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技艺对中国玻璃艺术的影响与反思

2023-02-26 17:16孙志浩
上海工艺美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手工艺玻璃工艺

孙志浩

Beginning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glass art, tries to put forward content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social applica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glass art through reflective ideas.

20世纪伊始,受文化潮流、现代科技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艺术的边界和艺术的价值都发生了一定变化。玻璃艺术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始终未能与现代科学进行深度融合,鲜有突破。近代舶来艺术传入中国后,新工艺颠覆了玻璃艺术的样貌,经历了对西方的初期模仿后,地域和本土因素获得重视,玻璃艺术正是写照之一。本文从时代语境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因素,尝试提出其在内涵意蕴、社会应用和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建设,以期在反思中探索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之道。

一、引言

玻璃的起源众说纷纭,在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的百科全书《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中讲述了一则玻璃溯源的故事:一艘运输天然苏打的船只靠岸后,船员用苏打块支撑锅烧饭,偶然间发现苏打和沙子混合时,产生了玻璃液体。虽然这则故事漏洞百出,但间接告诉了后人,玻璃的起源恐难考究。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长期游离于主流工艺美术之外,清代前高档玻璃器物多为舶来,珍奇甚于黄金,而今玻璃已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工艺美术展览中,各类玻璃手工艺术随之增多,作为典型舶来品的玻璃艺术,受到现代文化和新技术的影响,艺术创作者正不断尝试寻找“正确”道路,以期实现中国玻璃艺术对话世界的力量。

一、中国玻璃在东西方商贸中的形态变迁

20世纪以来,中国各地陆续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玻璃饰物,以珠、管、壁的居多,“战国时期的蜻蜓眼”被今日考古学界视为早期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的产物,蜻蜓眼玻璃珠和中国传统的装饰风格有鲜明差异,这种珠饰多产于地中海、罗马尼亚和伊朗地区,且罗马尼亚的民族服饰上至今仍在使用,这说明蜻蜓眼在这些地区源远流长,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玻璃珠饰与西亚和中国中原地区间活跃的游牧民族有关。

艺术本土化过程中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得到了彰显:玻璃珠饰经过西方贸易传入中国,进行了仿造和再造两个环节,在掌握了玻璃热成型工艺的战国中期,玻璃已不再只是贵族的西方珍奇异物,在胎体、形制、纹样、色彩等设计方面皆有创新,玻璃珠饰作为一种舶来工艺进入世俗本土化,甚至部分玻璃珠饰上的原始纹样影响了彩陶纹样,同时中国玻璃珠饰上逐渐出现了方形纹、星纹和直线纹样等,呈现出本土色彩的再造。

根据考古材料,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中国玻璃艺术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北魏还在西域引进了简单的玻璃吹制技术,生产了最早的吹制玻璃器皿。较之压制玻璃器皿,吹制工艺可以完成更薄、更透光的玻璃器皿。在《魏书·大月氏传》有记载:

“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玻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

这说明了西方的玻璃吹制工艺于此时期进入中国,作为一种瑰宝奇珍进入贵族视野。

把任何材料与加工工艺割裂开都是不可能的,对于玻璃这类材料而言,工艺与成型产物尤为鲜明。就工艺美术而言,每一份材料都需要依赖不同的工艺技巧,玻璃以平面形式呈现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但旧法平板玻璃成型依赖玻璃吹制技术,难以实现大型平板玻璃的量产。冗长的工艺流程造成了当时的平板玻璃产量极低,随之带来的是其价值的珍贵,因此早期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多盛行于社会中心的教堂。

彩色玻璃未能在中国兴起,这与中国的审美、民俗和信仰皆有联系,不过有赖浮法玻璃的量产,在广州地区兴起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玻璃镜画,乾隆年间衍生出引起西方轰动的宫廷玻璃镜画。

浮法玻璃工艺的出现开辟了玻璃技术史的新纪元,大规模的平板玻璃生产技术使玻璃逐渐走出小型饰物、日用器皿和室内装饰的范畴,延伸至建筑领域,这是工业技术改变现代生活的表现,也是工业体系化玻璃走向分化与共存的起点。

二、西方现代玻璃艺术对传统审美颠覆

时值史坦尼斯拉夫·利宾斯基(Stanislav Libensky, 1921—2002)逝世20周年,在中国的玻璃艺术界中,这个名字走入公众的视野,其创作的核心理念,“光之维度”的概念也在国内的各大玻璃艺术展览中时有提及。

玻璃在较长的时间内被视为一种工业材料,是应用于日用产品、光学仪器和建筑的材料,鲜有针对这类材质进行的艺术语言研究。依托波希米亚悠久的玻璃生产历史,“捷克玻璃”至今依旧是全球高质量玻璃制品的代名词。利宾斯基凭借电窑铸造技术将玻璃带入到中、大型三维的玻璃艺术领域中,成为今日全球玻璃工作室的核心工艺,同时利宾斯基更具创新的是提出了玻璃与光的互动关系,这一观点被今日全球玻璃艺术创作者奉为圭臬。

利宾斯基毕生通过实践探索玻璃与光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光在玻璃中驻留的方式;2.透明的视错觉;3.玻璃的半透明;4.热成型中玻璃的流动;5.牵引光的玻璃虚空。利宾斯基的贡献至今影响着捷克玻璃艺术,逐渐形成了“利宾斯基学派”,近些年來依托中欧的友好文化交流平台,“光之维度”概念逐渐进入中国,成为玻璃艺术中最具热度的词汇。

“玻璃工作室运动”在玻璃艺术的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最初是发生在美国的艺术现象,1962年美国艺术家、教育家哈维·利特尔顿(Harvey Littleton,1922—2013)提出了“技术是廉价的”的观点,鼓励艺术家更多关注玻璃艺术创作中的观念性问题。

虽然利特尔顿的“技术是廉价的”观点至今颇具争议,但他客观上肯定了玻璃可以成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也可以像架上艺术一样成为一种新型材料艺术,使玻璃脱离功能性的限制,变为一种富有自我精神表达的艺术媒介,从而发展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玻璃艺术随之在20世纪70年代延伸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与现代陶艺、金工、漆艺、纤维一样,成为具有观念表达的手工艺艺术。

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丹·克莱因(Dan Klein)认为:1962年以来,玻璃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它长期固守的传统工业材料角色被颠覆,玻璃在当代艺术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利特尔顿对观念性的鼓吹与利宾斯基对材料审美的见解拥有天然的适配性,使玻璃艺术能够在无边际的现代艺术形态中具备审美的约束。

三、新时代社会转型下传统手工艺面临的问题

传统手工艺经由历史创造,以“技艺”为核心链接手艺人和物的主客体关系,作品嵌入了中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知、审美情趣、造物哲学和价值观念等信息,反映着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特色,并架构起了成熟的生产体系,这一体系与所处时代的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亦即时代的“适用性”。

然而传统手工艺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下失去了都市中的“适用性”,受当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存在当代艺术的异化倾向。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技术更迭、审美嬗变和经济发展三大矛盾,产生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虽然传统手工艺多纳入非遗保护,避免了“人死技失”的困境,但非遗重在保护,在创新、再造方面仍显乏力。在当代艺术泛化艺术定义、模糊美丑边界的渲染下,异化出“妄自出新”的歧途,这一问题在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工艺美术类专业中时有发生。

纵观古代的优秀工艺品时,它们往往呈现出古朴、稚拙甚至是粗陋的外表,显得朴素、自然、纯真,彰显谦卑、低调的精神,但又厚重而健壮,给人的视觉感受直接而强烈,这是由于它们本身的存在场景即“大众的生活场景”,与生活密切相关,与文化的关系是“生机的”,因此是生活中实用的、健康的,而不是无病呻吟的病态、纤弱之态。

传统手工艺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客观作用,但在教育中并不被重视。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将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民俗智慧和美学精神融入人文通识教育,使之构成公民素质、文化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工匠教育在当代亦有时代价值,在学前、小学和中学教育中,可以通过感知、体验式的基础手工艺教育,培养少年和儿童的传统文化情操,为传统手工艺振兴提供人才,为传创文化底色创造力埋下种子、打好基础;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中,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高等教育中,可以通过专业性和普及型教育,传播和普及工艺美术,培养高级工艺美术研究;在继续教育中,通过社会传习的方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公众对传统工艺和工匠精神的认同感。

四、现代玻璃艺术的内容建构展望

玻璃艺术与科技相融合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艺科融合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科技无疑在推动社会持续进步,同时也在客观上持续扩展艺术边界。瓦尔特·本雅明认为:“技术革新会变革艺术的所有工艺技能,必然会影响到艺术创作,最终还会改变艺术概念本身”。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空间带来了强烈影响,甚至试图颠覆艺术家的身份,纵观艺术史,这种强烈的颠覆力是罕见的。

传统手工艺伴随中华文明溯源久远,但在大工业背景下,一系列技术变革将传统手工业逐渐击溃,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易被误读为对立关系。诚然,科技使公众具备更多选择,冲击了大多依赖娴熟技艺的手工艺工匠,但科技却无法颠覆人类的情感表达,科技击溃的是缺乏情感的、易于复制的产物,无法动摇真实的艺术精神感动,这正是艺术永远不会消失的核心源泉。

玻璃缠丝工艺使玻璃生成了最初的玻璃珠饰;玻璃吹制工艺的传播将玻璃变为珍贵的日用器皿;模具压制与塌陷(热弯)工艺则使玻璃器皿可以被量产,浮法玻璃工艺使玻璃走进生活,成为都市建筑的代名词;二向色光学的研究解密了大英博物馆藏的莱克格斯杯(图3)的神秘,使不同光源下可变色的玻璃能够被生产,在医院成为艺术疗愈的可能(图4、图5)。

新时代历经社会转型,公众的审美意识和需求在不断改变,迫使传统手工艺术不得不从自身进行调整,以谋求新的发展。作为舶来品的玻璃艺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完成第一阶段模仿后,在本土文化中进行再创新,增强手工艺术的表现力、民族化和时代性,使中国玻璃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生发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新光彩。

玻璃艺术之上承载着艺匠之“道”,传达匠人的所思和所想,即文化意涵。玻璃艺术作为典型的舶来品,在长期中西方交流过程中,已嵌入了本土的趣味,回流西方,如战国时期的玻璃珠饰上的纹样通过陶艺装饰纹样再次传播给西方,清代中西商贸中玻璃画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建构起西方认识中国的桥梁。

艺术是文化交流中直观的视觉媒介物,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思想文化交织、对立和融合的结果,手工艺关联时代文化,呈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21世纪,伴随全球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传统手工艺术再度被重视,它已不再是昔日出口创汇的手段,而是强调本土文化特性的思想物,这正是手工艺术文化价值的自我重塑,亦是国家重视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提倡当代文化理念的体现,独特的文化传统孕育了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特点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美学,也在推动中国现代玻璃艺术对话世界。

五、总结

今日为公众所熟悉的中国文艺形式,多与长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密切关联,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经济和艺术的繁荣,作为舶来品的玻璃艺术作为典型代表,彰显中西方文明交流的结果。

过去西方的玻璃制品随着丝路进入中国,既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也带来了新型工艺,同时艺术在经过本土化后,又在其他领域随着丝路传播到西方。中国在吸收舶来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对它进行本土化再造,嵌入中国的审美意蕴,之后又返回西方,使中西方共享艺术交流带来的成果,富有中国色彩的玻璃工艺也在世界传播的舞台上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展望未来,玻璃艺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由于:一、新艺术媒介在未来不断拓宽手工艺术的领域,“百工之多”的繁荣景象随着中国的强盛不断明晰;二、传统手工艺在时代中不断革新,尤其是与科技的结合创新鲜有今日这般强烈;三、优秀的中华文化基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延续的迫切性;四、工艺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服务的愿景。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年度工艺美术科研课题:“苏作琉璃的时代美学价值及工匠精神传承研究”(CNACS2023-1-29)

参考文献:

[1]David Whitehouse. Glass: A Short History.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Books, 2012

[2]Julian Henderson. Ancient Glas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3]Pinder-Wilson Ralph. The Islamic Lands and Chin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1

[4]Rose Kerr, Nigel Wood.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5)

[5]克里斯·萊夫特瑞.玻璃[M].董源、陈亮,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6]Klein Dan. Glass: A Contemporary Art[M]. New York:Rizzoli Intl Pubns, 1989

[7]柳宗悦. 工艺之道[M]. 徐艺乙,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手工艺玻璃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我不是玻璃熊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