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研究

2023-02-26 00:40王颖帆王绍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

王颖帆,王绍辰

(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北京 102488;2.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丰台供电公司,北京 100071)

1 引言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尤其是在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而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监管严苛等因素导致电力企业利润空间变小、管理难度增大,改革过程中风险层出不穷。内控工作是电力企业控制风险、降本增效的关键保障,且原有内部控制体系已无法满足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问题逐渐暴露。因此,如何优化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现实背景,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 个方面分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旨在提升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加速实现其“低碳”转型的目标。

2 电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电力企业合理、规范地开展经营运作活动,提升电力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为大众提供电力服务。

第一,全面降低遭遇风险的可能性。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与安全隐患,其有必要建立且实施内部控制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从而使企业降低遭遇风险、资源损耗的可能性。第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国有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本身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大部分电力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重视度较高,也会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予以优化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做好市场定位与管理创新,从而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需求。第三,全面规避违法违规行为。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部分员工存在意志力不强、职业道德建设不足的问题,极易受到利益驱使走上违法之路。一旦类似事件发生,影响的不只是企业自身的利益,还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用电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只有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尽量规避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3.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落实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条件,根据《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4 个方面。

在组织架构方面,大部分电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且能够实现权责分明、岗位清晰的设计目标。同时,电力企业注重组织架构的动态性调整,对其进行持续优化改善以此保障企业流畅运作。

在企业文化方面,电力企业通常会沿用传统的国企文化体系,部分企业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时,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来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2012年国家电网针对员工绩效制定了管理办法,所以电力企业大多以这一管理办法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在薪酬结构确定上以岗位要求及性质为依据,工作业绩对薪酬的影响占比较小,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战略管理方面,电力企业的战略规划与管理通常属于发展建设部的职责范畴,但很多二级单位会照搬总部下发的发展战略,不注重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忽视企业战略发展与当地政策导向之间的关系,总体性与统一性不足。

3.2 风险评估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内外部环境的日益错综复杂,电力企业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初步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包括潜在风险识别、风险程度评估及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但部分企业没有引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仍然采取从财务、安全监察部及纪委办公室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风险评估小组的模式。在风险评估方法上,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缺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辅助支撑,因此,企业无法进行精准的风险预警。在风险应对策略制定上,电力企业一般采用3 种模式,即高风险业务外包、购买保险产品、严格把关生产经营制度。

3.3 控制活动

电力企业的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风险应对策略的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二是基于核心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包括生产调度业务控制、营销业务控制、运营管理业务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企业控制活动组成

3.4 信息与沟通

各电力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上较为相似,主要以ERP系统为核心完成一系列经营管理行为,在此基础上应用协同办公、电网规划、决策支持、基建管理、国网经法、电子商务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电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升信息共享程度及数据处理效率。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各信息系统分散度高、缺乏一定的集成性,各部门在信息系统应用与数据信息获取上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众多的操作系统兼容性较低、难以统一标准,使企业整合、反馈信息的难度加大,对信息传递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3.5 内部监督

电力企业由于行业特殊性,对生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异常重视,在这一方面的监管机制较为完善,通常会成立专门的安全监察部门对各项生产作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并组织安全会议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评估,尤其是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纪检部门对电力企业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全面性监管,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进行实时跟踪,并在整改方案完成后进行反馈评价。此外,大部分电力企业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内审制度,对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定期财务审计,及时发现风险,从根源上消除贪污受贿行为。

4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文化因素

大部分电力企业将发展重心放在安全生产上,以保障广大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用电,因此,对企业内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且一直以来电力行业属于垄断性行业,员工竞争意识相对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部分电力企业不注重新员工的培养,管理层存在老龄化现象,且老龄化员工在组织架构内占据较高层级,对企业创新发展较为不利,更无法形成良好的企业内控文化。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大部分为电气专业人才,对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塑造等相关知识相对缺乏,无法认识到内控文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业务发展现状,使其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电力企业的内控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很多企业只确定了行为规范,在价值观、使命、愿景等方面不够深入,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不足,无法真正认同并践行企业文化。

4.2 人员因素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电力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但是一些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度不够,在核心业务经营上固守成规,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隐患,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基层员工作为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第一道关卡,其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一些基层员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某些业务操作极易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大多数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进行组织架构设计时依然沿用传统的直线型结构,管理层级众多,内部信息传递效率不高。同时,电力企业内部各业务职能部门的设置相对独立,权力较为集中,扁平化管理明显不足,缺乏协同效应,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重复。

4.3 制度因素

部分电力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虽然其经营管理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行,电力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朗,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更加复杂多变,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电力企业及内部员工就无法精准识别和评估现有问题,导致战略规划不准确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出现。此外,部分电力企业存在信息沟通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与企业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密切相关。由于当前部分电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多沿用传统国企路线,上下级观念严重,一些关键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基层部门,基层人员有意见或建议也无法及时传递给管理层,存在时间滞后以及渠道受阻等问题,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同时,电力企业内部部门的设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同部门或者岗位之间也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降低了团队沟通与协作的效率。此外,电力企业员工在信息沟通方式上较为单一,以公司内网为主,考虑到信息安全性、保密性等因素,员工诉求的表达渠道不畅,降低了信息沟通质量,影响了企业内控效能。

4.4 控制因素

电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各业务部门,但缺少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来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建设、把握内部控制进度、分配内部控制工作,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影响了企业整体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此外,部分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目前,电力企业的内控体系侧重于安全生产方面,在其他方面存在缺位现象。尽管大多数企业依据内控制度要求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该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受重视程度不足,各业务部门对审计工作配合度较低,在执行监督功能时仍以管理层主观判断为主,弱化了审计岗位职责,存在监督缺位现象,从而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电力需求日益增加的条件下,电力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内部审计工作与审计队伍建设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若仍使用原有的审计流程与监督体系,则难以满足当前形势下内部控制的优化需求。

5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5.1 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内部控制体系落实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无形中引导员工的价值观与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电力企业首先应结合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文化理念,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并获得全体员工的认同;其次,电力企业要强化对内控的宣传与执行,积极组织内控教育、对外宣传,聘请专业人士讲授内控的基本理念与要求,确保各部门、各专业以加强内控建设为己任;再次,电力企业应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包括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等,通过获得公众认可与好评来提升员工的荣誉感与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执行内控制度;最后,电力企业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如团队建设、员工庆典、志愿者活动等,以此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同时,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5.2 培养全员风险意识,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转

首先,电力企业应注重培养全员风险意识。电力企业可定期召开发展交流大会,将企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转型发展压力等介绍给员工,逐步培养全员风险意识,使员工在业务操作时更专业、更谨慎。其次,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业务规划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引入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3 个环节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风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此外,要统筹协调纪检、安全监察、财务等现有部门,保障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转。

5.3 构建信息沟通与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

电力企业要建立并完善“自下而上”的沟通模式。国企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这种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企业。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中基层员工往往是真正创造价值的群体,他们在获得一手信息后会结合自身专业能力整理提取关键信息,这些信息上达至管理层后,对其制定经营决策大有裨益。此外,电力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发现、跟踪并整改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测试量表等形式对关键控制点、企业管理层决策运行情况等进行定期自我评价,同时,可辅以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内部控制的闭环管理。

5.4 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提升内部控制监督水平

首先,电力企业应根据业务情况设计不同的审计形式,包括常规审计、专项审计、持续审计、周期性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数字化审计、合规性审计等,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并根据应用情况与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其次,电力企业应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更准确地评估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性、效率性,从而发现电力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6 结语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对企业内部管控提出了新的需求,内部控制理论也会有新的发展,强化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