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秦 乐,刘 刚
(1.包头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包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公益劳动教育是公益理念融入劳动教育的体现,也是劳动教育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延展,目的是鼓励大学生走出 “象牙塔” ,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追求以自身所学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生价值,推进 “人人公益” 是其终极使命。公益劳动教育机制的发轫,在于以劳动的精神、劳动的技能、劳动的团结,与公益的价值、公益的方法和公益的行动相结合,使得公益行动具有价值引领,劳动教育有行动载体,在高校培育出一批具有 “仁心善举” 的卓越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国内关于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其一是理论维度。主要探讨如何用马克思劳动理论指导大学生校园公益劳动,[1]如何将公益性要素融入劳动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2]如何将公益劳动课程纳入到大学生课程体系,[3]并将公益劳动作为立德树人和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活动重要方式,[4]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5]、德育教育[6]以及思想政治教育[7]之中。其二是领域维度。主要探讨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如何在高职院校[8]、应用型本科院校[9]、医科院校[10]等不同领域实践和开展。
从目前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研究看,主要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将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实现途径之一,是劳动教育在公益领域的延伸;二是从学校层面探讨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重点分析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关系问题,缺乏针对教师科研对公益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的关注,忽视了教学、科研、实践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三是在学校、社会组织与社会所构建的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中,对社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为了全面掌握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大学生在公益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的需求,本课题组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并以此为基础系统探究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提升路径。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在线问卷(借助于问卷星网站)形式,了解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及其践行状况。调查对象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地9 所高等院校的学生,其中包括自治区重点本科1 所、普通本科6 所、高职高专2所。涉及文科中的文、史、哲、艺、教育等专业和理科中的工学、农学、医学等专业。涉及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两部分构成,共计题目34个,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公益劳动的观念、行为、能力三个层面。其中,1 ~7 题为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8 ~16 题主要调查大学生对公益劳动活动的认知、态度、关注度以及对生活影响程度等观念情况;17 ~26题调查大学生对公益劳动活动的参与类型、获取信息渠道及活动参与度等行为情况。27 ~34 题调查大学生公益劳动服务能力的培养程度、学校开设课程形式以及公益劳动教育知识掌握等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 556 份。调查对象的性别、所在年级、专业分类、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及家庭收入情况等,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表
通过对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和实践发展状况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大学生公益劳动情况整体向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1.大学生实际参与公益劳动活动的比例偏低
在 “对做公益劳动服务的态度” 一题回答中,49.96%的大学生选择 “积极” ,45.03%的大学生选择 “想做但没机会或时间” 。但在 “是否参加过公益劳动服务” 这一问题上,只有53.6%的学生给予肯定回答,46.4%的学生都未曾参与过公益劳动服务。在参加过公益劳动的大学生中,每月参加1次的占67.59%,每月参加2次的占14.09%,每月参与3次的占5.55%,每月参加4次的占2.63%,每月参加5次以上的占4.52%。
数据说明,尽管大学生有较强烈的参与意识,但实际参与公益劳动活动的情况不令人满意,在参与比例和参与频率上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2.公益劳动服务信息渠道不通畅
对 “没有参加公益劳动服务的原因” 这一问题的回答,85.75%的大学生是因为不了解参与途径,身边没有可获取信息的渠道,38.11%的大学生不想参加公益劳动服务是因为没有认识的朋友、同学一起去,29.26%的学生表示是因为自己时间有限,怕影响学习,13.83%的学生是因为公益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仅有4.81%的大学生是不感兴趣,不想参加。
数据表明,信息渠道不畅通是构成学生参与公益劳动服务的主要障碍,同辈支持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公益活动的时间安排、公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影响学生参与公益劳动服务的积极性。
3.学校对公益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就 “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开设公益劳动这门课程或者相近课程” 这一题目,给出肯定回答的学生占44.17%,否定回答的学生占比23.75%,还有32.08%的学生不清楚所在学校是否开设公益劳动课程。就 “您所在的学校举办过公益劳动相关的讲座或者活动吗?” 的题目,给出肯定回答的占60.56%,否定回答的占14.2%,不清楚的占25.24%。
数据说明,部分高校还没有意识到设置公益劳动课程对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公益劳动意识和公益劳动能力的重要性;一些学校仅在部分专业开设公益劳动课程,或已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对此类课程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参与。
4.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公益劳动实践的负面影响
在问及 “参加公益劳动服务的主要阻碍因素” 时,数据也呈现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认为是经济因素,参加公益劳动还要花钱占37.69%;认为是家庭或朋友因素,家人或朋友不理解占19.56%;认为多数人对公益劳动有偏见占19.22%;认为是法律对公益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比较欠缺占16.1%;认为是相关部门没有组织公益劳动或无人监管占26.14%。
数据表明,社会对公益劳动的偏见、家人或朋友不理解、公益劳动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缺乏法律层面的劳动权益保障是构成大学生主动参与公益服务活动的障碍因素。另外,如果公益活动需要一些经济投入或涉及到相关费用,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影响其参与公益服务活动的热情。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三种基本类型。以该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能够比较全面、清晰地认识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受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制度、文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从中观层面看,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是一个牵涉到多元主体的教育过程,例如学校、社会组织、家庭以及社区等,而且这些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有机联系,各自发挥着促进公益劳动教育实施的客观作用,共同推进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实现;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从公益劳动理念树立、公益劳动能力提升和公益劳动行为引导来系统实现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1.营造热爱公益的社会舆论氛围
良好的社会舆论是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公益劳动教育和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实践的舆论导向。例如,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机构,或者报纸、期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这些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宣传公益劳动典型模范作用、倡导公益服务精神,向社会成员宣传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为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营造舆论基础,广泛传播公益劳动服务信息,便于大学生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进而参与到感兴趣的公益活动中。
2.建立传承公益劳动文化传统
公益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育人内容,也应该成为社会蔚然成风的文化传统。目前,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服务的频率较低,有67.59%的学生每月只参加一次,达到2 次的有14.09%,3 次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要转变传统公益观念,不再把公益劳动看作是偶然性活动,而是把社会组织公益劳动和人们参与公益劳动当成是一种文化传统,并且代代传承。在问卷调查中有65.02%的学生认为,具有公益慈善文化氛围是参加公益劳动服务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益于公益劳动活动在社会范围和校园的推行。
3.制定公益劳动教育保障性制度
国家需要从法律、政策层面保障公益劳动教育的贯彻落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实施,并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不断演化和推进。制定一系列公益劳动教育的制度政策,为公益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稳步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应注重教育的阶段性和延续性,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公益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公益劳动教育的连贯性。公益服务从儿童-青年-全民化,从民间自发-公民自觉-政府规划,从约定俗成-条例规范-系列法规,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推进和循序渐进,不断上升,全体公民都尊重并参与公益服务活动,树立和传承公益服务精神,实现精神为主导、活动为主体的健康积极的公益劳动教育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化功能
首先,理论研究引领公益劳动教育。系统、完善的公益劳动教育理论是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理论前提,教师作为这一教育活动的实施者,需要对公益劳动教育理论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一方面,教师要时刻关注公益劳动教育的前沿理论研究,采取主题调研、课题申报和研究论证等科研形式拓展自身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引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将课程学习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在理论探索中认识公益劳动、理解公益劳动并参与公益劳动,形成对公益劳动的系统性认知和体验。
其次,课程设置增加公益劳动教育。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学校应注重公益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从公益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筹划,提高公益劳动教育课质量。通过学校开设公益劳动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公益劳动服务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将公益劳动教育列为大学生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结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知识理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开设专门的公益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借助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实施公益劳动教育。在课程实施上,采取理论和实践教学双向驱动的教学模式效果最佳, “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作为大学生从事劳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两者不可偏废” 。[11]在课程评价上,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还要考察学生的公益实践能力,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再次,创新创业实践助力公益劳动教育。 “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 ,[12]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及时把握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适应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锻炼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变迁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将个人前途命运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大学生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创新创业实践可以为公益劳动服务提供创新精神,为公益劳动学生提升实践能力,还能为公益劳动服务拓展实践空间。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社会精英。这也让大学生公益劳动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可能,在大学生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最后,志愿服务践行公益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也是公益劳动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环节。公益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理论的讲授和识记,更要结合学校特色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由政府、学校、企业积极合作组织助老扶幼、公益环保、爱心献血、秩序维持等公益活动,并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在问卷中,有49.96%的学生对公益劳动服务持有积极态度,此外有45.03%的学生是想做但没机会或没时间参与,表明大学生对公益劳动服务的热衷度还是很高的,缺乏的是成型、成熟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公益劳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发挥公益服务社会价值的同时,可以为想参与公益劳动的大学生提供公益机会。
2.努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
社会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独立机构,志愿性、公益性、非盈利性是其基本特点。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过程中,肩负着光荣的使命。”[13]社会组织作为政府治理社会的补充性组织,可作为大学公益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特别是慈善机构、基金会和社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人员配备、完善的组织构成、科学的公益服务理念以及丰富的公益服务实践经验,能够为大学生公益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大学生还可以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组织的社区公益项目中去,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3.有效发挥社区的支撑作用
社区作为群众基础机构,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社会组织,社区中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为社区民众提供公益服务、自治管理的同时,也可向政府反映群众的民生诉求,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社区对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向政府反映需求、协调资源,为公益劳动实践争取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二是可以充分联络社区范围内的社会资源,譬如对弱势群体的公益服务项目、民营企业的实践场所,为大学生公益劳动实践提供机会和场地。
4.协同打造大学生公益教育平台
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应是一项多元主体的教育活动,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关于 “您认为在公益劳动服务的能力建设与培养方面,哪些主体应该发挥作用” 的回答上,认为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学校应该发挥作用的人数都超过80%,选择企业、同辈群体和家庭应该发挥作用的占到40%以上。发挥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公益劳动教育体系,客观上需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缺少任何一元主体都会造成公益劳动体系的不完善;凭借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发挥各主体的社会优势和专业能力,合力打造大学生公益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发展提供实践平台。
1.树立大学生公益劳动理念
构建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体系,树立大学生公益劳动理念是前提。通过调查发现,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46.4%的学生尚未参加过公益劳动服务,反映出大学生对公益劳动的不熟悉和不关注现象,缺乏公益劳动教育的理念。即使是参加过公益劳动的大学生,他们参与公益劳动服务出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达到回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为目的的有71.46%;个人兴趣爱好原因的人数占50.15%;为了增加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目的占64.45%;为了结交朋友和扩大社交范围的占34.45%;还有24.13%是为了获得荣誉证书或者奖状、奖品,有助于找工作。以上数据充分表明:部分大学生忽略了公益劳动服务的公益性质,甚至把公益劳动寄予了功利性的目的,有必要纠正他们对公益劳动的认知偏差。
首先,大学生要主动认识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明确其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和贡献个人价值的人生诉求,深化公益精神;其次,大学生要自觉树立积极劳动观念,体验劳动育人、劳动致富的社会优良传统,与劳动人民建立深厚感情,关注劳动价值;再次,理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区别是由于分工不同导致的工作方式不同,但二者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接受和认同劳动主体的平等是培育劳动情感的关键” ,[14]建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
2.提升大学生公益劳动能力
构建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公益劳动的能力是核心。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参加公益劳动服务需要健康身体的占79.58%,认为参加公益劳动服务需要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占86.27%,认为具备相关的技能或技术的占70.15%。数据说明,大学生对参加公益劳动所需的身体素质要求、沟通能力要求以及技能技术要求基本达成共识,对提升大学生公益劳动能力的针对性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保持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或者帮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清扫活动,确保在做类似公益劳动时,能融入其中。第二,发挥专业优势。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大学生可结合公益内容发挥专业特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检验自身的专业技能。第三,提升综合素质。公益劳动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的,对参加者的要求也随之多样化和高标准化。例如,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区的抗疫志愿者需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冬奥会的志愿者要具备服务岗位随时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等。
3.引导大学生公益劳动行为
构建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公益劳动行为是最终目标。关于大学生对公益劳动服务的了解程度状况,仅有10.13%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36.58%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22.69%的学生是处于了解阶段,而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学生数占到30.60%。要引导大学公益劳动行为,就必须改善大学生对公益劳动服务的基本认知,广泛宣传公益劳动相关知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公益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确保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参与公益劳动,提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这也有助于满足公益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公益劳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有必要普及关于学生在公益劳动服务中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相关内容,解除学生参与公益劳动服务的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地参与公益劳动服务,强化公益劳动服务的教育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公益劳动教育的方式也要不断创新。公益劳动教育是一项体验性极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直观感受公益服务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志愿服务技能并践行公益劳动行为的同时,收获个人成长中通过助人与奉献所获得的经验阅历与情感体验。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体系,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这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可以满足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表明,学校作为主体,与社区、社会组织共同搭建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平台,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不仅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内修德性、外砺品行的有效方式,还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