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3-02-27 19:50徐艺涵
幸福家庭 2023年2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文物要素

徐艺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使命。教师需要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德育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对学生品德修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下面,笔者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气氛

(一)坚持立德树人,优化教学策略

为了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融入德育,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美术教材内容,从中提炼德育要素,并基于具体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十课“快乐的节日”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并学会用绘画的方式呈现节日画面。从教材内容来看,节日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又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不同节日,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阐述其中蕴藏的德育要素。如笔者结合春节展示了相关剪纸作品,提出了“这些剪纸作品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这一问题。有学生观察发现,剪纸描绘了孩子们正在放鞭炮的场景。笔者接着问:“这个场面可能是什么节日的习俗?”有学生回答:“放鞭炮是春节的习俗。”接着,笔者围绕春节的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展开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备课、课程讲解、评价等多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要素,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德育效果

从定义来看,情境式教学强调以具体的、生动的、有趣的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前提。目前,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具体的画面,二是用视频、图片直观展示情境式教学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倾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资源,借助动态化的展示方式,更好地渗透德育要素,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家乡的桥和塔”的教学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在学生预习阶段,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索任务,让学生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在课堂导入阶段,笔者展示了学生的搜集成果,并向学生提出“这几张图片展现的是哪里的风景?”这一问题,让相应的学生介绍图片上的风景,分享自己家乡的美。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高效的生生互动,学生加深了对家乡景观的认识,形成了热爱家乡的强烈自豪感。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增强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情感感知出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以学生为主体,输出德育要素

(一)开展实践活动,感受德育要素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优化课程讲解。基于教、学、做三者间的关系,教师要紧扣学生的“做”确定“教”的内容和方向。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学”时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通過“做”的方式进行演示。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实践和游戏是他们获取信息、积累经验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依托具体的实践活动渗透德育要素,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之前,笔者首先设计了一个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假期参观当地的水族馆或动物园,并记录自己的发现。在课程导入阶段,笔者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参观情况:“你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哪些特点?”有学生回答:“我参观了水族馆,里面有海象、海狮、大白鲸,还有好多水母。”在此基础上,笔者展开追问:“这些动物有哪些特点?它们一般生活在哪些区域?目前,这类动物的生存情况如何?”针对上述问题,学生经过组内讨论交流意识到,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基于此,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大量有关野生动物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这次课堂上,笔者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逐步深化对野生动物的认知,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实践的过程也是渗透德育要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干预学生的实践进程,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让学生输出自己的理念与观点。为了最大程度地渗透德育要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特定主题创作美术作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创作理念。

(二)培养创作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小学美术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扩大教学范围,并将课上学习与课下探索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社会生活,基于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观察结果,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德育。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我画的动漫形象”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结束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比赛,要求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探究,深入学校、地铁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寻找不文明现象,并用画漫画的形式记录下。为了增强比赛的趣味性,笔者提前公布了评比标准,并设计了两轮评选的机制。其中,第一轮为线上评比,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漫画创作并上传至指定平台,并对作品的名称、创作理念、画面内容进行投票。第二轮为线下评比,要求线上投票前十名的学生阐明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作品内涵,其他学生则对其进行投票。为此,针对线下评比环节,笔者策划了一场作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中,一名学生介绍了自己以“高铁上的霸座行为”为主题创作的漫画,表达了自己对霸座行为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能力,还深化了自己对德育内涵的理解。

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社会发展趋势和实际生活案例,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真实现象,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适当调整成果展示形式,设计多样化的展示环节,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三、以技巧为载体,发展综合能力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爱国情怀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还是爱国情怀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紧扣绘画技巧、绘画作品的讲授,在其中渗透德育要素。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渗透德育要素。一是在作品鉴赏阶段,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适当扩充课外教学资源,筛选符合标准的美术作品。二是在实践阶段,教师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这一方式,并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保护文物”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笔者紧扣“博物馆里的文物”“生活中的文物”“被破坏的文物”“流失的文物”这四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图片,并向学生提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件文物?”这一问题。学生根据对文物图片的观察,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接着,笔者播放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并基于纪录片内容设计了相应的课后作业,为学生提供破损的文物模型,让学生尝试运用文物修复手法对其进行修复,并以手账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文物修复过程和体验。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将德育要素融入作品欣赏、作品创作等多个环节,依托高效的生生、师生互动,帮助学生逐步加强对德育要素的理解。

(二)立足具体困境,创作美术作品

德育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有三个: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消除心理障碍;提供适时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将德育融入作品鉴赏与美术创作环节中,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使学生学会调控自身情绪。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喜怒哀乐”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笔者紧扣情绪与颜色表达间的联系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为了使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笔者设计了多个生活情境,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境,用带有颜色的卡片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笔者说:“当你开开心心地背着新书包去上学时,一场大雨把你的书包淋湿了。你会带什么卡片?”从具体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所举起的卡片的颜色为蓝色或灰色。在课程讲解的最后,笔者设计了相应的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最近的心情创作具体的美术作品。有别于以往的美术作品创作,笔者让学生任选主题、内容和场景,并从色彩选用等方面出发分析学生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课业压力逐渐加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将美术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使学生逐步形成应对挫折的能力。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德育内容,成为小学美术教师面臨的重要课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紧扣学情优化教学设计,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化教学等新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要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文物要素
文物的栖息之地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也谈做人的要素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