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佩云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将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基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学校与教师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为开展劳动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并以劳动基地为中心设计各种特色化的具有趣味性的劳动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让学生在劳动活动中增强劳动意识,领悟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当前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意义,并探讨了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需遵循的原则及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小学生尚未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不愿意主动参与劳动,甚至产生抵触心理。通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改变认知,帮助学生加深对劳动的理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没有精心设计劳动任务,不能实现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存在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使得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较低,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二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设计劳动教育活动时,因环境限制无法创新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三是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关注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使得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很难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四是部分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形式化问题,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使得整体的劳动活动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二、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通过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并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校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特色化劳动教育,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逐步改变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引导学生强化认知
小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因眼前的困难而产生较强的挫败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以劳动基地为基础,将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设计更具影响力的特色化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劳动精神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例如,教师在劳动教育基地中开展特色种植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种植的艰辛,能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让他们养成珍惜粮食、不挑食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借助劳动教育基地组织集体劳动活动,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集体的含义和合作互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解决更多的问题,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这样,教师以劳动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发挥德育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基础上,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劳动教育基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在劳动教育基地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拓宽知识视野。具体来说,教师以劳动教育基地为中心,引导学生感受四季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近距离感受阳光、水分、土壤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让学生在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较多的生物知识,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在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的各种特色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伟大,从而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劳动教育基地中,教师带领学生亲身参与种植过程,教授其劳动技巧,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劳动知识,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需遵循的原则
在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适宜学生发展的劳动活动,并配备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设施。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需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教师要以趣味性原则为基础,结合学校的育人理念进行创新化设计,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基地的设计思路,使学生在參与劳动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认知与理解,促进学生劳动素养与道德素养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趣味性原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感受与想法,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方法,打造更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此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对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主动获取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方式加以解决。教师创新设计劳动活动形式与内容,能提高劳动活动的效率与质量,还能为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师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中心建设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劳动经验,使学生逐步强化对劳动的认知与理解。学校与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变化不断优化、更新劳动教育基地的活动形式,探索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劳动教育质量,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启发性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支持学生在劳动教育基地中自由探索、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基地活动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学习和发展方向,从而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
四、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策略
(一)种植园建设
在建设学校劳动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厘清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从小学生的成长角度出发,设置种植园区域,并以种植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感受种植劳动的不易,使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开展层次化的劳动活动,并将种植园按照不同的年级进行划分,让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参与种植劳动,引导学生加强对种植技术、不同植物的认知,从而让学生在感受植物成长的过程中,理解劳动的不易,学会体谅劳动者的艰辛,懂得珍惜食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在种植园中,教师可以从育苗、除虫、浇水等多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劳动工具与设备,了解植物生长的历程,学会尊重生命、保护自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陪伴植物生长,学生能初步感知劳动的乐趣,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并在收获劳动成果的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基于此,随着学生成就感的增强,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种植任务,鼓励学生自主种植,让他们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种植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膳食坊”建设
为了丰富劳动活动的内容,学校与教师可以在劳动教育基地中建设“膳食坊”,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在“膳食坊”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择菜、洗菜、烧菜到装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菜肴制作流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掌握处理、加工食材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烹饪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引导学生制作菜肴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优化制作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如让他们尝试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使学生树立乐于为家人服务的劳动观念,并在为家人服务的过程中收获较强的成就感。
在“膳食坊”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总结不同烹饪方法的制作要求、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烹饪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除了基本的练习活动,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特色活动,让学生学做传统家常菜、地方特色菜等,开展“厨艺大比拼”比赛,也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要求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厨艺“PK”,从而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工具收纳区建设
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为此,可以在劳动教育基地中开设专门的工具收纳区。这既能使劳动工具的摆放更整齐有序,又能为学生的整理和收纳能力提供锻炼的机会。在这一区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不同的工具进行整理归类,提高空间的整洁度。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收纳技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归类尝试,并提供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分类归纳的诀窍。此外,随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整理任务,提高学生的整理效率,使学生更快掌握整理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引导学生掌握分类归纳技巧后,教师可以从劳动教育基地中各种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劳动工具的功能,让学生学会使用劳动工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效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创新,让学生尝试对劳动工具进行改造,提高劳动工具的使用效率,以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学识阁”建设
在劳动教育基地中,教师可以建设“学识阁”,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与劳动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学识阁”,教师可以借助与劳动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讲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導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美好劳动品质,让学生深化对劳动精神的认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以种植劳动为基础,教师可以在“学识阁”中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可以教授一些与节气相关的民间谚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这些谚语的含义,在种植活动中观察这些民间谚语的具体表征。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展示种植业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积极情感。此外,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劳动知识后,教师可以在“学识阁”中开展主题活动,通过跨学科教学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加深对劳动活动的认知与理解。
结语
为了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建设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重要性,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学校在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还可以建设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基地分部,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使其形成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邕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