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月,孙婷婷
(1.白城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2.白城毓才实验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受到心理学工作者的特别重视。积极心理品质是衡量个体心理水平高低的一切正向心理指标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某些积极人格特质,还包括为了获得良好结果而灵活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1]2007 年,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提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这使得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成为当下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时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人格品质逐渐形成并稳定的阶段,正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时期。而这不仅需要学校教育加以重视,更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因此,本文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调查了家庭教育状况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明确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家庭教育要素,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家庭教育参考。
本研究选取白城地区某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共350 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家庭教育基本状况以及积极心理品质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4 份,有效率为98.3%。运用SPSS 21.0 中文版进行数据分析。
问卷选取官群、孟万金等2009年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共61个题目。[3]量表采用Likert 五点记分制,根据与调查对象的符合程度作选择:5非常像我,4比较像我,3一般,2比较不像我,1非常不像我。
对小学生家庭教育基本情况进行频数分析,得到结果如表1 所示:344 个有效数据中,民主型教养方式比例最大占73%;其次是专制型占18%;亲子关系中良好占87.5%;家庭氛围中和谐占91.6%;父母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占87.8%。
表1 家庭教育基本情况(N=344)
对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频数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小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40.7%选择非常满意,29.65%选择比较满意,20.06%选择基本满意,三者合计311 人,占总人数的90.41%;而选择有点不满意、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仅5人,占1.45%。
图1 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状况
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均值分析,得到表2结果: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平均分为3.777 0±0.530 75,根据量表五点记分制,这一结果处于选项3(一般)和选项4(比较像我)之间。
表2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均值情况(均值±标准差)
运用独立样本T 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发现,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三个维度上,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无显著差异;在父母学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 <0.01),如表3所示。进一步多重比较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父母学历不同的小学生,其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为大学>高中>研究生>初中,其中父母初中学历与父母大学学历因子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0.01)。
表3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父母学历维度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父母学历各因子差异的多重比较
对家庭教育各维度在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除教养方式和父母夫妻关系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几个维度上,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1,P <0.001),结果如表5 所示。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得到结果如表6所示:在亲子关系维度,亲子关系良好与亲子关系一般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体得分是亲子关系良好>一般>不好;在家庭氛围维度,冷淡型家庭氛围与和谐型、暴躁型家庭氛围下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显著差异(P <0.01,P <0.05),具体得分是和谐型>暴躁型>冷淡型;在学业成绩维度,学业成绩良好与一般、学业成绩良好与不好、学业成绩一般与不好因子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 <0.001,P <0.01),具体得分是学业成绩较好>一般>不好。
表5 积极心理品质在家庭教育各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6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家庭教育各维度差异的多重比较
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生活满意度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1),结果如表7 所示。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8 所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可以解释生活满意度变异量的8.1%。
表7 积极心理品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表8 积极心理品质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本次调查中,民主型教养方式比例最高为73.0%;良好的亲子关系比例最高达到87.5%;和谐型家庭氛围占比91.6%;父母夫妻关系良好的占比87.8%。这一结果表明小学生家庭教育基本状况总体良好。本次调查对象是一所具有私立性质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学生,学生家庭整体状况良好,重视子女教育,关注子女身心发展和学习状况,在家庭教育几个方面都有相对较好的表现。
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总体状况良好,选择基本满意以上的比例占90.41%,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仅占1.45%,说明小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这一结果与上述家庭教育基本情况良好趋向一致。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Shin,Johnson,1978),[4]常被作为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家庭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家庭生活状态,家长民主型教养方式、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良好的夫妻关系等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满意度水平。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采用Likert五点记分制,得到平均分为3.777 0 分,在选项3(介于之间)和选项4(比较像我)之间。这一结果表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向好,但仍有待提高,这也符合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特征。小学时期是培养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阶段,宽容、谦虚、持重、希望等基本心理品质初步形成,领导力、洞察力、创造力、执着等品质有待进一步发展。作为家长,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家庭教育技巧,为子女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分析发现,初中学历父母与大学学历父母因子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 <0.01)。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论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形成,还是认知方式、态度倾向的塑造无不受到家长的重要影响,最初都是从对父母的模仿开始的。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通常更重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视野更开阔,能帮助孩子建立明确的自我观念,培养自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更多促进作用。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学业成绩几个维度,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1,P <0.001)。经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一是亲子关系良好比亲子关系一般状态下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更高,差异显著(P <0.05)。家长与子女之间有较好的沟通和交流,温馨的互动,更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对环境的安全感、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更能够形成自主、独立、温和、理解、坚持等品质。同时,这些品质的形成,促进其良好行为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因此,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二是冷淡型家庭氛围比和谐型家庭氛围下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要低,存在显著差异(P <0.01)。家庭氛围的形成主要以家长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特别在核心家庭中,家长的状态直接影响其对待子女的态度。如果家庭成员感情融洽、彼此尊重和理解,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有助于子女形成爱与包容、真诚、理解等品质。然而,冷淡型的家庭氛围则是家庭成员间缺少互动,彼此各忙各的,交流不多,关心不够,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小学生更需要受到关注,更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暴躁型家庭氛围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高于冷淡型,差异显著(P <0.05)。分析其原因,与冷淡型家庭氛围相比,暴躁型家庭氛围虽然充斥着争吵的声音,但是家庭成员间仍然有相互的关爱和交流,子女也能感受到爱和关注。因此,暴躁型氛围下成长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高于冷淡型家庭氛围。三是学业成绩维度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差异显著(P <0.001,P <0.01),具体为学业成绩较好>一般>不好。小学时期,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热情、对待学习的态度、家长的关注度、家庭环境等,而这些因素在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学业成绩越好,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也越高。
经过相关分析得到结果,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平均分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01)。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心理品质可以解释生活满意度变异量的8.1%。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等的认知评估。这种认知评估倾向则源于个体对待事物的态度等要素。因此,小学生思维和洞察力、爱和友善、宽容和谦虚等积极心理品质,有效地促进其积极乐观的认知倾向,提高生活满意度水平。
根据官群、孟万金等对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将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分成智慧和知识、勇敢、人性(情)、公正、节制、超越六大维度,15项积极心理品质。[5]
结合上述数据和讨论结果,家庭教育情境中需要家长充分运用家庭教育中积极因素来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生活满意度水平,重视良好品德培养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重视观察学习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通过 “充气娃娃实验” 说明儿童的很多攻击行为都来自于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和学习。[6]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这就需要家长进行自我约束,用积极正向的行为做好榜样,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让小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形成勇敢、宽容、谦虚、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
作为家长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明智的家长不作 “裁判” ,而是作 “啦啦队” 。家长是子女最坚强的后盾,是子女勇往直前的主要动力。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积极表现并及时强化,运用欣赏和鼓励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在面对学习任务时,家长表达出鼓励的话语,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愿意思考到乐于思考,再到善于思考,逐渐培养起小学生的求知力、洞察力和创造力。
共情即同理心,家长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学会站在子女的立场来理解其心理感受和想法。家长的共情能够帮助子女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家长的爱和支持。同时,子女也会在与家长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共情能力。生活中可以通过有效的、积极的沟通来表达共情。首先,家长要倾听子女的表达,无条件地接受其表达;其次,将子女的表达用简单的话语进行概述,让其感受到家长明白自己所述;再次,家长要进行共情,站在子女的角度表达对其感受的理解,与子女感同身受;最后,家长与子女一起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有效沟通和表达共情,帮助小学生形成和发展共情能力,发展包容和关爱、友善等积极品质。
包办代替会让子女畏缩不前,适当放手则会让子女勇敢前行。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适当给予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不涉及重要原则和重大安全的事情,要放手让子女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去操作,不论是成功与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小学生在自身实践行动中可以增强自信心,他(她)会认为自己很厉害,很能干。如果这时候能够获得家长的肯定,那么小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想要去独立实践,使自身意志得到锻炼,尤其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坚持等意志品质可以得到不断的磨练和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却在逐渐减少。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在学校与同伴群体有短时间的交流,在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却不多。这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小学生创造交往情境和交往机会,让小学生在同伴群体中获得更多平等的交往机会,获得同伴群体中的高参照和示范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学习人际交往技巧,锻炼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积极或消极的生活事件,而家长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子女观念的形成。家长能够理智、平静、积极地面对生活事件,有助于子女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当子女面对一些负面生活事件时,家长要引导其转换角度,换位思考,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培养小学生形成积极、乐观、信心和希望等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发展水平向好,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家庭教育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长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家庭教育技巧,做智慧家长。重成绩,更要重习惯培养;重智育,更要重德育;重才艺与技能,更要重个性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