,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引起内心的焦虑,并且这种焦虑毫无疑问是源于所从事的职业。在期刊领域中,其表现行为一定是和期刊编辑出版的专业技术工作相契合。
个人内在因素的焦虑更多地是由个人心理方面的准备不足而引发的,虽然每一个人都面临同样的现实,但是,在心理方面有所准备和素质足够强大的人,会更加容易地对待和处理眼前的各类问题,从而不至于陷于职业上的被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期刊资深的从业者能够更加淡然处理自己所面临的现实困惑。
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被宣传为是一件光荣的事,这种职业宣传已经有好几十年了,所有的大学新闻学教材也是这么来界定编辑的职业性的。这与其说是明确了职业的付出,不如说更多地是强调了编辑职业的荣誉和牺牲。但是,人都是现实的,荣誉和牺牲精神终究不可取代现实,不可抑制和取代个人的梦想和个人基于自我潜力的创造,当二者发生碰撞之时,个人于其职业的怀疑、矛盾心理也就有了因由。
编辑人员为他人作嫁衣,精细打磨自己所编辑的每一篇稿子。一篇文章,经过编辑的专业、细心的处理,成为了一篇合格的可以刊发的稿件,甚至还提升了原稿件的文字质量以及学术水平的整体质量。但是,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无声地为他人的智力劳动添枝加叶,编辑自己并不获得任何名和利方面的好处。编辑做的就是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工作,这被认为是编辑的本质工作。在期刊界,乃至在报界、出版界,不少资深老编辑都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在行业内干了数十年,自己却没有出版过什么专著,更没有像一些大学教授、科研机构的研究员那样声名显赫,也缺少机会到众多单位去交流、讲学,从而谋取较为丰厚的经济利益。作为同样从事智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群体,作为同样在所从事的领域具有深厚技术与职业水平的专业人员,这种身份的落差十分地明显。对于期刊从业者来说,这些都是促成其内心隐忧、不满和焦虑的因素。这些情形,反映为个人,乃至群体,都是对于自我身份的焦虑。
心理学家们相信,身份的焦虑对烦忧的产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身份的渴求能激励我们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卓越者,使我们远离社会中不良癖好的人及固执的人[5]。但是,因于身份的焦虑,却只会使人消沉。身份,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可能尤其被看重。一般来说,它被视为关于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本身,为心理深处所凝结的一种情结。在中国社会中,很多情形下,身份关系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名分、社交圈子等。
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在这项组织制度之外,则被称为“体制外”。体制内外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在职务晋升、资薪、职称、住房、公积金、退休养老、社会荣誉与地位等方面皆有不同。
对于体制的焦虑,最典型的例子表现为体制内外的差别而造成的心理不满。期刊社一般被确立为事业单位,由大学、科研单位或者机关主管、主办。但是,期刊社的人员编制都十分有限,在业务众多、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期刊社只能自行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编、采、校、排等业务工作。在一些期刊社,这些“编制外”的人员承担了期刊社大量的专业工作。但是,他们的资薪、社保、公积金及其他福利,往往不能和体制内的工作人员相提并论,这就形成了明显的同工不同酬状况。由体制带来的个人焦虑,深切地关系到个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发挥等问题。个人的创造和发展由于不公平的对待而使人对工作的激情减少。
即使在体制内部,由体制问题而引发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例如,职称,对一些期刊从业者就是实现自我的一个羁绊。职称的评审、申报、考试都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过程,但是其严格性有时却是非科学的。在编辑出版界,一些资深编辑一直都游离于职称之外。有的在编辑界成绩突出的人士,却并不拥有相应的技术职称。
每一个职业都在相应的技术与知识下展开工作,传统所说的“术业有专攻”即因于此。相应的技术和知识,严格地规范和约束该职业工作的开展。单位准则、客户(或者公众)要求、行业规范、国家标准,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规制了职业工作的方向、标准、前程。很多编辑和校对人员都有感触:文字错误实在是防不胜防。出版行业要求最大程度地杜绝文字、词语差错,这是基本的质量要求。按照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期刊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不合格。除文字和词语而外,语法修辞、标点符号、逻辑事理、数字使用、常识判断、知识、引文与注释,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有着同样严格的要求。但是,它们常常不可思议地通过了编、校、审等多个环节的审查而成了“漏网之鱼”,最终被刊印出来,严重影响刊物的质量和信誉。每一个期刊从业人员都清楚地知晓这些情形,也一直在努力地应对着,这样的应对工作会持存于整个期刊社的运营之中。
编辑所接触的无所不包的知识本身,也对编辑人员的职业构成挑战。各类知识的真伪与判断,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更替,等等,这些都需要编辑人员在编辑过程中明白地掌握。过去有一种说法是,编辑应当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所掌握的知识虽然不必十分专业、精深,但必须大而全,甚至无所不包。在互联网时代,编辑所接触和需要处理的图文信息更加丰富,所涉及的知识也更加广泛、新颖,一些知识、事件、名词,早已经不是单纯依赖几本字典、词典就能够迎刃而解的。显然,期刊工作,特别是学术期刊的工作,事实上对于编辑提出了更具有挑战的使命。但是,在技术与知识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完人。这种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冲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个期刊从业人员的心理。由于这种冲突根本地不可避免,个人的焦虑、职业的焦虑,都会被点燃——我为什么必须成为技术和知识的完人?技术和知识的不完善,意味着我的职能缺陷?我该怎么做?在没有办法成为“完人”之时,我是一个职业失败者?
比单纯的图文差错更令人不安的是编校工作中的政策性与政治性失误,这包括在重要人名、地点、时间、政策、政治方面的失误。在编辑出版界,涉及党政重要人物姓名的失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同样,涉及地方重要官员、重要人物姓名的失误,也是坚决不允许的。另外,一些涉及民族与宗教的表述,往往一字之差,就可能铸成大错,这也是出版界一些人“谈字色变”的原因。对此,即使一些资深编辑也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反映的深层问题就是职业焦虑与恐惧。
没有一个人是本能地适应某个职业的运营机制的,更何况,即使一个人经历长期的职业生涯,也通常会面临难以绕开的人为过失、尴尬和困局。
对于编辑(乃至校对)来说,三审三校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考验。如果一个编辑所编辑的文稿在后面环节(二审、三审等)的编审过程中被改动得较多,往往预示着前期工作做得并不十分理想(当然并不是绝对的)。严格地讲,几乎每一个人所经手的每一篇文章(包括主编自己所编辑的文章),都同样需要接受三审三校的审定。前期编辑过的文章提交给后期编审,这个过程,和学生交付作业、接受批改其实没有太大区别。编校过程,一直伴随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大多数的编辑能够将这个过程常规化对待,他们会习以为常地将这看作是工作本身的特点。但是,对于某些人员,却总是有着一种自己的作业被批改、被指出工作弊端而难以抹去内心中的某种隐忧,这尤其表现在其经手的稿件在后期环节被编、改得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得较多,这对于前期编辑似乎存在一种暗示,即他所做的编辑工作并不是最好的,甚至其本人的职业素质可能在后期编审环节不太被认可,或者可能根本就是不合格的。当这种职业焦虑在内心埋下之时,当事人甚至未必有所察觉,其最初的感受大约只是有些受困。但是,这一“受困”会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加重心理负担,成为心理病因。如果这种焦虑不能得到有效排除,则可能会日积月累,不仅增加个人的自卑心理,而且不认可期刊社的正常运营方式。
期刊的出版流程复杂,环节众多。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一些期刊未能遵循流程和进度,某些流程的工作占去了过多时间,挤占了另一些流程的时间,造成不合理运作。在期刊运营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前期工作(比如采访、组稿、撰稿,有时也包括编辑工作)效率不高,松懈、拖沓,迟迟做不到稿件的齐、清、定,从而大大压缩了排版、校对、印前等中后期工作环节的时间。假如从排版、校对到印前的正常时间一共为20天,而由于前期工作过于拖沓,只为这些环节留下了15天或者更短的时间,这会造成中后期各环节时间相当紧促,工作压力巨大。不幸的是,这种先松后紧的情况,在不少期刊社都比较常见。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期刊的工作越到后期越繁忙。正是在这一“赶工期”的过程中,忙中出错、乱中出错的质量事故频发。这种周期性的赶工期情形,带给员工的直接影响就是尾期工作的不适应症,人会不经意地在高强度、高压力状况下疲于应对,并萌发职业焦虑。
对于职业前景的焦虑,无不是体现在每一个期刊从业者的身上,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这方面的隐忧与压力。近年来,人们也倾向于相信,期刊业再也不是什么个人可以大展宏图、在这个职业领域值得奋斗一辈子的了。或者,期刊业是否还有光明的未来,也实在不确定。
并不仅仅是期刊业,所有的纸媒、图书都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编辑出版业遭受的变局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订阅量大幅度下滑,广告减少,收益下降,等等。与此同时,期刊业所面临的职业焦虑环境,却丝毫没有改变,所有过去影响和存在于期刊社的个人焦虑和社会焦虑因素,都一并存在着,与期刊社的运营紧紧相关联。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期刊社在应对网络冲击的过程中,作了很多努力,包括在出版纸质出版物的同时,也运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号等,新的姿态使得一些传统期刊社得以成功转型。但是,总的来说,期刊社的这些运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运营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捉襟见肘。一些期刊在资金上不得不吃老本,或者比较严重地依赖于主办单位的经费支持。
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前景的焦虑,与对于职业的焦虑,终于合二为一。年轻人会认为选错了职业,资深人员宁可得过且过。最悲观的人或许会认为,这像是一个命中注定的看不到前途的职业,焦虑与消极的人生或许会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
基于期刊职业焦虑的成因,职业焦虑的不同病症也以轻重缓急的方式,出现在不同人群、不同环节、不同节点、不同情绪中,某些表象、特征甚至成为期刊从业者的某种性情与品质。如下的一些现象,常见于期刊职业,但却经常被忽视。
每一个期刊从业者在稿件采用上都有过或者一直有着左右为难的局面。或许,一个人只要一直在期刊编辑的岗位上,这种焦虑就有可能持续其一生。这种现象可能在一些学术性的刊物方面表现更甚。
例如,一篇论文是对于宋朝一本民间笔记的版本考证,该论文运用了十分丰富和难得一见的史料,考证详实,推理严谨,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是,由于该文内容过于偏奇,读者和论文引用者会十分小众化。因此,刊载此文,在被引频次(cited frequency)、H指数(H-index,又称h因子)、g指数(g-index)等方面,并不会给该论文带来什么直接的效果,也不会给期刊带来什么影响力。另一方面,编辑人员承认,这样的论文在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方面,的确是十分难得的。编辑部最后作出的选择是,并不刊发此论文。作出这样的选择的确是相当困难的。这个选择是否确当,也备受争议,即,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是否必须以牺牲学术水平、学术价值为代价?或者情形应当是相反,即正是应当高度珍视并刊载这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以体现期刊独树一帜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编辑人员承认,在这些取舍方面,他们经常是矛盾的,甚至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确定的适用规则。
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人情稿、关系稿经常会给编辑人员造成烦乱和不安。编辑对于这类稿件会很为难,最终可能是要么不采用稿件而得罪了作者,要么采用了稿件而使得期刊社勉为其难,或者于二者都不讨好。幸运的是,这些年来,期刊社大力强调了规范运作,强调了绝不降低质量标准的用稿原则,使得这类现象大为减少。
如果说人情稿、关系稿还可以通过期刊社的严格管理而得以避免的话,来自期刊社主管、主办单位指定刊载稿件的现象,对于期刊社却实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甚至是事业上的一种负担。很多这类指令性的稿件在内容上并非十分符合期刊主旨。并且,这类指令性的文稿一般并不容许作过多的修改和删节,这更是给期刊社造成极大的被动与压力。这些压力最终引发编辑、校对、主编普遍的焦虑。
在编校事务上,如果个人的硬伤性的错误被现实、严酷地摆在眼前而无法逃避时,个人会有颜面大失之感,苦苦纠结于内心。大多数编辑和校对都承认,即使再自信、工作再细心和有专业技能的人,都不能保证其在文字编校方面一定不会出错。甚至,越是资深的编校人员,其出错的几率或者总数越多。一个工作了数十年的编辑,其所犯下的文字差错,甚至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据一位年轻编辑讲述,一位工作认真的老编辑犯下“重大编辑事故”,被调离编辑岗位。几年之后,患上严重抑郁症的他服药自杀。抑郁症被认为是“在神经病恢复过程中最令病人沮丧的障碍之一”[6]。 在这位年轻编辑看来,“这个事件对我的打击太沉重了。亲自见到非常热心帮助过我的人、我在职业和生活上都十分敬仰的人遭受如此结局,我可能一生都走不出这一心理阴影。”
编校方面的“硬差错”,都不能用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和辩驳的。或许,资深编校人员对于自己多年来所铸下的不是太过严重的差错会抱着某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但是,只要他们还在期刊社从事编校工作,对于文字、版面的警惕性,就从来不敢放松。在这种情形下,人们都会有着一种差错、失误、不幸或将突然降临的痛苦体验,这似乎是走不出的心理阴影和厄运。与此相应的是,人们对预感到的威胁、痛苦和恐惧却总是感到缺乏应对的能力。于是,现实的焦虑可能导致精神的苦痛,以及自我效能的下降,或者直接怀疑自我的能力。
The dissipation due to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apacitances Edyn can be calculated as
相当多的期刊编、排、校人员拥有一种强迫症(obsession),这种症状正是由焦虑所体现的外在压迫行为,属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之举。强迫的意念来自于不受欢迎的、侵入性并造成紧张焦虑的念头与脑海中的画面。源自拉丁文的Obsession原意即指受到“围攻”。研究认为,这些念头无休无止地引发焦虑和不安[7]。强迫症本身即是焦虑症的一种症状。其特征是侵入性、令人痛苦的想法、冲动和现象,以及旨在减少这些强迫症引起的不适的重复行为。尽管大多数人偶尔会有类似的意念,或不时进行重复的强迫性行为,但这些偶尔的想法和行为并不构成重大问题。相比之下,患有强迫症的人会经受困扰和强迫,这些困扰和强迫会在许多生活领域造成严重的干扰[8]。
职业的技术性压力、周期性的事务出现,以及对于职业工作的完美追求,这些都从内外促成了某种情绪和行为上的强迫性。而为了应对这种强迫性思维和强迫行为,人们会作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反强迫行为,但其结果往往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强迫症。在期刊编校环节,强迫症的表现是意识恍惚,记忆力下降,经常对自己做过或者没有做过的事缺少明确意识。而为了避免造成编、排、校上的差错,往往得多次验证和确认,才得以放心。而这种工作很可能是重复性的,多余的。
某期刊的美术编辑,在夜里忽然想到,已经送到印刷厂的材料,其中可能有多张图片是RGB模式,未做CMYK转换处理(1)RGB为图片的真彩模式,这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它通过对红(R)、绿(G)、蓝(B)三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其间的叠加,得到16777216种颜色,远远超过人的视觉感受,也不是任何印刷机器所能识别、承受和印刷的。CMYK为图片的减色模式,也称作印刷色彩模式。如果以RGB模式印刷,会造成色彩的失真、偏色。。他于是马上打电话请印刷厂停工,本人也立即开车去印刷厂检查和处理。但一直忙碌到凌晨,才发现那些图片其实是已经作过转换处理的。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在很多文字编辑身上。一个标题或者内文的文字、标点是否改到,编校人员经常只是具有十分模糊的印象。而为了不至于造成实际的差错,人们会反反复复地勘校,予以确认。很多时候,这种强迫行为毫无意义,是浪费心智、时间和精力的。但是,人们似乎摆脱不了强迫意识和行为。于是,强迫行为就总是在进行着。
虽然每一个期刊都有着自己的运营流程和进度要求,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实际上严格按照运营流程和进度执行的并不多。各期刊一般都能按期出刊,但由于实际的流程与进度都并不规范,每个周期不同时段的工作各不相同,时松时紧,相当多的情况是越至后期,工作越繁忙,以至临近杂志付印之时,人人会忙得不可开交,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
按照大多数期刊社所拥有的人员数量及其专业素质,有关配置还是比较适当的,一般谈不上工作超负荷,每到尾期都在赶工期的状况,主要原因还在于工作流程和进度没有在实际之中把握好。这种固守原有的习惯、方式、先例和经验,不愿、不能破除相应习惯而进行转向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毛毛虫效应(Caterpillar effect),即因于惰性而习惯于走老路。毛毛虫效应在不少期刊都存在。
研究者认为,在繁琐、严谨以及长年累月不得松懈的工作中,编辑默默无闻地做“别人的嫁衣”,内心不免有很多矛盾,势必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可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9]。也有学者从媒体人的角度提出,职业焦虑一方面体现了媒体人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也影响职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及影响职业本身[10]。
从职业焦虑这方面来看,期刊从业者的职业焦虑对于期刊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有些影响十分直接。这些影响包括:个人的工作激情减弱、缺乏自我冲动与创新性、易怒、易于情绪对抗,以及记忆力差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 。在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心身失调、放松反应,有意识弱化或者放弃个人的自我实现与再生力、创造力,弱化或者放弃自我的社会角色,等等。这些行为整体可以归纳为“职业疲倦”,对年轻人和年老者,情形、病症都是一样。更有一种严重的情形是,当各种焦虑汇聚众多,个人认为其所面临的很多情况“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时,便是“情绪如潮,越堆越高”,其后果是不仅仅带来工作上的不顺利、不如意,甚至引发人际之间的冲突。
做好期刊从业者职业焦虑的防范工作,创造个人心理释放的条件,消除或者减轻工作人员的精神分裂和强迫人格状况,这些对于期刊社的工作意义重大。或许,如有人所认为的那样,明确“把关”定位、担当“责任”编辑、传承“服务”意识,对期刊编辑缓解身份焦虑与职业倦怠有所裨益[12],但是,这显然并不能从整体上解决问题。期刊需要基于现实作出多方面的调整和变革,才能既提高期刊自身的品质,同时也大力施展人文关怀,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与条件。本文不在这方面作详尽、深入的探讨,只是原则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顺应网络时代的媒体变局,以新媒体、多形式运营的方式,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强化期刊从业者的职业预期与身份地位;2.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提升个人业务能力与信心;3.制定科学、合理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进度,并于每一期都严格遵循;4.妥善、有效处理有关体制问题,包括人员的职称、编制内外、资薪等有关问题;5.要有必要的心理干预,包括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6.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娱乐、休闲活动与社会活动,做好员工的心理释放工作,防范和化解职业焦虑。
目前,已有学者呼吁,媒体行业、期刊行业的从业者面临多重压力,普遍存在职业焦虑,需要个体、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化解问题[13]。也有人提出,应当倡导符合学术规律的评价原则;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观,增强职业成就感;改善和提高社科期刊外部环境,解决编辑后顾之忧;善于利用各种应对方式,寻找自我排解焦虑的方法等[14]。不过,总的来说,相关从业者职业焦虑的问题,在学术界、期刊界并没有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甚至在这方面尚未展开过专门的研究与调查。我们希望将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学术研究和社会调查与分析,基于科学和现实,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职业领域等方面,切实防范和化解期刊职业焦虑,为期刊从业者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